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鬼、神、怪”是漢語中常用的與鬼神相關的詞根語素,但在構詞中“鬼、神、怪”因能產性、定位性以及語義半虛化等特征逐漸具備類后綴的特點,分析類后綴“鬼、神、怪”的判定,比較三者用法的異同,并分析其形成機制,最后從社會文化、交際、傳播等方面討論流行原因,以期為漢語類后綴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類后綴;對比;形成機制;流行原因
【中圖分類號】H1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3)26-012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6.040
基金項目:本項目受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2023年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資助(項目號:31920230048)。
呂叔湘早在1942年就在《中國文化要略》中就提到:“有一些常用組成組合式復詞的成分(近似詞尾)應該隨時留意?!盵1]這也被視為類詞綴研究的開端,但這并未引起學界足夠的重視,直到1978年呂叔湘先生的《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問世,類詞綴問題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呂先生在書中明確提出了“類前綴”和“類后綴”的概念,指出“漢語里地道的語綴不多,有不少語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綴或后綴,只可以稱為類前綴和類后綴。存在這種類前綴和類后綴可以說是漢語語綴的第一個特點?!盵2]在這之后沈孟瓔、陳昌來等學者都對其概念和判定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主要觀點集中在語義虛化、構詞能力、形式位置等方面。根據以上學者的觀點可以判定“鬼、神、怪”屬于類后綴,從漢語類后綴“鬼、神、怪”入手,從性質判定、用法比較、形成機制三方面上討論這三個鬼神類語素作為類后綴的不同用法,最后對流行原因進行分析。文中的語料均取自北京大學BCC語料庫。
一、類后綴“鬼、神、怪”的判定
關于類詞綴的判定,不同學者的觀點也有所出入。
呂叔湘在《漢語語法分析問題》(1978)中認為類詞綴的語義沒有完全虛化、附著對象可以是詞或短語、能產性。[2]
沈孟瓔在《試論新詞綴化的漢民族性》(1995)中指出類詞綴的特點有:虛實兼?zhèn)涞恼Z義特征、定位性與類化性的綜合、構詞功能性的“漢化”印記(詞性、音節(jié))、仿擬性與能產性。[3]
陳昌來、朱艷霞在《說流行語“×黨”——兼論指人語素的類詞綴化》(2010)中結合流行語“×黨”認為類詞綴有構詞能力強、意義逐漸泛化、位置逐漸固定三種特征。[4]
縱覽學界觀點,并結合“鬼、神、怪”的使用情況,我們從語義半虛化、能產性和定位性三方面討論“鬼、神、怪”的判定標準。
(一)能產性
能產性也就是構成新詞的能力,通過在BCC語料庫進行依次檢索并手動剔除不相關語料,最后總結出“鬼、神、怪”作為類后綴可以構成的詞語如表1所示。
分析表1中“鬼、神、怪”作為類后綴可以構成的詞語,對不同結構的數量進行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可以看出,類后綴“鬼”的能產性最強,其次是“神”,“怪”的能產性較弱,只有名詞可以與之組合構詞,可以組成20個詞語。雖然“鬼、神、怪”三個語素的能產性有差別,但都具有較強的構詞能力和能產性。
(二)定位性
定位性一般圍繞位置的固定性進行研究。從收集到的語料可以看出,“鬼、神、怪”在構詞時都是粘附在詞語的后面,位置是固定的,詞綴有前綴、中綴、后綴的區(qū)別,類詞綴也同樣如此,所以“鬼、神、怪”符合類后綴的位置特點。
總的來看,從語義半虛化、能產性和定位性三方面分析,“鬼、神、怪”都符合類后綴的特點。
(三)語義半虛化
結合從語料庫中收集整理的“鬼、神、怪”作為類后綴可以構成的詞語以及“鬼、神、怪”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的義項,分析由“鬼、神、怪”組成的“×鬼、×神、×怪”等詞語,發(fā)現“鬼、神、怪”的詞匯意義有抽象、類化的特點,可以指一類具有某一特點的人,意義不再像作為詞根語素時那么實在,并且虛化的程度有所不同。
1.鬼
“鬼”的語義虛化程度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在“邋遢鬼、可愛鬼、調皮鬼”等大多數詞中,“鬼”表示“對人的蔑稱”或“對人的昵稱”,語義虛化程度則較高,指具有某類特征的人,“鬼”的意義在構詞中已不明顯。二是在“女鬼、男鬼、水鬼、山鬼”四個詞中“鬼”的語義虛化程度較低,在構詞中還保持著本義。
2.神
在收集到的所有以“神”作為類后綴的詞語中,“神”作為詞根語素的用法被弱化,指在某一方面表現突出或才能高超的人,如男神、女神、學神等。
3.怪
“怪”的語義虛化程度同樣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在“水怪、長腿怪、潔癖怪”等詞語表示某一地區(qū)中奇怪的事物或具有某種奇怪特點的人。在這些詞語中“怪”的語義虛化程度較高。已經不能明顯辨別出《現代漢語詞典》中“怪”的義項。二是在“水怪、海怪、山怪”中“怪”的語義虛化程度較低,在構詞中還保留著本義。
二、類后綴“鬼、神、怪”對比分析
(一)詞法特征
1.音節(jié)對比
從構成形式上看,類后綴“鬼、神、怪”都可以和單音節(jié)或雙音節(jié)成分結合,如“惡鬼、酒神、水怪、可愛鬼、愛情神、行為怪”等,沒有與三音節(jié)或三音節(jié)以上的詞組合的情況,但是,在音節(jié)的選用上,不同類后綴的前置成分的音節(jié)數量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
2.詞類對比
“鬼”作為類后綴可以搭配的詞類豐富,與形容詞搭配的情況最多:小氣鬼、可愛鬼、調皮鬼等;還可以與名詞搭配:水鬼、海鬼等;與動詞搭配:吸血鬼、搗蛋鬼等;與區(qū)別詞搭配:男鬼、女鬼。
“神”作為類后綴可以與名詞搭配:男神、女神,車神等;與形容詞搭配:萌神、糊涂神等;也可以與動詞搭配:學神、食神、武神等;與區(qū)別詞搭配:男神、女神。其中與名詞搭配的數量最多。
“怪”作為類后綴一般都與名詞搭配,如長腿怪、大腳怪、精英怪等,不與動詞或形容詞搭配。具體統計結果如表4所示:
(二)語義特征
詞的概念意義由理性意義和色彩意義組成,不同詞語的理性義和色彩義也各不相同。同樣“鬼、神、怪”作為類后綴構成的詞語在理性義和色彩義上的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1.理性義特征
漢語類后綴“鬼、神、怪”在構詞時,所指稱客體的理性義有所不同,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1)鬼
①具有某種負面特征、帶來麻煩的人:小氣鬼、搗蛋鬼、麻煩鬼、自私鬼、懶惰鬼等。
②表現出某種特殊行為的人:吸血鬼。
③具有突出形象特點的人:肥鬼、黑鬼、老鬼等。
④帶有惹人喜愛、可愛等正面特點的人:可愛鬼、調皮鬼、機靈鬼、幼稚鬼等。
⑤表現出其他特征的人:死鬼、色(澀)鬼等。
⑥某一領域或某一地區(qū)中奇怪的事物:水鬼、海鬼、山鬼等。
(2)神
①具有突出特質的男生、女生:男神、女神。
②在某一領域表現卓越的人:學神、車神、食神、武神等。
(3)怪
①身體某一部位特點突出的人:長腿怪、大頭怪、無毛怪、大腳怪等。
②具有奇怪習慣的人:潔癖怪、精英怪等。
③某一領域或某一地區(qū)中奇怪的事物:水怪、海怪、山怪等。
以上列舉的理性義也反映出漢語類后綴“鬼、神、怪”構成的很多詞語具有類化的語義,可以表示具有相同特征的某一類人。
2.色彩義特征
“鬼、神、怪”作為可以指人也可指物的類后綴,指稱對象廣泛,構詞能力強,構詞時它們的意義沒有完全虛化,因此它們構成的詞也表現出不一致的色彩意義,主要表現為感情色彩的不同,統計“鬼、神、怪”作為類后綴構成的詞語,色彩義如下圖所示。
根據表5中的數據可以看出“鬼”構成詞語貶義數量多,褒義數量次之,中性義數量最少?!吧瘛睒嬙~詞語褒義數量多,中性義數量次之,兩者差別不大,沒有貶義?!肮帧睒嫵傻脑~語貶義數量最多,中性義次之,沒有褒義。
三、類后綴“鬼、神、怪”的形成機制
(一)隱喻
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可以用隱喻和轉喻來概括,詞義的形成和演變往往也與這兩種認知機制有關,而“鬼、神、怪”三個類后綴的形成都與隱喻有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思維能力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對具體事物的認識與表達,而是要認知、思考、表達一些抽象的概念與思想。這時,人們并不是無止境地創(chuàng)造新的詞語,而是將新認識的抽象概念與已認知的事物相聯系,找到它們之間的關聯點,從而用對已有事物的認識來處理、對待、思考、表達新概念。于是產生了兩個認知域之間的投射”,這個投射的過程就是隱喻思維。[5]
1.鬼
“鬼”意為“人死后的靈魂”,把表示“魂魄”的概念域投射到表“人”的概念域中,就會發(fā)生隱喻?!盎昶恰辈⒉恢溉嘶蛭铮侨怂篮螽a生的,與“人”有相似點,在隱喻機制的作用下,根據“魂魄”與“人”的相似性,可以通過概念域的投射實現隱喻。“鬼”本身的“靈魂”義是中性義,在意義延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褒義和貶義兩種色彩,一些用法貶義色彩逐漸淡化,形成褒義和貶義兩種用法,貶義的意義表示帶有某種負面特征的一類人,而褒義的用法用來形容帶有惹人喜愛、可愛等正面特點的人。此外也還有一些詞語保持著中性義,如男鬼、女鬼。
2.神
“神”意為“引出萬物存在的天神”,也即人和物的祖先。把表示“天神”的概念域投射到表“人”的概念域中,這種投射會促進隱喻的形成。天神或是神靈、神仙的意義都是不指人的,但在隱喻機制的作用下,根據“天神”與“人”的相似性,可以通過概念域的投射實現隱喻。神原本的“天神”義具有褒義色彩,而“神”作為類后綴構成的詞語也有很大一部分具有褒義色彩,如男神、歌神、車神等。
3.怪
“怪”意為奇異的、不常見的。之后由形容詞引申為名詞,意為“妖怪”,妖怪帶有“非人”的語義,指某種奇怪的生物。但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妖怪”與人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且在外形特點等方面與人具有相似性,所以根據隱喻的投射機制,結合“妖怪”與“人”的相似性,把表示“妖怪”的概念域投射到表“人”的概念域中,就會產生隱喻。怪原本的“妖怪”義具有具有貶義色彩,而“鬼”作為類后綴構成的詞語也有很大一部分具有貶義色彩,如潔癖怪、行為怪等。
(二)語法化
語法化指的是詞向語法成分轉化的一種語言現象?!罢Z法化”理論作為認知功能語言學的一個理論,主要用于考察語言的歷時演變,而類詞綴在形成過程中的定位性和能產性以及語義虛化等特征都與語法化有關,語法化完成后,詞的語義及位置都會固定并保持,推動類后綴的形成。類后綴“鬼、神、怪”的形成過程大致一致,以鬼為例進行分析,“鬼”通過隱喻機制使詞義范圍擴大,由指物向指人延伸,再經過類推形成“調皮鬼”等以鬼作為類后綴的詞語,最后經過語法化過程,“鬼”的語義逐漸半虛化,位置固定,成為類后綴,如“可愛鬼”“調皮鬼”等詞中的“鬼”,在經過隱喻后獲得新的意義,其自身也逐漸語法化。
(三)類推
類推是語言中的不同形式根據特定規(guī)則變得整齊有序的過程。在類詞綴形成的過程中,語法化在形成初期起著重要作用,而在語法化推進的過程中,類推則是一種重要方法,類推可以增強構詞能力,加速類詞綴的形成過程。
“鬼”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人所歸為鬼?!盵6] “鬼”的意思為死亡之后的人,也與人死后的魂魄有關。由人延伸到物,可以由本義延伸為“萬物的精怪”之義。在意義延伸的基礎上,“鬼”的用法更加豐富,可以和名詞、形容詞、動詞等組合成詞,如“女鬼、水鬼、可愛鬼、搗蛋鬼”等。
“神”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天神,引出萬物者也。”[6]意為引出萬物存在的天神,也即人和物的祖先。在“天神”義的基礎上進一步與名詞搭配,形成“水神”“山神”“火神”等與自然相關的詞匯,經過類推后,與動詞、區(qū)別詞等搭配構成新詞,如“學神”“睡神”“男神”等。
“怪”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異也?!盵6]意為奇異的、不常見的。在本義的基礎上可以由形容詞引申為名詞,意為妖怪?!肮帧钡念愅七^程與前兩者相似,最先由原義轉化為“妖怪”一詞,然后與名詞搭配,類推出“水怪”“山怪”“長毛怪”等詞。
“鬼”“神”“怪”等語素經過隱喻、語法化、類推等機制,構詞能力增強、位置相對固定、語義逐漸虛化,逐漸在發(fā)展中成為類詞綴。
四、小結
綜上所述,“鬼、神、怪”在構詞時語義半虛化、能產性和定位性的特點使其具有類后綴的特點,進一步將類后綴“鬼、神、怪”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這三個與“鬼神”相關的類后綴在詞法和語義等方面都有差異,詞法上前置成分搭配的音節(jié)數量不同,詞類也不相同,語義上指稱客體的語義和感情色彩也各不相同。隱喻、語法化和類推促進漢語類后綴“鬼、神、怪”的形成,其流行原因也與社會文化、交際、傳播等方面有關??梢姟肮怼⑸?、怪”這三個類后綴已經形成并趨于穩(wěn)定,而其發(fā)展前景如何,還需繼續(xù)觀察討論。
參考文獻:
[1]呂叔湘.呂叔湘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11-13.
[2]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3:49.
[3]沈孟瓔.試論新詞綴化的漢民族性[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01):35-41.
[4]陳昌來,朱艷霞.說流行語“×黨”——兼論指人語素的類詞綴化[J].當代修辭學,2010,(03):64-70.
[5]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103.
[6]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434,3,509.
作者簡介:
張婧珮,女,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2021級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應用研究(指導老師:沙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