李存葆作為新時期軍旅文學的一個符號,一度閃耀中國文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李存葆以豪放的文思和靈魂的拷問,用跌宕起伏的妙筆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huán)》和《山中,那十九座墳塋》享譽海內(nèi)外,著名作家劉白羽贊譽道:“正義與邪惡搏戰(zhàn)的電閃雷鳴”“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神魄”“驚心動魄的壯美”。
我是李存葆院長的忠實讀者。他思想深邃、厚重壯美的創(chuàng)作風格觸動了我的靈魂,尤其是敦厚內(nèi)斂的品格魅力,深深影響了我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和準則。我們的情誼仿佛以酒為媒,隨著時間的發(fā)酵,開出了芬芳的花朵。
己亥年冬,諸城舉辦《龍城遐想——諸城山水人文散文集萃》發(fā)行式,我見到了久別的李存葆院長。依舊黝黑的臉龐,沉默寡語,煙不離手,一任煙云隨思緒飛揚。這本散文集萃是以李存葆創(chuàng)作的長篇散文《龍城遐想》作頭條并命名的,他在開篇這樣寫道:“作家遇上數(shù)字,常常覺得干癟枯燥,索然無味。然而對于科學家來說,數(shù)字雖無色、無聲、無味,卻常是無所不包,無處不在,無遠弗屆。天衣散合,造化沉浮,萬物興衰,億載變幻,粒子之微,宇宙之大,無一能避開抽象數(shù)字所含納的嚴謹?shù)倪壿?。”李院長以萬言闡述了諸城被譽為“龍城”的由來,被業(yè)內(nèi)專家認為“李文將恐龍寫盡,恐怕再無人企及?!?活動期間 ,我們一起游覽竹山,于山澗聽溪、農(nóng)園品果,在山居午餐,話新敘舊,愉快度過了一天的時光。每每憶及都興奮不已。
戊辰年金秋十月,恰逢景芝酒業(yè)建廠四十周年,李存葆與王光明剛剛告竣報告文學《大王魂》的創(chuàng)作,為準備下一部報告文學,繼而到景芝古鎮(zhèn)采訪。李存葆被請到慶典大會前臺,即席發(fā)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
“我的家鄉(xiāng)五蓮與安丘毗鄰,很小的時候,景芝酒就很有名,我寫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huán)》中就有戰(zhàn)士們在老山旁邊、貓耳洞里喝景芝酒的場面,這不是有意的安排,酒廠也沒給一分錢贊助,純憑景芝酒在山東的名氣……今后有機會,我要用有限的筆讓景芝酒走到天南地北,香飄祖國的山山水水?!痹捯舾β洌畲孑嵊謸]筆寫下“愿景芝酒香飄遍中華大地”的題詞,至今像春風激蕩著我。
“年輕時候,多讀些書、寫點東西是很有意思的。你愛好文學,很有條件,處在基層,了解的事多,不愁寫不出東西?!薄案阄膶W是件苦差事,有時很痛苦,但苦中有樂。記住,文學的品格是要忠于生活,忠于歷史,不要杜撰,更不能無謂地苦吟?!蔽乙恢睕]有忘記李院長對我說的話,從此我與這位聲冠大江南北的著名作家有了師生般的交往。
又一年,我踏著秋日的金輝,在濟南軍區(qū)第二招待所重逢李院長。此時,李院長和王光明創(chuàng)作的《大王魂》單行本經(jīng)由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為報告文學帶來清新之風。他在扉頁題了“金玉文友惠存”幾個字,并叮囑我:“現(xiàn)在要多讀書,多體驗生活,也就是多積累,只有積淀豐厚了,才能寫出像樣的東西。讀書不要光讀中外名著,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美學理論等等,也要有興趣去讀。寫小說的不要光搞單打一,要涉獵各種藝術(shù)門類,各種姊妹藝術(shù)對小說創(chuàng)作都有借鑒之處?!旯麑W詩,工夫在詩外。光這還不夠,還要有真情實感,充滿激情。如有機會多參加一些文學培訓班或文學講習課,一定會大有裨益的?!彼又f,“文學素養(yǎng)要在刻苦學習和實踐中去鍛煉提高,素養(yǎng)是后天培養(yǎng)起來的。”
李院長的叮嚀和關(guān)心如一道閃電點亮了我的文學之夢。
甲戌年夏日,在《作家報》發(fā)行300期暨《山東文學》創(chuàng)刊400期紀念大會上,我作為嘉賓很榮幸與李存葆院長、李延國書記(《在這片國土上》作者)同席而坐。席間,李院長在我的記錄本上寫下“釀造生活的美酒”七個字,我深知李院長的良苦用心,他是鼓勵我熱愛生活,努力工作,以求在事業(yè)和文學上都有所建樹。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李院長將主要精力用于散文創(chuàng)作上,《十月》文學期刊就刊登過他的兩篇大散文。稱之大散文,蓋因每篇皆逾三萬字,文筆堅實、厚重。一篇是《國蟲》,另一篇是《東方之神》。在《國蟲》一文中,李院長首次把那只有史以來被人逗來逗去的“小蟋蟀”賦以“國蟲”之謂,委實妙極了,這只“天才歌手”著實為人類帶來過許多娛情與樂趣。李院長將關(guān)公奉為“東方之神”,也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這兩篇散文在文壇上引起不小的轟動,李存葆這枚“花環(huán)”在新時期的文藝春天里越發(fā)璀璨絢麗。
戊子年正月初二,我與李建明同志冒著凜冽寒風和漫天大雪,到濟青高速諸城安丘段路口迎接李存葆院長,他是專程前來看望著名作家王光明先生的。為慶祝景芝酒五千年暨國營建廠六十周年,王光明先生親自出席活動,并留在景芝搞創(chuàng)作。
李院長乘坐著當時非常時髦的捷達小轎車,頭戴貂皮棉帽,身穿褐色棉外套和綠色軍褲,還是那么淳厚質(zhì)樸,像家鄉(xiāng)的白楊樹。午宴酒未過半,李院長便示意我離席到旁邊的接待室,他從挎包里掏出一撂最近出版的書,在扉頁上鄭重地簽上名字。他說自己寫小說,每天能寫七八千字,而寫散文每天最多只能寫兩千字,他的散文都是一句一句“摳”出來的。手捧散發(fā)著墨香的新作《飄逝的絕唱》《綠色天書》《大河遺夢》《最后的野象谷》等散文集,興奮伴著敬意盈滿于胸,正如評論家王干所言:“李存葆的大散文不只是在長度上的拓展,而是激情、知識、意境全方位的‘擴容…… 尤其是他散文骨子里的壯美,是當代文學的稀有金屬?!?我把李院長的書置于案頭隨時閱讀,成為我工作和生活中須臾不可分開的精神侶伴。
庚子年盛夏,接到好友孟凡樂先生從五蓮打來的電話,說李院長回到老家高澤鎮(zhèn)了,約我高澤一聚。我當即答應(yīng),遂驅(qū)車一個多小時趕往居住墻夼水庫邊上的孟凡樂家里。李院長已經(jīng)七十多歲,比以前瘦了,但目光依然深邃,透出凜然英氣。一見面,李院長就告訴我,這次他帶來了上乘的好茶,嘗嘗有什么“殺頭兒”。殺頭就是經(jīng)泡、勁道的意思,好茶不打農(nóng)藥且日照時間長,葉片厚實,沖泡后飲起來有味道,不是那種沖不了幾下子就沒味兒的大路茶。好茶還需好水泡,比如用甜水而不能用懶水(硬水),當然山泉水最好。茶是用來品的,不是喝的,趁熱吸溜著品,那茶香能穿透五臟六腑,讓你平心靜氣。幾年不見,李院長還對茶有這么多研究。
李院長和我們一起品茶。一會兒坐以論道,聊敘過往,無拘無束;一會兒站立窗前甩開衣襟,遠望窗外浩茫無垠的墻夼水庫起伏的波瀾。他猛吸一口香煙,或許是思緒把他拉回到綠色軍營,軍藝校園,抑或少兒、青春時代。頃刻,他又回到座位上,與我們品茶傾談。
他在《高山下的花環(huán)》扉頁上引用了陸游的那句“位卑未敢忘憂國”,昭示出作品的責任使命和靈魂精髓。其實這種家國情懷早在他少年時代就已深深烙印在心里,所以此次相見,談得最多的還是家國情結(jié)和文學鄉(xiāng)愁。當我們談到莫言時,李院長肯定地說:“我和莫言是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首屆文學系的同學,莫言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就像他所說的,他的先師是蒲松齡,他的故事發(fā)散著魔幻與現(xiàn)實主義色彩,彌漫著濃郁得化不開的鄉(xiāng)愁情結(jié)。”他輕啜了一小杯茶后話鋒一轉(zhuǎn),“我的鄉(xiāng)愁在我味蕾的記憶里,在用小麥、小米、玉米做的煎餅里,三者之間,我將小麥煎餅排為第一,小米、玉米煎餅則難分伯仲。老家日照盛產(chǎn)黃鯽子魚,那時用鏊子將黃鯽子魚煎熟,就著玉米煎餅吃,我覺得是天下最美的食物。這滋味時隱時現(xiàn),至今仍揮之不去?!痹谌沙侥陝?chuàng)作的散文《漸行漸遠的滋味》中,李院長將自己代入一個荷鋤老漢和撒網(wǎng)漁翁的角色,去追尋舌尖上的記憶,呼喚舌尖上的故鄉(xiāng)。
此行高澤鎮(zhèn),好客的孟凡樂兄專門宰殺了一頭養(yǎng)了兩年多的原生態(tài)黑豬,做了一桌豐盛的全豬宴招待我們,大有過年“烹羊宰豬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之盛狀。李院長不怎么喝酒,也不勝酒力,品嘗了我捎去的芝香白酒,說:“我平時喜歡品茶,喝酒不多。但知道芝麻香酒是一種獨特香型,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活性物質(zhì),是山東創(chuàng)新的好酒。”并說送給他的酒大都轉(zhuǎn)送給朋友品嘗了,之后還說請林凡先生為我寫一幅字,勉勵我好好讀書寫作。
林凡先生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還是中國工筆畫學會創(chuàng)會會長、解放軍美術(shù)創(chuàng)作院副院長。誰料幾天后,果然收到林凡先生從北京發(fā)來的一幅墨寶,上題:“錦浪千重風雨樓臺多藻詠,綠云萬朵夢魂城市有蓬萊——庚子疫后聞山東已重煥光彩,錄舊作聯(lián)句奉東魯友人金玉先生并教正,南楚林凡時年九十有一?!崩钤洪L一諾千金、擲地有聲的品格令我深受感動,且一直影響著我。
文學是人類心靈樹上結(jié)出的圣果。從小說《高山下的花環(huán)》《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到報告文學《將門虎子》《金銀夢》《膠東第一村》《蛻變》《大王魂》《沂蒙九章》《丹青十字架》,再到大散文《大河遺夢》《我為捕虎者說》《鯨殤》《祖槐》《沂蒙匪事》《鉆石與命運的對話》《雪野里的精靈》《凈土上的狼毒花》《神農(nóng)架啟示錄》《永難凋謝的罌粟花》《一默齋主》《聽雨》,一直到近年的《鄉(xiāng)村燕事》《夢幻仇池山》《我眼中的老龍灣》《呼倫貝爾記憶》《龍城遐想》和《漸行漸遠的滋味》等散文,李院長為社會源源不斷地奉獻高品位精神食糧,不僅吸引了大批讀者,還贏得了更高的呼應(yīng)。
李院長是一位喜歡獎掖后進的優(yōu)秀長者與師者,他為鼓勵我,揮毫題寫“常愛書道有勝事,更于藝間思新聲”,我將這幅墨寶和莫言先生為我題寫的“半畝書屋”書齋名一并高懸于書房,相映成趣,雙星齊輝。我不敢怠惰,愈加勤勉,站在大師們的肩膀上,遙望、領(lǐng)略和親近文學的魅力。
李存葆院長題寫的“釀造生活的美酒”和莫言先生題寫的“安丘有美酒也有美文”,如今光耀在景芝酒技藝文化長廊上,躍動在景芝酒體驗館里,時刻警醒著我和景酒人用文化匠心釀造一瓶好酒。
窗外酷暑蟬鳴,室內(nèi)翻書品畫,李院長那充滿文韜哲思、黃鐘大呂般壯美的文字清麗地叩擊我的心田。耳邊似乎又響起劉白羽贊美李存葆和王光明《沂蒙九章》春雷轟鳴、雄渾激越的文字:
“讀罷《沂蒙九章》,我落淚了,同時也很興奮。常被‘九間棚艱難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所打動,又想到了《高山下的花環(huán)》中的母親的形象,于是提出了請李存葆采寫這篇作品的想法。李存葆這個看上去像英雄好漢、卻又內(nèi)秀的作家不負所托,與王光明聯(lián)袂,在短時間內(nèi)為文壇獻出又一部力作,我們該給作家慶功。謝謝你們——存葆、光明同志!”
讀文思人。癸卯年六月,王光明先生已去另一個世界耕耘了,唯愿李存葆院長老驥伏櫪,寶刀不老,揮舞如椽之筆,以情感的濃度,哲學的深度,思想的高度,作家的正義和良知,創(chuàng)作出卷帙浩繁、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精品力作。
作者簡介:馮英木,系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濰坊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協(xié)會副會長,安丘市總工會副主席,山東景芝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監(jiān)事會主席、首席文化官。
(責任編輯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