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平
(淮陰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江蘇 淮安 223300)
徐希一(1901—1991)(1)關于徐希一的生卒年月,學界意見不同,孫繼南將其確定為1901—1991年——參見:孫繼南.中國近代音樂教育史紀年1840—2000新版[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P405;而《中國現(xiàn)代藝術家像傳》中記錄的徐希一為“民國紀元前十二年生”——參見:陸丹林.中國現(xiàn)代藝術家像傳[M].香港:波文書局,1978,P162;1936年出版的《新華藝術專科學校第十八屆畢業(yè)同學紀念刊》中記錄到“徐希一三十五歲,潘伯英三十六歲”,即徐希一比潘伯英小一歲——參見:新華藝術??茖W校.本校職教授通訊錄一覽[J].新華藝術??茖W校第十八屆畢業(yè)同學紀念刊,1936,(01),P146;筆者曾采訪潘伯英的后人,得知潘伯英出生于1900年應無誤,據(jù)此推斷,徐希一應該出生于1901年。關于徐希一去世的具體年份,下文有關于其1990年仍在世的史料,據(jù)此推斷徐希一出生于1901至1991年的生卒年份應可信。,原名徐品泉,別號化羽,生于江蘇武進縣(今常州武進區(qū))東橫林北巷[1],先后就讀于東亞體育專科學校、上海專科師范學校、國立音樂院,師從劉質平、吳夢非、豐子愷、蕭友梅等,曾擔任東亞體專教務主任,新華藝術??茖W校(下稱新華藝專)教務襄理、藝術教育系主任,山東師范學院專任教師等職,同時擔任上海美術專門學校(下稱上海美專)、上海藝術師范學校、中華藝術大學、兩江女子體育專門學校等多所學校的音樂教授。在其眾多學生當中,較為人熟知的有繆天瑞、王云階、李文宜、瞿維、瞿安華、孫繼南等。徐希一在基礎音樂教育領域同樣成績斐然,除發(fā)表了一系列音樂教育研究論文外,還創(chuàng)作、編訂了很多兒童歌曲與中小學音樂教材,也曾參與音樂課程大綱的修訂。然而,在現(xiàn)有的音樂史書中卻難覓其蹤跡。筆者結合徐希一發(fā)表的主要文論以及記錄其信息的近代史料,考證其學習、工作(主要是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的主要生命軌跡,概述其在音樂教育領域的主要成就。
徐希一于1918—1919年間就讀于私立上海東亞體育??茖W校(下稱東亞體專)的師范??芠2],師從劉讱(字質平)學習作曲,師從吳非(字夢非)[3]學習和聲,師從豐仍(字子愷)學習圖畫。1919年底,他從東亞體專畢業(yè)后留校任教,翌年又考取了由劉質平、吳夢非、豐子愷等創(chuàng)辦的上海??茙煼秾W校,就讀于高等師范科圖畫音樂部。1921年12月,徐希一從上海??茙煼秾W校畢業(yè)(2)《申報》1921年12月28日訊:“上海專科師范學校于昨日午前九時舉行第二屆畢業(yè)式。首由校長吳夢非君報告給憑,次由教員張冥飛、朱靄孫君等相繼演說,末由兩級畢業(yè)生代表答辭退席后全體攝影茲錄畢業(yè)生名單于下高等師范科圖畫音樂部十五人鄭銘惠、陳勵襲、鳴珂、陳軼凡、孔憲科、何笑明、徐德霖、陳其賡、胡國錀、王英、耿熙、徐品泉(徐希一)、管亞魁、趙貞荷、許竹叢——參見:兩學校之消息[N].申報,1921-12-28(03)。,返回東亞體專擔任專職音樂教員[4],后又被聘為教務長[5]。同時,他還兼任滬江女子體育專門學校音樂教員,上海美術專門學校音樂科風琴教師[6](P783),圖音系及音樂系西樂學與西聲學教師[7](P37)[8](P222),上海藝術師范學校(3)上海??茙煼秾W校于1923年更名為上海藝術師范學校,1924—1925年間改名為東方繪畫學校,1926年更名為上海藝術師范大學,不久又更名為上海藝術大學——參見:朱伯雄,陳瑞林.中國西畫五十年1898—1949[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P70—72。音樂教師[9],中華藝術大學音樂教授[10],兩江女子體育專門學校樂理教師[11]、音樂主任、教務主任[12][13]等。繆天瑞先生在上海??茙煼秾W校就讀時曾師從徐希一學習和聲,據(jù)其回憶:徐希一教授的和聲,在內容上大體上是經(jīng)由日本而傳入我國的德國體系,在教學方法上,徐希一要求同學們在寫作和聲時能夠“落筆聞聲”,即“每次在五線譜上寫下一個音符,必須在心中聽到那個音符的聲音”[14](P258)。關于徐希一在上海美專的工作時間,現(xiàn)有研究存在歧義,馬海平考證為“徐希一于1928年2月至1929年1月,1929年9月至1931年1月兼任上海美專圖音系及音樂系西聲樂和西樂學課程”[15](P228)。據(jù)《私立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教員一覽表》中記錄:“徐希一,民國十四年九月到校,兼職,月薪三十六”[16](P222),也就是說徐希一實際到校的工作年月是1925年9月。亦有史料證實,徐希一開始在上海美專兼任音樂教師的時間應該更早。1922年8月13日,梁啟超在美術學校演講《美術與生活》,劉海粟主席做介紹。繼沈信卿演說,復由徐品泉奏琴,關良奏繁華鈴,散會已十時矣[17](P37)。在《1922年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教職員一覽》中也記錄到:“徐品泉,任音樂科風琴教師”[18](P783),徐品泉為徐希一的原名。也就是說,徐希一最晚于1922年開始就已經(jīng)是上海美專的兼職音樂教師了。
1927年,新華藝術學院(新華藝術??茖W校)開課,徐希一擔任作曲與和聲教師[19],很快成為該校校務委員會委員[20],還擔任過該校教務襄理[21]、女子音樂體育專修科主任[22](1928—1931)、藝教系主任[23]及附設藝術師范學校音樂教授[24](P323)、校董[25](P103)等職。學界對于徐希一在新華藝專的工作經(jīng)歷說法不一,孫繼南考證為:“徐希一,上海新華藝專藝術教育系畢業(yè)。新華藝專藝術教育系主任……”[26](P536),無獨有偶,秦啟明認為徐希一“為劉質平新華藝專音樂系門生”[27](P92)。新華藝專于1926年建校時,徐希一已先后畢業(yè)于東亞體專和上海??茙煼秾W校,在這兩所學校就讀時均師從于劉質平,師徒二人當時皆為上海美專的音樂教授,他為何到從上海美專分離出來的新華藝專讀書?從常理上看說不通。而且他于1927年又考入了國立音樂院,如果同時又就讀于新華藝專,時間上看也存在沖突,所以“徐希一曾就讀、畢業(yè)于上海新華藝?!边@一判斷有誤,他到新華藝專是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
1927年10月,國立音樂院開始招生,徐希一報考并被錄取到理論選科[28],成為該院首屆學生,理論選科招生主要面向有一定音樂基礎的人。與此同時,他仍然在多所學校兼任音樂教師,而且東亞體專的創(chuàng)辦者龐醒躍于1927年離校,學校一時無人管理,由徐希一、孫和賓、宗肖鵬、陳夢漁4人組成的校務維持會艱難維持學校運轉,徐希一負責教務[29](P301)。1929年,國立音樂院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后,部分學生憑國立音專發(fā)放的開學通知書重新到校注冊(4)參見:廖崇向.廖輔叔文集樂苑談往[M].北京:華樂出版社,1996,P18—19。。1930年9月,徐希一被國立音專理論作曲組確定為“選科正取生”錄取,同為正取生被錄取到理論選科的還有陳田鶴、邱文藻(望湘)、鮑明強、江定仙、鄔馥梅等共9人(5)參見:國立音專.十九年度上學期入學試驗取錄新生揭曉如下[J].音,1930,(06),P2。,徐希一應該是重新入學。但他后因未按時繳納學費與注冊,于1931年8月從國立音專退學(6)參見:國立音專.本校布告第六十二號[J].音,1931,(16),P5。。國立音專1930年選科生的學費為每學期12.5元,如果選修其他課程收費為10元每門(7)參見:國立音專.(乙)選科生每學期繳費表[J].音,1930,(05),P23。。從上海美專的檔案中獲悉,徐希一當時在上海美專擔任教授的月薪是36元(8)參見:張堅.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檔案史料叢編(第一卷)[M].上海:中西書局,2012,P222。,再加上其在新華藝專、東亞體專,以及其他幾所學校的兼職薪酬,不至于交不起學費。也許蕭友梅在國立音專第一屆畢業(yè)生畢業(yè)式演講詞中的一些信息可以解釋其中原委:部分同學退學的原因,有的不待畢業(yè),已應各地的聘請,擔任音樂功課去了。其中有幾位并且在大學或藝術??茖W校擔任音樂功課或音樂科主任(9)參見:國立音專.本校第一屆畢業(yè)式演詞紀要[J].音,1933,(32—35),P1—3。。徐希一的退學原因大約就屬于這一類,因其本身在國立音樂院讀書時就一直處于半工半讀的狀態(tài),不僅要維持東亞體專的運轉,還在多所學校兼職教課,新華藝專成立后,其教學和管理任務愈加繁重,兼顧學業(yè)與工作頗有難度,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高師音樂專業(yè)師資匱乏到何等程度。
徐希一在新華藝專工作期間,有史料證實跟其學習過的學生有黎魯、王云階、李文宜、蔣維鏡、瞿維、俞紱棠、瞿安華等。美術家黎魯在聽說新華藝專是比較進步的學校后,于1941年考入新華藝專西畫系,而其音樂老師正是徐希一,他回憶道:“我雖然在西畫系,但認為學點音樂也有必要,便向徐希一老師處學了一年鋼琴,彈了《拜厄》《車爾尼》等課程,由于學琴,又引起作曲的欲望,曾兩次把我的作品請徐希一老師修改,他曾指出‘要注意前后回應’”[30](P311)。王云階與黎魯是同學,他在新華藝術大學音樂系學習期間的作曲、和聲教師為徐希一。李文宜(原名李哲時)1932年至1935年就讀于新華藝專圖音系,曾師從徐希一學習鋼琴與和聲,她說:“音樂方面由徐希一先生教授鋼琴,彈完一冊‘貝司’?!疫€買了京胡業(yè)余學京戲,但練鋼琴占了大部分時間。”[31](P344)作曲家瞿維于1933年至1935年就讀于新華藝專師范系(10)參見:晉察冀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協(xié)作組編.晉察冀革命文化藝術人物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P476。,為李文宜的同學,同樣師從徐希一。還有音樂教育家俞紱棠、二胡演奏家瞿安華皆于1937年畢業(yè)于新華藝專藝術教育系,期間曾師從徐希一學習作曲類課程(11)參見:楊和平.俞紱棠的生命軌跡與貢獻[J].中國音樂學,2007,(02),P50—51。(12)參見:秦德祥.高山流水——常州音樂名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P106—107。。不難看出,徐希一在中國近現(xiàn)代高師音樂教育人才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過重要作用。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日軍轟炸上海,新華藝專校舍大都毀于日寇炮火(13)參見:熊月之.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P666。,學校只剩下汪亞塵、周碧初、潘伯英、徐希一、汪聲遠、榮君立、姜丹書等人(14)參見:黃立成.周碧初的美術教育成就[J].林區(qū)教學,2007,(11),P124。。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汪亞塵、潘伯英、徐希一等部分留校教職工開辟臨時校舍繼續(xù)艱難辦學(15)參見:王震.二十世紀上海美術年表1900—2000[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P438。。1940年,當時的教育部門為滬各??茖W校服務十年以上教授頒發(fā)獎狀,作為新華藝專教授代表汪亞塵、潘伯英、徐希一獲此殊榮。1941年冬,日寇占領上海各租界,徐希一任教的東亞體專被迫停辦。禍不單行,翌年秋,日軍為所謂“強化治安”,規(guī)定大專院校及其教授皆辦理登記注冊手續(xù),學校的課程、教材均須接受檢查,汪亞塵、潘伯英、徐希一等不甘為其奴化教育服務,決定取消校名,對外改稱“佩文繪畫音樂補習學校”繼續(xù)開課授徒(16)參見:王震.汪亞塵榮君立年譜合編[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6,P282。。直到1944年3月,日寇為進一步控制上海,再次要求“佩文繪畫音樂補習學?!边M行登記,汪亞塵、潘伯英、徐希一等為保持民族氣節(jié),與日偽劃清界限,最終解散學校(17)參見:王震.汪亞塵榮君立年譜合編[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6,P285。(18)參見:朱伯雄等.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大典3[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P1454。。從徐希一最初進入新華藝專任教,以及在該校教學以及管理方面付出的心血可以判斷,他應該是新華藝專的創(chuàng)辦者之一。此后,他曾擔任上海育才中學教務主任(19)參見:菁蔚.學校介紹:育才中學[N].學友(上海1946),1946-11-7(1)。,且作為教育專家繼續(xù)在各類藝術教育活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如,曾參與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修訂(20)參見:教育與體育·修訂小學課程標準昨日分組討論[N].申報,1946-5-29(05)。工作,還負責指導上海市各類兒童文體活動,以及音樂教學展示活動等等。1953年,潘伯英、徐希一、汪亞塵等決議將新華藝專的圖書、標本、石膏像等殘余校產(chǎn)全部捐獻給華東人民政府教育部(21)參見:王震.汪亞塵榮君立年譜合編[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6,P305。。
1951年,徐希一與劉質平一同執(zhí)教山東師范學院藝術系,擔任視唱練耳、樂理、和聲、作曲、音樂教學法、聲樂等課程的教學(22)參見:孫繼南.中國近代音樂教育史紀年1840—2000新版[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P405;周國平.山東師范大學校史[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5,P388。,孫繼南于1950年至1952年在山東師范學院藝術系學習期間師從徐希一修作曲(23)參見:楊成秀.孫繼南學案[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5,(01),P70。。山東師范學院藝術專修科1954級趙慶霞回憶到:“上學的時候我的老師大約有十二三位,都是很了不起的、全國非常著名的音樂家,徐希一老師教我們樂理、練耳、作曲課,是相當有名氣的一位教授。”[32]
1958年,山東師范大學藝術專修科與山東文化干部學校合并成立山東藝術??茖W校,藝術專修科停辦,劉質平、徐希一等原藝術專修科教師被調往山東藝術??茖W校(下稱山東藝專)任教(24)參見:山東藝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簡史1958—1988[M].1988,P6。。此后,山東藝專幾經(jīng)調整,教師隊伍也有一定變動。再見到關于徐希一的史料已經(jīng)到了20世紀80年代。1981年,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校友會成立,徐希一任顧問(25)參見:王震.二十世紀上海美術年表1900—2000[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P778。。校友會手冊中關于徐希一的介紹為“音樂教授,藝教主任”,這是他在新華藝專工作時的職務信息。1983年10月13日,汪亞塵突發(fā)疾病不治與世長辭,新華藝專校友會主持召開追悼會,徐希一到會(26)參見:王震,榮君立.汪亞塵的藝術世界[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5,P257。。在山東音樂家協(xié)會1988年調離山東會員名單中,徐希一在列(27)參見:山東音樂家協(xié)會.山東音樂家名錄[M].濟南:山東實驗中學工藝品廠,1993,P243。。1990年11月,俞紱棠前往上海參加弘一法師——李叔同誕辰110周年活動,期間拜訪了徐希一(28)參見:王震.汪亞塵榮君立年譜合編[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6,P408。。根據(jù)上述線索綜合判斷,徐希一的晚年應該在上海度過。
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徐希一發(fā)表了一些音樂教育方向研究論文,如:《小學音樂教學的我見》《小學生的唱歌教材》《音樂學習法》等,他認為音樂教學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并與數(shù)學、國文等科目相聯(lián)絡。這里的“聯(lián)絡”是指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也就是要考慮到學生的經(jīng)驗(29)參見:徐希一.小學音樂教學的我見[J].上海東亞體育學校???1922,(04),P125—129。。這種從學生經(jīng)驗、心理特點出發(fā)的教育理念,來源于杜威的“經(jīng)驗主義”和“兒童中心論”教育思想。其在音樂教學中針對小學低年級到高年級從聽唱法到視唱法的教學理念,貫徹了《小學音樂課程綱要》[33]對于小學音樂課教學方法的要求,徐希一在其剛剛頒布后就通過文章來闡述以上兩種教學法的含義及其如何在具體教學中運用,對這一課程綱要的推廣起到了助推作用。至于他在文中闡述的,將配圖、音樂圖譜運用到音樂教學中的做法,在當時一些代表性的音樂教材中都有采用,如朱穌典編訂出版的《新中華音樂課本》中使用的音樂圖譜,何孝元編訂出版的《新時代音樂教科書》[34]中使用的音樂圍棋圖譜等。
徐希一在音樂學習法方面的研究也具有前瞻意義。其于1924年發(fā)表于《藝術評論》上的《音樂學習法》,是目前史料可查的最早的一篇專論音樂學習法的文獻。具體內容可參見筆者拙文《中國近代音樂學習法史料概論》(30)參見:蔣立平.中國近代音樂學習法史料概論[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21,39(02),P142—147。,此文不再贅述。雖然徐希一闡述的音樂學習法本質上是一種經(jīng)驗總結,帶有一定感性特征,但是在學校音樂學習理論研究相對落后的現(xiàn)代中國,能夠誕生這一從學習者角度探討音樂學習方法的成果,無疑具有歷史進步意義。
作為理論作曲方向教師,徐希一在日常教學的同時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兒童歌曲、抗戰(zhàn)歌曲、校歌等。
徐希一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主要分布于他與劉質平、潘伯英等合編的唱歌教材中,如:《開明唱歌教材》《小學唱歌教材》《中學唱歌教材》,兒童音樂新式教材《晨鐘之歌》《秋蟲音樂會》等。在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方面,他認為必須合乎兒童的生理發(fā)育。初級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音域窄,歌曲音域應在低音D到高音D之間,只能用 F、D兩種調子,音程不能超過四度,使用單拍子,五聲音階旋律,歌詞適用白話體,歌詞內容宜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到了三年級,已經(jīng)用附點音符,四分之一四拍子的C調長音階(大調音階),并且可以用類似修養(yǎng)方面的歌詞。而到了小學高級,兒童的知識和思想,從簡單到復雜,所以樂曲也依著兒童的程度而定深淺。歌詞也可以選擇愛國方面和修養(yǎng)方面的歌詞。總之,小學音樂教材的選擇,要根據(jù)兒童的知識、思想和能力做標準。(31)參見:徐希一.小學生的唱歌教材[J].上海東亞體育學校校刊,1922,(04),P130—129。他也將上述兒歌創(chuàng)作理論貫徹于兒童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如在《小學唱歌教材》中[36],由他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大都選擇F、D、C三種調性,節(jié)拍也大都選擇單拍子,較少出現(xiàn)四度以上跳進,歌詞基本是白話文,內容源于兒童的日常生活,通俗易懂。
徐希一還創(chuàng)作了一些兒童表情唱歌歌曲,其中代表性的有《秋蟲音樂會》與《晨鐘之歌》,兩部教材中的大部分歌曲由徐希一譜曲,與中小學使用的常規(guī)唱歌教材不同,上述兩本唱歌教材帶有套曲性質。《秋蟲音樂會》分別由《序曲》《小白兔》《金鈴子》《螢火蟲》《紡織娘》《青蛙》《螳螂》《蟋蟀》《團結一心》《覺悟》《光明世界》11首曲子組成,其中歌表演曲10首,最后附有表演說明,對舞臺布景布置、道具陳設、服裝顏色,以及每首歌曲的動作設計和演唱方式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冻跨娭琛返慕Y構與《秋蟲音樂會》類似,由《序幕曲》《晨鐘》《清道曲》《可愛的清晨》《賣報童子》《賣菜謠》《小學生》《上工》《船歌》《農村四季》《勇往》11首曲子組成。二者比較,后者在動作設計和背景布置方面相對簡單,但是從內容的完整性和歌曲之間內容聯(lián)系的緊密性來看,后者要勝于前者;從歌詞內容和音樂特點來看,前者應適用于小學低年級或幼稚園的學生,后者則適用于小學高年級學生。1948年上海市第三屆兒童音樂會上演《晨鐘之歌》,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曲目,并在閉幕式上再次演出,音樂家戴粹倫、王允功、李健吾、黃心存等認為《晨鐘之歌》為“良好歌曲”(32)參見:佚名.兒童音樂,集中訓練,專家盛贊「晨鐘之歌」[N].申報,1948-4-29(6)。。區(qū)別于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徐希一與潘伯英編撰的這兩本表情唱歌教材類似于一種小型的兒童聲樂套曲,大都圍繞一個主題,故事情節(jié)比較簡單,歌曲之間有著內在聯(lián)系,又可以單獨演唱和表演。歌曲演出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在于歌詞和旋律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而這種一邊表演一邊唱歌的形式也比較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
除了上述兒童歌曲,徐希一還創(chuàng)作了一些抗戰(zhàn)歌曲、校歌,發(fā)表在民國時期的一些期刊上。徐希一創(chuàng)作的“抗戰(zhàn)十曲”獲得過政府嘉獎(33)參見:馬海平.上海美專名人傳略[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P228。,有史料可查的有《打游擊歌》《祖國在挺進中》《盧溝橋之歌》《長江與黃河》等。校歌方面有《上海醫(yī)科大學校歌》(黃炎培作詞)和《新華藝術??茖W校校歌》(潘伯英作詞)。另外,徐希一與劉質平、唐學詠、潘伯英、俞紱棠聯(lián)合為李叔同所作《清涼歌集》,徐希一負責為第三首《花香》譜曲。歌詞與譜曲經(jīng)過反復推敲,歷時七年有余,后由新華藝專和浙江寧波中學兩校學生實地演唱后始得出版(34)參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名著文庫》編委會編.夏丐尊文集(22)[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7,P308。。
從徐希一的求學經(jīng)歷和任教經(jīng)歷不難看出,他應該是中國近代專業(yè)音樂教育、高等師范音樂教育萌芽時期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作為一名音樂專業(yè)教師、一名高等音樂教育管理者,他所任教并參與管理的東亞體專、新華藝專在如此艱苦的條件和環(huán)境中,為中國近代培養(yǎng)了大量音樂專業(yè)人才和音樂教育人才,在辦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為后來高師音樂教育辦學積累了經(jīng)驗,再加之其在音樂教育研究、歌曲創(chuàng)作,以及音樂教材出版領域的成就都使其成為中國近代音樂史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