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人
波斯波利斯遺址
波斯是伊朗在古希臘語和拉丁語中的音譯舊稱,是伊朗歷史的一部分。1935 年,波斯國王禮薩·汗宣布該國在國際上應被稱作“伊朗”,但“波斯”一詞依然有人使用。
波斯文明的代表當屬波斯波利斯遺址。1979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波斯波利斯遺址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波斯歷史上先后有多個帝國建立、興盛和衰亡。
埃蘭和米底時期
埃蘭和米底雖然沒有被希臘人稱為波斯,卻是波斯歷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埃蘭位于今天伊朗西南部,是波斯地區(qū)最古老的王國之一。埃蘭于前3000 年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前639 年為亞述所滅。
亞述帝國還曾入侵伊朗高原,促使米底各部落走向聯(lián)合,并以古波斯地區(qū)為中心,形成米底王國。
記錄居魯士二世的編織品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9 年,居魯士二世統(tǒng)一古波斯部落,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遂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
在大流士一世統(tǒng)治時期,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疆域得到空前的拓展,先后出兵色雷斯、馬其頓王國、古希臘等。前480 年,薛西斯一世再度對古希臘諸城邦用兵,但最終無功而返。
大流士一世雕像
腓力二世雕像
希臘化時期
前336 年,馬其頓王國的創(chuàng)立者腓力二世和其子亞歷山大大帝先后武力入侵阿契美尼德王朝,經過九場戰(zhàn)役,最終將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
馬其頓帝國瓦解后,塞琉古一世于前312 年建立塞琉古帝國,以塞琉西亞和安條克為中心,統(tǒng)治波斯地區(qū)。前238 年,帕尼人酋長阿爾沙克一世攻占帕提亞,建立阿薩息斯王朝。
阿爾沙克一世畫像
阿薩息斯王朝
阿薩息斯王朝,又稱帕提亞帝國、安息帝國等,在米特里達梯一世統(tǒng)治時達到極盛。阿薩息斯王朝與羅馬帝國之間經常發(fā)生戰(zhàn)爭。不幸的是,阿薩息斯王朝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和都城泰西封多次被羅馬軍團攻占,導致國力衰竭。
薩珊王朝
阿薩息斯王朝治下的一個地方總督的兒子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zhàn)爭,推翻了阿薩息斯王朝,于226 年建立薩珊王朝,定都泰西封。
627 年,薩珊王朝被東羅馬帝國擊敗。同時,薩珊王朝受到阿拉伯帝國軍隊的攻擊,逐漸走向崩潰,最終于663 年被阿拉伯帝國滅亡。
阿維葉一世前往海邊
薩珊王朝滅亡后,阿拉伯語成為通行的語言,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661 年,阿拉伯帝國第四任統(tǒng)治者阿里遭到刺殺,總督穆阿維葉一世隨即宣布其子即位,建立倭馬亞王朝,定都大馬士革。749 年,阿拔斯一世起兵攻入大馬士革,建立阿拔斯王朝。倭馬亞王朝滅亡。
馬蒙駕崩后,阿拔斯王朝軍事實力銳減,國勢日衰,割據(jù)局面形成。
12 世紀末,塞爾柱人失去對波斯地區(qū)的控制權。1194 年,花剌子模王朝的阿拉烏丁摩訶末攻破塞爾柱帝國。
1258 年,旭烈兀率軍攻陷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
1219 年至1220 年,成吉思汗率軍征服花剌子模王朝,大伊朗地區(qū)隨后被蒙古人統(tǒng)治。
之后的歷任蒙古帝國最高統(tǒng)治者繼續(xù)占領大伊朗地區(qū)。旭烈兀在1256 年至1259 年間先后攻滅木剌夷、阿拔斯王朝、阿尤布王朝。1260 年,旭烈兀被元帝國大汗忽必烈封為伊兒汗,封地為波斯,正式建立伊兒汗國。
1357 年,伊兒汗國滅亡,波斯先后被從伊兒汗國分裂出來的五個王朝統(tǒng)治。
旭烈兀率軍攻滅木剌夷
帖木兒帝國、土庫曼黑羊王朝、土庫曼白羊王朝時期
1381 年至1467 年,波斯成為突厥帖木兒帝國的一部分。帖木兒死后,波斯先后被土庫曼人建立的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統(tǒng)治。
伊斯邁爾一世畫像
薩非王朝
1501 年,薩非王朝的建立者伊斯邁爾一世統(tǒng)一波斯。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帝國戰(zhàn)爭不斷。1588 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奧斯曼帝國講和,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歐洲人“大博弈”時期
1722 年,俄國彼得大帝聯(lián)合奧斯曼帝國入侵薩非王朝。之后,波斯國內爆發(fā)暴動,薩非王朝滅亡。之后,波斯先后被阿夫沙爾王朝、桑德王朝和卡扎爾王朝統(tǒng)治。
1779 年至1925 年,波斯處于卡扎爾王朝的統(tǒng)治下,被俄羅斯帝國和不列顛帝國蠶食。俄、英在此的戰(zhàn)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彼得大帝
禮薩·汗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及戰(zhàn)后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不列顛帝國和德意志帝國均向波斯派出軍隊。戰(zhàn)后,波斯北部被不列顛帝國的駐軍控制。1925 年12 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
1935 年,禮薩·汗將波斯更名為伊朗。
波斯楔形文字
文字
在與兩河流域先進文明的長期交往中,波斯人不斷吸收先進文化,并同波斯人的傳統(tǒng)文化融合。最初,波斯人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他們通過模仿和改造兩河流域文明的楔形文字,最終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點的波斯楔形文字。
金屬器物
在已出土的波斯遺物中,金屬器物占據(jù)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金屬器物的式樣、裝飾和制作工藝都達到很高的水平。金、銀、青銅制的橢圓形盤、碗、水罐和瓶是最常見的器物,其中銀器尤為流行。
中央繪有霍斯勞一世頭像的銀碟
四世紀薩珊王朝的鍍銀馬首
飾品
薩珊王朝皇帝和皇室成員佩戴的皇冠、項鏈種類豐富,展現(xiàn)了波斯文化、經濟、社會及歷史狀況。
雕像
波斯人的藝術表達方式可追溯至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當時出現(xiàn)了大量重要人物的雕像,如波斯長生軍(帝王的精銳部隊),凸顯了兩河文明及古巴比倫文明的影響力。
另外,波斯帝國的統(tǒng)治者非常重視浮雕藝術的發(fā)展及修建。最為著名且流傳后世的浮雕藝術,當屬波斯人樂隊浮雕、王公墻壁上的浮雕、貝希斯敦山崖上的浮雕等。
波斯長生軍
音樂
波斯音樂的歷史可追溯至薩珊王朝巴爾巴德時期,甚至更早。薩珊王朝時期是古代波斯文化的全盛時代,音樂在貴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阿拉伯人占領波斯后,阿拉伯音樂在波斯廣泛流傳,對波斯音樂產生了深遠影響。
雕刻著波斯歌手的銀瓶
沙阿清真寺
建筑
波斯人對世界建筑藝術的貢獻非常突出。伊朗的一些城市展現(xiàn)了傳承自波斯的獨特建筑風格,如伊斯法罕的沙阿清真寺。波斯建筑的影響力超越了伊朗的地理界線,可見于整個中亞地區(qū),如撒馬爾罕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布哈拉的薩曼王朝陵墓等。
紡織品
前5 世紀,用纖維織成的衣服已出現(xiàn)在波斯。薩珊王朝的紡織藝術體現(xiàn)出與繪畫、雕塑、陶器及其他形式的裝飾品相同的設計特色。絲綢、刺繡、錦緞、花緞、椅布、帳篷、地毯等都用精巧技術制作而成,其成品被染上黃、藍、綠等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