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絲綢之路貿(mào)易與文化的交流帶來了許多舶來品,其中就有一件北魏時期大夏的多曲銀杯,名為“八曲銀洗”。八曲銀洗是在我國早期絲綢之路的影響下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體現(xiàn)。八曲銀洗的器型明顯帶有波斯薩珊風(fēng)格,摩羯相搏的圖案不僅具有印度佛教藝術(shù)元素,更受到來自草原文化和藝術(shù)的影響。因此,承載著不同地區(qū)文化和藝術(shù)元素的八曲銀洗,成為研究我國北魏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證據(jù)。
關(guān)鍵詞? 八曲銀洗;摩羯;波斯;薩珊
引用本文格式? 粟紹巍.八曲銀洗——北魏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J].創(chuàng)意設(shè)計源,2021(5):42-47.
Abstract The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long the Silk Road brought many foreign products, including a multi-curved silver cup from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named "Lobde Dish". The Lobde Dish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multicultural exchang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early Silk Road. The shape of the Lobde Dish obviously has a Persian Sassanian style, and the pattern of Capricorn fighting not only has elements of Indian Buddhism art, but is also influenced by grassland culture and art. Therefore, the Lobde Dish, which carries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elements of different reg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vidence for the study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duri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Key Words Lobde dish; Capricorn(Makara); Persia;Sassanian
上世紀 70 年代,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工農(nóng)路軸承廠發(fā)現(xiàn)一座北魏建筑遺址。同年,大同市博物館對這一遺址進行了清理,遺址中出土1 件銀制八曲長杯、1 件刻花銀碗、3 件鎏金高足銅杯,還有一石雕方硯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土的八曲長杯頗具特色,身上帶有兩個“最早”標簽:一是我國已知最早的一件多曲長杯,二是由于此件八曲長杯內(nèi)部裝飾有摩羯紋,所以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摩羯紋圖案。而摩羯紋是源自于古印度佛教藝術(shù)中的一種紋飾,因此,本文通過論述我國最早的摩羯紋與古印度地區(qū)摩羯紋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探析此八曲長杯的器型和器物中心裝飾紋樣的文化內(nèi)涵。
一、八曲銀洗的薩珊器型
1970 年,山西省大同市北魏古遺址中出土了1 件銀制鎏金的八曲長杯,名為“八曲銀洗”[1](見圖 1)。在西方文獻中,此類曲杯被稱為 Lobde dish, Lobde 原義為“耳垂”,可引申為耳垂的下垂部分,dish 的英文解釋為“長盤”,有學(xué)者稱 dish 就是指口沿曲回的長盤?!赌淆R書·魏虜傳》提到“設(shè)客長盤一尺”,不知是否就是指這類盤子?,F(xiàn)代日本學(xué)者將這類器物稱為“長杯”,并以曲瓣的多少對長杯進行命名[2]。如長杯有四個曲瓣,就稱作“四曲長杯”、八曲瓣就是“八曲長杯”、十二曲瓣就是“十二曲長杯”等,又或這將其統(tǒng)稱為“多曲長杯”。孫機先生的著文則認為,中國文獻中常提到的一種金屬器“叵羅”,對應(yīng)的便是多曲長杯。
多曲長杯的造型常見于波斯薩珊器物,這件器物憑借其器型特征,幾乎可以認定為是薩珊器物[3]。此多曲長杯通體呈橢圓形,口部八曲,圈足為花瓣形或云朵狀,也有學(xué)者稱這是早期的忍冬紋。底部以一海獸作為裝飾圖案,配有卷草紋背景,內(nèi)壁凸起八條棱,腹部較深。從八曲銀洗的形制特點來看,這件器物明顯源于薩珊波斯或中亞地區(qū)。雖然器形的多曲瓣特征及器體內(nèi)呈多條凸棱線條的特征在中國未找到任何來源,但是類似這樣器形采用多曲橢圓形,底部裝飾有動物圖案的形制,在薩珊波斯的器物中卻十分常見[4]。因為八曲銀洗沿口處裝飾的花瓣紋,以及器物底部裝飾的野獸紋都帶有濃厚的中亞藝術(shù)風(fēng)格,此類裝飾紋樣的特點在粟特地區(qū)和斯基泰藝術(shù)中都可以見到。因此,齊東方先生推測八曲銀洗可能為中亞地區(qū)制作的產(chǎn)品。孫機先生也認為:“大同長杯的造型很奇特,薩珊制品中根本沒有和它相近的標本?!盵5]林梅村先生也將其斷定為公元 5 - 6 世紀大夏①類型的銀器[6]。不管是來自波斯,還是來自中亞粟特地區(qū),其明顯帶有波斯薩珊的風(fēng)格。此類薩珊風(fēng)格的多曲長杯器物及其圖像在中亞地區(qū)多有發(fā)現(xiàn)[7],例如,中亞粟特地區(qū)的片治肯特壁畫中早就可見到此類圖案,壁畫中貴族的手中皆舉有多曲長杯。烏茲別克斯坦巴拉雷克( Balalyk )遺跡的壁畫中也能見到吠噠貴族持多曲杯的畫面[8]。
公元 4 世紀左右,我國新疆庫車的克孜爾第 38 窟主室窟頂壁畫繪有四曲長杯的圖像,畫面中菩薩交腳而坐,手捧長杯(見圖 2),與之前提到的片治肯特壁畫中貴族持多曲長杯的姿勢類似。
俄羅斯彼爾姆州也有薩珊風(fēng)格的多曲長杯出土,制作時間大約為公元 5 世紀左右,由阿富汗或巴基斯坦所制[9],現(xiàn)藏于俄羅斯圣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見圖 3 )。
孫培良先生認為,大同出土的這一八曲銀洗制作年代約為 5 世紀中葉至 5 世紀晚期,最遲不晚于 6 世紀 20 年代。八曲銀洗為北魏平城遺址出土,應(yīng)是在北魏遷都洛陽之前流入平城的。太和十八年(494 年),北魏都城從平城遷至洛陽,此后平城地區(qū)便開始衰弱,類似八曲銀洗這般貴重的金屬制舶來品在魏都南遷后流入平城的可能性也極少。因此,孫先生對八曲銀洗的年代推想頗有道理。另外,從線性傳播的時間段來看,中亞地區(qū)在此前就已發(fā)現(xiàn)了此類多曲長杯,因此,八曲銀洗隨著絲綢之路傳到我國的這一說法也頗為有理。此后,其他國家也多有發(fā)現(xiàn)此類多曲長杯。
同類器型在歐洲便有好幾件,俄羅斯列寧格勒東宮博物館就藏有 3 件,均為素面十二曲銀洗[10]。波蘭境內(nèi)山村也發(fā)現(xiàn)有 2 件十二曲鎏金銀洗,現(xiàn)藏于波蘭薩托利斯基博物館。上述所提到的多曲銀洗均為公認的波斯薩珊器物。
除了器型和風(fēng)格明顯繼承波斯薩珊外,我國也有明確史料記載,北魏時期與波斯地區(qū)有所往來?!段簳酚涊d,在北魏時期有不少波斯使團曾經(jīng)跋涉萬里來到我國[11],前幾次應(yīng)是到了北魏遷都前的都城,即平城,而后面則來到北魏遷都后的都城,即洛陽[12]。雖然并無明確記載波斯使團帶來了多曲類長杯,但可知在北魏,我國與波斯地區(qū)的文化交流已日漸頻繁。尤其是明確記載到,波斯所到之處為魏都平城,而此銀洗也正是在大同軸承廠的北魏平城遺址出土的。
二、八曲銀洗中的印度紋樣
摩羯,早稱“摩迦羅”,后玄奘西行回歸,將其新譯為“摩竭”,現(xiàn)在又稱“摩羯”。楊伯達先生曾在《摩羯、摩竭辨》一文中探討過“摩竭”與“摩羯”二字的用法[13]。但現(xiàn)在的學(xué)者對摩羯這種紋樣的叫法基本已經(jīng)“竭”“羯”不分了。摩羯(魚)是梵語 Makara 的中文翻譯[14]。摩羯是佛教動物中的怪獸,三國時期吳地康居國僧人康僧會譯的《彌蘭經(jīng)》中說到:“海有神魚,其名摩羯,觸敗其船,眾皆喪身,彌蘭騎板,僅而獲免?!?/p>
鳩摩羅什譯有佛經(jīng)《大智度論》記載了一個故事,從前,五百個商人出海去收集珠寶,他們遇到了一個嘴巴張開的魚王。遇到魚王后,海水很快進入船里。船長便問桅桿上的人:“你看到了什么?”他回答說:“我看見三個太陽從白山上冒出來,水流得像流入一個大坑里一樣。”船長說:“這是張開嘴的魚之王摩迦羅,一個太陽是真的,另兩個太陽是魚的眼睛。”白山是魚的牙齒,急流的水正沖進它的口中?!拔覀兺炅恕!币粋€接一個地說著。船上的每個人都在請求上天拯救自己。當個別禱告沒有被證明是有用的之后,一個遵循五戒的佛教信徒對其他人說:“我們應(yīng)該一起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佛陀是至高無上的,因為他能拯救(他人)脫離危險?!比藗凖R心協(xié)力地稱之為南無阿彌陀佛。在魚王以前的生活中,這條魚是佛陀的弟子,他獲得了過去生活的知識,違反了戒律。當它聽到佛陀的召喚時,它在心里懺悔,然后閉上了嘴。船上的人因此得救了(見圖 4)②。佛經(jīng)《阿含經(jīng)》也記載:“彼在海中為摩羯魚王破壞其船。”又有《大悲經(jīng)》云:“佛告阿難……過去有大商主,將諸商人為摩竭大魚欲來吞舟,由三稱南無佛名,并皆免難?!?/p>
《洛陽伽藍記》記載,辛頭大河(印度河)西岸有一座塔,塔身石頭上有魚鱗紋樣標記。原來,這里便是佛經(jīng)中的摩羯國。如來為了救護摩羯國中深受病痛之苦的百姓,躍入水中,化身為大魚。摩羯國人吃了如來幻化的魚肉,如服靈丹妙藥,病體痊愈。于是摩羯魚便成了如來的象征,佛教的圣物[15]。雖然將《洛陽伽藍記》中的摩羯國與摩羯魚聯(lián)系起來似乎有點欠妥當,但這里想要表明的是,《洛陽伽藍記》已有“摩羯”二字的提法,且記載的故事情節(jié)與佛教相關(guān)。從佛經(jīng)與我國本土文獻中都可以看出,“摩羯”乃是佛教中的提法,且源于印度。
摩羯最早的圖像出現(xiàn)在公元前 350 年左右印度的洛馬斯里希洞穴,且這一形象一直持續(xù)使用到現(xiàn)在。在印度的巴爾胡特佛塔(公元前 2 世紀左右)(見圖 5)、桑奇佛塔(公元前 1 世紀-公元 2 世紀左右)、阿馬拉瓦蒂佛塔(公元前 1 世紀-公元 7 世紀左右)和其他早期佛教遺址中均有發(fā)現(xiàn)[16]。早期摩羯形象被看作是一種受佛陀點化的海獸,出現(xiàn)在各類早期佛教雕塑之中,當時這類佛教雕塑還未見到真正佛陀形象的出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摩羯多卷鼻,且卷鼻向后,摩羯形象多為魚與獸類動物結(jié)合而成,有復(fù)合牛形的摩羯形象、復(fù)合馬形、象形的摩羯形象等。此外,早期摩羯形象不僅單獨出現(xiàn),也多與植物組合雕刻呈現(xiàn)。如早期桑奇佛塔摩羯形象,其嘴巴大張,嘴吐蔓草,圍繞摩羯向上生長。此類攀援植物與香料都屬于神圣的植物,因此常出現(xiàn)在神祗造像中。這種植物的梵語名字稱做 Lata,表示藤蔓之意。這種藤蔓將人、神、動植物圍繞交織在一起,代表著被均分至所有生物上的生命力[17]。蔓草莖葉從摩羯口中而出,彷佛摩羯富有魔力,口吐芬芳,使得植物充滿生機,郁郁蔥蔥(見圖 6)。據(jù)說這種長長的、纏繞一切的攀援植物會一直延伸至天空,在那里,它繼續(xù)生長著,被稱為“如意蔓”,因為它具有滿足愿望的特性。
佛教發(fā)展至笈多王朝(約 320 - 540年),大乘佛教盛行,佛陀形象出現(xiàn)。摩羯形象依舊被保留下來,出現(xiàn)于佛陀的背光上。另一種說法是,摩羯乃是印度恒河女神(也說河流女神)的坐騎。因此,摩羯也被看做是一種坐騎,常雕刻在恒河女神腳下。此外,摩羯形象還與各式人物組合出現(xiàn)。
此類典型的摩羯形象在印度部分博物館和國外各博物館中都有收藏。如印度新德里博物館藏有一石雕枋(5 世紀),石雕帶中央雕有一摩羯魚,卷鼻,帶耳,嘴巴大張,嘴里咬著一小人(侏儒),小人一只手抓住摩羯前端卷曲的鼻子,其身體周圍被渦卷的植物紋所圍繞(見圖 7)。據(jù)神話記載,類似摩羯這種水生動物,肚子里藏著珠寶,此小人似乎剛偷完寶石,從它嘴里逃出來[18]。除了摩羯和小人,其余空間也滿屏雕刻了渦卷植物紋。有學(xué)者將這種紋樣稱為卷草紋,因卷草紋形似波浪,且摩羯為水生海獸,此紋樣常圍繞摩羯表現(xiàn),也有學(xué)者喜歡稱其為“卷水紋”或者“波浪紋”。不管是渦卷的植物紋還是卷水紋,這種卷曲風(fēng)格化的紋樣題材均是希望營造出活潑的氛圍。摩羯似乎在海水里翻騰遨游,引起水浪翻騰,喧鬧混亂[19],好似卷起層層浪花,表現(xiàn)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印度北方邦的薩爾納特考古博物館藏有一佛坐像,造于 5 世紀晚期(約 475年),摩羯位于此佛像背光兩側(cè),摩羯形象卷鼻,帶耳,嘴大張吐物,獸腿,卷草紋圍繞其周圍(見圖 8)。這種摩羯被看作是早期“拏具”雛形的其中一種形象,象征“保護”[20]。其下方站立的神獸名為獅形怪獸 Yali(亞力)。在印度,獅是圣獸。這種圣獸被認為是與釋迦有關(guān)的動物[21]。與摩羯一樣,其同樣是守護之神,神力無窮。被安排在此處應(yīng)該與摩羯一樣同為“拏具”。
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有一恒河女神殃伽(Ganga)像(5 世紀初),摩羯嘴里咬有一小人,小人挽住摩羯長卷的鼻子,似乎是在與摩羯打斗,想要掙扎逃脫[22],可能表現(xiàn)的是前文所提到的小人從摩羯肚子偷出寶石的神話故事情節(jié)。摩羯形象周圍有卷草或卷水紋,又好似尾部渦卷成卷草紋,呈現(xiàn)出遨游狀,被恒河女神殃伽當作坐騎,踩在腳下(見圖 9)。
不難看出,此時期的摩羯形象已發(fā)生了演變,摩羯鼻子不再卷曲向后,而是卷鼻向前。且摩羯與植物的組合也不再像早期的桑奇佛塔一樣,與寫實的蔓草植物組合,而是多與卷草紋組合,成為一種裝飾紋樣,似乎在笈多王朝的 5 世紀左右成為一種定式,因此,將這時期的摩羯紋樣稱為“摩羯定式”。此定式的摩羯卷鼻向前,嘴巴大張,排牙巨齒,有耳有獸腿,后半身渦卷成植物紋或卷草紋圍繞左右,表現(xiàn)出翻騰遨游狀,其可能影響了整個南亞地區(qū)。在晚期的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地都曾發(fā)現(xiàn)此類摩羯裝飾紋樣,如 17-18 世紀,斯里蘭卡的摩羯形象明顯帶有笈多時期的摩羯風(fēng)格(見圖 10)。此摩羯形象卷鼻向前,帶有耳朵,嘴巴大張,排牙巨齒,后半身渦卷成卷草紋,好似在水里遨游,卷起層層浪花。另外,17 世紀尼泊爾也有此類帶有笈多時期的摩羯風(fēng)格雕塑。
細看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八曲銀洗,其內(nèi)雕摩羯明顯與印度一致,卷鼻向前,帶耳,有獸類的前肢,且同樣周圍環(huán)繞卷草紋,彷佛在水里翻騰(見圖 11)。這一組合形象可能也受到笈多王朝時期“摩羯定式”的影響。
但細究摩羯嘴部,其卷鼻與牙齒連接處雕刻有一彎曲向上的小勾,與排牙分離,但又并非卷鼻的組成部分。前文所提印度新德里博物館藏一石雕枋上的摩羯魚也有此小勾。因早期摩羯多與大象復(fù)合表現(xiàn),故推測此類摩羯牙齒前端向上彎曲的小勾可能想表現(xiàn)的形象是象牙,但為何如此表現(xiàn)還有待進一步商榷。
三、八曲銀洗裝飾的游牧民族美術(shù)主題
八曲銀洗中的摩羯形象雖明顯受印度佛教中摩羯形象的影響,但此杯的佛教含義卻不太明顯[23]。山西省博物院官網(wǎng)對其介紹如下:“飲食器,來自大夏(今阿富汗)八曲花,口式杯口,圈足亦為花瓣形,器內(nèi)雕摩羯相搏圖,外壁有大夏文銘文,現(xiàn)僅可釋讀‘XOSO 擁有若干字?!标P(guān)于其器內(nèi)圖案,山西博物院官方給出的解釋為“摩羯相搏”。到底是兩摩羯互相搏斗又或是摩羯與其他什么動物搏斗,山西博物院未做更多的解釋。
細看摩羯臀部,一兇猛野獸趴在其上,根據(jù)畫面所表現(xiàn)的具體特征,推測其為豹子。其躍身撲向摩羯,前腿牢牢抓住摩羯尾部,張嘴撕咬下去,與摩羯相搏斗,也十分符合豹子撲向獵物的場景。摩羯張開大嘴,彷佛在大聲哀叫,畫面明顯表現(xiàn)為動物咬斗這一題材。
動物咬斗是“斯基泰一西伯利亞動物紋”中較為典型的題材,一般表現(xiàn)為多種動物相互撕咬的場面 [24]。動物咬斗題材的圖案可溯源至公元前 3000多年的兩河流域,當時就出現(xiàn)有獅形格里芬和山羊等動物搏斗的圖案,這種動物搏斗題材的圖案后來經(jīng)由西亞、中亞傳播至西伯利亞草原。公元前 4 世紀,南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qū)吸納了波斯、希臘地區(qū)金器的裝飾藝術(shù)元素,從而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動物咬斗裝飾題材。俄羅斯圣彼得堡一博物館就藏有公元前 4 世紀左右的動物咬斗金飾板,飾板表現(xiàn)的是一獅形格里芬正在撕咬馬(見圖 12)。獅子互斗、山羊搏斗等動物咬斗題材的圖案在西亞很早就已出現(xiàn),波斯地區(qū)尤其流行[25]。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都城波斯波利斯的石雕宮殿上就雕刻有動物咬斗題材,為獅子咬牛圖(見圖 13)。由此可見,中亞、西亞地區(qū)動物搏斗的構(gòu)圖形式一直都十分流行。
長期以來,歐亞大陸草原早期游牧人之間便存在著頻繁的接觸。游牧與農(nóng)耕兩種文化長期碰撞,在文化和藝術(shù)風(fēng)格方面相互影響與借鑒[26],動物咬斗題材的圖案便也長期流行于歐亞大陸之間。此件明顯帶有波斯薩珊風(fēng)格的八曲銀洗器物,內(nèi)部浮刻的豹子撕咬摩羯圖案十分符合波斯、伊朗、阿富汗等地區(qū)流行的動物咬斗題材。
此類動物咬斗題材的圖案出現(xiàn)于我國北方地區(qū)青銅器上的時間也比較早。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在大草原,與歐亞草原地區(qū)的祖先一樣,十分喜愛裝飾有動物紋的金首飾和金帶飾,這其中以動物咬斗題材的金飾板最具特色。鄂爾多斯就出土有裝飾虎咬牛、虎咬野豬、虎咬馬等動物咬斗題材的青銅器腰帶?!岸鯛柖嗨骨嚆~器”表現(xiàn)出一種與中亞、西亞草原游牧民族美術(shù)相似的共性,其中,動物咬斗裝飾就是其一。有學(xué)者表示,這種咬斗紋的構(gòu)思是鄂爾多斯青銅器中藝術(shù)造詣最高的作品,也是最能體現(xiàn)鄂爾多斯青銅器本質(zhì)的文化特征[27]。由此可見,動物咬斗題材的圖案在草原游牧民族美術(shù)中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再從各地區(qū)出土的裝飾有動物咬斗題材的器物來看,動物咬斗題材的圖案遍布廣泛,自然也具有流行性。游牧民族常以游牧和狩獵為生,征服這些猛獸強禽,可能引起他們的崇拜心理,因此,動物咬斗題材的圖案可能象征著勇士和力量[28]。這種動物咬斗題材的圖案自公元前 3000 多年在兩河流域出現(xiàn)以來,經(jīng)過西亞、中亞再來到我國,一路上頗為流行,深受游牧民族的喜愛。無論是歐洲大陸還是亞洲地區(qū),這種題材的圖案都具有共同的特性,那便是動物相互撕咬的場面。八曲銀洗內(nèi)部雕刻的摩羯搏野獸恰恰具有這一特點。
摩羯搏野獸的周圍環(huán)繞著卷草紋,這種卷草紋在印度經(jīng)常與摩羯裝飾在一起伴隨著佛教藝術(shù)傳播,植物紋樣在貴霜時期的犍陀羅藝術(shù)中,吸收了希臘化藝術(shù)、波斯文化、及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特征,發(fā)生了新的融合與改變[29]。因此,這種卷草植物紋樣也自然而然地與帶有游牧民族特色的動物咬斗紋樣進行結(jié)合。
摩羯紋出現(xiàn)在中亞、西亞的動物搏斗紋樣中并不多見,目前只發(fā)現(xiàn)這一例。究其原因,筆者有幾點猜想:一是八曲銀洗壁內(nèi)刻有大夏文銘文,古大夏緊鄰印度的西北部,當時印度西北部與大夏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十分緊密,且在公元前 2 世紀至公元 2 世紀間,摩羯形象出現(xiàn)在印度北部地區(qū)[30]。二是隨著大夏地區(qū)與印度文化的交流,摩羯形象就此傳入大夏,并被當?shù)匚幕{保留,摩羯形象與大夏銘文共同刻在八曲銀洗上也就有據(jù)可依。來自印度的圣物“摩羯”與典型的游牧民族美術(shù)題材相融合,表現(xiàn)出野獸與摩羯相搏的動物咬斗形象,帶有鮮明的草原游牧民族美術(shù)風(fēng)格。
四、結(jié)語
此件八曲銀洗源于大夏,帶有多元文化特征,雖不能斷定其就是波斯器物,但卻帶有明顯的波斯薩珊多曲長杯的風(fēng)格。八曲銀洗的摩羯裝飾紋樣源于印度,深受印度宗教的影響。摩羯是印度佛教美術(shù)中常見的一種形象,但隨著佛教的東傳,我國并未吸收摩羯這種形象,因此,在早期佛教盛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摩羯形象很少出現(xiàn)在我國佛教美術(shù)中。這件北魏時期的八曲銀洗、雖有摩羯形象,卻也并非佛教用具。但早期摩羯形象的傳播路徑是清楚的,即從印度經(jīng)過中亞一直到我國,與佛教東傳的路線基本一致。這件帶有波斯薩珊風(fēng)格的八曲銀洗攜帶著摩羯搏野獸的動物咬斗圖案,“跋涉”萬里來到我國,為北魏時期中西美術(shù)交流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jù),亦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另外,“洗”為古代日常盥洗的用具,從圖像上看八曲長杯明顯為酒器,八曲銀洗在上世紀 80 年代被命名為“洗”。但是這件器物被稱作為“洗”這一名稱是否妥當,也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點。
注釋
① 大夏:中亞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古國名。山西博物院指其為現(xiàn)在的阿富汗地區(qū)。
②《大智度論》:昔有五百估客,入海采寶;值摩伽羅魚王開口,海水入中,船去快疾。船師問樓上人:“汝見何等?”答言:“見三日出,白山羅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贝瑤熝裕骸笆悄ち_魚王開口,一是實日,兩日是魚眼,白山是魚齒,水流奔趣是入其口?!?/p>
參考文獻
[1] 出土文物展覽工作組.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第一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9.
[2]齊東方,張靜.薩珊式金銀多曲長杯在中國的流傳與演變[J].考古,1998(06):63-73.
[3]孫培良.略談大同市南郊出土的幾件銀器和銅器[J].文物,1977(9):68-75.
[4]孫機.仰觀集: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328.
[5]孫機.唐李壽石槨線刻《侍女圖》、《樂舞圖》散記(上)[J].文物,1996(5):33-49.
[6]林梅村.中國境內(nèi)出土帶銘文的波斯和中亞銀器[J].文物,1997(9):55-65.
[7]商春芳.薩珊波斯與印度佛教風(fēng)格的融合 洛陽伊川唐墓出土四曲雙魚紋長杯[J].大眾考古,2016(9):55-57.
[8]田辺勝美.シルクロードの貴金屬工蕓:正倉院文化の源流[M].東京:古代オリエント博物館,1981:30-31.
[9]田辺勝美,前田耕作.中央アジア[M]//世界美術(shù)大全集:東洋編15.東京:小學(xué)館,1999:155.
[10]Arthur Upham Pope.A Survey of Persian Art[M].London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8:747.[11]魏收.魏書(3冊)[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社,2005:103.
[12]榮新江.絲綢之路與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5:67-72.
[13]楊伯達.摩羯、摩竭辨[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6):41-46.
[14]粟紹巍.淺談《洛神賦圖》中的文魚形象[J].美與時代(上),2020(9):56-59.
[15]楊炫之.洛陽伽藍記[M].韓結(jié)根,注釋.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1:133.
[16]Gábor Kósa.Buddhist Monsters in the Chinese Manichaean "Hymnscroll" and the Guanyin Chapter of the "Lotus Sutra"The Eastern Buddhist[J].NEW SERIES,2013:27-76.
[17]施勒伯格.印度諸神的世界——印度教圖像學(xué)手冊[M].范晶晶,譯.上海:中西書局,2016:170.
[18]Musée Guimet.The Golden Age of Classical India:The Gupta Empire[M].Paris:Musée Guimet,2010:222.
[19]故宮博物院、福建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梵天東土 并蒂蓮華:公元 400-700 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shù)[M].北京:故宮出版社,2016:188.
[20]常櫻.摩羯紋在中國的傳播與興衰[J].中國國家博物館刊,2020(3):126-135.
[21]張同標.形式與意義:關(guān)于阿育王獅子柱頭的考察[J].創(chuàng)意設(shè)計源,2017(4):4-13.
[22]清華大學(xué)藝術(shù)博物館.器服物佩好無疆:東西文明交匯的阿富汗國家寶藏[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144.
[23]張晶.華戎混生開新風(fēng)——北朝設(shè)計藝術(shù)研究[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6:185.
[24]吳妍春.草原動物紋藝術(shù)產(chǎn)生的思想根源和文化背景[J].新疆藝術(shù),1998(1):15-18.
[25]李逸林.中國早期金器的分類研究及其文化來源[D].南京:南京大學(xué),2016:70.
[26]烏恩.論中國北方早期游牧人青銅帶飾的起源[J].文物,2002(6):68-77+1.
[27]張美玲.鄂爾多斯青銅器腰帶飾品的裝飾藝術(shù)研究[D].內(nèi)蒙古: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16:44.
[28]郭廉夫,丁濤,諸葛鎧.中國紋樣辭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232.
[29]張晶.早期印度佛教植物裝飾源流與傳播研究——以蓮花紋和忍冬紋為例[J].創(chuàng)意設(shè)計源,2018(1):14-20.
[30]TRIPATHI A.The Buddhist Art of Kausambi[M].New Delhi:D.K. Print World,2003:64-70.
粟紹巍
華東師范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