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露
(廣東東軟學(xué)院 廣東 佛山 528225)
她手捧鮮花——毛茛、蕁麻、雛菊、長頸蘭,唱著歌謠,漂浮在水上,沾有泥土的濕漉漉的衣裙四散在水面,漸漸地沉入泥里——米萊斯于1951年創(chuàng)作的畫作《奧菲利婭》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沒有讀過《哈姆雷特》,大眾也會對奧菲利婭有印象。在《哈姆雷特》中,奧菲利婭是一個戲份極少的作為陪襯的配角。但四百多年來,她從最開始處于邊緣地位到現(xiàn)在成為討論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女性主義的中心,在由經(jīng)典名著改編的小說中幸存下來。[1]她的美麗、神秘、魅力,她的瘋癲、溺亡,無一不讓人著迷。Claire McCarthy根據(jù)Lisa Klein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奧菲利婭》(2018)保留了《哈姆雷特》的主要情節(jié),但女性主義凝視很強(qiáng)[2],并將描述中心從哈姆雷特轉(zhuǎn)向奧菲利婭。奧菲利婭的人物性格也從“脆弱”的“凋零之花”轉(zhuǎn)變?yōu)橛赂?、睿智的“命運主宰者”,她不僅主宰了自己的命運,還影響了王后和其孿生姐妹的命運,成為整個故事中的主宰者。
在原著《哈姆雷特》中,奧菲利婭是脆弱的“凋零之花”,最后像一朵美麗的花一樣凋零隕落。她沒有傷害過任何人,也沒有一個真正的敵人,然而,她的至親至愛之人為了各自的目的一步步將她逼入絕望之境。[3]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是父權(quán)社會的犧牲品。
奧菲利婭被父親波洛涅斯作為謀求上位的工具,她在行動上受父親的控制而不能自主,當(dāng)父親讓她試探哈姆雷特是否因為戀愛而瘋癲時,她無力反抗。在愛情與親情之間,她只能選擇順從父親,站在哈姆雷特的對立面?!皩τ诠防滋睾退恼{(diào)情獻(xiàn)媚,你必須把它認(rèn)作年輕人一時的感情沖動……如此而已?!保ǖ谝荒唬?場)[4]面對哥哥的告誡,她也只能選擇記住和順從。她被戀人哈姆雷特說成是“罪人的孕育者”,說她“涂脂抹粉、煙視媚行、淫聲浪氣、賣弄風(fēng)騷”,還讓她“進(jìn)尼姑庵”。她無辜承受著如此難聽的罵名,成為哈姆雷特發(fā)泄對母親不倫之戀的厭惡的對象,只能感嘆“我好苦,誰料過去的繁華,變作今朝的泥土”。直至最后,她被愛人拋棄,父親被愛人誤殺,愛人亦被流放不知生死,命運對她如此不公,她也無力反抗,只能瘋癲吟唱,手捧鮮花溺死于“父權(quán)社會”的荷塘?!斑@些飽受摧殘的女性的形象恰恰可以解讀為對父權(quán)社會中女性生活狀態(tài)的真實反映,同時也是對這種狀態(tài)的無聲控訴?!盵5]
“奧菲利婭的故事意味著什么呢?”[6]這一問題至今都引人深思。奧菲利婭在《哈姆雷特》中戲份不多,只在五場戲中出現(xiàn),在劇情需要的時候出來陪襯。在哈姆雷特發(fā)出“生存還是死亡”的靈魂拷問的時候,奧菲利婭作為父親和國王的工具,去探尋哈姆雷特是真瘋還是假瘋,然后被哈姆雷特拋棄,成為哈姆雷特因父王被叔父毒害后不到兩個月母親就違背倫理嫁給兇手而產(chǎn)生的厭女情緒的發(fā)泄出口。在劇情需要的時候,奧菲利婭瘋瘋癲癲說著“很玄妙的話,好像有意思又好像沒意思”,以瘋癲來控訴命運的不公,就連最后的死狀也是由王后來描述的。戲份不多,話語甚少,其話語主要集中在發(fā)瘋之后的“瘋言瘋語”,連最后的死也是作為哈姆雷特悲劇的陪襯?!豆防滋亍分校防滋嘏c奧菲利婭的愛情故事只是哈姆雷特復(fù)仇故事很小的一部分,他們的愛情是神秘的,哈姆雷特到底是不是真心愛奧菲利婭?從開始的情信里“我的愛永不變”到最后葬禮上“四萬個兄弟的愛合起來,都敵不過我對她的愛”,可見他是真的愛過奧菲利婭的。但是,他為什么要羞辱她、拋棄她,讓她去尼姑庵?是因為厭女還是出于保護(hù)?而他們到底有沒有婚前性行為?奧菲利婭在最后瘋癲之時吟唱的歌謠中說“進(jìn)去時是個女郎,出來變成了婦人”,似乎暗示她已失去貞潔,而她的愛人已經(jīng)死去。愛人哈姆雷特此時已被流放,生死不明,父親身亡,哥哥亦不在身旁?!皧W菲利婭和麥克白夫人一樣,都迫切需要男人來使她們保持精神健康,使她們存在于這個世界,一旦被男人拋棄,她們就會死亡?!盵7]原著對奧菲利婭以及她和哈姆雷特的愛情沒有過多的筆墨,留下很多缺口,待讀者自己理解和猜測。而電影《奧菲利婭》彌補了這些缺口,完美呈現(xiàn)了他們從初見到相識、相愛的全過程,從奧菲利婭的角度講述整個故事,對《哈姆雷特》進(jìn)行了女性主義詮釋。
如果說,原著中的奧菲利婭是男權(quán)社會的犧牲品,是哈姆雷特故事的陪襯,是軟弱無能、任人欺負(fù)的“凋零之花”,那么,在影片《奧菲利婭》中,她絕對是勇敢、睿智的“命運主宰者”,她被人欺負(fù)著,卻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著,對命運不屈不撓,亦不迷失于愛恨情仇。從影片的開端“你可能知道我的故事……我是一個任性的女孩,會跟隨自己的心,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奧菲利婭與大家知道的奧菲利婭有所不同。
在原著中,奧菲利婭是貴族,身份尊貴。而在影片中,奧菲利婭是平民,因小時候無母親,她淪為成日跟哥哥瘋的臟兮兮的“野孩子”,有著桀驁不馴的性情。初次見面,奧菲利婭就讓哈姆雷特印象深刻,讓王后心生憐愛。當(dāng)叔父當(dāng)眾諷刺15歲的哈姆雷特是“媽媽眼中的蘋果(心肝寶貝)”,并拿圣經(jīng)中夏娃就是被蘋果誘惑的來羞辱他時,還是少女的奧菲利婭就站出來說“我認(rèn)為蘋果是無辜的”來保護(hù)哈姆雷特。一開始,她的勇敢、睿智就特別突出,與原著中柔弱的形象截然不同。
奧菲利婭與哈姆雷特再見面已是成年,“野孩子”奧菲利婭在河中沐浴,偶遇哈姆雷特與好友一起來釣魚。當(dāng)哈姆雷特聽說她是“等候王后的侍女之一”的時候,本想戲弄她,“那么她不會介意等候我抓到一條‘魚’”,結(jié)果反被奧菲利婭戲弄——“在所有侍女中,我最不喜歡等待了。有兩個你在掙扎,一個好一個壞。”就這樣,在之后的劇情中,這種特別的“魚”與“漁夫”的狩獵關(guān)系存在于他們之間。下一幕,王后和侍女們正在評論一幅狩獵女神戴安娜的刺繡畫時,哈姆雷特出現(xiàn)了。當(dāng)他看到畫中的劍時,問道:“獵人在哪兒?”奧菲利婭解釋說畫中的女人就是獵人,她以森林為家,被阿克提恩偷看洗澡。哈姆雷特笑著意會道:“不是漁夫嗎?”奧菲利婭解釋說,阿克提恩因此受到了嚴(yán)厲的懲罰,被狩獵女神變成一頭鹿,最后被自己的獵犬撕碎。奧菲利婭機(jī)智地將自己在他們之間“魚與漁夫”的關(guān)系中的被動地位轉(zhuǎn)化為主動地位,將自己隱喻為狩獵女神,而將哈姆雷特隱喻為獸。奧菲利婭積極勇敢地反抗著男權(quán)社會,女性主義色彩十足。
在原著中,“作為哈姆萊特的心上人,奧菲利婭被迅速推向關(guān)于哈姆萊特“瘋癲”與否的試探及反試探的陷阱當(dāng)中。一方面,為了掩飾,戀人哈姆萊特對她裝瘋賣傻、挖苦取笑;另一方面,為了邀功,父親波洛涅斯把她作為工具進(jìn)行無情利用?!盵8]而在影片中,奧菲利婭不再是男權(quán)社會的犧牲品,她清醒地知道自己被父親波洛涅斯作為取悅國王和王后的工具,因此,她一邊應(yīng)付著父親和國王,一邊主動暗示戀人哈姆雷特國王在看著他們,告訴哈姆雷特她所看到的他叔父謀害他父王的證據(jù),配合哈姆雷特裝瘋賣傻。而“進(jìn)尼姑庵去”在影片中有雙重含義,奧菲利婭在隱秘之處偷聽國王和波洛涅斯被解讀為哈姆雷特并不愛奧菲利婭,因此,哈姆雷特也并不是因為愛情而瘋癲。而哈姆雷特的實際用意是讓奧菲利婭去尼姑庵躲避接下來因為復(fù)仇所帶來的滿城風(fēng)雨,是為了保護(hù)愛人奧菲利婭。哈姆雷特在此次見面之前,已經(jīng)與奧菲利婭秘密成婚、互許終身,已經(jīng)放棄復(fù)仇、放棄王位,但當(dāng)奧菲利婭告訴他真相時,他改變了主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奧菲利婭推動了哈姆雷特的復(fù)仇計劃,主宰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原著中,奧菲利婭的瘋癲被許多學(xué)者研究過。在不知愛人死活、父親身亡、兄長不在身邊、失去男權(quán)社會的保護(hù)、陷入精神的困境時,瘋癲就是唯一的出路。“沒有瘋癲就沒有凄楚動人的奧菲利婭,也就聽不見女性話語獨特的聲音。精神失常狀態(tài)下的奧菲利婭讓長期被壓制在潛意識中的東西通過玄妙的言語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地漂浮在意識的層面上,散落開來?!盵9]然而,奧菲利婭到底是真瘋癲還是假瘋癲,也只能留給讀者自己猜測和分析。解林靜認(rèn)為,奧菲利婭的瘋言瘋語有著深刻的含義,她并不是真瘋,只是借助瘋癲表達(dá)困惑和發(fā)泄憤怒,從而得到精神和心靈的解脫。[10]“她的瘋癲揭示了表面平靜的社會下涌動著不安的暗流,她觸動了男權(quán)敏感的神經(jīng)。她通過看似詞不達(dá)意的話語,譴責(zé)了亂倫的婚姻家庭、虛偽的愛情和混亂的政權(quán)。”[11]影片避開了原著中奧菲利婭玄妙的“瘋癲之歌”,清晰明了地說明了奧菲利婭是裝瘋,目的是逃出城堡。影片保留了瘋瘋癲癲獻(xiàn)花的部分,但是,跟原著中暗藏深意卻容易讓讀者摸不著頭腦的獻(xiàn)花語相比,影片給了一定的解釋。“這是五月玫瑰,送給您,三色紫羅蘭的紀(jì)念,為您的遺憾和姐妹后悔。這是雛菊(daisy),上天之眼(day’s eye),可以看見一切,有人在看著您?!毕啾入娪?,Lisa Klein的小說《奧菲利婭》做出了更加詳細(xì)的解釋,特別是送給克勞狄斯蕓香時,解釋了蕓香代表悔恨,磨成汁后還是蛇毒的解藥,意在告訴他自己知道他的罪行,送蕓香給他在于控訴他用蛇毒殺死了自己的王兄,為權(quán)力不擇手段,也希望他為自己的罪行感到后悔。[12]影片中,奧菲利婭不僅不瘋,還非常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在眾人眼皮底下暗示霍拉旭在她假死后將她挖出來,一切設(shè)計得天衣無縫,彰顯出她是多么睿智過人、堅強(qiáng)勇敢、不畏權(quán)勢,她最終在克勞狄斯布下的天羅地網(wǎng)中殺出一條路。
奧菲利婭到底是因瘋癲不小心落水溺亡,還是不堪同時喪失愛人和至親之痛而自殺身亡?原著《哈姆雷特》也留有懸念。但在原著中,著名的奧菲利婭死亡的這一幕是由王后轉(zhuǎn)述的,并未提及是王后親眼所見。那么,如果奧菲利婭并沒有死呢?影片反轉(zhuǎn)了劇情,在逃出城堡后,奧菲利婭馬上設(shè)計了“溺亡”的假象,讓王后和眾人親眼見到自己在水中溺亡,實則是造成飲毒暫時假死的表象。這一幕像是在借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朱麗葉假死的劇情。只不過,這一次,來為奧菲利婭開棺的不是她的情郎哈姆雷特,而是哈姆雷特的朋友霍拉旭,并且,他已經(jīng)知道她是假死。奧菲利婭以自己的聰明果敢偽造了自己的“溺亡”,成功逃脫了克勞狄斯的權(quán)力追捕。
哈姆雷特的母親葛特露到底是在老國王哈姆雷特死前就與其叔父克勞狄斯有奸情,還是在老國王死后,在克勞狄斯的追求下,考慮到個人地位及王子的安危而選擇了權(quán)宜之計?她與老國王之間的感情到底如何?她真的愛克勞狄斯嗎?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亞并沒有給出過多的解釋。影片《奧菲利婭》呈現(xiàn)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故事的王后葛特露。她不僅對待奧菲利婭關(guān)愛有加,還是個被忙于戰(zhàn)事的國王丈夫冷落,獨守空房、孤獨落淚、需要陪伴的小婦人。而克勞狄斯剛好出現(xiàn),撫慰了她孤獨的靈魂。巧合的是,在另一部經(jīng)典改編約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勞狄斯》中,葛特露與老國王的愛情也被描寫為一樁政治婚姻。[13]然而,影片與原著《哈姆雷特》最大的不同就是,影片加入了王后葛特露的雙生姐妹女巫的情節(jié)。女巫是個配角,出現(xiàn)得非常少,卻貫穿整個故事情節(jié)——克勞狄斯陷害愛人(女巫)和兒子、王后葛特露的安眠藥、陷害國王的蛇毒、奧菲利婭假死的毒藥、帶領(lǐng)福丁布拉斯攻占城堡、王后手刃克勞狄斯。而這一切又像是一張拼圖,由奧菲利婭拼在一起。奧菲利婭發(fā)現(xiàn)女巫曾經(jīng)的愛人克勞狄斯陷害了女巫,使她遭受全村人的攻擊,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奧菲利婭發(fā)現(xiàn)了克勞狄斯毒害老國王的證據(jù),發(fā)現(xiàn)了女巫與王后葛特露的關(guān)系,發(fā)現(xiàn)了王后被國王冷落長期承受著孤獨和失眠的困擾,發(fā)現(xiàn)了王后與克勞狄斯偷情。她在故事中洞察著一切,是一個旁觀者,也是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者,掌控著故事的發(fā)展。
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迷失在“生存還是死亡”的靈魂拷問里,處在瘋癲的邊緣。在影片《奧菲利婭》中,哈姆雷特雖然到最后也沒能為父親報仇,但也迷失在復(fù)仇的陰影里,在愛情與復(fù)仇面前,他兩次都選擇了復(fù)仇,最終死于仇恨之中。而奧菲利婭,即使哈姆雷特錯殺了她的父親,還是選擇了原諒。冒著喪命的風(fēng)險,奧菲利婭女扮男裝進(jìn)入城堡,勸阻哈姆雷特不要與其兄長決斗,而是與她一起離開城堡、遠(yuǎn)離仇恨,勸阻無果之后,奧菲利婭毅然離開,遠(yuǎn)離城堡的一切糾紛和仇恨,獨自來到尼姑庵,生下女兒,從此與女兒相伴,度過一生。她沒有迷失在仇恨之中,而是找到了生存的希望,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影片《奧菲利婭》的跨時代改寫,從女性主義視角對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進(jìn)行了新的詮釋,對奧菲利婭這個美麗、神秘、迷人的形象進(jìn)行了深入的刻畫,將脆弱的“凋零之花”刻畫成勇敢、睿智的“命運主宰者”,與莎士比亞以讓奧菲利婭瘋癲的形式來控訴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形成呼應(yīng),將隱藏在《哈姆雷特》背后的“秘密”呈現(xiàn)出來,填補了原著大量引人深思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