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摘? 要] “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是教師教學的“金鑰匙”。“限時講授”是一種重要的導入方式,“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踴躍展示”是一種重要的表現方式?!跋迺r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這“十二字”是總的教學綱領,在綱領引領下,教師可以對自我的教學進行自主性、實踐性的探索。教師充分利用“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的“十二字”黃金法則教學,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力,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數學;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學理念層出不窮、教學思想風起云涌,比如“學得課堂”“活動導學”“立學課堂”等。這里,筆者無意于梳理教學流派,而是更為關心貫穿這些教學流派背后的共性的東西,也就是共同的教學主張、思想、理念等。通過對各教學流派的深入解讀,筆者發(fā)現,“自主”“引導”“合作”“展示”等關鍵詞是貫穿始終的。由此,筆者提出了“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的十二字“課堂教學黃金法則”。在法則的指引下,對小學數學課堂進行再構、重構,以期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力,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一、“限時講授”:一個重要的導入方式
“講授”是傳統(tǒng)教學中一個主要的教學手段、方式和方法。過去,“講授”教學受到了口誅筆伐。提及“講授”就被認為是一種應試教學,實踐“講授”就是一種灌輸,以至于某些教師“談講色變”[1]。其實,“講授”可以是一種“機械學習”,也可以是一種“意義學習”,關鍵取決于如何“講授”。對小學生而言,“講授”是不可以回避而且無須回避?!爸v授”是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方法,學生的數學學習離不開教師的“講授”?!爸v授”是一種不該被冷落的教學方式,教師應當深度研究“講授”,而不是將“講授”擱置一邊,放逐“講授”。
接下來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講授”。所謂“講授”,就是指“教師對相關內容的一種闡釋、解釋”。在“講授”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和盤托出”,而應當充分地、盡力地去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而不是將內容直接“告訴”學生。教師要讓“講授”富有啟發(fā)性、啟迪性,讓“講授”富有引導性、引領性?!爸v授”不等于“滿堂灌”,“講授”更不等于“填鴨”。教師應當選擇合適的時機“講授”,“當講則講”“不當講則不講”,“該講的則講”“不該講的則不講”,“講了不會的不講”“不講能會的也不講”。當學生處于一種“憤悱”“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的狀態(tài)時,教師應果斷“講授”。如此,就能讓學生的思維“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因此,在“講授”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控制“講的時間”。只有控制了“講的時間”,才能讓“講”變得精練,變得富有啟發(fā)性、引導性。否則,“講”就會僭越學生“學”的時空,“講”就會泛濫成災,就會淹沒學生的思維。“講”通常是一種導入的方式,能讓學生的數學思考、探究“登堂入室”。“講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學情不明,不能預設不力,否則都會影響“講”的效能。比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筆者采用“大問題”“主任務”的方式,嚴格控制“講”,將“講”固定在一個限度之內。
問題: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什么圖形?
任務:用自己的方法嘗試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思考: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時,為什么要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呢?
這樣的問題、任務、追問,找準了“講授點”,引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思考、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將“先學后教”作為一種教學思想、觀念,已經深深地扎根于教師的心靈之中。找準了“講授點”,可以讓學生圍繞著“講授點”著眼、著力、使勁。如此,課堂教學就能彰顯一種別樣的精彩與美麗。
“限時講授”中的“限時”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通過這種手段,讓“講授”更具有適用性、適度性、適恰性。在“限時講授”中,一般來說,“講授”的時間不超過總的課堂時間的四分之一,不超過十分鐘。當然,這是一種個人的見解,筆者不能做形而上的機械的規(guī)定,以免教學走進形式主義的實踐誤區(qū)。如此,是對教學、對講授的一種“戕害”。這種“戕害”,往往會導致教學“不能承受之重”。
二、“合作學習”:一個重要的探究方式
新課程改革以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成為公認的三種學生學習樣態(tài)[2]。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自主學習”是一種個體性的學習,而“合作學習”則是一種群體性的學習。無論是個體性的學習還是群體性的學習,都必須擁有“思維含量”“探究因子”。為此,筆者認為,重構數學課堂更多的是要給學生的學習注入一種“合作”的基因。如果說“自主學習”是以“個體”為基本學習單位,那么“合作學習”就一定是以“群體”為基本學習單位。這種“群體”,在外在的學習形態(tài)上一般就表現為“組”的形態(tài),無論這種“組”是“大組”“小組”,抑或是“小小組”。
實施“合作學習”,重要的是注入“思維含量”“探究因子”。從小到大,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個體“自主學習”;在個體“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學習”,讓學生在“組內”進行交流、研討。如此,很多“個體”性的問題,就能在“組內”得以解決。如果“小組”不能解決,那么可以將“小組”放大,讓相關的問題置于“大組”中進行研討、交流。可以這樣說,組內的“合作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最為重要的樣態(tài),是解決學生“疑難雜癥”的主要場所。在這個場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作思考、交流,合作操作、實驗等。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在需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品質,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育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比如教學“圓的周長”這一部分內容時,筆者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驗素材,包括大大小小的圓、細線、鐵環(huán)、鉛筆和畫有一條直線的白紙等。面對這些豐富的素材,學生會在潛意識里產生一種合作探究的欲望。為了優(yōu)化學生的合作,筆者提出了幾個問題:你想用怎樣的方法探究圓的周長?想象一下,在探究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怎樣讓實驗的結果更精準?這樣的三個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思維風暴,讓學生在小組里積極交流。在集思廣益中,學生自覺地“組團實驗”。在一個“團隊”內,小組長有序地分工,同時友情提醒各個操作員注意各自的操作點。比如,“滾圓時要做一個記號”“繞圓時要讓線緊貼在圓周上”“可以多實驗幾次,來比較實驗的數據,發(fā)現圓的周長的規(guī)律”等。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彼此之間相互啟發(fā)、相互點撥,彼此分享實驗經驗,共享實驗結果。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組”為單位的學習活動方式。實施“合作學習”,關鍵是要讓小組內的所有成員都積極參與其中,甚至積極卷入其中。“合作學習”中,個人的職責要強化、凸顯,而不能讓部分學生“濫竽充數”。真正的合作,小組內的分工是沒有主次之分的,每一個成員都要充分認識到“我的工作”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3]。只有讓每一個合作成員都認識到“我的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否則,“合作學習”就會陷入一種“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尷尬,淪落為“形式化”的學習。
三、“踴躍展示”:一個重要的表現方式
“踴躍展示”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的表現方式。學習的展示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過程的展示,二是學習結果的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過程”和“結果”是交織在一起的。所謂“踴躍展示”,是指“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能規(guī)范、科學、合理、大聲地進行表達”。這種表達不僅有“口頭語言”的表達,還有“書面語言”的表達、“肢體語言”的表達;不僅包括“符號的表達”,而且包括“圖形的表達”等。展示的方式也是多樣態(tài)的,可以“推薦展示”,可以“抽簽展示”,還可以“輪流展示”等。展示的過程,就是學生的學習得到充分確證與表征的過程。“踴躍”這個詞就是對學生展示的效度、信度、區(qū)分度的一種質性描述。
“踴躍展示”是一種自主性、自能性的展示,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展示。這種“主動展示”和“被動展示”有質的不同,它能讓學生充分地將自我袒露出來。在展示的過程中,展示的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圍觀的學生也仔細傾聽,并且與展示的學生積極互動。因此,展示能促進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遷移和應用。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會對相關的內容重新編碼、存儲、輸出、消化、創(chuàng)新。比如教學“成正反比例的量”這一部分內容時,在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之后,筆者給學生搭建了展示的平臺,引導學生“踴躍展示”:有的學生從一般的數量關系視角進行展示,如“單價”“數量”和“總價”;有的學生聯(lián)系剛剛學習的“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等相關知識進行展示;有的學生對抽象的符號表達式(如“x÷5=y÷6”)進行展示等。在展示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用關系式判別法,有的學生用假設數據表格列舉法,有的學生用圖像法等。經歷展示的過程后,學生對“正比例的量”“正比例關系”等相關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佰x躍展示”是對教師“限時講授”、學生“合作學習”等的檢閱、檢驗,讓學生能充分內化所學的數學知識。為了活躍展示的氣氛,教師還可以給小組命名,比如“雄鷹隊”“蛟龍隊”“團結小組”“晴天小組”“炫彩小組”“華羅庚組”“陳景潤組”等。“踴躍展示”點燃了學生的智慧,喚醒了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得到了最為顯性的確證與表征。從某種意義上說,“踴躍展示”的能力是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標識。
“踴躍展示”還是學生主體性的確證與表征:“我的課堂我做主”“我思故我在”“我行故我在”等是“踴躍展示”的宣言。一個勇于、善于“踴躍展示”的學生一定是自信的學生?!佰x躍展示”的過程是學生對話與交往的過程,也是學生提升與發(fā)展學習能力的過程。可以這樣說,“踴躍展示”還原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生命活力,“踴躍展示”的課堂是一個煥發(fā)生命活力的課堂。
“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是教師教學的“金鑰匙”[4]。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的特質以及學生的具體學情,靈活地應用這“十二字”方針。在這“十二字”方針的指導下,每一位教師都應開展個性化的實踐探索。“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是總的教學綱領,具體的實踐應是多樣化的。教師只有在堅持教學獨特性并落實好上述“十二字”教學方針,才能促進自主性教學、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賀福蓮. 小學數學限時講授教學策略[J]. 江西教育,2021(12):68.
[2]趙麗麗. 游戲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與策略分析[J]. 名師在線,2020(36):73-74.
[3] 嚴方妍. 小學數學課堂開展“限時講授”的教學探究[J]. 文理導航(下旬),2020(02):32-33.
[4] 陳娜,郭元祥. 學科課程思想的內涵、特征及其對教學的觀照[J]. 課程·教材·教法,2017(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