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 徐 艷 尚慶偉 朱 芬 吳 敏 王用虎
(1. 江蘇省連云港市園藝蔬菜技術指導站,江蘇 連云港 222000;2. 江蘇省連云港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0;3. 江蘇省連云港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江蘇 連云港 222000; 4. 五圖河農(nóng)場有限公司,江蘇 連云港 222000)
近年來,江蘇省連云港市的甜瓜、甘藍生產(chǎn)區(qū)域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逐年提高。據(jù)統(tǒng)計,2022 年連云港市甜瓜種植面積約2 000 hm2、甘藍種植面積約2 880 hm2。甜瓜和甘藍輪作可改善土壤微環(huán)境,提高甜瓜的抗病性和果實品質(zhì)。甜瓜采用多層覆蓋長季節(jié)栽培模式,秋冬甘藍以露地栽培為主。根據(jù)連云港市甜瓜和甘藍的種植現(xiàn)狀,通過兩年的生產(chǎn)實踐,我們總結了甜瓜-秋冬甘藍周年綠色高產(chǎn)栽培技術,現(xiàn)將其介紹如下。
連云港地區(qū)甜瓜設施栽培一般于1 月上中旬育苗,2 月中下旬定植,5 月上旬開始采收,9 月上旬采收結束;秋冬露地甘藍于8 月上旬播種,9 月中下旬定植,11 月至翌年2 月采收。甜瓜和甘藍皆喜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zhì)、土質(zhì)疏松的沙質(zhì)壤土,應選用遠離“三廢”污染、生態(tài)條件良好、排灌方便、5 年內(nèi)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塊。前茬作物采收后灌水悶棚15~30 d,放水后曬垡,待耕。
2.1.1 苗床準備
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前茬作物采收結束后翻地搭棚,鋪設電加溫線。采用8 cm×8 cm營養(yǎng)缽或72孔穴盤育苗。用腐熟有機肥和園土按2∶1配制育苗基質(zhì),也可購買專用育苗基質(zhì)。將基質(zhì)噴水拌勻后裝盤(缽),稍壓實,將苗盤(營養(yǎng)缽)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澆透水,水滲下后即可播種。
2.1.2 播種
選用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甜瓜品種。選晴天曬種1~2 d,再用50~55 ℃溫水浸種10~15 min,其間不斷攪拌,水溫降至30 ℃左右后繼續(xù)浸種2~3 h,將種子撈出瀝干水分后用干凈濕布包好,置于25~30 ℃條件下保濕催芽,70%種子露白、胚根1 cm 長時即可播種。播種前1 d,苗床澆透底水。每穴播1粒種子,播后覆營養(yǎng)土厚0.5~1.5 cm,隨即蓋地膜,搭小拱棚保溫,密閉大棚。
2.1.3 苗期管理
出苗前大棚密閉不揭膜,保持溫度白天28~32 ℃、夜間18~20 ℃;70%種子破土時揭膜通風;齊苗后至第1 片真葉出現(xiàn)前適當降溫,保持白天20~25 ℃、夜間16~18 ℃;破心后保持白天25~30 ℃、夜間18~20 ℃;定植前4~5 d 降溫煉苗,保持白天18~22 ℃、夜間13~15 ℃。育苗期間需防高濕漚根,苗床以外的空地覆蓋舊薄膜,以降低棚內(nèi)空氣濕度。為預防幼苗發(fā)生立枯病和猝倒病,床面基質(zhì)曬至發(fā)白后噴施30%甲霜·噁霉靈水劑3 000 倍液,5~7 d 后再噴1 次。育苗期間盡量增加光照,適當降低溫度,以防秧苗徒長。秧苗長至三葉一心時即可定植。
種植地每667 m2施有機肥1 500~2 000 kg、復合肥(15-15-15)30 kg 作基肥,翻耕深30 cm 左右,筑畦,畦面寬1.1~1.2 m,溝寬30~40 cm,畦面覆蓋地膜。2 月中下旬,大棚內(nèi)10 cm 深土溫達12 ℃以上時選晴朗無風天移栽甜瓜,每畦栽2 行,株距35~50 cm,吊蔓栽培的每667 m2栽1 300~1 500 株。定植后澆足定根水,并隨水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預防根腐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定植后搭建小拱棚,蓋上棚膜和草簾,夜間大棚加蓋草簾或保溫被,悶棚4 d。悶棚后選晴天開棚通風。
2.3.1 水分管理
定植后5~7 d選晴天順溝澆緩苗水,坐瓜前一般不再澆水,如干旱可在雌花開放前澆1次小水;瓜坐住并長至核桃大小時澆1 次水,膨瓜期至瓜轉(zhuǎn)白時保持水分供應充足;頭茬瓜采收前10 d 停止?jié)菜墒蘸鬂?次水。
2.3.2 溫濕度管理
定植后密閉棚室,保持溫度白天28~35 ℃、夜間18~20 ℃,緩苗后至雌花開放前保持白天25~32 ℃、夜間14~16 ℃,開花坐果期保持白天25~30 ℃、夜間15~18 ℃,果實生長期保持白天28~32 ℃、夜間16~18 ℃。棚內(nèi)溫度過高時應及時放風排濕、降溫,溫度過低時及時關閉風口保溫。隨著外界溫度升高逐漸加大放風量,夜溫超過18 ℃時無需關閉風口。棚內(nèi)相對濕度保持60%~70%。
2.3.3 肥料管理
按照施足基肥、適時追肥的原則進行肥料管理。伸蔓期每667 m2隨水沖施硫酸鉀2~3 kg,瓜坐住并長至核桃大小時,每667 m2隨水追施硫酸鉀20 kg、磷酸二銨20 kg、腐熟豆餅100 kg。
2.3.4 植株調(diào)整
吊蔓栽培的,單蔓整枝。即莖蔓長有5~7 片葉時,用膠絲繩將主蔓吊住,隨著植株的生長將主蔓不斷地纏繞在吊繩上。選晴天整枝,可采用主蔓單稈吊蔓一次摘心或主蔓單稈吊蔓兩次摘心的方法進行整枝。(1)主蔓單稈吊蔓一次摘心:主蔓長至膠絲繩頂部時一次性摘心,將第1批果留在7~11節(jié)子蔓上,第2批果留在15~20 節(jié)子蔓上,每批留3~5 個果,摘除其余子蔓。(2)主蔓單稈吊蔓兩次摘心:主蔓長有11~13 片葉時進行第1次摘心,以頂部第1片或第2片葉葉腋生出的子蔓作主蔓,將其纏繞在膠絲繩上;新主蔓長至膠絲繩頂部時進行第2次摘心,其余子蔓留1片葉掐尖。爬地栽培的,三蔓整枝。主蔓長有5~6片葉時摘心,選留3條子蔓,子蔓長有6~8片葉時摘心,孫蔓雌花前2~3片葉摘心,每株留3~4個瓜。
2.3.5 保花保果
頭茬瓜噴灑坐瓜靈輔助坐果,后幾茬瓜用蜜蜂授粉或人工輔助授粉。頭茬瓜用藥劑處理雌花5~6朵,留瓜3~4個;頭茬瓜坐住并開始膨大時,人工處理第2茬雌花3~5朵,留瓜2~3個;第3茬瓜在孫蔓上處理3~5朵雌花,留瓜2~3個。及時摘除畸形瓜。
甜瓜病蟲害主要有猝倒病、枯萎病、蔓枯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疫病等,蟲害主要有瓜蚜、瓜絹螟、潛葉蠅等。可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防治猝倒?。挥?0%噁霉靈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或12%綠乳銅可濕性粉劑600~1 000 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每株灌藥液200~250 mL;用25%咪鮮胺乳油800~1 0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40%氟硅唑乳油3 000~5 000倍液噴霧防治蔓枯?。挥?0%嘧菌酯懸浮劑2 000~2 500 倍液或10%苯醚菌酯懸浮劑1 000~2 000 倍液噴霧防治白粉?。挥?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用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用20%病毒A 可濕性粉劑500~700 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2 000~3 000 倍液噴霧防治病毒?。挥?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防治疫??;用10%吡蟲啉乳油1 500~2 000 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2 000~3 000 倍液噴霧滅殺瓜蚜;用1.2%煙堿·苦參堿乳油800~1 500 倍液或15%殺茚蟲威懸浮劑3 000~4 000 倍液噴霧滅殺瓜絹螟;用5%阿維·高氯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 000倍液噴霧滅殺潛葉蠅。另外,可用50%敵草胺可濕性粉劑100 g 進行土壤封閉或用10%草甘磷水劑100 倍液噴霧防除雜草。藥劑使用應符合GB/T 8321,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嚴格遵守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規(guī)定。
選溫度較低的早晨或傍晚采收。早晨果實含水量高,不耐運輸,需遠距離運輸?shù)目捎谖绾?~3 時采摘。用剪刀采摘,保留一段果柄。采收后,將甜瓜放在陰涼處(不宜疊放),用濕毛巾擦去果面污漬和細毛,貼上商標,套上泡沫網(wǎng)套,裝入帶氣孔的紙箱銷售。
秋冬甘藍的生長前期溫度高,應選用生長前期耐熱、抗高溫,生長后期耐低溫、抗凍,優(yōu)質(zhì)、抗病、豐產(chǎn)、商品性佳、滿足保鮮加工出口要求的品種。
3.2.1 種子處理
(1)溫湯浸種:選晴天曬種1~2 d,再用50~55 ℃溫水浸種10~15 min,其間不斷攪拌,水溫降至25~28 ℃后繼續(xù)浸種4 h,將種子撈出瀝干水分后用干凈濕布包好,置于20~25 ℃條件下催芽,70%種子露白、胚根1 cm長時即可播種。(2)藥劑拌種:播種前用種子質(zhì)量0.3%的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和50%福美雙拌種。
3.2.2 苗床準備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除雜草,耕翻晾曬,耙細。每667 m2施腐熟農(nóng)家肥2 000 kg、三元復合肥(15-15-15)30 kg 作基肥,淺耕淺耙,使土肥混合均勻。筑壟寬1.0~1.5 m、壟高20 cm、溝寬35 cm。小拱棚或大棚需覆蓋遮陽網(wǎng),以降低苗床溫度。降雨時大棚加蓋塑料薄膜,防止暴雨沖刷幼苗,有條件的可覆蓋“兩網(wǎng)一膜”(棚膜+遮陽網(wǎng)+防蟲網(wǎng))。
3.2.3 播種
每667 m2大田需播種15 m2、用種量50 g,撒播或條播均可。播前澆足底水,覆一薄層細土,播后蓋0.3~0.5 cm 厚的細土或稻草,并噴灑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覆蓋地膜。覆膜48 h后揭膜,齊苗后覆0.5 cm厚過篩細土,以利根系發(fā)育。
3.2.4 苗期管理
(1)水分管理。幼苗破土后的前1~3 d,每天澆水1 次,以后隔天澆水1 次,澆水量不宜過大;苗高5 cm、幼苗長有3片真葉后減少澆水次數(shù)。(2)間苗。間苗前進行通風、晾苗,選中午10~15時間苗,除去過密苗、弱苗、劣苗,一般間苗3 次。齊苗后,子葉展平時進行第1 次間苗,拔除弱小苗、并生苗和叢生苗,保持株距1 cm;第1片真葉展開后進行第2次間苗,選留生長健壯、整齊的幼苗,保持株距2.0~2.5 cm;按株行距8 cm進行第3次間苗,每穴選留1株子葉開展,基生葉對稱、舒展,節(jié)間短,莖粗壯,葉片近圓形,葉柄短,未發(fā)生病蟲害的健壯苗。第2次和第3次間苗后結合澆水施提苗肥,以后視苗情追肥。
結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 200~2 000 kg、三元復合肥30 kg 作基肥。選苗齡40 d 左右、長有7~8片真葉的壯苗于陰天或晴天傍晚定植,行距45~55 cm,株距30~40 cm,每667 m2栽3 000~4 000株。
3.4.1 水分管理
甘藍生育前期注意松土透氣,排水防澇;中后期肥水齊攻,保持土壤見干見濕;蓮座期保持土壤濕潤。雨后及時排水,采收前15 d控制水肥供應,以利采收、貯藏。
3.4.2 肥料管理
甘藍整個生育期共追肥5次。緩苗結束后進行第1次追肥,結合中耕除草輕施稀薄糞肥;蓮座葉生長初期進行第2 次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同時葉面噴施0.2%硼砂溶液;蓮座葉生長盛期進行第3 次追肥,每667 m2施復合肥15 kg;結球前期和中期分別追肥1 次,每次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10 kg。為預防甘藍發(fā)生干燒心,結球期可噴灑2~3次0.7%氯化鈣溶液。結球后停止追肥。
3.4.3 中耕
定植后到植株封行前中耕2~3 次。雨后或灌水后中耕除草可防止土壤板結、雜草滋生,中耕后進行培土。
甘藍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斑病、黑腐病、病毒病、炭疽病、軟腐病、菌核病、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菜青蟲、甘藍夜蛾、甘藍蚜、小菜蛾、地老虎等。可選用70%呋?!ゅi鋅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百菌清600~1 000 倍液、66.8%丙森·異丙菌胺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用64%噁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70%丙森·多菌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黑斑病,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 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噴霧防治黑腐病,用20%病毒A 500 倍液或2%寧南霉素水劑200~4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用60%甲硫·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25%咪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2 500 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發(fā)病初期可用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發(fā)病嚴重時可用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2 000~4 000 倍液噴霧防治軟腐?。ǘㄖ埠笾涟某跗谛柚攸c防治),用25%除蟲脲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2%阿維·蘇云菌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噴霧滅殺菜青蟲,用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5%茚蟲威懸浮劑3 000~4 000倍液噴霧滅殺甘藍夜蛾,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 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 倍液噴霧滅殺甘藍蚜,用3%高氯·甲維鹽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5.1%甲維·蟲酰肼乳油3 000~4 000倍液噴霧滅殺小菜蛾。
甘藍葉球緊實時即可分期采收,采收時保留2 片蓮座葉保護葉球。根據(jù)市場需求按葉球大小分級裝箱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