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數(shù)十件科普展品被送到中小學和周邊村落,供當?shù)厍嗌倌旰娃r(nóng)牧民群眾參觀;魚塘前,幫助水產(chǎn)養(yǎng)殖戶檢測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等含量;借助5G、4K、VR等技術,觀眾沉浸式體驗滑雪比賽項目,了解冰雪運動知識……截至2023年5月,中國流動科技館項目全國巡展已實施12年,科普大篷車項目已實施23年,兩個項目深入基層,累計服務公眾超5億人次,有力促進了我國科普公共服務公平普惠。
(摘自“人民網(wǎng)”2023年06月05日)
點評 實體科技館館藏豐富、類型多樣,一直以來在科普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受到地理位置、交通便捷程度、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制約,并非所有人都能輕松享受到實體科技館帶來的科普服務。對許多偏遠地區(qū)來說,科學教育資源仍然是“稀缺品”。載著豐富展品的科普大篷車,極大彌補了基層科普設施的不足。流動科普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館送到群眾“家門口”,參觀者不僅可以觀看科學表演,還可以親身參與科學實驗,近距離感受科學的奧妙,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
從來自天南地北的青少年同上“天宮課堂”太空課,到流動科技館走進山東東營的農(nóng)村大集,再到科普大篷車在云南組織專家團為果農(nóng)開展種植獼猴桃、枇杷等培訓……近年來,我國流動科普工作覆蓋群體日漸廣泛,涉及內容更加豐富。一輪輪巡展、一次次出車,讓變化悄然發(fā)生??梢?、可聽、可感、可觸碰的科學知識充分激發(fā)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讓越來越多青少年愛上科學。農(nóng)業(yè)知識科普讓農(nóng)民嘗到了科學的“甘甜”,學科學、用科學正成為越來越多農(nóng)民的共識?;鶎尤罕娍茖W素質不斷提升,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在全社會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