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釋
懸念是指作者為了激活讀者的“緊張與期待的心情”,在藝術處理上采取的一種積極手段。它包括“設懸”和“釋懸”兩個方面。前有“設懸”,后必有“釋懸”。通俗地說,它是故事發(fā)展中只亮開謎面,藏起謎底,在適當的時候再予點破,使讀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滿足。
技法例談
閱讀與思考
禮 物
□ 張守智
當了一輩子的老師,我收到的最難忘的禮物,不是鮮花,不是掌聲,不是各種物品,而是一個土坑。
三十年前,我就職于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學。也正是在這所小得不能再小的山村小學,我過了這一生中最難忘的生日。
那天,天氣特好,滿天的朝霞。天一亮,就有四個孩子結伴來到我的門前。
他們送來的生日禮物十分獨特,是一棵從山上移來的小樹苗。
他們興沖沖地告訴我,只要把這棵樹種在門口,不到半年,就能長成一棵大樹,開出一片紅花。
我笑了,我斷定那棵樹上定能結出一個亮晶晶的童話。
突然,一個叫虎子的男孩兒跑了過來,滿身的泥土,滿臉的汗珠,說:“老師,我也要送你一個禮物!”
我吃了一驚,因為虎子的爸爸剛剛去世,平常還有個癱瘓在床的媽媽,這個時候,理應上山放牛的。而且,我尤其不明白他灰頭土臉的想干什么。
可他卻憨憨地一笑,指著門前不遠處的一個早已挖好的土坑說:“我……我家很窮……沒有禮物送給老師,他們送了棵小樹,我……我就送老師一個挖好的土坑用來栽樹吧!”
我笑了,是我的心在笑——因為,這可是天底下最特殊、最好的禮物!
自然,那棵樹很快就成活了,長高了。到了夏秋開花的時刻,那上面就結滿了孩子們的問候,紅紅的,像火,像孩子們的心。
(選自《小品文選刊》)
[探究與導引]
這篇文章雖短,卻寫得波瀾起伏,動人心弦。文章開頭“當了一輩子的老師,我收到的最難忘的禮物,不是鮮花,不是掌聲,不是各種物品,而是一個土坑”直接破題,既點出了“最難忘的禮物”,同時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收到了一個“土坑”,這個禮物真是特別,為什么要送“土坑”?這個“土坑”為什么又是最難忘的?它吊足了讀者的胃口,讓人欲罷不能,要想知其中的奧秘,必須往下讀。中間作者陳述其事,寫了虎子家的困難情況,這與標題“禮物”好像有點脫節(jié),但一句“老師,我也要送你一個禮物!”把情節(jié)推向了高潮,也展示了這個禮物的不同尋常。最后作者揭開謎底,令人恍然大悟,如夢方醒。
縱觀全文,由于作者巧妙地設置了懸念,使得這個短短的小文尺水興波,引人入勝。
設懸念是使文章波瀾起伏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它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開篇懸念:一開始就設置疑團,讓讀者有讀下去的欲望。
二、情節(jié)懸念:在故事進行當中設計懸念,讓讀者對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產生強烈的好奇。
三、結果懸念:開放式結尾,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內化與訓練]
請你使用上面介紹的技巧,以“我和________的故事”為標題,編寫一則小故事,以達到懸念迭起的效果。
我來練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