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留言讀者
愛情是一種美妙的情感,它能讓人感受到純粹的幸福和溫暖?;橐鍪且欢伍L期的關系,需要我們相互取長補短,相互扶持,一起走過人生的每個階段。每個人對愛都有著渴望,我們經(jīng)常會面臨一種選擇,是選擇愛你的人結婚還是我愛的人結婚。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人生在面臨選擇的時候,總會有不同的遺憾。有人說,婚姻是一場關于人生合伙人的選擇,那么你會選擇“愛我的人”還是“我愛的人”呢?
以前大學宿舍談論這個話題時,大多數(shù)女孩子會偏向于選擇“愛我的人”,我那時也這么認為。如今多年過去,對自己有更多認識之后,去年底和今年初想到這個話題時,我更傾向于選擇“我愛的人”。我當時寫下的理由是:只有我真心非常愛的人,我才能全心地為他付出,完全心甘情愿地沒有怨言地付出,我可能才會少一些期待從他那兒獲得回報的要求,如此這段關系會少很多沖突、誤會、糾葛等。
我的付出是自己主動發(fā)出甘之如飴的,在這個付出愛的過程中,我就是開心的、滿足的。如果我的付出恰好能契合上對方的需要,給到了對方剛好想要的、適合的愛,那將會是一件倍加開心的事。但,倘若我的付出潛在之下是出于“因為他愛我,因為他的付出,而我要回報、要回應他付出的感謝”才去付出的情況下,那么我的付出是建立在他先對我付出的前提下的,如果他沒有付出,我可能就不會那么發(fā)自真心地去付出很多,會產(chǎn)生更多的計較。
同時我付出后會更多地期待他的回應,如果沒有得到,或者不合心意,我會失落、不滿,并且我在付出時還會產(chǎn)生更多的怨言,也引起對方的不滿,經(jīng)常如此不會利于一段關系的發(fā)展,關系中會出現(xiàn)更多的矛盾沖突,如此下去只會惡性循環(huán)。
其實,前面這部分關于我對自己認識的“付出論”,是建立在一種豁達胸襟基礎上的,認為在有愛的基礎上才能更加豁然,才能化解更多婚姻中的矛盾苦悶,才更愿意主動經(jīng)營好這段關系。
我把自己這段“付出論”的看法發(fā)給曾惦念多年的一位男生,他表示“愛與被愛同樣幸福”,現(xiàn)在提到這個話題時,我又想起他的這句話,也是非常認同。是的,當自我成長得更加完善后,我擁有更好的經(jīng)營親密關系的能力。面對矛盾沖突的解決能力、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無論選擇“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都是幸福的。這般,我在關系里的付出會是源于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要發(fā)出的愛,不會是出于“索取目的的愛”“外部規(guī)制下的愛”或“有前提條件下的愛”,當我內(nèi)心本自擁有真誠的愛,即是幸福的,選擇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
相對來說,我是一個傳統(tǒng)的人,也是一個簡單的人,對精神和內(nèi)在的追求,多于對金錢和物質(zhì)的需要。我覺得與其相互在不信任、無休止的沖突中內(nèi)耗,不如放棄一些不重要的、邊緣性的原則和習慣,兩個人達到一種動態(tài)平衡,應該就是幸福。
人人都有不可捉摸的欲望,只是要遵循合理合適的釋放渠道,當我試著去理解對方的好時,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感動的東西,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如果問我在婚姻中是選擇“愛我的人”還是“我愛的人”,那毫無疑問是前者。原因就是,我愿意并有能力去承接那份愛,控制和自由,都是相對的,都是以不喪失自我為前提的。
婚姻是一種選擇,最可貴的不是我們曾經(jīng)在眾多選擇中選擇彼此,而是無論過多久我們在眾多選擇里仍然選擇彼此?;橐霾恢挥袗郏€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理想的愛情,當然是既有愛又合適,但現(xiàn)實中這種理想狀態(tài)又很難實現(xiàn)。到底是應該選擇喜歡的人還是合適的人?其實愛與合適不一定是單選題。在合適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在愛的標準上互相磨合,成為彼此心儀的另一半。
綜上可知,對于婚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都有各自的感想和理解。我想每個人都需要愛,不管是被愛的還是我愛的,都各有各的風景,婚姻里彼此理解、互相包容、互相陪伴,是一種共同成長的關系。沒有完美的婚姻,可有幸福的婚姻,包容就是解鎖幸福的鑰匙。
無論是選擇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只要雙方都在努力,彼此懂得對方的付出,能體貼對方的不容易,感恩在一起的時光,沒有怨言,平凡中有感動,交流中有深情,相處中有包容,都是一種對待婚姻成熟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