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周易》在俄羅斯的翻譯與傳播

2023-08-06 21:45劉早
南方文壇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易學易經(jīng)周易

《周易》被譽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是華夏文明哲學思想的源頭,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認知自然、開展人文實踐的理論根基。《周易》的哲學體系對中國和世界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夏含夷(Edward Shaughnessy)認為,在過去兩千多年來,《周易》和《圣經(jīng)》一樣,是世界文化典籍中閱讀最多和評論最多的譯本①?!吨芤住穼τ谥袊枷肴绱酥匾?,其傳播歷史也可以說是中國思想的發(fā)展史②。

《周易》是經(jīng)傳一體的系統(tǒng),經(jīng)指《易經(jīng)》,傳指《易傳》。西周初至東周春秋前期是《易經(jīng)》從成書到逐漸遺忘其本義的階段。春秋后期開始,逐漸形成對《易經(jīng)》哲學化闡釋的《易傳》。至漢代,經(jīng)傳一體共同經(jīng)典化形成“易學”③。相較于“五經(jīng)”中其余四部典籍,《周易》文本的高度簡約決定了闡釋、翻譯的高難和多歧,此外《周易》版本問題和經(jīng)傳體系使其俄譯更具特殊性。然而《周易》依舊是最早被俄羅斯?jié)h學界研究的儒學典籍之一,其在俄羅斯的翻譯和傳播史,實質(zhì)上是中國傳統(tǒng)自然哲學系統(tǒng)在俄落地生根,成長嬗變的進程。

18世紀初,中俄兩國政治經(jīng)濟交往日漸頻繁,雙方文化交流不可避免。18世紀30年代,德國語言學家、史學家拜耶爾(Gottlieb SiegfriedBayer)首次將《周易》的相關(guān)信息傳入俄羅斯。拜耶爾不通俄語,作為圣彼得堡皇家科學院首位研究漢學的院士,他于1730年出版了拉丁語兩卷本《中文博覽》(Museum Sinicum),首卷中包含介紹《易經(jīng)》相關(guān)內(nèi)容的部分。他論述了《易經(jīng)》作為儒學典籍的地位,以及其公認的起源年代④。書中在描繪陰陽兩儀、四象、八卦時出現(xiàn)了些許偏差,尤其是先天八卦圖出現(xiàn)了上下顛倒。拜耶爾援引法國傳教士白晉(Joachim Bouvet)以及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理論,對八卦中涉及的二進制算術(shù)進行了簡要評述。受限于篇幅和拉丁語受眾,拜耶爾對《易經(jīng)》的節(jié)譯與研究更多是引介性的,其讀者群體主要為學者和教士,但仍舊為《周易》在俄傳播鋪下基石。

同時代的俄羅斯著名漢學家列昂季耶夫(А.Л. Леонтьев)是18世紀推動俄國漢學發(fā)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所編譯的《大清會典》俄譯本于1782年出版。在該書中,列昂季耶夫著有《中國典籍〈易經(jīng)〉中的陰陽作用》一章,對《易經(jīng)》片段進行了翻譯,并配有解釋性圖片和相關(guān)論述⑤。列昂季耶夫在法國神甫尼古拉·博多(Nicolas Baudeau)的建議下,并未參照已有的拉丁語譯名,開創(chuàng)性地用俄語闡釋《易經(jīng)》之書名,將“易”直譯為容易、方便,將“經(jīng)”意譯為基本原理,進而將《易經(jīng)》書名闡釋為“方便的基本原理”。

列昂季耶夫在譯文中再現(xiàn)了朱熹《周易本義》一書的開篇,將河圖的白珠十字等命理占卜圖案置于正文之前,以神秘學因素吸引潛在讀者群體。列昂季耶夫受來華法國耶穌會士傅圣澤(Jean Francoise Foucquet)、郭中傅(Jean-Alexis de Gollet)、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三人的觀點影響頗深,將《易經(jīng)》視為中國的《圣經(jīng)》,在二者間尋求相似性,還將伏羲與同歷史年代的賽特⑥相提并論⑦。與此同時,他在論述過程當中承認,“只能盡自己所能翻譯,作為發(fā)端,而書中更多的圖形和術(shù)語,則無法翻譯”⑧。列昂季耶夫翻譯《易經(jīng)》片段并介紹其辯證思想,是《周易》在俄羅斯翻譯的起始。盡管當今對其翻譯質(zhì)量有不同評價,不妨礙其具有里程碑意義。拜耶爾與列昂季耶夫在18世紀對《周易》的研究和翻譯限于《易經(jīng)》,或有借助《易傳》,但鮮有涉及《易傳》之翻譯。

18世紀百年可視作《周易》在俄羅斯翻譯傳播的萌芽時期。此后近一個世紀的歷史時期內(nèi),《周易》在俄的譯介未見顯著成果。

時至19世紀末,俄羅斯?jié)h學家中第一位科學院院士王西里(В.П. Васильев)在其巨著《中國文學史綱要》(Очерки истории китай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中論述中國文學史源頭時,對《周易》進行了關(guān)聯(lián)性的文獻學評述。王西里對中國易學宣稱的《周易》成書年代持懷疑態(tài)度⑨,他認為“中國人在開始寫字的時候還不大會連詞成句。然而,由于這種語言為卦書所特有,而這也正是《易經(jīng)》的用途所在,所以,現(xiàn)在這種有關(guān)《易經(jīng)》為儒家所知的時間要晚于其他文獻的觀點,讓我們對該書中曾經(jīng)可信的文字也疑竇叢生”⑩。此外,王西里認為《易傳》中相當一部分言過其實的注疏和增補,在遣詞用字上并非出自儒家,更像道家文獻,至少也是儒家之外人士的手筆11。王西里一生翻譯了諸多儒學典籍和佛經(jīng),對儒家思想有較為全面的整體認知,他對《周易》的研究以俄羅斯及歐洲漢學為立足點,受中國傳統(tǒng)易學的影響較少,闡釋了易學研究的俄國觀點。

20世紀初,俄羅斯?jié)h學界出現(xiàn)了一個杰出的名字:舒茨基(Ю.К. Щуцкий)。舒茨基是俄羅斯?jié)h學史上首位系統(tǒng)性翻譯研究《易經(jīng)》的學者。他師從著名漢學家、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阿列克謝耶夫(В.М. Алексеев),早期研究唐代詩歌作品。舒茨基的中國哲學、古詩詞和古漢語研究常常會溯源至《周易》,或需要引用《周易》的文本,致使他做出研究《周易》的決定。在阿列克謝耶夫院士的支持下,舒茨基以史學和文獻學角度為切入點,深刻剖析了《易經(jīng)》的文本內(nèi)容及其結(jié)構(gòu)特點,花費八年時間,于1935年完成了題為《中國典籍〈易經(jīng)〉——語文學研究及翻譯經(jīng)驗》的博士論文,并全文翻譯了《易經(jīng)》。值得關(guān)注的是,舒茨基還另辟蹊徑,從神話學角度對《易經(jīng)》進行命理學闡釋,對其中包含的儒學傳統(tǒng)、道教和佛教思想進行了詳細注疏。舒茨基認為,《周易》的文本極有可能起源于古代占卜活動,后來才成為哲學思辨的土壤,因為這個晦澀且神秘的古老文本呈現(xiàn)了各類寬泛的創(chuàng)造性哲學思想12。

舒茨基對《周易》的翻譯和研究超出了俄羅斯易學原有的框架。他沒有走通過“傳”研究“經(jīng)”的傳統(tǒng)路徑,而選擇關(guān)注《易經(jīng)》本身。因此,他得以在有限的篇幅中為后世研究者解決《周易》研究的若干關(guān)鍵問題。舒茨基對《易經(jīng)》翻譯研究著述由兩部分以及附錄構(gòu)成。第一部分為俄羅斯易學研究史,作者概述了《易經(jīng)》在歐洲(包括俄羅斯部分)的傳播和研究史,并耗費相當筆墨介紹了遠東地區(qū)的非注解性翻譯研究。第二部分是研究本體,舒茨基論述了《易經(jīng)》文本結(jié)構(gòu)完整性,肯定了其內(nèi)容構(gòu)思、邏輯嚴密性、語言技巧,進而對《易經(jīng)》文本的可靠性做出肯定論斷。他試述了《易經(jīng)》全文各部分的編年順序協(xié)調(diào)性問題,然后研究中國各注解學派對《易經(jīng)》的解讀,最后論述了《易經(jīng)》對中國儒學傳統(tǒng)、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響。附錄是舒茨基對《易經(jīng)》的全文翻譯,他按照六十四卦的順序,借鑒中國和日本各注解學派的詮釋,翻譯了卦爻辭,配有詳細的譯者注、編者注和參考文獻。

阿列克謝耶夫?qū)κ娲幕姆g和研究給出了極高評價,也指出缺憾之處。他認為舒茨基并未闡明《周易》中是否有某種體系存在。根據(jù)阿列克謝耶夫的觀點,卦象與卦辭之間,卦象間的語義結(jié)構(gòu)聯(lián)系中都應當存在一種體系13。由此,師徒二人為后世研究者留下了潛在研究領域及其路標。

遺憾的是,由于社會政治原因,舒茨基于1937年離世,博士論文書稿被蘇聯(lián)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雪藏,至1960年才以精簡版《中國典籍〈易經(jīng)〉》面世。該書一經(jīng)問世即震動歐洲與俄羅斯?jié)h學界。批評家儒兵(В.А. Рибин)寫道:“毫不夸張地說,舒茨基的該本著作可被稱為極高意義上的文化功績與成就?!?4貝科夫(Ф.С. Быков)指出,在舒茨基之前,歐洲尚無任何人嘗試去解決這一極為復雜的工作15。該書于1979年被譯至英語,在歐美陸續(xù)出版,為西方學者所廣泛認可。全本直至1993年才在俄羅斯出版。

舒茨基對《易經(jīng)》的翻譯研究為俄羅斯易學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杰出貢獻,有力推動了《周易》在俄羅斯的傳播。他的《易經(jīng)》俄譯本翻譯質(zhì)量高,加之解決了《周易》研究的基礎性問題,讓后世蘇俄研究者可以登高望遠。

舒茨基之后,著名漢學家、外交家費德林(Н.Т. Федоренко)于1978年出版了專著《中國文學古典名著》(Древн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китай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其中詳細介紹了《周易》及其研究史。他以古文字學為研究切入點,借鑒了中國古代易學研究者的普遍觀點,指出《周易》是一本描述宇宙變化規(guī)律的經(jīng)書,并給出了文獻學論斷,即《易經(jīng)》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所作,年代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之間。費德林的研究循規(guī)蹈矩,但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往來于中蘇兩國外交界及學界之間,客觀上對《周易》在蘇聯(lián)的傳播起到促進作用。

19世紀末至20世紀70年代是《周易》在俄(蘇)翻譯與傳播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俄羅斯易學的成就絕大部分是由翻譯構(gòu)成的,主要貢獻可以說集中于舒茨基一身。存在零星的文獻學研究成果,散落于各家著述當中。由于蘇聯(lián)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管控,以及中蘇兩國關(guān)系經(jīng)歷波折,《周易》在俄(蘇)的翻譯與傳播受到很大影響。

20世紀80年代,由于蘇俄社會科學領域中計算機科學與數(shù)學研究方法的飛速發(fā)展,學者紛紛采用新方法對《周易》展開研究。蘇聯(lián)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連續(xù)多年舉辦的“中國社會和國家”研討會促進了該前沿領域的開拓。例如,利謝維奇(И.С. Лисевич)撰文《八卦介釋問題》、科洛科洛夫(В.С. Колоколов)撰文《周易八卦及其在〈春秋〉一書中的應用》,提出要使用數(shù)學分析法和計算機方法來研究經(jīng)卦和別卦,研究卦象分布的內(nèi)在規(guī)律??坡蹇坡宸蜻€認為,別卦(即六十四卦)是行星和恒星在天穹上運動的圖像表現(xiàn)。自80年代起,“中國社會和國家”年度研討會上開始涌現(xiàn)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涉及《周易》文本結(jié)構(gòu)、其語義學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論文,數(shù)量逐年增加。系列研討會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展現(xiàn)了蘇俄易學研究的主要路線,可分為四個方向:數(shù)學方向、命理學方向、醫(yī)學方向和史學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命理學研究方向的出現(xiàn),標志了《周易》通俗化研究的萌芽。一些學者研究河圖、洛書、卦象,試圖將其與天象、內(nèi)臟系統(tǒng)、疾病成因等建立關(guān)聯(lián),還研究古代中國的占卜儀式。這些新興研究方向為《周易》在俄羅斯的普及奠定了理論基礎。

1982年,卡拉佩季揚茨(А.М. Карапетьянц)選譯單獨翻譯《易傳》中的《說卦傳》,開啟了俄羅斯?jié)h學界翻譯《易傳》十翼的新篇章。此后,蘇俄漢學界開始關(guān)注《周易》經(jīng)傳一體系統(tǒng)的翻譯與研究。

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lián)解體后,原有的意識形態(tài)管控問題不復存在,《周易》在俄羅斯的翻譯和傳播迎來新階段。俄羅斯處在思想紊亂,信仰缺失的過渡時期,急需挖掘歷史的或?qū)で蟛皝淼木駜r值。中國改革開放后欣欣向榮的社會風貌,與俄羅斯國內(nèi)形成極大對比。越來越多社會文化精英將目光轉(zhuǎn)向中國,關(guān)注東方儒家哲學中修身、求道、治世的智慧。這一時期,雪藏逾半個世紀舒茨基的《中國典籍〈易經(jīng)〉》重新回到社會視野,受到各階層熱捧,不斷脫銷不斷再版。其中固有商業(yè)利益使然,究其根本,人民的精神需求才是決定因素。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jié)h學界迎合社會需求,一批易學研究者開始開拓《周易》翻譯研究的新領域和新路徑。其特點是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意義,關(guān)注東方哲學與俄羅斯土壤的結(jié)合,尤其主張擺脫歐洲中心主義來研究中國典籍。

盧基揚諾夫(А.Е. Лукьянов)于1991—1993年間翻譯了《易傳》十翼其六,包括《文言傳》《系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1993年將其結(jié)集出版為《易經(jīng)之道》(Дао Книги Перемен)翻譯注解本。盧基揚諾夫的研究主要關(guān)注《周易》中圖形文字系統(tǒng)的構(gòu)建,試圖破譯六十四卦中蘊含的“大道之謎”。在蘇俄漢學界,他獨辟蹊徑地將道家對《周易》的闡釋與儒家觀點糅合,詳細論述了兩家“從神話到理性”16哲學思辨過程,拓寬了俄羅斯易學研究的方向。2018年,盧基揚諾夫出版了《周易》中俄對照翻譯注釋本,該書包含《易經(jīng)》和《易傳》十翼,補全了1993年未曾翻譯的《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

世紀之交,俄羅斯出現(xiàn)了兩種《周易》新譯本。分別是1998年出版的雅科夫列夫(В.М. Яковлев)所作《易經(jīng)及其經(jīng)典注釋》17,以及1999年出版的維諾格羅茨基(Б.Б. Виногродский)所作《周易:易之系統(tǒng)與循環(huán)之變》18。此兩種新譯本標志著《周易》在俄羅斯的傳播進入了新階段,即從學院派的純學術(shù)性易學研究中分化出了世俗化、平民化的《周易》民間實踐派。雅科夫列夫?qū)偾罢?,其新譯的《周易》以中西譯學界的普遍公認的觀點為基礎,并無太多理論創(chuàng)新之處。維諾格羅茨基則是后者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解體后的俄羅斯民眾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國家前途個人命運錯綜復雜,普遍陷入迷惘,對命理學、占卜觀星的興趣提升。維諾格羅茨基對《周易》的翻譯研究著重關(guān)注命理學領域,提出若干種新式的占卜實踐,正迎合普通民眾對易學的庸俗化需求,同時客觀上促進了《周易》的自然哲學思想及人文實踐在當代俄羅斯的普及。

2002年,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葉列梅耶夫(В.Е. Еремеев)出版專著《周易之符號與數(shù)字》。書中納入了葉列梅耶夫翻譯的《易經(jīng)》以及《易傳》十翼其五,包括《系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葉列梅耶夫試圖重建蘊含于《周易》中的中國古代知識體系,他專注研究《周易》象數(shù)學,詳細考證了中國古代心理學、倫理學、天文學、醫(yī)學以及樂理中運用的符號系統(tǒng)。葉列梅耶夫認為,在《周易》的文本之下,在復雜的符號組合之中隱藏有一套強大且發(fā)達的符號語義體系,如同在全息圖版的碎片中可以隱約辨認出圖像整體輪廓19。葉列梅耶夫?qū)⒃摲栒Z義體系視作一個世界觀方法論統(tǒng)一體,而純理性主義是該統(tǒng)一體的構(gòu)建原則。由此,葉列梅耶夫與舒茨基的意見產(chǎn)生分野,后者認為《周易》中的知識構(gòu)建體系是原始且非理性的。

即便意見相左,《周易之符號與數(shù)字》一書在結(jié)構(gòu)上向舒茨基致敬,同樣分為兩部分和附錄。第一部分以中國和海外漢學普遍認可的學術(shù)成果為基礎,概述《周易》與中國古代算術(shù)、樂理、天文、醫(yī)學等之間的聯(lián)系。第二部分中,葉列梅耶夫嘗試逐步重構(gòu)《周易》的符號語義體系。附錄是對《易經(jīng)》以及《系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的翻譯注解。

葉列梅耶夫在對《周易》進行翻譯之外,還意圖證明《周易》是建立在理性原則之上的自洽系統(tǒng)。他旁征博引占卜、煉金、天文觀測、宗教、醫(yī)學等各個領域的古代實踐活動,嘗試重建若干理性原則,并認為中國古代先民并未窮盡《周易》理性原則的潛力。另一方面,葉列梅耶夫提出的考古學、認知心理學兩大論證策略卻暗含否定這種重建的可能??脊艑W層面上,現(xiàn)有的古籍和文物不足以支持葉氏的重建;心理學層面上,科學界普遍認為知識是線性進步的,進而可推導出《周易》成書的年代極不可能存在完美且自洽的知識系統(tǒng)。作為《周易》的深度研究者,葉列梅耶夫敏銳地察覺出這種危險傾向,指出研究者應避免“過度解讀出復雜結(jié)構(gòu)”,不自覺地“從重建變?yōu)樾陆ㄔ静淮嬖诘臇|西”20。

葉列梅耶夫最終得出結(jié)論,《周易》中存在一個符號語義體系,但該論斷的成立基于特定先決條件,要求特定的卦象組合和排列順序。應當承認,葉列梅耶夫的翻譯研究活動在一眾俄羅斯易學研究者中特立獨行,他有意在前人研究成果之外,以《周易》相關(guān)的古代人類活動為基礎,以全新論證路徑對《周易》的哲學體系進行重構(gòu)。如此雄心勃勃的嘗試最終被作者部分否定,卻仍舊為全球易學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周易之符號與數(shù)字》出版后,葉列梅耶夫于2005年加入科布澤夫、盧基揚諾夫、季塔連科團隊,共同編寫六卷本百科全書《中國精神文化大典》(Духовная культура Китая)。在該叢書中,他以自身前期成果為基礎,對《易經(jīng)》若干片段進行了相對精確的翻譯解讀,并對《易經(jīng)》中的符號與數(shù)字進行了詳細注解論述。《中國精神文化大典》于2006—2010年間陸續(xù)出版,全套叢書獲得俄羅斯國家獎。此外,葉列梅耶夫還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如《八卦的三度空間構(gòu)建》《易經(jīng)變化法重建》《洛書三無原則和變化法》《周易之邏輯和語文拼圖版》等,為《周易》在當代俄羅斯的傳播做出了較大貢獻。

與葉列梅耶夫持相似觀點的還有克魯申斯基(А.А. Крушинский),他從康德的先驗圖式論出發(fā),分析闡釋《周易》中的具體卦象。他認為,在卦象研究中引入康德純粹理性的圖式論思想,一方面可為識別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范疇機制提供必要標準,另一方面也可實質(zhì)上澄清卦象之象征21。在實際論證中,克魯申斯基的慣常路徑是先解析象形文字的意向,再論述其圖式論機制,最后將該機制與卦辭闡釋聯(lián)系起來。由此,克魯申斯基另辟蹊徑,將東方傳統(tǒng)哲學研究與西方古典哲學相結(jié)合??唆斏晁够珜懥酥T多易學研究領域的論文,雖未直接翻譯《周易》,卻積沙成塔式地解讀了《周易》部分文本。同時期另一些當代俄羅斯?jié)h學家在研究其他中國古籍和古代文化時,趁便翻譯研究了零星《周易》元素。例如,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馬斯洛夫(А.А. Маслов)在《失落的文明》(Утраченная цивилизация)一書中選譯了《周易》片段,并進行符號學解讀。此類翻譯研究不是系統(tǒng)性的,但對于《周易》在俄羅斯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

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是《周易》在俄羅斯翻譯與傳播的第二階段。研究范圍上,《周易》翻譯研究的重心由《易經(jīng)》轉(zhuǎn)向經(jīng)傳一體系統(tǒng)。研究深度上,譯者和學者從多學科角度探究易學,取得多種跨學科研究成果。技術(shù)層面上,包括計算機技術(shù)在內(nèi)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成為易學研究的有力輔助。政治氣候上,對《周易》翻譯研究的隱形限制不復存在?!吨芤住吩诙砹_斯的譯介迎來繁榮發(fā)展時期。

除此以外,當今俄羅斯圖書市場還存在一些普及性的《周易》俄譯本,或稱《周易》衍生讀物。其譯者、作者普遍非專業(yè)研究人員出身,不具有漢學背景,出于興趣愛好或者商業(yè)利益對《周易》翻譯解讀,存在對《周易》的過度解讀、曲解、誤讀等現(xiàn)象。這類譯本或衍生讀物的質(zhì)量良莠不齊,特別是其中一些由小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制作周期畸短,壓縮翻譯校對時間,忽視必要的注解,使譯本的可讀性無法得到保證。譬如,施維茨(А.В. Швец)拋開中文本源,以舒茨基的譯本為基礎“重譯”了《易經(jīng)》,根據(jù)自身觀念進行多處改寫,并加入了若干契合當代俄羅斯社會的解讀。

2010年以來,由于俄羅斯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尤其是自媒體低成本運營的加持,《周易》電子類讀物在俄羅斯的傳播呈現(xiàn)去中心化趨勢。俄羅斯互聯(lián)網(wǎng)以《周易》《易經(jīng)》為主題的網(wǎng)站逾20000家22;在最大的社交媒體軟件VK(ВКонтакте)中,與《周易》《易經(jīng)》相關(guān)的社團群組數(shù)以千計,近一年發(fā)布的以《周易》為主題的音樂12651條,視頻(包括短視頻)15865條,新聞2821條,商品數(shù)量11626條,其中書籍4026條;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發(fā)布的與《周易》相關(guān)的個人狀態(tài)達151748條,按年齡組劃分,其中18—45歲組發(fā)布狀態(tài)92458條,占比60.9%23。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載體的《周易》傳播呈現(xiàn)受眾以中青年為主的態(tài)勢。

種種現(xiàn)象表明,《周易》在俄羅斯的譯傳開始邁入全新階段。傳統(tǒng)的學院派翻譯研究,其人員主要來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翻譯研究目的是純學術(shù)的,旨在探究中國古典哲學認知世界、認知自我的方法。近十幾年來,《周易》在俄羅斯譯傳則呈現(xiàn)出一個新方向,兩條新路徑:普及性翻譯研究是蓬勃發(fā)展新興方向,其從業(yè)人員來源多元,既有學院派專業(yè)人士,也有資本推動的初級研究者,還有民間愛好者,其翻譯研究目的是迎合俄羅斯各階層對于中國語言文化的興趣,普及《周易》的哲學思想,在命理學、占卜等領域贏得社會聲望和經(jīng)濟利益。新興的普及性譯介又分化出兩條路線:一條走傳統(tǒng)的舊書新譯、圖書宣發(fā)的路子,其效果溫和而綿長;另一條依靠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走快譯快發(fā)、碎片化閱讀、《周易》概念變現(xiàn)、網(wǎng)紅帶貨的路子,迎合當代人生活節(jié)奏,其效果迅猛但易產(chǎn)生美學疲勞。

結(jié)語

《周易》在俄羅斯的翻譯與傳播自18世紀發(fā)端,迄今已有近300年歷史。近代中國被迫打開國門,被動開展文化交流,《周易》哲學思想在北國近鄰生根發(fā)芽。其間經(jīng)歷意識形態(tài)沖突、兩國交惡,其翻譯研究雖有碩果卻不見于枝頭。至當代,乘中國文化軟實力東風,《周易》哲學思想的西漸進入繁榮興盛期,其對俄羅斯社會的影響逐漸見諸現(xiàn)實?!吨芤住匪鶄鬟_的“陰陽平衡,在變化中持續(xù)發(fā)展”的哲學理念暗合俄羅斯的“雙頭鷹”視野,日益為社會文化精英所接受。他們關(guān)注易學中的大道、發(fā)展規(guī)律、災禍預兆、朝代更替等,試圖從中尋得東方文明的治國理政之道。在民間,俄羅斯民眾對命理、堪輿、占卜等易學實踐興致盎然,日常生活中常常追尋周易之道,以求身體、精神與自然的和諧。

需要承認的是,相較于其他儒家經(jīng)典,俄羅斯的《周易》翻譯研究成果仍顯單薄。隨著中俄文化交往不斷加深,漢學家們紛紛從更多元化的角度對“五經(jīng)”開展研究和解讀。作為“群經(jīng)之首”的《周易》勢必在俄羅斯獲得更多關(guān)注,其研究內(nèi)容也會更加豐富,為兩國易學交流提供辯證的俄國觀點。

【注釋】

①Shaughnessy E. I Ching:The Classic of Change:The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Second Century BC Mawangdui Texts,New York:Ballantine Books,1996,p. 1.

②楊平:《易經(jīng)在西方的翻譯與傳播》,《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年第6期。

③王曉農(nóng):《論〈易經(jīng)〉英譯文本批評的四重復合模式——兼談先秦典籍外譯文本批評》,《中國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

④Bayeri Th. S. Museum Sinicum In quo Sinicae Linguae et Litteraturae ratio explicatur. T. 1. Petropoli:Academiae imperatoriae,1730,p. 94-98.

⑤⑦⑧Леонтьев А.Л. Тайцин Гурунь и Ухери Коли,то есть все законы и становления китайского(а ныне манчжурского)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Перевел с манчжурского на российский язык. Т. II. СПб.: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1782,c. 303-313,c. 303,c. 301.

⑥亞當夏娃第三子。

⑨⑩11王西里:《中國文學史綱要》,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孔子學院,2013,第43、57、219頁。

12Щуцкий Ю. К. 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ческая 《Книга перемен》/составл.,вступ. ст.,коммент.,примеч. и ред. А. И. Кобзева. М.: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93;переизд. 1997,2003,с. 112.

13Алексеев В. М. Наука о Востоке. М.:ГРВЛ,1982,с. 379-380.

14Щуцкий Ю.К. 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ческая“Книга перемен”. Вестник древней истории. 1961,№3,с. 136.

15Быков Ф.С. [Рец. на:]Щуцкий Ю.К. Китайская классическая“Книга перемен”. Народы Азии и Африки. 1963,№1,с. 214,216.

16Лукьянов А.Е. Дао 《Книги перемен》. М.:ИНСАН,1993,с. 3.

17Яковлев В.М. И цзин Книга Перемен и её канонически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М.:Янус-К,1998.

18Виногродский Б.Б. И Цзин-Чжоу И.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мен-Циклические Перемены. М.:Северный Ковш,1999.

19Еремеев В.Е. Символы и числа《Книги перемен》. М.:АСМ,2002,с. 129.

20Еремеев В.Е. Символы и числа 《Книги перемен》. 2-е изд.,испр. и доп. М.:Ладомир,2005,с. 131.

21Крушинский А.А. Что такое гексаграммы И Цзина?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 XXXV 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М.:Вост.лит-ра,2005,с. 205-213.

22數(shù)據(jù)基于Яндекс搜索引擎2023年2月1日結(jié)果。

23數(shù)據(jù)基于Вконтакте搜索結(jié)果,跨度為2022年2月5日—2023年2月4日。

[劉早,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青年基金)“五經(jīng)在俄羅斯的譯傳與影響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21YJC751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項目“交叉學科背景下的儒學典籍外(俄)譯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2722022BY010]

猜你喜歡
易學易經(jīng)周易
《周易》古經(jīng)“幽人”詁正
《易經(jīng)·序卦》探微
清初學者對“圖書易學”的再認識
甜甜的“蝴蝶繭”
近二十年來朱熹易學思想研究述評
簡析《易經(jīng)》文化與太極拳
《周易》與《孫子兵法》
《易經(jīng)》不是用來算命的
試論《周易》卦體的性質(zhì)
《易經(jīng)》里的《天演論》
武汉市| 台北县| 手机| 灵宝市| 厦门市| 教育| 高州市| 耿马| 禹城市| 汉沽区| 和平县| 玉龙| 永泰县| 南丹县| 扶绥县| 浦北县| 柘城县| 新乡县| 漳平市| 陈巴尔虎旗| 丽江市| 宕昌县| 佛冈县| 柏乡县| 虞城县| 承德市| 中江县| 勃利县| 边坝县| 永和县| 平乐县| 文安县| 巴彦县| 东莞市| 兴海县| 娱乐| 武汉市| 盐亭县| 曲阜市| 兰溪市|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