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元代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作品,描繪了黃河沿岸濟南華不注山與鵲山的秋景,表達了趙孟頫對其為官三載的濟南的深深眷戀之情。這種情感以畫卷為載體,歷經(jīng)多年傳承,逐漸成為黃河沿岸精神文化的組成部分。對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相關(guān)問題進行梳理,能讓我們以此為例發(fā)現(xiàn)更多黃河文化遺產(chǎn),進一步推進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
【關(guān)鍵詞】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黃河文化
【中圖分類號】I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7—020—03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睆氖⑻圃娙死畎讓S河的歌詠到新時代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中華兒女千百年來都將黃河視作哺育我們民族的母親河,贊美她、愛護她。星河斗轉(zhuǎn),四季交替,無論是歲歲安瀾還是水患頻發(fā),湯湯大河也一直蜿蜒而下,孕育著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從青藏高原向東,黃河一路匯聚無數(shù)涓涓細流,流經(jīng)濟南的西側(cè)和北側(cè),從東營入海。元代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描繪了黃河沿岸濟南華不注山和鵲山一帶的秋景,不僅對文人山水畫有所豐富,同時畫作蘊含對濟南熱愛與依戀的情感也隨時代更迭而更加深沉濃厚。經(jīng)過多人收藏,這幅畫卷存留的眾多收藏者的題跋和印鑒體現(xiàn)出一種文化傳承。由此,對趙孟頫及《鵲華秋色圖》進行相關(guān)梳理,可以為系統(tǒng)研究黃河沿岸精神文化傳承提供一個典型案例,進一步弘揚黃河沿岸文化。
一、1292—1295:在濟為官趙孟頫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文獻記載,趙孟頫自幼聰明敏捷,至元二十三年元世祖命令侍御史到江南尋找前朝隱逸的有才之士時,就找到了他。據(jù)《元史·趙孟頫傳》:“孟頫才氣英邁,世祖顧之喜,使坐右丞葉李上?!痹谀壳埃芤姷降挠心甏煽嫉?、時間最早的趙孟頫所作石刻為《鮮于光祖墓志》?!澳怪俱懼形从浭隹淌瘯r間,但據(jù)文中趙孟頫「奉訓大夫、兵部郎中」的官銜,可知志文大約書丹于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七年)秋?!盵1]而就是在“這一年,趙孟頫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見,被贊為「神仙中人」,遂仕于大都,時年三十四歲。”[2]
元世祖對才氣橫溢的趙孟頫很是歡喜,也很器重他。不同于趙孟頫南宋末年任真州司戶參軍后面臨的宋亡且隱居不仕。在元朝得到重用的趙孟頫曾前后任職奉訓大夫、兵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奉議大夫、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儒學提要等。
趙孟頫被朝廷任命為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時,為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同年八月,他攜妻子管道升到濟南任所,開始了在濟南任職三載的生活?!对贰ぞ硪话倨呤ち袀鞯谖迨拧酚涊d了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趙孟頫在濟南經(jīng)歷的一件事情。當時至元二十九年,總管缺人,趙孟頫獨自負責。有個名叫元掀兒的不勝服役勞苦而逃走,其父找了假尸誣告元掀兒同伴謀害自己兒子,趙孟頫認為其中有隱情而不輕易判決,過幾個月后元掀兒自己返回,人人贊嘆孟頫料事如神。趙孟頫在任職期間勤勉政事,人們無不贊嘆有加。戴表元《寄子昂濟南》一詩寫道:“戶版自多無訟獄,儒冠相應(yīng)有賓游。秋風魚酒黃梁市,夜月笙歌畫舫舟?!边@是趙孟頫在濟為官的真實刻畫。整個社會在趙孟頫的治理下,鄰里和睦、民風淳樸,還呈現(xiàn)出經(jīng)濟繁榮之象。
生活環(huán)境逐漸安定,一切井然有序,趙孟頫又將眼光投向了山水世界。三年時間里,他的足跡遍布濟南城,除必要行程外,還流連于濟南的湖光山色,創(chuàng)作出不少詩文碑畫。“云霧潤蒸華不注,波瀾聲震大明湖”一句膾炙人口,傳誦至今,“生動地描繪了濟南八景之一‘趵突騰空的勝貌,被鐫刻在趵突泉畔的濼源堂兩邊朱紅色的門楹上?!盵3]濟南的山水應(yīng)該是給予趙孟頫很深的印象,不然他也不會創(chuàng)作出如此多優(yōu)秀作品,定格濟南的一山一水,為黃河沿岸濟南地方文化做出重要貢獻。
在與濟南有關(guān)的作品中,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是大家更為熟知的代表作。但這幅風格古雅俊秀的畫作不是創(chuàng)作于他濟南任期內(nèi),而是在趙孟頫離開濟南后?!啊对贰ぞ硪话倨呤ち袀鞯谖迨拧酚涊d:僉廉訪司事韋哈刺哈孫,性情暴虐,因趙孟頫不順他的意,借口中傷他;恰逢朝廷要修《世祖實錄》,召趙孟頫還京,這才無事?!贝虑橐唤Y(jié)束,趙孟頫立刻稱病返回家鄉(xiāng),回到闊別已久的江南吳興(今浙江湖州)。就在這段時期,年近半百的趙孟頫認識了久居吳興的64歲濟南詩人周密,為他創(chuàng)作了《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逝世于至治二年(1322年),年六十九,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謚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除了文集,他還留下了許多書跡,如《洛神賦》《道德經(jīng)》《膽巴碑》等。但對在濟為官三載的趙孟頫來說,《鵲華秋色圖》在他心中是有獨特地位的,其中或也表達了趙孟頫對自己為官三載的濟南的深深懷念之情。
二、《鵲華秋色圖》相關(guān)問題梳理
(一)創(chuàng)作背景
元貞元年(1295)秋,趙孟頫稱病離開京城,回到家鄉(xiāng)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在那里,他見到了文壇前輩周密,兩人相談甚歡,很快成為知己。
周密,字公謹,祖籍濟南,曾祖周秘于北宋傾覆之際南渡。周密一生未回過故鄉(xiāng),但是故鄉(xiāng)被異族占領(lǐng)、家園永遠失去的心靈創(chuàng)傷,卻一代傳一代地痛。周密在《〈齊東野語〉敘》說:“余世為齊人,居歷山下,或居華不注之陽……余故齊,欲不齊不可?!敝苊芤簧浴褒R人周密”“歷山周密”“華不注山人”自稱。
除舞文弄墨外,二人經(jīng)常談?wù)摑系纳剿?。然而,周密的故鄉(xiāng)雖是濟南,卻因一直生長在吳興,從未在山東居住,也不曾到過濟南。不能親眼見到家鄉(xiāng)風景,讓周密對故鄉(xiāng)濟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深深的思念之情。特別是聽了趙孟頫對濟南生活的描述,周密覺得,沒有親自目睹濟南是自己的一個憾事。于是,趙孟頫受好友之托,決定憑借自己的印象為他畫出濟南的山水。由此,傳世佳作《鵲華秋色圖》就誕生了。
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有著清晰的記載,見于畫面上半部中間靠左的空白地方。畫者趙孟頫在畫中題款:“公謹父,齊人也。余通守齊州,罷官來歸,為公謹說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見于左氏,而其狀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為作此圖,其東則鵲山也。命之曰鵲華秋色云。元貞元年十有二月。吳興趙孟頫制?!倍洳挠讶岁惱^儒也熟知這幅畫,他在《妮古錄》中寫道:“《鵲華秋色圖》,趙子昂為周公瑾作。山頭皆著青綠。”同樣明確點出了趙孟頫是為周密作畫的。
(二)畫跡內(nèi)容
《鵲華秋色圖》描繪了華不注山和鵲山的秋景。華不注山與鵲山位于濟南市郊的東北部,屬于山東歷城的北端,風景秀美?!霸凇端?jīng)注》中酈道元如此寫到:‘虎牙桀立,孤峰特戾以刺天,青崖翠發(fā)望同電黛。而據(jù)史書《左傳》所述,春秋時期這里是軍隊交鋒的戰(zhàn)場,齊、晉兩國于公元前589年曾經(jīng)在這里有過大戰(zhàn),齊軍戰(zhàn)敗,晉軍繞著華不注山追擊齊軍跑了三圈?!盵4]總之,華不注山和鵲山很早就開始承載悠久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并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唐代“詩仙”李白有一個專門寫山水大川的集子,其中第二十首就是描寫華不注山,他寫道:“茲山何秀俊,綠翠如芙蓉”。讀罷此詩的文人墨客們曾競相攀登此山,想要目睹此景,并各自對此山留下了自己的佳作,從不同角度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山川之美。曾鞏一句“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遙臨濟水南”,描述了山峻拔孤高的一面;許邦才的“颶紫芙蓉第一枝,層層吞吐弄奇姿。斜陽倒影明湖處,還似當年二匝時”描繪了夕陽西下的意境;趙孟頫也曾以“泉聲振響暗林壑,山色滴翠落莓苔”再現(xiàn)山色之秀。華不注山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同樣的,在書畫領(lǐng)域也是一個獨特的創(chuàng)作對象,而就這一點來說,趙孟頫功不可沒。
《鵲華秋色圖》的畫卷上,鵲山與華不注山雙峰對峙,鵲山的沉穩(wěn)、華不注山的挺拔無不躍然紙上。兩山之間的景物點綴其中、錯落有致。細看構(gòu)圖,整個畫面分為三部分:最右一段是以華不注山為主,山尖高聳,頗有氣勢;中間部分為近景,以一大片樹林為主,背景是一望無際的沼澤;最左邊的第三部分為鵲山,此山較華不注小一點,好像不及華不注重要。
其實早期中國畫只有很少的能有確切的地點可考,但《鵲華秋色圖》就是其中一幅。據(jù)《山東通志》,鵲山在濟南城北大約二十里,華不注山在城東北約十五里。又據(jù)“王士禛《香祖筆記》載,趙孟頫任職濟南時,曾在北洛口以東筑有別墅,墅中有泉,后人稱之為洗硯泉,泉流為溪,名硯溪。別墅正對鵲華二山,景致天然而有奇趣。”[5]可見在濟南為官三載,趙孟頫對兩山景物非常熟悉,離開濟南后也能成竹于胸,畫得惟妙惟肖。另外,趙孟頫所畫的湖澤景色實為黃河舊河床的一部分。元時,黃河經(jīng)開封后,繼續(xù)南流,繞過山東半島,從江蘇北部入海,但在1192年以前,則北向流入山東半島,經(jīng)鵲華二山之間。
因飽含趙孟頫個人深沉的情感,加之他高超的繪畫技藝,這幅畫被認為是古代描繪濟南山川最成功的杰作。
(三)印跡題款
《鵲華秋色圖》可以說是中國繪畫史上有最豐富印章和題跋的畫作,光是乾隆皇帝就在主要空白處布滿了御璽和跋?!皩τ谥蛔⒅禺嬛匈|(zhì)素的美學家,這種遍蓋印章和滿題畫跋的趣味頗為掩蓋了這件作品本身的精粹。然而美術(shù)史家則只注重與這幅畫有關(guān)的各種資料,對他們來說,這些印章和序跋,在提供歷史方面,大有作用”[6]
乾隆皇帝在《鵲華秋色圖》上的跋,不僅顯示出他對畫作的重視,還留給歷史一段有趣的插曲。乾隆帝1748年目觀鵲華二山后,命飛騎取來畫卷,然后對比畫跡與眼前實景的事情。就這樣,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錯誤,即趙孟頫在自題中謂鵲山在華不注以東,而這與實際是相反的。他在卷尾指出這一點,并屢次在后續(xù)的題跋中提及兩者的方位問題?!啊珔桥d自記云東為鵲山,今考志乘,參以目睹,知其在華西,豈一時筆誤歟?故書近作鵲華二詩各于其山之側(cè),并識于此云?!?/p>
這一問題最初有學者提及,但未有人深究。比較正式探討這一問題的要數(shù)彭峰,他認為是視角轉(zhuǎn)變和文人身份的原因?qū)е铝诉@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7]之后,王謹霞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不同層面的細致分析,并得出結(jié)論:趙孟頫在題跋中造成鵲山與華不注山東西不分的情況確實有可能是有意而為之的,以此是為了向周密暗示自己并未完全順從元朝的統(tǒng)治,不會依照正統(tǒng)的對于南面為君、北面為臣的概念來寫實創(chuàng)作,至于察覺這一偏差可能需要觀者既有現(xiàn)場查探的經(jīng)歷和細細瀏覽畫作的水平,但各時代收藏家都不具備此條件。[8]
根據(jù)印章和題跋來看,其他重要收藏家如董其昌、納蘭性德和梁清標等雖沒有對兩山方位問題提出過疑問,但他們從藝術(shù)成就和繪畫技法等方面的欣賞同樣為我們感知山水文化精神賦予了指導意義。
總之,如今,《鵲華秋色圖》已成為一件珍品,不論是在藝術(shù)世界領(lǐng)域,還是在文化界,它都憑借厚重的文化底蘊而熠熠發(fā)光。當代的觀賞者從中不僅能鑒賞出作者高超的美術(shù)技藝,同樣也能感悟出黃河沿岸文化在不同時代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三、黃河沿岸文化精神的傳承及意義
《鵲華秋色圖》反映了黃河流域內(nèi)濟南鵲山與華不注山的秋景,表現(xiàn)了趙孟頫對其為官三載的濟南的深深眷戀之情。更為重要的是,《鵲華秋色圖》是不可多見的古代描述濟南山水的出色作品,歷經(jīng)多年傳承,它也已成為黃河沿岸文化精神的生動載體,在黃河沿岸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的發(fā)展繁榮為條件。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推進民族復興進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為典型進行梳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黃河文化遺產(chǎn),推進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以黃河文化鑄就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
參考文獻:
[1]戴立強.《鮮于府君墓志銘》與鮮于樞生年[J].文物季刊,1999(1).
[2]王祎.元碑不出吳興外 趙孟頫書碑淺說[J].紫禁城,2017(8).
[3]佚名.趙孟頫與《鵲華秋色圖》[J].機構(gòu)與行政,2021(10).
[4]馬寧.趙孟頫代表作《鵲華秋色圖》藝術(shù)賞析[J].短篇小說,2014.
[5]仝晰綱,岳公利,主編.齊魯掌故[M].濟南:濟南出版社,1994.
[6]李鑄晉.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J].新美術(shù),1989(1).
[7]彭鋒.東西與左右:趙孟頫為什么會犯方位錯誤[J].讀書,2020(4).
[8]王謹霞.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的方位問題[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13).
作者簡介:趙文瑞(1998-),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區(qū)域文化與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