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建工作是學校一切工作的統(tǒng)領,課程思政是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與重要陣地。以學校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根本所在,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是實施“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徑,也是學校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之舉。
【關鍵詞】黨建工作;課程思政;立德樹人;學生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3-0017-03
黨建工作是學校一切工作的統(tǒng)領,課程思政是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與重要陣地。全面推進學校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實現(xiàn)二者之間的深度融合、同頻共振,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和抓手。
一、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探索
1.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根本所在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和意義所在,它直接關系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方向。這就要求黨必須牢牢把握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利用黨組織的政治、思想、組織優(yōu)勢,切實發(fā)揮學校在意識形態(tài)培育方面的主陣地作用,確保學校課程思政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永不改變。
2.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學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課程思政是落實這一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及主要內容,它主要通過將知識傳授、能力提升、情感培育和價值觀引領融為一體,進而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立什么德、樹什么人,這不僅是課程思政所要關注的問題,更是學校黨建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學校應緊密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創(chuàng)新黨建方式,引領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影響和教育學生。
3.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是實施“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徑
學校在育人過程中,特別強調“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綜合效應,這是一種成效顯著的立體育人方式,要求各學科教師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但實際上,當前部分學校的“三全育人”機制還不完善,學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的協(xié)同效應還有待增強,家校社的合力還沒有完全形成。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黨建發(fā)揮統(tǒng)領作用,全面系統(tǒng)謀劃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真正做到人人育人、時時育人、事事育人的立體育人目標。
4.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是學校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之舉
學校黨建和課程思政都是圍繞“人”開展的工作,二者在育人方向、目標、內容和對象上具有統(tǒng)一性。如何讓黨建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發(fā)揮最大成效,需要我們打通黨建與教育工作的通道。我們可以將黨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學科課堂教學以及主題教育活動,促進課程知識與課程思政的融通,這既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又為黨建工作拓寬了平臺、注入了活力。
二、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
1.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課程思政提供政治保障
全面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可以為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大的平臺。我校黨組織主動順應時代潮流,加強黨的建設,為課程思政實施提供保障。首先,建立黨政聯(lián)席會議制度,做好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頂層設計,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把舵護航。其次,培育學校黨建品牌——“項目式工作推進法”,確保在具體工作中保障黨的領導。我校以項目為依托成立多個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教師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教學質量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等。最后,積極開展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試點與探索,切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目前,我校已經(jīng)形成以黨建為引領、以育人為導向、以課程思政為舉措的思政育人體系。
2.堅持德能并舉,為課程思政提供人才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關鍵在教師,這里的教師不僅指思政課教師,而且指其他學科教師。根據(jù)黨管人才的要求,我校黨組織積極培育教師,做好課程思政的人才保障。
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部分教師仍認為“育分比育人更重要”,為此,需要發(fā)揮黨的組織優(yōu)勢,強化黨的思想建設,要求黨員干部及教師在思想上必須與黨的教育方針保持高度一致。如開展黨的教育方針專題學習和沙龍活動,讓教師對黨的教育方針有更深刻的認識。
為了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我校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一是建立了發(fā)掘“思政元素”的研究機制,經(jīng)常邀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來學校給教師做各種專題報告,進行“思政元素”提煉方面的專題培訓。二是專門設立“課程思政”項目教研組,該教研組的人員由各學科教研組長或備課組長組成,定期進行研討、集體備課,努力實現(xiàn)“思政元素”育人。同時,該項目教研組還對課程思政進行整體規(guī)劃,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建設包含不同學科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編制典型課程思政教學案例集,定期開展學校課程思政教學展示、教學研究以及教學競賽,選出一批優(yōu)秀課例供其他教師參考和研究。三是積極申報并獲批江蘇省跨學科融通課程基地,開展跨學科綜合性研究,把挖掘思政元素作為其中的核心內容。
3.重視協(xié)同育人,為課程思政提供機制保障
思政課程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但只有思政課程是遠遠不夠的,各學科都要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己任,注重發(fā)揮課程思政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念方面的特殊作用,真正做到“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齊頭并進。為確保二者作用的發(fā)揮,我們需要發(fā)揮黨建的作用,建立協(xié)同機制。第一,建立健全課堂評價機制,將“思政要素”作為所有學科常態(tài)課的評價標準。第二,建立交流研討機制,通過不同學科教研組或備課組之間的交流或研討,幫助教師提升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第三,建立不同學科資源共享機制,通過資源分享解決思政資源缺乏的問題。另外,我校還利用建設跨學科融通課程的機會,建立了融通機制,學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有了保障。
4.固本培元,為課程思政提供實踐保障
除了課堂學科教學,課程思政還要和學校規(guī)劃結合起來,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實現(xiàn)入腦入心。我校黨組織充分利用“紅”的底色和“活”的資源,讓思政教育既“紅”又“活”。
首先,用好“紅”底色,讓思政教育“紅”起來。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我校黨建以及德育工作明確提出要求,全校主題實踐活動要把傳承紅色文化、革命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納入實踐教學規(guī)劃。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充分利用南京現(xiàn)有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革命遺址、革命紀念場館開展紅色研學、紅色主題調研、志愿服務等活動。如先后組織學生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梅園新村參觀學習,開展到溧水大金山“重走長征路,學唱紅軍歌”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紅色情懷,讓學生在感受革命光榮歷史的過程中厚植紅色文化基因。
其次,用好“活”資源,讓思政教育“活”起來。我校把思政教育有機融入黨建活動,用活潑、豐富的形式在學生心中奏響主旋律。如利用建黨節(jié)開展“黨在我心中”主題宣講活動,國慶節(jié)開展“我與國旗一起拍”“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實踐活動,通過聽(講)革命故事、唱愛國歌曲、頌英雄人物、贊時代楷模等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感悟家國情懷。此外,我校黨組織還利用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近年來,我校還以“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修身、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華夏尋根、校本融通”為校本課程內容,著力構建以思政課程為主渠道、以學科德育課程為基本支撐、以活動德育課程為資源拓展的德育課程體系,不斷推進“鑄魂工程”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張悅,歐陽瑜,楊放瓊.高校黨建引領“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路徑研究[J].領導科學論壇,2022(6):95-98.
[2]顧潤生.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J].江蘇教育,2021(75):7-11,15.
責任編輯:吳 青
【作者簡介】王存貴,南京外國語學校河西初級中學(南京,210019)校長,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自籌課題“具身認知視域下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施研究”(E-b/2020/0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