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
【摘要】東大杖子墓地是201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之一。墓地所在的遼寧建昌縣地處東北南部,處于中原北方及東北亞的樞紐位置,其墓葬形制、結構及出土遺物既具有濃郁北方文化因素,又含有大量的燕文化因素。通過整理已發(fā)表的共47座墓葬資料,梳理出這一歷史階段下該墓地兩類墓葬中葬俗和部分隨葬器物的差異,發(fā)現該地區(qū)在同一時期有封石墓及豎穴土坑墓兩類墓葬,應代表著擁有不同文化屬性的人群,其喪葬習俗既有差異又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經過春秋晚期、戰(zhàn)國早期、戰(zhàn)國中期早段、戰(zhàn)國中期晚段的歷時性考察可以發(fā)現該墓地后期明顯被燕文化同化的特點,反映了東周時期遼西地區(qū)文化交融與演進的情況,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民族大融合研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關鍵詞】豎穴土坑墓;封石墓;等級差異;文化交融
遼寧東大杖子墓地位于遼寧省建昌縣堿廠鄉(xiāng)東大杖子村內,該墓地是因1999年文物與公安部門聯合破獲一起涉及國內外的盜掘古墓、走私文物大案(10·28大案)后被得知的。在2011年被評為全國考古十大發(fā)現之一。墓葬區(qū)位于東大杖子村中部老河道以西的村落中,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據推測墓葬總數應超過200座[]。
2000年,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三級文物部門聯合在東大杖子村進行了第一次考古勘探和試掘[],隨后又于2001[]、2002[]、2003[]及2011[][]年進行多次發(fā)掘。目前已發(fā)掘墓葬47座,本文通過對該地區(qū)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隨葬品的對比來分析東周時期該地區(qū)文化交融與演進情況。
當前有關該墓地的研究成果可以歸納總結為墓地年代、墓主身份、文化源流以及墓地出土的器物研究四部分。有關墓地年代研究,張依依整理了除M40、M47之外其它墓地的墓葬及隨葬品資料,通過系統(tǒng)及綜合比較研究,確定了墓地的分期和年代,得出墓地整體年代為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中晚期、墓地自西南向東北發(fā)展、燕文化因素隨年代推移逐漸增多的結論[];于佳靈將前者未包含的M40、M47涵蓋進分組分段,并對墓地的喪葬制度進行了初步考察,認為第一期墓地使用者可能為一脈相承的原住民,第二期人群的文化性質可能與第一期不同[]。墓主身份研究方面,仲蕾潔對M40的墓葬形制、隨葬制度等進行系統(tǒng)的比較,推斷墓主人的身份為受燕國管控的地方諸侯[]。墓地文化源流的研究方面,武志江認為東大杖子墓地存在中原文化因素和凌河文化因素[];趙鵬推斷該地人群應為當地一個以凌河文化為底色的軍事部族,且在戰(zhàn)國中晚期在文化性質上發(fā)生了變化,并推測燕國右北平郡在東大杖子附近。在隨葬品的研究方面,王闖等對M40的滑石制品做了統(tǒng)計,認為滑石制品是通過砥磨、打稿、鉆孔、拉絲至少四種工藝制成且在燕文化墓葬中使用的“幔帳飾物”[];成璟瑭等在對出土銅鏃研究的基礎上推測其受到中原燕文化的影響,進而影響到了朝鮮半島等地[]。另外,中國文物報等也報道過該墓地發(fā)現與意義[][]。以上這些研究都成為目前探討東大杖子墓地文化因素的重要依據及參考。
本文參考于佳靈對該地區(qū)墓葬分期斷代的認識,以二期四段作為東大仗子的分期,年代為春秋晚期到戰(zhàn)國中晚期[10],并就東大杖子墓地所發(fā)表的材料進行分析探討。
一、東大杖子墓地墓葬形制分類
該地區(qū)墓葬形制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較為簡單的豎穴土坑墓,無明顯封石;另一種為封石墓,封石位于壙內木槨之上。根據發(fā)掘簡報梳理如下:
豎穴土坑墓:2000年所發(fā)掘的有M3、M9,共2座;2001年所發(fā)掘的有M21、M22、M24、M27,共4座;2002年所發(fā)掘的有M35、M39、M41,共3座;2003年所發(fā)掘的有M42、M45,共2座;2011年所發(fā)掘的兩座大型土坑豎穴木槨墓M40和M47。該墓群豎穴土坑墓共13座,占該墓地發(fā)掘墓葬總數的27.65%。豎穴土坑墓,墓向多為東西向,南北向較少,個別為東北-西南向。
根據隨葬的葬具劃分,該地區(qū)豎穴土坑墓可分為三類:一棺一槨墓、單棺重槨墓和單棺墓。一棺一槨墓,墓葬多有熟土二層臺,平面多呈長方形。代表墓葬為戰(zhàn)國早期的M3;單棺重槨墓,墓葬規(guī)格極高,有二層臺和三層臺。代表墓葬為戰(zhàn)國中期晚段的M40;單棺墓,墓葬有熟土二層臺,平面呈長方形。代表墓葬為春秋晚期的M21。
封石墓:2000年發(fā)掘的M1、M2、M4、M5、M6、M7、M8、M10、M11、M12、M13、M14、M15,共13座;2001年發(fā)掘的M16、M17、M18、M19、M20、M23、M25、M26,共8座;2002年發(fā)掘的M28、M29、M30、M31、M32、M33、M34、M36、M37、M38,共10座;2003年發(fā)掘的M43、M44、M46,共3座。該墓群封石墓共34座,占該墓地發(fā)掘墓葬總數的72.35%。這一形制的墓葬數量最多,墓向多為東西向,極少數為東北-西南向。這類封石墓上有一層較薄的表土層,下為封土封石層,封土為黃褐色,較為純凈、堅硬,封石多為鵝卵石,封石范圍由上到下逐漸縮小,石塊體積也逐漸變小。
根據葬具的差異,也可分為三類:封石單槨墓、封石單棺墓、封石一棺一槨墓。封石單槨墓,一般都有生土二層臺,平面呈長方形或圓角長方形。代表墓葬為M5;封石單棺墓,一般都有熟土二層臺,平面為長方形或圓角梯形。代表墓葬為M16;封石一棺一槨墓,有二層臺、三層臺,平面近似長方形。代表墓葬為M45。
通過簡單的梳理可以發(fā)現,有兩種不同葬俗的墓葬共存于這一地區(qū),一種為豎穴土坑墓,另一種為封石墓,其背后應代表了不同人群的喪葬理念。下文通過具體分析不同時段代表性的墓葬,來區(qū)分不同人群的差異并分析其文化交融與演進情況,在選取對比的墓葬時主要參考了墓葬形制、墓向、隨葬品的多寡和資料的豐富程度四個方面。
二、各時段代表性墓葬簡介
春秋晚期,M23為封土封石墓,位于墓地南部偏西位置。墓葬表土層較薄,厚0.2~0.3米。表土層下為封土封石層,封石范圍略大于墓壙。墓壙開口于封土封石下,平面呈長方形,開口距地表深0.66~0.84、長2.52、寬0.94~0.98、墓深0.56米。墓向為83度。墓壙內有長方形木棺,東西向。木棺長2.24、寬0.62、高0.46米,棺板厚0.04米。出土陶壺2件,陶豆5件,銅劍1件,銅帶鉤1件,銅飾件1件。M21為豎穴土坑墓,位于墓地南部偏西位置。墓葬的表土厚0.45米。表土層下即為墓葬開口,長2.4、寬0.7、墓深0.42米。墓向約為90度。四壁有零星的木棺痕跡,長2.26、寬0.3、殘高0.1米。出土素面夾砂陶罐1件。
戰(zhàn)國早期,M5為封石墓,平面呈圓角長方形,墓口長4.25、寬2.5~2.65米,墓地長2.89、寬1.66米,墓深1.47~1.52米,方向288度。自墓口以下0.6米為生土二層臺,寬0.23~1米;二層臺向下0.3米為熟土三層臺,寬0.17~0.53米。墓口以積石封蓋,封石層表面見有牛齒。葬具似木槨,長2.28、寬0.74~0.78、高0.5米,槨板厚約0.08米。壙內填土夾雜有大量石塊。頭向西,仰身。出土銅敦1件、銅戈2件、銅鉞1件、銅短劍2件、銅轄軎1套、銅馬銜2件、銅刀1件、銅斧1件、銅條狀器1件、銅帶鉤1件、銅環(huán)1件;陶豆5件、陶盂1件、陶罐1件、陶盉1件、陶壺1件,少量瑪瑙珠、綠松石串飾等。
M3為豎穴土坑墓,平面呈長方形,墓口長3.03、寬1.47~1.57米,墓深1.71米,方向273度,頭向西。葬具為一棺一槨,自墓口以下0.94米為槨口,槨長2.25、寬0.74、高0.76、蓋板寬0.99米;槨口以下0.25~0.3米為棺口,棺長1.95、寬0.59、高0.4~0.47米。槨壁與壙壁之間為熟土二層臺,寬0.2~0.45米。槨蓋板寬度稍大于槨口,形成熟土三層臺,寬0.06~0.13米。在棺底西部見有少量青膏泥遺跡。墓內填土夾雜有大量的砂石碎渣。隨葬器物有銅帶鉤1件、陶豆3件、瑪瑙環(huán)2件。
戰(zhàn)國中期早段,M16為封土封石墓,位于整個墓地的南部,地表可見零星封石。第二層為墓葬封土封石層,封石大體呈方形,厚0.35~0.4米。墓壙開口于封石層下,壙口平面呈圓角長方形。壙口距現地表深0.75 ~0.85、長3~3.1、寬1.2~1.53、墓深1~1.05米。墓向為93度,頭向東。壙內有木棺,棺蓋長2.05、寬0.3米,棺底長2.2、寬0.6米,棺高0.4、棺板厚0.03米。墓壙與棺木之間有填石及填土,填土中有大量的馬牙、馬的下頜骨以及少量陶片。棺內出土銅矛、銅劍、銅戈、銅刀、銅鉞、銅鏃、銅敦、銅匜、銅斧、銅鑿、石斧各1件,陶壺、陶罐各1件、陶豆7件,另有車馬器、銅帶鉤及綠松石串飾等。M42為豎穴土坑墓,長方形,墓向15度,頭向北。墓口長2.3、寬0.86、墓深1.22米。墓口以下0.95米為木棺,長2、寬0.4、高0.25米。木棺與墓壙之間為熟土二層臺,臺邊寬0.13~0.25米。墓坑內填黃褐土,含少量碳粒。隨葬品均出土于墓葬的北部,其中棺上東南角出土三聯甕罐1套、陶釜1件及2件陶罐;棺內出土石飾件、銅耳環(huán)等。
戰(zhàn)國中期晚段,M11為封石墓,平面呈圓角長方形,開口距地表0.9米,墓口長4.45、寬2.65~2.8米,墓深1.8米,方向80度,頭向東。壙內封石,積石厚0.85~0.89米。封石下為生土二層臺、三層臺、四層臺,寬度分別為0.09~0.31、0.05~0.38、0.07~0.38米。三層臺處置一木槨,涂紅漆,槨口近西部存有一橫枋,近東部存有兩橫枋,用以隔開頭廂。墓壙底部為濕度和黏性較大且較硬的碎石渣土。頭廂內共出土銅、石器20 件(套),槨內共出土銅、玉石器13件(套),東側三層臺上有兩堆牛下頜骨,東南角三層臺上有一堆牛下頜骨。M40為豎穴土坑墓,二槨一棺,有封土跡象,有一條墓坑西壁中間開口的西向墓道,墓內人骨頭東足西。墓穴平面呈長方形。從上至下有生土二層臺、三層臺及熟土四層臺。M40熟土四層臺上涂抹薄厚不均的青膏泥。在兩層生土的臺壁面抹有厚薄不均的細黃泥,臺表涂抹一層極薄的摻雜白石子的白堊土,主要起裝飾作用。隨葬品包括陶禮器49件,銅器5件,鐵器1件,石器3件,玉器14件,棺槨之間還出土有大量的石飾件、陶珠、陶墜等。
不同時間段的封石墓與土坑豎穴墓呈現出不同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而逐漸消弭,最終發(fā)展成為極具燕文化色彩的面貌,反映了東周時期遼西地區(qū)文化交融與演進的歷史事實。
三、歷時性考察所表現的文化交流與演進
春秋晚期,封石墓M23與豎穴土坑墓M21均位于墓地南部偏西位置,處于該墓地最早的埋葬位置,由于發(fā)掘報告中并未涉及兩墓隨葬品的太多具體信息,對于這一階段的對比,僅限于墓葬形制以及隨葬品多寡方面。兩墓形制及隨葬品方面有差別,封石墓M23在長寬以及墓葬深度等方面都要比豎穴土坑墓M21長且深。在隨葬品方面,封石墓M23墓葬中出土遺物明顯比豎穴土坑墓M21豐富,體現了兩者的經濟地位差異,而封石墓M23中出土的典型北方式青銅短劍說明了墓主的軍事身份,更說明了其與北方文化傳統(tǒng)的關系。
封石墓M23中出土的青銅短劍,M23:2是一把由劍、T字形劍柄及加重器組成的短劍,劍長鋒,有血槽,劍葉下段略肥,弧收。劍柄頂端呈尖橢圓形,柄上一“凸”字形鈕,有雙峰狀加重器。這種青銅短劍與北方文化帶冀北地區(qū)流行的T字形曲刃式青銅短劍器型一致,其擁有者應為當地土著,與此相對應的土坑豎穴墓M21雖然同樣為東向,但因采用豎穴土坑墓的墓葬形制以及極少的隨葬品而與封石墓M23有了差異。墓壙面積及深度是反映墓葬等級的重要因素,因為其工程量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墓主人所支配勞動力的能力[9]12-13,這一時期封石墓在墓葬規(guī)制方面都比豎穴土坑墓高,加之隨葬品更加豐富,說明采用封石的人群經濟實力較強,封石墓M23中出土的銅劍也恰恰說明了封石墓葬人群有著更高的軍事地位。
這一時期該墓地還沒有出現墓向不同的墓葬,但作為北方地區(qū)常見且流行時間較長的石構墓葬在該地區(qū)有著廣泛的分布,其墓葬用石情況與夏家店上層文化墓葬極為相近。例如小黑石溝85NDXAⅠM3,為長方形豎穴土坑石棺墓,墓向180度。石棺為比較規(guī)整的碎石塊緊貼四壁堆砌而成,墓底鋪砌一層,石棺頂層為數十層碎石塊[]。但值得注意的是小黑石溝墓為南向,而東大杖子墓地多為東向。這表明兩處墓地人群雖有相似性的石構墓葬習俗,但頭向的不同說明兩者仍保留著各自的一些文化特征。
這一時期墓葬所反映的僅是該地區(qū)土著居民內部的經濟實力差異,并未反映出燕文化對該地區(qū)的強烈影響,但日用陶器的使用如豆、壺等能看到中原燕文化因素對此地的滲透作用。
戰(zhàn)國早期,以封石墓M5為代表的人群在隨葬品方面出現了屬于中原文化系統(tǒng)的青銅禮器及陶禮器和車馬器,例如銅敦、陶壺和轄軎、馬銜、帶鉤等,其中的銅敦及陶壺更是表現出了典型的燕文化特征。封石墓M5中出土的銅敦,標本M5:15飾長柱狀捉手,耳部為環(huán)狀雙耳,這些特征與北京通縣中趙甫中所出銅豆[]一致,為燕文化中較有特點的地方性因素,體現了遼西地區(qū)與燕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作為中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車輿制度是“周禮”的重要體現,東大杖子墓地中隨葬的車馬器反映了這一時期墓主人對中原文化的接受程度較高。但封石墓M5的土著文化色彩依舊濃重,墓內出土的曲刃式青銅短劍M5:9反映了該地區(qū)人群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說明這一時期高等級人群仍然以軍事貴族為主。商周禮制中象征軍事權力的鉞開始出現,說明了該地區(qū)人群在接受中原禮制方面的積極態(tài)度,這也促進了燕文化在該地區(qū)的擴展以及平民對于中原燕文化的學習。
封石層表面所見牛齒或為殉牲現象的體現,這一時期未發(fā)現大規(guī)模殉牲現象,僅表現為在填土中有動物牙齒,其原因雖然不排除因保存環(huán)境較差而難以保留,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其殉牲方式與常見的北方系青銅文化墓葬[]有所差異。北方系青銅文化墓葬大部分為附設單獨的殉牲坑或將殉牲置于墓道,而此地在墓葬封石層表面僅見牛齒,可能是因為殉牲習俗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豎穴土坑墓M3在隨葬品方面則較少,僅有3件陶豆作為日用陶器及少量裝飾品,這一時期出土的陶豆標本M3:4、M5:19、M5:20與戰(zhàn)國中期早段的燕文化墓葬大唐迴北淀M3中出土的Ⅱ式陶豆[]相近,均為斜向下收的淺盤豆,但東大杖子豆柄較大唐迴北淀M3Ⅱ式陶豆更短,表現出了更為早期的一些特征。M3、M5為戰(zhàn)國早期墓葬,大唐迴北淀M3約為戰(zhàn)國中期,這說明燕文化在戰(zhàn)國早期已然對該地區(qū)產生了影響。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這一時期的兩座墓均為西向墓,這表明該地區(qū)文化面貌并非是土著文化與燕文化的單純交流融合,很有可能還有其他的文化因素參與其中,這就有待更多的考古資料予以印證。
這一時期的墓葬較春秋晚期明顯有了更加豐富的遺存,隨葬的器物更加豐富,這從側面說明了該地區(qū)經濟有了進步與發(fā)展。墓葬中出現的二層臺、三層臺的形制,以及銅帶鉤這種中原式文化器物的出現,體現了中原文化對此地的影響。無封石墓葬的形制和喪葬規(guī)格也有發(fā)展,采用青膏泥表現出了與采用封石葬俗人群的文化差異,而在填土中夾雜的砂石或許也是外來文化對于當地土著文化習俗的一種學習與應用。
進入到戰(zhàn)國中期早段,以封石墓M16為代表的人群在經濟地位上有了更進一步提高,這一點在隨葬器物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銅敦、銅匜等中原禮器及銅轄軎的隨葬,其中銅敦(M16:26)已經與北京中趙甫的敦完全一致,表現了這一人群對燕文化的進一步認同,銅劍、銅刀、銅鉞等隨葬品的較多出現也表明了傳統(tǒng)軍事貴族在這一時期擁有較高的權力與經濟地位。墓葬填土中大量馬牙、馬下頜骨的出現則反映了這一人群的殉牲習俗,也體現了墓主人較高的經濟地位。
以豎穴土坑墓M42為代表的墓葬極為罕見出現了北向葬俗,張辛研究得出東周時期中原各國墓葬墓向基本均為南北向,如晉、魏、韓、趙、周、鄶、鄭、衛(wèi)、邢[]。趙越研究認為東周時期燕國主要墓葬墓向多為北向,少部分為東向,其特點與中原地區(qū)東周墓葬趨同,且其東向墓多存在于燕文化的非核心區(qū)域[]?!抖Y記·檀弓下第四》中記載“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理也[],說明北向葬俗應是周禮的一部分,應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因素。北向墓作為典型的中原文化墓向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
豎穴土坑墓M42隨葬品放置于北部頭部附近,也是典型中原文化葬俗的體現。M42中出土的陶釜(M42:2)為典型燕式釜[],由此我們可以推斷,該墓主人有可能是中原燕文化人群中的一員,這表明此時燕文化已經對該地區(qū)有了較大影響,甚至燕國人可能已經在此地生產生活,這類墓葬的出現為我們研究該地區(qū)的文化交融與演進提供了重要線索。
鄭君雷先生曾提到對該地區(qū)文化交融與演進現象的考古學觀察能夠明晰燕文化因素在東北地區(qū)發(fā)生影響比燕在東北地區(qū)建立政權管轄的年代更早的歷史事實[]。戰(zhàn)國中期是周海峰所劃分燕文化“遼西區(qū)”的形成階段[23]109,即該地區(qū)開始納入燕國版圖的時期,前文我們提到戰(zhàn)國早期該地區(qū)墓葬出土的帶有燕文化色彩的陶豆等,體現了燕文化對該地區(qū)的影響與滲透,在戰(zhàn)國中期這一階段,隨著燕文化大規(guī)模的進入,這一地區(qū)傳統(tǒng)的土著文化因素與燕文化的結合更為緊密,并在墓葬形制與隨葬品組合和器物裝飾風格上表現出了與燕文化核心區(qū)較為類似的特點,反映出了文化的交融與演進。
到了戰(zhàn)國中期晚段,兩種葬俗所代表的人群差異進一步縮小,出現了帶墓道的甲字形大墓,這種僅見于中原文化的帶墓道大墓明顯受到了燕文化的影響。這一時期的豎穴土坑墓在墓葬大小和隨葬品豐富程度方面,與填石墓相比并不遜色,說明該地應已經融入燕文化圈,乃至已被納入燕國統(tǒng)治版圖。在M40的墓坑二層臺上共發(fā)現7個半橢圓形的柱槽,可能是諸侯士大夫一級使用“桓楹”而殘留下來的痕跡,這與文獻記載先秦時期諸侯棺槨“懸柩而下”的葬俗相符[11]8-9。M40中大量殉牲的使用,更反映了墓主人較高的經濟地位以及土著文化因素的傳承。M40的主人可能是接受燕國冊封的土著軍事貴族,仍然保留著東向墓以及殉牲的土著傳統(tǒng)葬俗特征。伴隨著燕文化的擴展,這一地區(qū)逐漸被燕文化同化,兩種墓葬的差異正在變得越來越小,僅在部分葬俗上可以看到該地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因素。
綜上可知,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中期的燕文化對遼西地區(qū)滲透趨勢日益明顯,這一影響最先且最明顯地體現在遼西地區(qū)的高等級軍事貴族中,他們接受了燕文化的影響,后期有可能接受了燕國冊封,并成為燕文化的傳播者和推動者,自上而下地影響著該地區(qū)的平民。從北向的土坑豎穴墓來看,這一地區(qū)可能也有來自中原的人群生活,他們所攜帶的中原燕文化因素對該地區(qū)土著文化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時間推進,燕文化逐步替代該地區(qū)的文化而成為主流,該地區(qū)的土著居民雖然部分保留了其傳統(tǒng)特點,但終究還是融入到了華夏化的進程之中。
參考文獻
[1] 華玉冰,方殿春,萬欣,等.遼寧建昌東大杖子戰(zhàn)國墓地取得重要考古發(fā)現[N].中國文物報,2011-12-30(004).
[2] 方殿春,萬欣,王成生,等.遼寧建昌東大杖子墓地2000年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5,(11):426+1.
[3] 成璟瑭,孫力楠,華玉冰,等.遼寧建昌縣東大杖子墓地2001年發(fā)掘簡報[J].考古,2014,(12):3-17+2.
[4] 萬雄飛,白寶玉,孫建軍.遼寧建昌縣東大杖子墓地2002年發(fā)掘簡報[J].考古,2014,(12):18-32+2.
[5] 徐韶鋼,萬欣,谷麗芬,等.遼寧建昌東大杖子墓地2003年發(fā)掘簡報[J].邊疆考古研究,2015,(02):39-56.
[6] 徐韶鋼,華玉冰,高振海,等.遼寧建昌縣東大杖子墓地M40的發(fā)掘[J].考古,2014,(12):33-48+2.
[7] 高振海,孫建軍,華玉冰,等.遼寧建昌縣東大杖子墓地M47的發(fā)掘[J].考古,2014,(12):49-63+2.
[8] 張依依.東大杖子墓地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6.
[9] 于佳靈.東大杖子墓地葬制初步考察[D].沈陽:遼寧大學,2018.
[10] 仲蕾潔.東大杖子M40初步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6.
[11] 武志江.井溝子西區(qū)墓地及相關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5.
[12] 王闖,徐韶鋼.遼寧建昌縣東大杖子墓地M40出土滑石制品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18.(01):363-380.
[13] 成璟瑭,徐韶鋼.東大杖子墓地出土銅鏃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17.(01):169-178.
[14] 萬欣,徐紹剛,孫建軍.遼寧建昌東大杖子飾金青銅短劍的發(fā)現和意義[N].中國文物報,2012-2-3(007).
[15] 耿雪.東大杖子墓地與中原文化關系密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02-11(A02).
[16]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城縣遼中京博物館.小黑石溝——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址發(fā)掘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02-303.
[17] 程長新.北京市通縣中趙甫出土一組戰(zhàn)國青銅器[J].考古,1985.(08):694-700+720+770.
[18] 羅豐.北方系青銅文化墓的殉牲習俗[J].考古學報,2018.(02):184-193.
[19] 王其騰.河北三河大唐迴、雙村戰(zhàn)國墓[J].考古,1987.(04):318-322+386.
[20] 張辛.中原地區(qū)陶器墓葬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14-115.
[21] 趙越.東周燕國墓葬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9.
[22]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編.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317.
[23] 周海峰.燕文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1.
[24] 鄭君雷.戰(zhàn)國時期燕墓陶器的初步分析[J].考古學報,2001,(03):27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