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奇,曹鳳紅
(1.成都市公安局雙流區(qū)分局,四川 成都 610200;2.樂山師范學院輕合金材料研究所,四川 樂山 614000)
現代科學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信息的傳播具有時效性、廣泛性、普及性等特征,它不僅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巨大的方便,而且也為犯罪分子尋找犯罪手段和工具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年來,有關這類新聞的媒體報道層出不窮。安檢排爆工作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必須大力推動科技強警,強化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科技人才。
根據現場處理程序的規(guī)定,為了減少與爆破設備的接觸,防止爆破事故,排爆人員一般采取轉移為主,人工拆除為輔。無人駕駛的飛行器是使用無線電遠程控制設備和自帶的程序控制器進行飛行的,也可以通過車載電腦進行完全的或間斷的自動操作,已經快速融入安檢排爆工作中,彌補基礎手段的某些缺陷,是新時期公安系統(tǒng)需要緊緊抓住、深入研究的科技力量。
傳統(tǒng)設備如機器人等都有相關的限制,滾動輪結構簡單,可以適應爬樓梯臺階,越溝能力強,但是不能很好地滿足不同高度差、松軟泥濘等復雜條件下的施工需求。警用無人機具有高便攜、高可靠性、簡單操縱等優(yōu)點。
針對不同的爆炸現場環(huán)境,排爆人員可以選擇不同尺寸、不同功能的無人機進行作業(yè)。在安裝了機械臂后,無人機可以在人或者機器人等不適合地方進行抓取,既能確保安全,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完成現場安全工作時,選擇不同型號、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對安全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對于場館內部建筑的屋頂較高、視頻伸縮式檢查鏡不易檢查的地方,大型體育場的管道、煙道等安全檢查不到的地方,以及有毒有害的地下管道,通過無人機進行安全檢查,可以大大減少工作量。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某些廠家的無人機平臺上已經配備了機械手、炸藥消毒器等常規(guī)的排爆器材,排爆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的處理方式,選擇最佳的處理方案。
在傳統(tǒng)的處理方法中,排爆人員對現場環(huán)境的總體掌握和爆炸物的信息獲取渠道相對單一。由于受地形條件的制約,大部分排爆人員只能從有限的視角獲得需要的資料,而不完全的信息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排爆人員的判斷,從而影響分析的效果。安裝了高清變焦云臺的無人機,可以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實時地測量和評價爆炸物,同時還能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情報。
一些地方是曾經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場,很多時候處理的涉爆案件都是由戰(zhàn)爭遺留下來的。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如工地施工、魚塘清淤、江邊釣魚等,往往會在淤泥河溝或石頭縫隙中發(fā)現戰(zhàn)爭遺留的炮彈。在處理這類突發(fā)事件時,排爆人員的預判和轉移處理都有很大難度。有了無人機的運用,民警們處理這類案件的效率大大提高。當無人機抵達涉爆區(qū)后,可以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地觀測爆炸區(qū)域,為排爆人員的分析決策提供最準確、最直接的依據,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在對疑似爆炸物進行初步分析,確認為可動炸藥后,通常會進行搬遷處理。我國大部分的公安排爆隊伍都會配備排爆機器人,在一定的情況下,某種程度上取代了人力。但是,由于技術原因,目前市場上的爆破作業(yè)機器人測量與定位誤差較大,定位測量算法的實時性不強,難以對可疑對象進行有效的捕獲,也不能對目標進行實時定位,從而增加了爆炸性目標遺漏的發(fā)生概率,從而使排爆工作失敗。這是因為一般的排爆機器人都是帶著攝像頭的,操作者會根據現場CCD 傳來的畫面來做出判斷,然后通過控制機器人來執(zhí)行命令。但實際上,機器人只是一種基礎工具,在高速移動、動態(tài)環(huán)境等復雜環(huán)境下,很可能會出現故障。
在精確定位方面,無人機采用了實時動態(tài)差分法(RTK),這是全球定位系統(tǒng)中最普遍的一種新的測量手段。排爆型無人機采用GPS-RTK,它的位置精度可以達到毫米,可以對無人機的坐標、高度等關鍵的戰(zhàn)略情報進行實時反饋。模型建立的速度和模型質量都能達到工作要求,為排爆人員精確地完成排爆任務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無人機的購買成本約在數萬元左右,而掃雷機器人成本約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之間,其無人機成本大大降低。安全與排爆部隊可按使用要求采購不同型號、尺寸及載重的無人機和與其配套的裝載機。由于受專利等技術的保護,機器人的各生產廠商在開發(fā)、更換平臺及配套設備方面存在很大差別,且使用費用高,影響后續(xù)的維護與保養(yǎng)。而無人機相對維護成本低,大多零件已經標準化,可以線上進行無人機零部件的購買及配送與更換,維護簡單靈活,避免了機器人中的高昂的后續(xù)維護及保養(yǎng)問題,節(jié)約了維保成本。隨著無人機的使用范圍逐步擴展,除了大疆等國內著名的無人機制造商,還有很多公司都在嘗試進入這一藍海,并且正在積極開發(fā)出符合不同行業(yè)工作需求的產品,企業(yè)研究設計出符合實際警務工作的機型和相關掛載,實現互利共贏,長足推動科技興警,科技強警。
目前市場上的無人機都是以鋰離子電池為主,續(xù)航時間大概是20 ~30min,要實現多用途,就要降低飛行重量,不能攜帶大容量的電池,這也是無法擴大無人機應用領域及技術發(fā)展的瓶頸之一。目前,無人機主要應用于900MHz、1.4GHz 和2.4GHz 的無線電頻率,1.4GH是主要的數據通信波段,2.4GHz 是主要的圖像傳輸波段。
在公共無線通信中,特別是同波段的干擾難以避免,無人機偵察工作中時常受到其他信號干擾,導致偵察目標并完成偵察任務的效果上差強人意,因此,為了提高無人機的偵察、判斷等危險工作高效能,需要對無人機偵察工作進行大量的實踐與總結。
由于我國對警用無人機的應用定位還不夠明確,各部門間的溝通也不到位,致使很多地區(qū)存在著監(jiān)督體系不完善、工作程序不規(guī)范、報批不清楚、手續(xù)繁雜,導致無人機的日常管理不規(guī)范。一些民警缺乏安全執(zhí)法及時報備意識,隨意動用無人機,使得無人使用過程中出現飛機丟失或者安裝事故。雖然公安部公安航空局制定了有關無人機警用涂裝標志的規(guī)范性文件,但當地公安機關在執(zhí)行過程中缺乏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此外,標準的警用無人機涂裝標識沒有在大眾中普及,很多民眾對無人的標識缺乏了解,在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容易引起民眾的誤會,同時也為無人機的監(jiān)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擾。而無人機監(jiān)管及報賬的問題,也是無人機在警用工作中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
警用無人機控制人員缺乏,且地區(qū)間人員分布也不平衡。警用無人機駕駛員的訓練分為初級和高級兩個階段,通過基本訓練和考核合格的,發(fā)放B級駕駛資格證書,通過高級訓練和考核合格的,可以獲得A 級駕駛資格證書。在這些飛機中,持有A 級證書的人可以作為飛機的飛行教練。目前,我國擁有A 級證書的人數很少,數量也很少,大部分都是居住在比較富裕的城市,而在中國西北部的偏遠地區(qū),擁有操控無人機技術的工作人員較少,更是沒有辦法使用無人機。另外,目前僅有少數警察院校開設了無人機訓練課程,而大多數警察院校仍未開設專門的教學項目。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城市的排爆隊伍都裝備了無人機和相應的裝備,但由于缺乏訓練,或者缺乏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同時很多基層民警、領導干部對“無人機”定位不清、不了解,對其作用認識不足,使得很多公安局對無人機在偵排爆以及很多工作領域里不愿意使用無人機。無人機并不僅僅是一架能在空中飛行的攝像機,而是一種全新的運輸平臺,可以大大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這一點在電力監(jiān)控、農業(yè)、植保等民用領域都得到了證明。如何充分利用無人機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擴大無人機的使用范圍,關鍵還是要看人。排爆人員要在無人機的早期培訓和操作人員的配合下,大膽地運用,吸取經驗,總結無人機在排爆中的運用技巧,將其推廣到全國。以實踐為導向,對公安無人機的執(zhí)法實踐研究是提升執(zhí)法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法制與技術研究的重要力量。
無人機的實戰(zhàn)可分為兩大類:(1)“多機”聯合作戰(zhàn),即相同型號的飛機在完成相同的任務時,主要從停留時間、使用面積等方面進行考量;(2)“人機”聯合作戰(zhàn),以警務無人機和警察的配合為主。在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今天,無人偵察機能擔負更多的任務,而如何有效地解決無人機操控人員和現場警務人員的矛盾成了理論上的一個重要課題。
無人機是一種高技術的新型設備,它在設計與研制過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很好地適應警用的實際工作。在實際應用中,警察對裝備要求根據使用的目的而有很大不同,這就需要公安機關與無人機制造商進行溝通與交流,根據實際警用需求,為無人機的性能和使用提供更好的保障,讓無人機在警用實際任務中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出它的作用。因為很多公安部門自身的科研實力嚴重不足,因此,警方可以與無人機制造及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在實施科技強警戰(zhàn)略的指導下,利用企業(yè)的技術力量,開發(fā)出各種能執(zhí)行不同警務任務的無人機以及所配套的操作系統(tǒng),不斷提高無人機的性能,使無人機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
從公安院校抓起,培養(yǎng)無人機專業(yè)人才,并對其進行系統(tǒng)培訓。目前,無人機駕駛員大多是通過短期培訓獲得警用多旋翼B1 證書的在職民警,具有初步的操作基礎,但不懂無人機的理論、組裝、維護、地面站、軟硬件研發(fā)等精細內容。這就需要在公安院校的偵查、治安、警務指揮等專業(yè)開設無人機相關課程,也可以在警察隊伍中招募技術人才,甚至面向大眾在無人機制造公司之外進行招募,還可以選拔能力強、業(yè)務素質好的老師到公安機關實習。
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可以根據當前工作組建聯合基金,支持高危行業(yè)的智能無人平臺自主研發(fā)能力,建議以智能無人救援隊、無人系統(tǒng)智能設備為典型應用場景,設立自主智能無人機的重大專項、重點研發(fā)計劃,從而提升我國面向高危行業(yè)的智能無人平臺自主研發(fā)能力。同時教育部可以牽頭人才培訓,加強高危行業(yè)與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前沿學科交叉融合,擴大相關方向的研究生招生名額。將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維護人員作為復合人才重點培養(yǎng),建立跨領域立體人才培訓體系,建立專業(yè)的實習實訓基地,將高危行業(yè)無人平臺智能化裝備的新技術、新知識納入相關培訓體系,對高危行業(yè)從業(yè)人員進行在職培訓。目前無人機的智能程度還不高,在工作中還需要靠人工來操縱,這樣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操作上的錯誤和效率低下。未來的無人機應該進一步向智能化發(fā)展,逐漸擺脫手動操作,能夠在緊急情況下做出反應。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無人機的認知水平也越來越高,無人機將會在今后的安檢防爆工作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目前的無人機運用技術水平尚低,且相關技術不全面,離真正的無人化排爆技術尚有一段距離。隨著高性能芯片技術、人工 AI 技術、5G 通訊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無人機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未來的無人機排爆將會更好地適應戰(zhàn)場,為排爆部隊提供更多的便利,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高度重視這一技術的應用發(fā)展,并積極采取手段提升應用水平,從而有效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