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燴
“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勉勵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從未成年人抓起,培養(yǎng)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zhì)和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項長遠的戰(zhàn)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xiàn)實任務。”《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指出,班主任承載著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的工作,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引領者,同時更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應肩負引導學生堅定不移跟黨走、用青春建設祖國的責任。
高一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jīng)驗,具備主動探究、信息搜集、合作學習、問題解決等能力;他們會主動關注生活、社會中的現(xiàn)象,能獨立思考并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他們的觀察能力較強,能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進行比較觀察,善于提煉事物特點,能將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他們樂于接受新事物,善于鉆研,慢慢擺脫盲從,有獨特的想法;但也有極少部分學生受“佛系”“躺平”等消極思想的影響而缺少奮進的激情。因此,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認知方面:讓學生懂得青年奮斗力量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重要意義。
情感方面:讓學生感受新時代青年的奮斗力量,學習身邊榜樣的奮斗精神。
行為方面:引導學生樹立將個人成長同新時代發(fā)展緊密關聯(lián)的責任意識,并落實于日常行動中。
教師方面:收集南通地鐵造型貼紙;進行問卷調(diào)查,了解學生心目中的新時代青年人物代表,評選“身邊的新時代好青年”。
學生方面:搜集新時代青年人物事跡。
活動1:了解南通地鐵的發(fā)展。
學生圍繞“南通地鐵發(fā)展的背后”主題,講述南通地鐵背后的奮斗故事。
活動2:了解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斗故事。
學生圍繞“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新時代中國青年面孔”展開討論。
教師引導:作為高一學生,你對中國新時代有怎樣的認識?你如何看待青年個體與新時代社會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展示“新時代沖刺賽道”。將學生的卡通人物形象、姓名進行投影,學生在教室原地奔跑,視頻中的卡通人物也將隨之奔跑,學生跑得越努力,卡通人物就跑得越快。
評選冠軍,并對其進行采訪。
教師小結: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yǎng)進取品格,不負時代,不負年華。就讓我們一起用奮斗的姿態(tài)邁向新征程,迎接新時代!
1.展示南通地鐵發(fā)展歷程,感受時代變革
出示南通地鐵圖標,學生討論其設計意圖。
2022年11月10日,南通軌道交通1號線正式開通,這樣預示著南通成為江蘇第6 個、全國第43個正式邁入地鐵時代的城市。
教師隨機采訪:你坐過南通地鐵嗎?談談你的感受。
2.分享“南通地鐵人”的奮斗故事,發(fā)揚奮斗精神
南通準備建造地鐵的時候出現(xiàn)了很多質(zhì)疑和反對的聲音。2022 年,南通地鐵運營官方微信這樣介紹——南通城市軌道交通1 號線是目前南通城市建設史上規(guī)模最大、投資最多、施工管理運營最復雜的基礎設施工程,也是全省各市首條地鐵建設里程中最長的線路。從一開始的不可能,到最后地鐵通車,南通地鐵背后的故事有哪些呢?
小組展示:分享課前搜集的數(shù)據(jù)和背后“南通地鐵人”的故事。
教師小結: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離不開平凡人的堅守。時代的發(fā)展總是與我們生命個體緊密相連,中國逐漸發(fā)展強大的新時代,也是城市繁榮發(fā)展、個體生命走向幸福美好的時代。
【設計意圖】從家鄉(xiāng)南通地鐵發(fā)展入手,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新時代科技、交通等領域的巨大進展,拉近學生與課堂的距離。讓各研究小組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將課前研討內(nèi)容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溝通表達能力。
民族復興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xiàn),時代變革的征程要靠奮斗來揚起,作為青年學生,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奮斗成為青春時代列車的助推器呢?
活動解說:雷鋒同志被評為“最美奮斗者”,3 月5 日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的日子,學校安排各班開展學雷鋒活動。三位活動組長分別策劃活動,招募組員,現(xiàn)場解讀各組方案。
小組1: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組,我設想的學雷鋒活動方案簡單易操作,可以到社區(qū)看望獨居、空巢老人,為他們送去溫暖。與此同時,每位加入我們組的同學都可以得到社會實踐活動的證明材料,歡迎大家加入“雷鋒行動颶風組”!
小組2:本次學雷鋒活動,我準備帶領組員擔任校園志愿者,因為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夠看到校園里有散落的垃圾,食堂餐桌上有未清理的食物殘渣,我想帶領組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踐行雷鋒“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精神,共同維護美麗的校園,希望大家能夠加入我們組。
小組3:在我看來,雷鋒精神的時代內(nèi)涵包括忠于職守的敬業(yè)精神,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和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作為高中生,我覺得我們很有必要學習雷鋒精神,傳承雷鋒精神,我將帶領組員們一起走進南通革命紀念館,成為雷鋒精神宣講員,讓更多人了解雷鋒,歡迎大家一起成為雷鋒精神宣講員。
學生自由探討并交流想法,選擇加入任一小組。
教師引導: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偉大,這是雷鋒精神在新時代對我們所有人的感召和呼喚。同學們,剛剛我們通過一道選擇題表達了我們對雷鋒精神的思考。我想,60 年來,雷鋒的事跡依然能夠打動我們,雷鋒精神依然能夠滋養(yǎng)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是因為雷鋒精神深刻地詮釋了奮斗的力量。今天我們遇到的是一個充滿機遇、無限可能的新時代,時代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我們更應該傳承好雷鋒精神,讓奮斗成為我們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策劃、招募組員的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積極地踐行雷鋒精神。
活動1:分享海門“活雷鋒”奮斗故事,發(fā)揚崇高品格。
分組介紹身邊的“學雷鋒”故事。
第一組:蔣政——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做建功新時代的一顆“螺絲釘”。
蔣政是南通海關駐海門辦事處的一名基層干部。十多年來,他用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和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以拼搏奮斗書寫新時代的雷鋒精神。近年來,當?shù)丶壹徥袌鍪艿捷^大沖擊,蔣政帶領科室人員主動向政府提出貨物出口方案,擬定多項便利措施,助力海門家紡產(chǎn)品出口逆勢增長。與此同時,他還是為孩子助學筑夢的“海關爸爸”,十多年來,他共資助30 多位貧困學子,資助物資總額20 多萬元。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在查閱相關資料時,我們小組成員深深地被他打動著,我們也希望像蔣政一樣,為我們的家鄉(xiāng),為整個社會,為這個時代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二組:海門街道光華社區(qū)——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4個100”先進典型。
海門街道光華社區(qū)是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4 個100”先進典型。這個社區(qū)流行這樣一句話:群眾在哪里,志愿者就服務到哪里;群眾需要什么,志愿者就提供什么。社區(qū)的人際關系非常和諧,對于有困難的家庭,社區(qū)志愿者們會主動上門幫扶;許多同學也會利用課余時間整理、打掃社區(qū)的閱覽室,雖然力量很小,但能夠?qū)崒嵲谠诘貫樯鐓^(qū)出一份力,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正是在一次次行動中,我們得到了更多的成長。
學生交流感受,教師引導。
活動2:邀請現(xiàn)場教師講述其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一段學習經(jīng)歷。
在根據(jù)地,我參觀了革命先輩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八角亭,仿佛看到了他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下的堅守與奮斗的情形,今天我有幸生活在這樣幸福、便利的新時代,更應該發(fā)揚這種奮斗品質(zhì),為時代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教師小結:無數(shù)青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與擔當,用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新時代的奮斗之歌,為時代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身處經(jīng)濟、文化、科技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新時代,有更為廣闊的平臺,無論將來身在何處,只要有一分光,那就發(fā)出自己的一分熱,無數(shù)微光聚在一起,終將匯聚成無窮的力量。
【設計意圖】從學生面臨的現(xiàn)實選擇題出發(fā),讓學生思考、感悟、選擇;讓學生上臺分享身邊雷鋒奮斗故事,明確在新時代發(fā)展進程中,無數(shù)青年已經(jīng)扛起了各行各業(yè)的重擔,成為社會發(fā)展中的中堅力量;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一步思考時代和個人的關系;讓學生感受榜樣的力量,樹立奮斗目標。
展示“奮斗號”地鐵模型。
讓學生寫下自己在時代進程發(fā)展中的目標及定位,以及自己將為此付出的努力。
學生在模型圖中貼好自己的目標理想,教師隨機抽取并分享。
將模型放在教室內(nèi),使之成為文化建設組成部分,提醒學生在課后將所學化為日常的行動。
【設計意圖】通過對未來的展望,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
活動1:小組每周進行研討。
活動2:舉辦“青年大講堂”學習活動。
各小組學生在組長帶領下,每周末深入探討:作為當代青年學生,應如何更好地將課堂所學融入日常的學習生活?如何能夠帶動身邊的同學一起擔當時代責任,用奮斗發(fā)聲,與時代同頻共振?
主題班會不能僅僅停留在參觀了解的基礎上,而要真正將學習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將主題班會的思想價值引領貫徹落實。這些日常的探討,能讓主題學習真正落地生根。學生在課后可以進一步交流探討,在交流探索過程中深化所習得的知識,并進一步優(yōu)化設計,將課堂延伸到生活,將責任擔當意識貫穿生活始終。本節(jié)班會從學生家鄉(xiāng)巨大變化入手,從學生實際心理出發(fā),引導學生將“小我”融入“大我”,將“個體”關聯(lián)“時代”,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主動作為。
然而,受限于班會的時間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jié)班會還存在一些不足:學生對青年在時代變革中發(fā)揮的作用的思考不夠深刻;學生能夠探索當代青年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路徑,但難以將踐行奮斗意識真正落實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主題班會結束后,我將繼續(xù)引導學生將個人奮斗目標進行分解,化為日常學習生活階段性目標,在后續(xù)學習、生活中進行個人目標達成情況交流展示,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讓班會傳達的精神得以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