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儒家樂論的集大成之作,《樂記》全面總結(jié)了西周以來關(guān)于音樂的義理性知識。在《樂經(jīng)》失傳后,其曾一度取代《樂經(jīng)》,上升至﹃經(jīng)﹄的地位。
《樂記》是《禮記》的第十九篇,“名曰《樂記》者,以其記樂之義”(鄭玄《三禮目錄》)。故《樂記》一文,蘊含著對中國古代禮樂文化乃至哲學(xué)思想的深層思考,是儒家音樂美學(xué)理論的集大成之作。哲學(xué)家李澤厚先生將其與《文心雕龍》《滄浪詩話》并稱為中國美學(xué)與文藝史上的三座里程碑。
《樂記》的作者與成書
關(guān)于《樂記》的作者及成書時間說法眾多,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種:一是認為其成書于戰(zhàn)國,作者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公孫尼子。這一說法最早由南朝宋沈約提出,據(jù)《隋書·音樂志》引其言曰:“《樂記》取公孫尼子?!边@一說法后被郭沫若繼承發(fā)揮,成為影響最大的觀點之一。二是認為其成書于西漢,是河間獻王及其手下儒生所作,主要依據(jù)見于《漢書·藝文志》,今人蔡仲德等均持此觀點。三是對上述兩種觀點進行整合,認為其成書于戰(zhàn)國至西漢,非一人一時之作,如蔣孔陽指出,《樂記》的成書可能在漢初,但其理論體系、基本思想甚至某些主要章節(jié)可能早在戰(zhàn)國末年就已經(jīng)成型了。
對此,筆者更贊同第三種說法。首先,《樂記》的文獻來源是多元的,《漢書·藝文志》曾明確提到漢武帝時,河間獻王劉德“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樂記》”。《樂記》中不但有一部分內(nèi)容是《公孫尼子》的原文,而且部分內(nèi)容還與《周易·系辭》《荀子·樂論》,乃至新出的郭店簡《性自命出》等文獻有重合或相似之處,這些均證明了《漢書·藝文志》說法的可信性。
其次,在漢代,《樂記》存在著不同的版本。據(jù)《漢書·藝文志》載,當時主要有兩種版本:一是劉向在校書時所得的“《樂記》二十三篇”本,二是由王禹所傳的“《王禹記》二十四篇”本。兩種版本中,二十四篇版本后全部亡佚,二十三篇版本也只保留了十一篇,即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樂記》。而今本十一篇中,也存在著不同的篇次安排,有《禮記·樂記》本、《史記·樂書》本、劉向《別錄》本的不同,足證《樂記》經(jīng)過漢人的整理和編排。
現(xiàn)存《樂記》的具體篇目次序,以《禮記·樂記》本為例,包括:《樂本》《樂論》《樂禮》《樂施》《樂言》《樂象》《樂情》《魏文侯》《賓牟賈》《樂化》《師乙》。至于失落的十二篇,據(jù)劉向《別錄》一書的佚文,仍保存了具體的篇名,包括《奏樂》《樂器》《樂作》《意始》《樂穆》《說律》《季札》《樂道》《樂義》《昭本》《昭頌》《竇公》。通過這些篇名,仍可以大致了解《樂記》佚篇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樂記》的價值與定位
在儒家的經(jīng)典體系中,有“六經(jīng)”之說,即《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部經(jīng)典相傳都是經(jīng)過孔子的刪削、整理和編纂而最終定型的??上У氖?,“六經(jīng)”之中《樂經(jīng)》最終亡佚,未能流傳。不過,《樂經(jīng)》雖亡,卻保留了闡釋《樂經(jīng)》的著作,即《樂記》。在戰(zhàn)國秦漢時期,“記”是作為解經(jīng)的體裁而存在的。
不過,與其他解經(jīng)的“傳記”不同,《樂記》在《樂經(jīng)》失傳后,一度取代了《樂經(jīng)》,上升至“經(jīng)”的地位。如在《漢書·藝文志·六藝略》中,其他“五經(jīng)”均有經(jīng)書存留,獨《樂》無經(jīng)文,而代之以《樂記》二十三篇。此后,在各代的書目類文獻中,如《隋書·經(jīng)籍志》《崇文總目》《文獻通考·經(jīng)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均將《樂記》收入經(jīng)部。一些學(xué)者甚至直接將《樂記》視為《樂經(jīng)》,如熊十力在《論六經(jīng)》中就說:“愚謂《禮記》中有《樂記》一篇,即是《樂經(jīng)》?!薄稑酚洝吩谌寮医?jīng)典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
《樂記》對《樂經(jīng)》的闡釋,主要是從義理方面展開的。清代孫希旦《禮記集解》言:“樂以義理為本,以器數(shù)為用。古者樂為六藝之一,小學(xué)、大學(xué)莫不以此為教,其器數(shù),人人之所習(xí)也,獨其義理之精有未易知者,故此篇(《樂記》)專言義理而不及器數(shù)。”《樂記》各篇所討論的內(nèi)容,主要涉及樂之本體論、禮樂異同及其功用論、樂與性情之關(guān)系、圣人作樂論及聲歌論等義理性的內(nèi)容。如:《樂本》論樂之起源及其與人心的關(guān)系;《樂言》論人之情性與圣王作樂之關(guān)系;《樂施》論圣王作樂的本意及其教化意義;《樂象》從淫樂、正樂分別成象的角度討論樂之特征;《樂化》從人情角度討論樂的教化作用;《樂論》《樂禮》《樂情》三篇論禮樂的異同及其社會功用;《魏文侯》《賓牟賈》《師乙》三篇為具體人物論樂,涉及古樂今樂之別、周代《大武》樂制作的本意及聲歌的演唱等具體內(nèi)容。
正是《樂記》對樂的義理性闡發(fā),讓宋儒對其特別重視,北宋理學(xué)家程頤就認為,在《禮記》中,除《大學(xué)》和《中庸》之外,“唯《樂記》為最近道”,由此可見《樂記》的經(jīng)典地位。
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盡管《樂記》從不同的角度對音樂的義理性內(nèi)涵進行了闡釋,但對樂的審美性價值討論并不多,更主要的是圍繞音樂與社會政治、倫理道德之間的關(guān)系,提出了“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樂者,通倫理者也”等說法。也就是說,要想理解《樂記》基本的思想內(nèi)涵和價值取向,就必須把握音樂的政教倫理意義。
《樂記·樂本》在開篇即討論了樂的生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yīng),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從自然聲響的層面,探討了由聲到音,再到樂的邏輯生成過程。不過,《樂本》對樂之生成的討論并未局限于此,而是以此為基礎(chǔ),一方面構(gòu)建音樂與心性學(xué)說之間的關(guān)系,將音聲之起視作人情的產(chǎn)物,故《樂記》又言:“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正是因人心感物的不同,可以形成哀、樂、喜、怒、敬、愛等不同的情感,而這些情感又會形成不同的音聲,從而為音樂的起源找到了學(xué)理基礎(chǔ)。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音樂是人情的產(chǎn)物,才具有政治倫理的價值,故《樂記》又賦予了聲、音、樂三者不同的政治倫理內(nèi)涵,如其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睆倪@一意義上講,“聲”是層次最低的聲響,是個體情感的簡單宣泄,甚至禽獸之類的叫聲都可歸于“聲”;“音”是合乎規(guī)律的聲響,屬于群體情感的匯集,具有一定的群體性、公共性,是音樂與政治得以關(guān)聯(lián)的紐帶;而“樂”是層次最高的概念,能夠與倫理相通,其不但是儒家理想政治倫理的藝術(shù)化呈現(xiàn),更是后者實現(xiàn)治道的重要手段。
《樂記》將樂與禮、刑、政三者相提并論,認為四者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不過,禮與樂是柔性手段,刑與政是剛性手段,《樂記》顯然更重視前者潛移默化的作用,故很大篇幅都是禮、樂對舉,既辨其異同,又析其功用,如:
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
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
仁近于樂,義近于禮。
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美學(xué)家朱光潛曾仔細分辨過禮與樂精神品格之不同,言:“樂的精神是和、靜、樂、仁、愛、道志,情之不可變;禮的精神是序、節(jié)、中、文、理、義、敬、節(jié)事,理之不可易?!北M管禮、樂差異的角度很多,但兩者又在互補中共同發(fā)揮著社會治理的功能,所謂“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只有禮、樂相須為用,共同施于教化,才能達到平治天下的目的。
那么,禮與樂又是怎樣在社會教化中發(fā)揮作用的呢?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對君子的教化來實現(xiàn)。對作為統(tǒng)治者的君子而言,“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因為致樂可以治心,致禮可以治身,兩者一動于內(nèi),一動于外,共同塑造著君子的品格和威儀,從而在社會治理中發(fā)揮作用,即《樂化》所言:“樂極和,禮極順,內(nèi)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輝動于內(nèi),而民莫不承聽;理發(fā)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
二是通過對社會群體的教化來實現(xiàn),如《樂化》又進一步指出:“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xiāng)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nèi),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jié),節(jié)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惫湃藶榱颂幚砩鐣后w間的關(guān)系,會制定各種禮儀,而“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通志·樂略》),故禮可以起到區(qū)別上下尊卑的作用,樂則可以起到和合群體間情感的功能,如此才可以做到“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儒家講究推己及人,先由“合和父子、君臣”,完成統(tǒng)治者上層的群體之治,最終實現(xiàn)“附親萬民”的天下大治。
總之,在《樂經(jīng)》消失之后,《樂記》作為儒家樂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總結(jié)了西周以來關(guān)于音樂的義理性知識,重點討論了音樂與政教倫理間的關(guān)系,構(gòu)建了極具儒家特色的音樂政治美學(xué)。
付林鵬,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