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明
著名的德國教育學家奧爾夫說過,原本的音樂決不單單是單獨的音樂,而是動作、舞蹈、語言的結合。這句話對筆者在培智音樂教學中的啟示是,通過肢體語言的生動活潑可彌補培智學生的先天不足,輔助性提高培智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及感悟。
肢體語言實質(zhì)上是一種較為原始的交流方式,但正是這種原始的交流方式,可以讓培智學生階段性完成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成長。筆者在這里將這種階段性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興趣培養(yǎng)階段。由于培智學生的生理因素,他們在課堂上比較好動,很難長時間安靜地欣賞音樂并完成學習過程。如果鼓勵他們隨著音樂做一些肢體動作代替抑制他們的好動,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階段,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階段。在鼓勵學生隨著音樂做一些肢體動作后,由于每個學生對同一音樂有不同的最初感受,往往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并相應地從肢體動作中體現(xiàn)出來,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第三階段,強化理解階段。在前面兩個階段完成后,通過教師適時適當?shù)囊龑?,音樂的?jié)拍、樂句、力度、速度、情緒等,都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更好地讓學生感悟。
從前文可以看出,律動和舞蹈是較為常見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形式。剛出生的嬰兒聽到歡快的聲音會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這是人的本能。在聽到美妙音樂的時候,培智學生們也會跟著音樂歡快律動起來,肢體語言將學生們從被動聽音樂的客體,轉(zhuǎn)變?yōu)橹鲃佑梦璧副磉_感情的主體,并通過肢體語言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這是與培智學生的發(fā)展特性完全吻合的。例如在欣賞歌曲《馬刀舞》時,筆者就以“騎馬”和“舞刀”這兩個舞蹈動作為導入,讓學生嘗試著做一做這兩個動作,特別是模仿“騎馬”這個動作時,學生充滿了激情,連平常不愿意動的學生都被大家“騎馬”的熱情感染,忍不住地參與其中,內(nèi)心的情感完全融入到歌曲奔放的曲調(diào)中,課堂也漸漸變成了他們的“主場”。
完全按照教材的音樂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枯燥無味的教學形式,紙面上的音符是抽象的。如果完全采用說教的形式,對于培智學生來說不僅晦澀難懂,更會讓音樂課堂顯得枯燥無味。而將肢體語言帶到音樂課堂中,通過這種具體到某個動作或者某段舞蹈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并將自己的情緒融入其中。在這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將肢體動作與所學音樂融合,并引導學生多用肢體去感受,逐漸完全融入音樂。例如在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時,筆者就在學生唱熟歌曲的前提下,帶著他們模仿孔雀跳舞的樣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詞,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歌曲律動性,進一步感受了音樂中“金孔雀”跳舞時的姿態(tài)。
肢體語言是許多種單一的動作合并的統(tǒng)稱。某一種單一的肢體動作在受到大腦的啟發(fā)或者周圍環(huán)境的刺激之后,會迸發(fā)出許多關聯(lián)性的肢體動作,從而形成多維化的發(fā)展,由此展現(xiàn)出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在學習《小狗圓舞曲》時,筆者就準備了小狗的頭飾和小狗尾巴的道具,讓學生嘗試演一演小狗在原地不停轉(zhuǎn)圈找自己尾巴的樣子。同學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了,并根據(jù)自己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及理解進行創(chuàng)造。學生們所表演的小狗找尾巴的動作也是各有特色,唐氏的學生模仿能力很強,學得活靈活現(xiàn)。當他們都將自己認為的動物形象表現(xiàn)出來后,就是把音樂所表達的東西展現(xiàn)出來了,這一過程就是學生感受音樂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音樂的形象不再是簡單枯燥,而是通過自己的探索和表演變得生動形象。
音樂本身是一種有聲的旋律,而舞蹈則是一種無聲的節(jié)奏。將有聲的旋律和無聲的節(jié)奏相結合,是從音樂感知到審美升華的關鍵一步,從而實現(xiàn)音樂課堂的審美教育。肢體語言是人類表達情感最原始、也最有激情的方式。鼓勵學生在音樂吸收的過程中融入肢體動作,能夠?qū)⑶楦?、思維等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的感知、理解與追求,進而鍛煉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學習《鑼鼓歌》時,筆者就先給同學們播放了“歡喜鑼鼓”的表演視頻,學生聽著音樂觀看視頻能夠直接感受到肢體語言的魅力。在了解了敲鑼和打鼓的基本演奏動作后,筆者就帶著學生一邊唱歌曲,一邊結合“鑼鼓譜”進行歌曲的律動表演。同學們把手當作鑼,把腿當作鼓,隨著歌詞的“咚嘡咚嘡咚咚嘡”配合拍手和拍腿,氣氛很活躍,將整堂課的學習氛圍推向了高潮,甚至學生自動分成了兩組,進行了“敲鑼”和“打鼓”的節(jié)奏配合。這對培智學生來說難能可貴,學生在參與中充分感受了泌陽民歌的魅力,讓學生在唱跳之間與節(jié)奏形成心靈上的溝通,最后形成正確的音樂審美[1]。
學生在拍手、拍腿以及跺腳等過程中,運用這種簡單的肢體聲勢來表現(xiàn)音樂,是學生在感受音樂過程的一個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在肢體聲勢的表現(xiàn)過程中,學生將生活中最常做到的拍手等動作融合到自己所聽到的音樂中,可以有效避免培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讓他們較快投入到音樂之中。從一開始聽到音樂做出一些雜亂無章的肢體聲勢,到之后感受音樂中的元素而反饋地做出肢體聲勢,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培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奧爾夫的《開始和停止》適合訓練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十分不敏感,而這段音樂可以讓他們很好地建立起與音樂的聯(lián)系。歌曲中的音樂正如題目一樣,會有聲音也會有短暫的停頓,在做聲勢時筆者會對孩子們說:“當你聽到音樂時,請你隨著音樂隨意擺動!但是音樂停了,你也要暫時停止動作,小耳朵要仔細聽哦!”這樣學生們就會有意識地去聽音樂,有音樂時學會一些簡單的肢體聲勢,音樂停止時也能暫停下來等待音樂的再次出現(xiàn)。等學生學會了有音樂時就能跟著音樂動起來,再進行其他歌曲的聲勢練習。例如《好朋友進行曲》,筆者就會帶著學生一起拍拍手,跺跺腳,摸摸頭,叉叉腰等,隨著主旋律的變化做一些動作的變化,學生整體感受一下音樂,可以自己再做一些其他動作來配合音樂的節(jié)奏。
跟著音樂做律動是音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學生也會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伴隨著旋律做出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律動不同于肢體聲勢的是,它不需要學生通過拍手、跺腳等制造出一些氣勢,而是遵循對音樂的本能反應,跟著音樂一起點點頭、轉(zhuǎn)個圈,將音樂的節(jié)奏通過自己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實質(zhì)上律動的作用就是將靜態(tài)的音樂感知表現(xiàn)為動態(tài)的肢體反應。奧爾夫音樂中就有許多適合律動的曲子,例如《喵嗚歌》,同學們就可以跟著音樂做一些小貓的動作律動。培智生對音高也不敏感,筆者雖然教了他們科爾文手勢,但他們對“1 2 3 4 5 6 7”和具體的科爾文手勢學了很久也記不住,只是跟著奧爾夫的《拍拍與敲敲》把“1 2 3 4 5 6 7”從低到高的配合動作表現(xiàn)出來,最后還能跟著歌詞做一些相應的動作。由此可見,音樂律動比單純的教學有時候效果更加好。
前三點所提到的肢體動作基本上都是指一些單一的動作。在掌握了單一的肢體動作后,就可以開始協(xié)調(diào)全身來表現(xiàn)音樂,舞蹈便成了最典型的表達方式。當然,音樂學習過程中的舞蹈沒有舞臺表演中的舞蹈那么要求嚴格,前者側重點在于通過舞蹈來表達音樂抒發(fā)情感,而后者側重于動作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正是這種比較隨性的舞蹈動作,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音樂,同時也可以鍛煉培智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例如《八只小鵝》,小鵝的形象活潑可愛,搖搖晃晃走路的樣子很適合中低年級的培智生,他們跟著音樂一起進行小鵝的舞蹈表演十分生動。
當培智學生掌握了如何感受音樂之后,就需要將所感受到的音樂表演出來。音樂表演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表達情感的能力,也可以在排練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組織協(xié)調(diào)性,更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培養(yǎng)其自身的榮譽感。表演的空間很大,簡單的如歌表演,例如把歌曲《一分錢》編成動作表演,模仿小朋友撿到錢后交給警察叔叔的情景。復雜的可以編成小小音樂劇,如《小烏鴉愛媽媽》,表演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音樂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小烏鴉愛媽媽》,在音樂表演環(huán)節(jié),筆者為學生準備了烏鴉媽媽和小烏鴉頭飾,讓他們戴上頭飾,拿上道具,在熟練演唱的基礎上進行情景表演,更好地表現(xiàn)了歌曲。學生們邊唱邊演,整個課堂洋溢著愉快、單純的氛圍[2]。
由于特殊學校有其自身的特定因素,直接使用全市統(tǒng)一的教學視頻缺乏可實施性,于是特教老師們憑借自己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在吸取普校網(wǎng)課的精華的同時,創(chuàng)新性提出了“特教微課”的概念。筆者作為一名特教音樂老師,深知遠離了現(xiàn)實課堂的約束,培智學生很難在屏幕前集中注意力。如何簡單快速地讓學生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音樂學習中來,肢體語言在網(wǎng)絡音樂教學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線上教學現(xiàn)已悄悄成為現(xiàn)代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學內(nèi)容也隨著老師們的經(jīng)驗積累變得日益完善。但是大部分都是基于常規(guī)課堂的規(guī)律進行的,即需要學生們自己動腦,視頻中的教學僅為輔助作用,音樂網(wǎng)課亦是如此。通常都是老師在視頻中教唱,學生跟著唱等較為單一的模式。對于培智學生而言,其接受程度不言而喻。筆者在錄制微課的時候,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教唱模式,同時將手眼等肢體動作串聯(lián),引出最后學生需要在肢體與大腦共同調(diào)動的情境下,動態(tài)地將該課的內(nèi)容吸收,并由家長進行一些記錄反饋給老師。例如在教授《小小雨點》這首歌時,筆者先由《小小雨點》這首歌引入,讓學生跟著歌譜及音樂簡單地學習跟唱,逐漸進入音樂學習的狀態(tài)。然后,教學生們用家里常見的大米、水瓶等制作簡單的沙錘,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手眼,讓他們更加投入到微課的學習中來。最后,利用自己做好的簡易沙錘,配合音樂邊唱邊發(fā)出“沙沙沙”的聲音。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學生們能在肢體協(xié)同的情況下,從靜態(tài)的音樂學習轉(zhuǎn)化成動態(tài)的接受。課后的視頻反饋,充分說明學生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
特殊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在于將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內(nèi)容教會學生,也不止于將音樂帶來的美感和快樂傳遞給學生,更希望可以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對培智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幫助,提升其日常生活技能,所有目標均達成才是特殊教育最原始的愿望。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中常用的小技能,通過特定的肢體動作,既可跟著動作一起學唱歌曲,又可鍛煉日常的生活技能。例如在教唱《拖地歌》時,筆者先用一段視頻歌曲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漸強化視頻中關于拖地這種生活中最常見的小技能,最后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們跟著這首歌,邊唱邊幫爸爸媽媽一起拖地。這首歌的歌詞簡單易懂,學生們很快就會學唱這首歌曲。盡管根據(jù)課后反饋的一些視頻,有些學生雖然拖地動作跟音樂顯得有點不協(xié)調(diào),但他的生活技能得到了拓展,這是值得肯定的。
培智學生由于先天性的缺陷,相對于其他同齡的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學習能力有些差距,對于音樂的學習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較快掌握,而肢體動作由于其先天性的特點正好可以彌補培智學生這一缺點,讓他們更好地掌握音樂學習的能力,感受到音樂所帶給他們的快樂與鼓勵,并且?guī)椭麄冋莆崭嗌钪械男「[門和小技巧,從而體會到人生原來也可以和音樂一樣越動越動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