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云 臧艷雨
(1.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510225;2.廣東工業(yè)大學,廣東 廣州 510090)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核心關鍵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和考驗,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huán)境、對象和內容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審時度勢,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在不斷改革中持續(xù)優(yōu)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進一步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深化鑄魂育人、協(xié)同育人、創(chuàng)新育人,[1]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途徑和關鍵手段——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著手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意義重大。
新時代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課程改革勢在必行,課程建設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2]。目前,大學生思政政治理論課普遍存在課程內容枯燥陳舊、教學方式以填鴨式灌輸為主、學生課程考核方式單一、教師教學成效評價不科學等問題。首先,課程內容理論性較強,理論寓于實踐、直面社會實踐部分較少,教師系統(tǒng)深入講授與駕馭課程的難度加大,未對課程進行有效模塊分解,較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原生動力。[3]其次,教師的教學方式以PPT課件滿堂灌講授為主,缺乏教師多元性教學和學生自主性學習,師生之間互動較少,學生難以真正參與課堂。然后,課程考核方式以卷面考試為主,教師考前劃范圍,學生考前臨時抱佛腳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難以達到真正從課程受益,并學以致用。還有,教師教學成效考核流于形式,難以把真正投入教學、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潛心教書育人的教師選拔出來并加以推廣。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雖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在面對新媒體、自媒體、移動互聯(lián)網等時代影響的前提下,為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需不斷根據社會改革發(fā)展的需要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4]。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方式、考核方式、評價方式等也迫切需要順勢而為,進行相應的改革。因此,本文以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探討教學改革以及由此引出的評價問題。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簡稱概論課)是大學生四門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課程共八十個學時,在四門必修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地位最重、學時最多、內容最多。概論課的課程目的是幫助大學生系統(tǒng)掌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形成發(fā)展、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四個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因此,概論課以理論課講授為主,在課堂理論授課的同時,在課內課外教學方面進行了一定探索,并由此對概論課考核和評價進行改革。
在理論講述的同時,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實踐教學改革思考:首先,引導學生密切關注、理性看待和把握當今社會重大熱點問題。其次,作為理論較強的一門課程,要求學生加強文獻閱讀能力,而不再是“只帶著耳朵”聽。再次,充分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工具,開展多種方式的實踐?;谝陨先矫娴乃伎?,著重在專題討論和時事點評等熱點難點部分、文獻閱讀和讀書分享等文獻閱讀部分、微視頻拍攝和公眾號建設以及思政體驗館等新媒體部分、實踐調研和現(xiàn)場教學以及課程思政等社會實踐部分開展教學改革。
(一)熱點難點部分
熱點問題部分我們關注當下中國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熱點問題,引導學生正確思考、理性分析和看待。不但關注現(xiàn)實問題,也關注理論問題。這和概論課的理論和現(xiàn)實品性密切相關,主要鍛煉學生運用理論分析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開展改革探索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如下:
1 專題討論。在課程里設置個若干專題,一般設置專題15——20個,每年根據國家最新發(fā)展情況有所調整。要求學生根據自己興趣自行分組,課下自行準備。專題涉及當下中國內政外交等重大熱點難點問題,要求學生弄清問題來龍去脈、主要內容、主要目的、主要癥結、主要解決手段、未來動向與發(fā)展趨勢等。開展的專題諸如中國崛起、供給側改革、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一帶一路、大國外交、教育公平、醫(yī)療改革、房地產調控、司法改革、誠信建設、腐敗與反腐敗、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等。一般要求學生多方查找資料,最后提交一個較為深入的研究報告在課堂進行展示,并通過課堂上的充分討論引導學生理性分析看待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從而幫助學生增強四個自信。
2 時事點評。每次課的最初10分鐘內設置時事新聞點評階段,要求學生做簡短的近日時事新聞報告和點評,選取近日某一熱點新聞,講清該新聞的主要內容、主要故事及來龍去脈,在呈現(xiàn)故事的同時,提出自己的主要觀點和主張。一般針對近日正在熱議的問題,如朝核危機、韓總統(tǒng)閨蜜干政、網絡暴力、中美貿易戰(zhàn)等等,引導學生關注國事家事天下事,有所感、有所思、有所為,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課堂理論加以分析與解釋,切中概論課的教學目的。
(二)文獻閱讀部分
文獻閱讀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經典文獻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多樣性和開放性等對于提升理論素養(yǎng)、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教學相長、實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1 經典閱讀。為了讓大家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課本的理論內容,我們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原始文獻和補充參考文獻,如毛澤東選集的部分文選、鄧小平理論的部分章節(jié)、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等,從而避免閱讀課本教材所帶來的不足。某個主張的提出往往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通過閱讀原始文獻,能夠較為全面透徹地理解該主張的提出背景和主要表述。例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我們要求學生閱讀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 黨》,要求學生跟著作者的思路,理解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的進程、前途、未來的制度設計等,加深對中國革命的理解。也引入比較的視角,要求同學們參照閱讀其他經典名著,更加深刻理解中國的走向及制度設計。
2 讀書分享。為了鼓勵大家擴大閱讀面,設計讀書分享環(huán)節(jié)。通過老師推薦或者自行選定的方式閱讀一些書籍,通過寫讀書筆記、做讀書分享、寫讀后感,給大家分享主要內容、主要觀點、主要故事、最為出彩的部分以及自己讀后的收獲和感想,提高大家閱讀的積極性。內容涉及歷史學、社會學、文學、哲學等,例如通過閱讀反映中國農村變遷的《中國在梁莊》《鄉(xiāng)土中國》,反映公平問題的經典著作、人物傳記等,同學們反映收獲良多。
(三)新媒體部分
新媒體是指20世紀后期以來依托于數(shù)字化、網絡化信息處理技術,通過數(shù)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動的多媒體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tài)。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早期的信息傳播模式被完全打破,“傳播者”和“受眾”的界限被模糊,媒介中心地位喪失。一方面,各種數(shù)字化的多媒體終端改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習慣與方式,使得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課堂講授受到挑戰(zhàn),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獲取的知識不完全。另一方面,老師和學生、講和聽這種二元對立的教學結構模式越來越無法完全滿足數(shù)字化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需求。換句話說,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課需要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模式,探索更直觀、更直接、更便捷、更友好的教學方式。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者也探索了各種提高教學效果的方式,如第二課堂、翻轉課堂、微課堂等課堂方式,通過課內課外綜合改革,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理論修養(yǎng)與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些教學或課堂方式,無一例外都是為了破解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增強“在場性”和“互動性”。
1 微視頻拍攝。微視頻是充分利用自媒體技術,用鏡頭記錄學生對于社會、人生的思考。組織微視頻比賽,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展示學生對于身邊事情的關注,對人生、社會、學習、生活的思考等。討論內容如大學生校園貸、小黃車使用、夢想與現(xiàn)實、興趣與專業(yè)等。
2 公眾號建設。如今微信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和傳播平臺,課題組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大思政樂園”,定期發(fā)布思政要聞、優(yōu)秀作品等,并進行在線答疑,做好線上線下的互動。
3 思政體驗館。為增強教學的在場性和互動性,探索了思政樂園體驗館建設模式。立足于學校“大德育”工程背景,將“在場性”和“互動性”融入體驗館,旨在通過建立思政樂園體驗館,借助仿真模擬技術帶來的“在場體驗”,將課程內容整合置入仿真平臺和仿真空間,以體驗館的形式呈現(xiàn),增強現(xiàn)場感和互動性。體驗館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如VR、全息投影、電子沙盤等,以史為綱,按照時間順序,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發(fā)展進程,展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一脈相承與遞進發(fā)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發(fā)展階段后依然任重道遠,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號召我們堅持不懈努力奮斗,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四)社會實踐部分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品性[5],脫離實踐的理論說教是沒有生命力的,以此為出發(fā)點,探索課程教學的社會實踐部分。
1 實踐調研。實踐調研部分鼓勵大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就校內外某些熱點問題、現(xiàn)實問題利用訪談、問卷、網絡數(shù)據分析等一系列定性與定量的方法進行調研,并撰寫調研報告。例如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校園安全、思政課授課效果及改革、大學城周邊藥店配備、廣州市城市民宿發(fā)展狀況、南亭村拆遷補償問題等等,廣泛調研當代大學生關心關注的問題。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調研、數(shù)據分析、提出對策建議的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xié)作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得到了鍛煉。
2 現(xiàn)場教學?,F(xiàn)場教學部分強調教學的在場性。鼓勵老師帶領學生在實際場景中授課,比如與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農講所紀念館等進行現(xiàn)場教學。在實際場景中,老師更容易調動學生融入教學內容,產生情感共鳴。
3 課程思政。課程思政部分著力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的思政課教學體系,強調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協(xié)同互動,形成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思政教育格局。
目前思政課教學及考核中存在偏重知識灌輸,缺乏師生互動交流,學生學習被動,考試方式單一,過程性考核不足等問題[6]。課程授課方式的改革伴隨考核方式的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二元對立模式,也相應改變了一張期末考試試卷定分數(shù)的格局?,F(xiàn)有的考核更加多元化、多樣化和靈活化,更加注重與學生德育表現(xiàn)相結合。主要包括:
(一)考核方式??己朔绞礁屿`活,如以課程論文、日常作業(yè)、平時表現(xiàn)、實踐報告、閉卷理論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打破了原來全憑死記硬背的考核方式。平時成績與期末分數(shù)的比例分配上采用了更為靈活的方式。當實踐教學方式越來越靈活后,師生的互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主動性等都越來越大,需要對此進行有所側重的考核。因此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除基本理論的理解、記憶、學習之外,動手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在考核之列。
(二)考核時效性。以往的課程教學考核僅在課程期間,改革后的課程考核時效性貫穿整個大學階段。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學生整個大學生涯,有序推進思政課學生考核評價體系改革,建立學年全覆蓋、理論學習與德行操守相統(tǒng)一的思政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實踐教學改革的推進,對于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效的評價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7]?,F(xiàn)有的評價體系大多沒有涵蓋實踐教學部分,因此,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指標,增補相應的實踐部分。由此,構建評價體系指標包括:教學隊伍建設、學科建設、課程設置、 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同原有的評價指標相比,主要增補了實踐教學部分。實踐教學的評價指標繼續(xù)細分為二級指標,包括:實踐教學的軟硬件條件、實踐教學的準備及實施、實踐教學的效果。二級指標下再細分為三級指標。主要包括:實踐教學的軟硬件部分——共建基地建設、圖書建設、制度保障措施;實踐教學的準備及實施——學時安排、人員配備、經費支撐;實踐教學的效果——學生滿意度、參與度、關注度、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每個指標下均賦予一定的權重。
經過將近兩年的探索,課程改革初見成效:探索了較為系統(tǒng)的實踐教學改革方法,改變了以往純粹依靠課堂授課的教學方式;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思政課改革考核評價模式,改變了以往完全依靠閉卷理論考試的考核模式;構建了初步的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改變了以往評價指標不涵蓋實踐課部分的問題;學生對于思政課的滿意度有了一定提升,學習氛圍和課堂效果有了改善,改變了以往學生對思政課興趣普遍不高的現(xiàn)狀。但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實踐課的課時改革還未完全實施,目前的探索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xiàn)為:
(一)大課堂的授課方式限制了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的實施。目前的課堂人數(shù)在150——250之間,使得實踐教學難以精細化的實施,諸如分組討論、課堂展示、外出調研等。因此,若無法壓縮課堂人數(shù),從而變超大課堂為小班授課,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的實施將受到較大局限性。
(二)制度保障不完善限制了實踐教學的實施。目前,理論教學在教學中占比較大、分量較重,實踐教學改革制度保障也比較欠缺,仍處于討論及進一步研究階段,目前并未有效運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課外調研、現(xiàn)場教學等實踐教學方法的精準實施。
(三)考核方式限制了課程考核改革的實施。由于目前的課程考試仍然采用期末閉卷筆試的方式,無形中加大了理論筆試的份量。因此,諸如課程論文的方式、調研報告的方式、藝術作品的方式等難以得到精細化實施,考核方式的改革急需相應配套跟上。
(四)教師教學成效的評價指標體系需進一步探索。目前的教師教學成效評價體系較為單一,缺乏針對性。但教學改革畢竟需要教師的辛勤付出,各個環(huán)節(jié)精心的教學設計等等使得教師教學負擔也有相應的增加。[8]隨著實踐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推動,教師教學成效的評價指標體系也需進一步完善及精細化調整。
總之,課堂授課方式、制度保障體系、課程考核方式、教師評價指標體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課程改革道路上的重要瓶頸性影響因素。只有轉變傳統(tǒng)大課堂的授課方式為小班授課、逐步精細化完善實踐教學改革的相關制度、采用論文報告作品等多元化的課程考核方式、建立能充分體現(xiàn)教師教學付出工作量的教學成效評價指標體系,才能形成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良好氛圍,從而進一步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改革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