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課程思政背景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厚植家國情懷探析

2023-10-10 19:08劉朋娜
美與時代·下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家國情懷文化自信

摘? 要:中國古代文學是高職院校中語文教育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它蘊含的工具性、人文性、審美性于當下課改中課程思政有著較高的契合點,它的歷史性、內容的延展性是兼具教書和育人的雙重功效,對于提升學生素養(yǎng)、堅定文化自信,助力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yè)提供有效的支撐。家國情懷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場合多次談到家國情懷以及在全社會中弘揚和培育家國情懷。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當下學生的三觀亟需涵育和鞏固,家國責任的使命擔當尤為重要,如何挖掘優(yōu)秀的家國情懷元素,使青年大學生的三觀于“潤物無聲”中得到厚植,從而達到知識傳授、價值引領、能力提升。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國古代文學;文化自信;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基因,它具有中國人獨特的精神氣質和價值取向,是推動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催化劑和助推劑,更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強針劑。在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進程中,厚植青年大學生的家國情懷恰逢其時。高職院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做好厚植青年大學生家國情懷的引導者和指路人。

一、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專業(yè)課程,是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所必備的文學素養(yǎng)基礎課程,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結合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性質、課程教學目標以及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都指向性地標識出古代文學在課程思政實施中的獨特優(yōu)勢,為有效達成立德樹人的任務提供助力。

據筆者研讀《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該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這些指導性文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要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厚植家國情懷,堅定四個自信,復興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要求。這些都是家國情懷的重要元素和屬性,同時家國情懷也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內容的體現。

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等重點優(yōu)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盵1]早在2014年教育部《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學習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引導學生完善人格修養(yǎng),關心國家命運,自覺把個人理想和國家夢想、個人價值與國家發(fā)展結合起來,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的理想信念”[2]。這兩個《綱要》進一步為高校明確了教育的工作重點和要點,《中國古代文學》主要圍繞中國古代輝煌燦爛的文學知識的介紹和展示,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性和系統性、進而培養(yǎng)具有較強的閱讀、理解、鑒賞能力、提高其思想文化綜合素質、提高民族自豪感,幸福感和愛國情操、提升審美情趣,體認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為傳承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家國情懷內涵

(一)家國情懷的概念

古往今來,家國情懷和讀書育人緊密相連,是無數德才兼?zhèn)渲康牟恍缸非螅麄兏菍⒆约旱囊磺粺嵫颓楦袧仓谧鎳蟮刂?。筆者通過檢索中國知網發(fā)現,學者對家國情懷的研究自2018年以來逐年增多,其中主要的關鍵詞為家國情懷教育、家國情懷的內涵、家國情懷素養(yǎng)、家國情懷培育、家國情懷與民族凝聚力、家國情懷的傳承與堅守、家國情懷的歷史教學等。

根據《說文解字》里的解釋,“家”“居也”[3]147;“國”“邦也”[3]125?!冬F代漢語詞典》解釋“情懷”是“含有某種感情的心境”[4]1116。徐文秀認為:“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它是對自己國家一種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體現,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心理密碼[5]。它綜合了古代政治屬性的家國的含義,并和情懷一詞相結合,但這并非是簡單的疊加,其又被賦予人在家國情懷中對國家和人民個人層面的情感表達和理想追求,正是這樣的一種情感激發(fā)出了個人對家國情感的體認,這是一種內化并升華的情感行為。

王利明認為,“家國情懷既是一種人生使命,一種責任擔當,也是一種精神支柱”[6]。張福儉提出:家國情懷是一種對家和國的熱愛,是一種憂國憂民的責任感,它已經潛移默化為知識分子的精神支柱[7]75。

家國情懷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歸根結底是每一個中國人所應具備的一種愛國情愫,更是讀書人對家國安定和人民安泰的義不容辭責任和使命,它承擔著國人的愛國情感深層的精神支撐。筆者認為,本文所提及的“家國情懷”的定義應為:學生在古代文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以“家國一體”為基礎,以“共同體意識”為承載,通過提升個人素質、強化青年大學生的人文精神、踐行愛國愛黨愛民等行為,對家國的情感應主動承擔起保護、熱愛與責任意識。

(二)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厚植家國情懷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強調:“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8]《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厚植家國情懷,培育精神家園,引導人們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9]??梢?,弘揚家國情懷已經成了新時代的新任務,它在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上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1.傳承弘揚和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盵10]36為什么中國文化沒有斷層,因為它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它是中華民族熠熠生輝的底氣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豐富優(yōu)雅的傳統文化,而“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內容豐富,涉及到的作家和作品,不管是作家處于順境還是逆境,作品透視出的無一不是自強不息的精神、催人奮進的高呼、堅定信心的吶喊、憂國憂民的憤怒、人民至上的情懷,無不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筆,這種精神正契合著完善和加強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高校是文化傳承的主陣地,弘揚傳統文化是當代每一位大學生的責任。在強調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文學素養(yǎng)更為重要?!盵11]高校教師要抓好課堂這一主渠道和主陣地,深入解讀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內容,著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課堂上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可歌可泣的作家和作品展示給同學們,充分利用共情這一途徑,引導學生堅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教育和人格修養(yǎng),完善青年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理想人格。

2.加強鞏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筑牢家國情懷的理想信念

愛國主義是每個中國人對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的繼承和弘揚,是中華文明發(fā)展進程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普遍遵循,它是中華民族的精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自身獨立和尊嚴的強大精神支柱,這種精神應深深根植與中華大地之上、灑向每個中華兒女的心田。它是激勵著一代代的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而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民族心和愛國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的固本培元。在當前新的國際形勢和環(huán)境下,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jié)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勢必會激勵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盡管愛國主義不等于家國情懷,但一個愛國的人勢必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只要在合適的時間和場所,引導他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認同,從歷史中汲取營養(yǎng)和精華,勢必會自覺延續(xù)這些優(yōu)良傳統。中國古代文學恰恰符合這樣的特點,青年大學生正處在對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和文化觀形成正確認識的重要階段,中國古代文學兼具人文性、思想性、歷史性等特點,整合好教材中的家國情懷元素,對學生思想的培育和價值的引領將更具優(yōu)勢。

3.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關口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內容重點必將圍繞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等優(yōu)化其內容的供給,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厚植家國情懷就是落實這一根本任務的應有之義。家國情懷的培育不是簡單地發(fā)布命令,而是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整合。因為文學史的編排基本上是以“文學史發(fā)展實際的情況下,按文體板塊進行文學史描述,以文學事實為基本對象,注重文學本體,以文學作品、文學主題、文學風格特征、文體演變規(guī)律為重要敘述內容”[12]1。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主要按照“‘文學本位、史學思維與文化視角‘中國文學的演進‘中國文學史的分期”[13]3-11來編排文學史的內容。

綜上可見,直接進行家國情懷的教育或者泛泛地進行家國情懷的說教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需要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材整合、提煉出顯性和隱性的家國情懷元素,深度挖掘中國古代文學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和豐富的思想價值,拓寬這一專業(yè)核心課程的廣度、深度,特別是將文學史中涉及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引導教育學生入腦入心,在潤物無聲中堅定文化自信,使學生傳承中華文脈。這本身就推進了價值引領、知識傳授,更是對學生德育能力的培養(yǎng),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打好基礎關。

4.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在指導綱要中還提出了結合文學、歷史學等專業(yè)課程的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為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務,理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到課程標準的建設中,增強學生自覺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利用好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典籍,強化學生文化主體意識,堅定文化自信的理念,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持久的精神供給,需要發(fā)揮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融通教育,需要引導學生將國家、社會、個人的三個層面價值融為一體,進而將其內化為學生個人層面的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進取的行動。所以這就要求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師要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培育精神家園,弘揚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信念。

三、家國情懷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呈現形式

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傳承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并具有獨特顯著的傳統,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編寫,本身就是對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家國情懷的內涵豐富至極,而中國古代文學中反映家國情懷的內容又非常多,從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至歷朝歷代的文學都表現出關注社會、民生、社稷的濟世精神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特有的價值??芍^每一朝代的文學、每一種文學樣態(tài)都凝聚著特定時代的內蘊和精神價值,蘊含著豐富的家國情懷的思政元素。在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中就要重點提煉這些積極的情懷元素,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滲入思政元素的教育,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堅定文化自信,引導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習總書記在重要場合多次提到“愛國”,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他講到:“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氣節(jié)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盵14]在2019年2月3日春節(jié)團拜會上指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多個指導性文件也多次提到“愛國”一詞?!锻晟浦腥A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可見,愛國主義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和基本功,也是我們每個人立德、立身的本質體現,更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必經之路。

中國古代文學是高職語文教育專業(yè)的核心課,它只有與思政課同心同向、同頻共振,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匯聚著古代文人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它是古代文人卓越品格的精神再現,而課堂正是承載學生思想教育和知識引領、能力提升的主渠道,所以,在古代文學課程中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顯得尤為必要。

愛國精神是每個中華兒女對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最優(yōu)秀的精神文化內涵,它是全體中國人民對國家最深沉的眷戀,它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作家作品中所占比例巨大。從上古時期的神話到清代的文學作品,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作品在每一種文體中都有豐富的呈現。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堅定了終其一生的理想追求,他在群小的打擊、排斥和迫害下,唱出的是“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xiāng)。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這些都是源于屈原對祖國、對民族、對人民、對鄉(xiāng)土深沉而堅定的愛。詩圣杜甫的忠君愛國也使人備受關注,北宋后期的新黨和舊黨的斗爭可謂水火不容,但對杜甫的推崇卻是不約而同地一致,尤其是蘇軾在文集中指出“古今詩人眾矣,而杜子美為首,豈非以其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15]。杜甫時刻想念著君王,那時的忠君即是愛國。南宋時期的時代歌手陸游,他的絕筆詩《示兒》表現得是怎樣的一種家國情懷?!拔鞅蓖涮炖恰笔切翖壖部释諒捅唤鹑苏碱I的失地,是他至死不渝的執(zhí)著理想。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像屈原、杜甫、陸游這樣的愛國主義詩人比比皆是,他們的愛國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動力,更是三觀趨于拔節(jié)孕穗期的青年大學生汲取營養(yǎng)的重要來源,詩人及其作品中關于愛國主義的家國情懷是對學生教育的豐富素材和經典范本。

(二)憂國憂民的人文精神

“‘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和以人文關懷為底色的家國情懷”產生了對個體生命的透視,“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保ò拙右住杜c元九書》)中指出了傳統文人的社會責任感以及為時代為社會而發(fā)聲的擔當意識。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名句遍地開花,“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白居易《賣炭翁》)。類似這樣的詩篇,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數不勝數,他們或直接詠嘆人民生活的艱辛,或通過貧富差距的對比凸顯底層人民悲慘命運;或以底層人物的矛盾心理展示人民生活的不幸。這時的文人是清醒的不幸者,無論他們身在何處、境遇如何,他們甚至在自身身陷囹圄的情況下,也要為人民討說法,這種文人的大情懷精神是對家國情懷最好的詮釋,也是后人需要學習和發(fā)揚光大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無論哪個時代,總有一些文人旗幟鮮明地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用文字傳承著人道主義精神,他們筆下生成的具有深刻人民性的文學,是古代文學中一條主脈,是古代文學中激動人心的部分。”[16]教師在講授古代文學作品時,要深入挖掘文學課中人文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多閱讀,學習足夠多的中國古代經典作品,學習中國古代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學習古人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對中國古代文人與文化的解讀,讓學生結合古代文化來了解中華文化博大的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將為黨、為國、為民的理念滲透到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提升學生的精神品格,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民的大情懷,使學生在國家、人民遇到危難時能挺身而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提升文學課的人文性,進而起到價值引領的功效,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從本質上講,家國情懷“不僅僅局限于地域意義或政治意義上的對國家的熱愛,而是情感主體對家園、故土、祖國甚至整個地球的依戀情感,對于家庭養(yǎng)育、國家培育、地球承載滋養(yǎng)的一種感恩之情,是一種自發(fā)的共同體意識”[17]。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主張,這種關注個體到家庭進而到全天下的氣魄是國人所具備的一種優(yōu)秀品質,“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開放包容的,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感格局和道德氣魄,不僅凸顯本土責任和價值,還超越國界和民族,展示世界胸懷和情結”[18]。中國一直秉承著大國格局和擔當的意識,其中“天人合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達則兼濟天下”“天地萬物為一體”,以及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等傳統意義上的胸懷天下,這種寬闊宏大的胸襟、包容的胸懷正是對中華民族特有的家國情懷的最好詮釋。

大學生不能將自身的目光放在一國一家的狹小空間中,而是要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引入到當前世界的多元發(fā)展中,對世界文化要用敏銳的眼光去審視。時代在快速地發(fā)展,家國情懷的教育理念也要不斷更新,我們要做到不盲從、不攀比,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下堅定文化自信,這樣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中不忘初心,傳承弘揚家國情懷。

四、中國古代文學中厚植家國情懷的路徑探索

(一)深挖教材文化內涵,堅定文化自信

對于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而言,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就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深入教材文本,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相結合,挖掘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首先,要自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要“展開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其次,應引導學生將“中國夢”、國家認同、愛國主義、民族自信等融入到理想信念中,推動學生對家國情懷內涵的理解,增強學生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從而自覺養(yǎng)成高素養(yǎng)、講文明、有愛心的青年大學生。

(二)整合課程內容,優(yōu)化課程結構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要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就中國古代文學而言是高職生的專業(yè)教育課程,它又是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橋梁和紐帶。通過深度挖掘提煉該課程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家國情懷內涵,對傳承弘揚和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夯實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價值體系,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復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著非凡的意義。

對青年大學生的家國情懷教育的培養(yǎng)要以人文精神為導向,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以及實習實訓相結合,將家國情懷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同時,任課教師也要提高課程建設的意識,因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知識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年代較為久遠,單純的知識講授會打消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呈現古代英雄人物的音容笑貌,也可以通過影視欣賞、講座等方式豐富課程形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做好引導,改變傳統課堂形式,以小組為單位找學生代表進行講解,并將該種方式計入到學生的動態(tài)評價中。

(三)角色扮演,加強家國情懷的傳承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使家國情懷的深厚感情根植于學生內心?!盵19]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帶著頭腦進教室的,任課教師利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從學生的實際認知出發(fā)逐步梳理作品中表現的家國情感線索,時刻觀察學生的微表情和課堂上的反應,對家國情懷的問題設計讓學生能在活動中有收獲。如家國情懷中表達對母親的愛,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誦讀比賽,通過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以及王安石的《十五》這三篇詩歌進行材料整合,學生在反復誦讀文本,結合文章的情感體驗來體會母親的各種不易時,就會深深體會到母愛的偉大,也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的變化,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兒行千里母擔憂、讓學生以母親對祖國的大愛來體會其家國情感的真實內涵。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EB/OL].[2014-03-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3]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147.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5]徐文秀.多一些“家國情懷”[N].人民日報,2012-01-20.

[6]王利明.讀書人的家國情懷[J].財經法學,2016(2):5-10.

[7]張福儉.愛國奮斗 建功立業(yè) 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活動[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8.

[8]習近平.在二〇一九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2-04(1).

[9]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N].光明日報,2019-11-13(3).

[10]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齊麗麗.“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2021(2):48-49,55.

[12]張進德,王利鎖.中國古代文學史(上)[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

[13]袁行霈,聶石樵,李炳海.中國文學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2).

[15]蘇軾.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6:318.

[16]韓宇瑄.論郁達夫小說創(chuàng)作的古代文學精神資源[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9(3):122-128.

[17]張軍.共同體意識下的家國情懷論[J].倫理學研究,2019(3):113-119.

[18]蔡小菊,田旭明.新時代弘揚家國情懷的理性自覺[J].學習論壇,2020(7):12-19.

[19]張吉峰.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 培育家國情懷[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15):45-47.

作者簡介:劉朋娜,碩士,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

編輯:宋國棟

猜你喜歡
中國古代文學家國情懷文化自信
新形勢下關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創(chuàng)新的幾點改革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核心素養(yǎng)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
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邊緣化背景下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思考
中國古代文學中項羽形象尋繹
九龙坡区| 无为县| 科尔| 类乌齐县| 天等县| 宜丰县| 淮北市| 托里县| 宜春市| 玉龙| 嵊泗县| 益阳市| 新宾| 太原市| 衡东县| 合川市| 天全县| 抚宁县| 合水县| 蕉岭县| 邵武市| 舞钢市| 漳平市| 东光县| 门头沟区| 岳普湖县| 巴南区| 河曲县| 耒阳市| 新巴尔虎左旗| 泰来县| 化隆| 衢州市| 灌阳县| 彩票| 确山县| 米林县| 藁城市| 文山县| 金塔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