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裕仲
雖然素質教育的推進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物理教學帶有的隱性化特點和抽象化特質,也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信心,限制了學生物理思維的形成??茖W方法顯性化,主要注重引導學生立足于科學理性的角度看待物理現象,顯性化教學依托物理實驗過程,以更直觀的方式明確學生探查物理規(guī)律的方式方法,打破傳統(tǒng)單一化教學束縛,保障教學落于實處。為此,有必要結合科學方法顯性化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為學生在初中物理領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了解物理現象,掌握物理規(guī)律
初中生處于成長階段,身心發(fā)育尚未完全,并且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未針對物理課程進行系統(tǒng)學習,而物理知識本身帶有的抽象化特點,限制了學生的理解??茖W方法下的顯性教育區(qū)別于隱性化教學方法,其更強調在不影響學生自主思維的情況下,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以更直觀的方式顯現,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化和理解。為深化學生對物理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教師有必要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科學方法顯性化理念融入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以此完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形成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從而深化學生對物理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實現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如在“聲音的特征”實驗教學期間,教師便可利用了解觀察法、轉換法以及控制變量法,做到科學方法顯性化。實驗開始前,教師可要求學生準備鋼尺作為儀器,同時通過理論教學明確學生實驗基本原理和實驗需要達成的目的。本課程教學重點在于,幫助學生了解聲音的特征,掌握響度和發(fā)音體之間存在的振幅關系。實際過程中,教師便可引導學生開展關于“音調和頻率直觀的關系”主題實驗。為調動學生思考,使教學過程更具顯性化,教師可先為學生提出相關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思維,如:“同學們,你們知道產生不同高低的聲音音調具體因素是什么嗎?”在學生好奇心理逐漸被問題所調動后,教師便可基于實驗步驟,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將鋼尺置于桌面,并保證其中一段伸出桌邊,隨后便可撥動鋼尺,觀察鋼尺發(fā)出的聲音,探查音調的高低,了解鋼尺振動的頻率。每位學生伸出鋼尺的位置不同,音調也將存在明顯差異,此時,學生也將由此產生一些困惑。教師便可引導學生隨意調整鋼尺的位置,注意比較不同位置下音調和振動所產生的變化。科學方法顯性化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更注重學生物理思維的形成,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因此,在實驗結束后,教師無需做出過多干預,只需為學生發(fā)布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根據實驗現象自主總結物理規(guī)律即可。學生個體差異決定其自主學習成果存在明顯不同,在學生完成自主思考后,教師還可適時引導,明確學生更全面的學習方法。如:“同學們,你在實驗中具體撥動了幾次鋼尺?你是如何判斷鋼尺振動快慢和音調高低的?是否通過兩種實驗情況之間的對比形成結論?結論與其他同學是否存在偏差?”相比直接傳授給學生實驗探究方法,以追問的方式導入比較法,更有助于鍛煉學生物理思維,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此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探究方法,考察在比較法的運用下,實驗結論是否準確。隨后,教師還可逐步引入控制變量法??刂谱兞糠?,顧名思義,主要是指在控制其他變量未產生任何變化情況下所形成的學習方法。為幫助學生了解控制變量法,教師可延伸問題范圍,詢問學生:為什么實驗中強調保留兩次撥動鋼尺時的力度不變?假設力度產生變化,實驗結果是否發(fā)生改變?由此學生也逐漸明確,在物理量探究過程中,多種因素會直接影響最終的物理量,此時需重點注意除基本研究因素外,其他變量都應保持不變。為確保實驗過程顯性化,亦為實現認知沖突外顯化,在深化學生理解的同時,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之間的關系。教師還可設計兩種實驗,通過動手操作前后對比,將思維沖突顯化運用在實際實驗中。實際過程中,可向學生發(fā)布實驗任務,如:“上述實驗中我們采用鋼尺作為實驗器材,總結出實驗結論。假設將鋼尺換為塑料材質的尺子或是操作者換成不同人,結論是否會產生變化?”此方式不僅有助于鞏固學生對課上知識點的記憶,更利用物理實驗和規(guī)律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實現科學方法顯性化下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
二、培養(yǎng)科學意識,形成物理思維
以往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多以隱性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展開探究,試圖通過此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雖然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思維,有助于實現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但物理實驗教學涉及內容和實驗步驟較多,假設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實驗線索,也將限制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為此,教師應以提高學生科學意識為主,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利用科學方法的顯性教育,帶領學生形成對物理知識的理想認識,以此沖破學生認知束縛,使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逐步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從而實現物理學習水平和科學素養(yǎng)的逐步提高。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師提供多種教學資源,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也為顯性化教學提供契機,為此,教師可將信息技術和思維導圖教學融入至初中物理實驗課程中,以此發(fā)揮科學方法的顯性化教學效果。
如教師在開展“光的反射”一課實驗教學期間,需帶領學生探查光反射過程中存在的規(guī)律。針對此實驗教學方式,可采用模擬法和列表法的教學模式,深化學生理解。為保障教學效率的情況,使學生更加清晰實驗步驟,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明確學生實驗儀器、實驗步驟等,將激光筆、平面鏡、硬紙板以及量角器等器材名稱納入思維導入中,并結合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呈現具體的實驗環(huán)節(jié)和物理理論知識。在學生形成對本課程知識的初步了解后,再以提問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開展實驗。首先,教師可提出:“光反射時需要遵循哪些規(guī)律?”此時學生大多已經借助思維導圖形成自我理解,該問題更能啟發(fā)學生思維,保證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便可逐步引入模型法,幫助學生了解具體的實驗步驟。如:光的反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假設行駛車輛車窗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反射,但如何更好地探查光的反射現象呢?光并非可以觸摸甚至是把握的事物,隨后教師便可引入光線概念,使學生明確光線主要為方便他人研究所創(chuàng)設的模型,而這種理想模型法更多地強調將抽象化的研究對象轉變?yōu)槔硐肽P?,通過簡單化和理想化處理,便于具體研究。此時,學生大多已經明確理想模型的使用條件和具體用途,此時教師便可開展具體的模擬教學。針對此部分實驗,教師可依托信息技術將實驗過程直觀化處理,也可通過具體的演示方式帶領學生開展探究。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已經通過思維導圖明確實驗器材,隨后,教師便可組織學生觀察實驗裝置,并利用激光筆、平面鏡、硬紙板以及量角器等器材模擬出光的反射現象,通過實驗可以發(fā)現,光的反射并非無法把握,而是可以直接觀察和測量。不論是借助信息技術還是教師直觀實驗操作,此時學生大多已經通過顯性化教學明確具體的實驗步驟,此時教師便可對學生提出幾點猜想,組織學生自主完成實驗,并結合歸納和總結方法,記錄具體的實驗數據,并將實驗過程記錄于表格內。如:首先,要求學生記錄下物理測量的平均速度,包括時間、路程以及速度等內容;其次,排列實驗數據,直觀闡述其總體規(guī)律;最后,分析實驗過程中還包含哪些科學方法。此方式可以有效保障學生學習的完整性,真正從實驗原理上帶領學生探查物理規(guī)律,并在明確學生實驗步驟后,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實驗設計和實驗驗證,最終以分析論證和結果評估的方式,保障實驗學習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有效實現科學方法顯性化理念下,初中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在實驗結束后,學生大多已經掌握了光的反射原理,此時引導學生分析實驗還可采用何種方式,更能鞏固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記憶。實際過程中,教師需明確顯性化教學更強調在不影響學生自主思考的前提下,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做到適當干預,如觀察學生實驗過程是否存在阻礙,帶領學生在實驗結束后一同分析實驗數據等,都能在發(fā)揮顯性化教學優(yōu)勢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形成。
三、確保實驗外顯,深化學生理解
新課標政策的出臺強調學生主體地位,更要求教師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物理教學既不可拘泥于當下,也不應被應試教育所束縛,而是需要以學生終身發(fā)展為基礎,完善教學計劃。因此,教師在實施顯性化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協(xié)調教學和學習之間的關系,在保障教學有效性的同時,為學生提供自主實踐空間,在深化學生基礎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物理實驗實現學生對物理現象的探查和物理理論知識的積累,以此發(fā)揮顯性化教學作用,促進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如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一課實驗教學期間,教師可先為學生介紹實驗儀器,包括凸透鏡、光屏、蠟燭、光具座。因本課程教學目標,不只在于幫助學生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更希望學生能夠借助實驗步驟實現合作、探究、實踐等各方面學習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需將本課程知識點以信息技術的方式開展顯性化教學,在學生形成對凸透鏡成像的概念理解后,再提出關于實驗的猜想,引發(fā)學生深思。如:凸透鏡成像中是否存在一些規(guī)律?像的大小、虛實等現象之間是否存在一些關聯(lián)?以此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雖然此時學生對物理現象產生好奇,但對實驗步驟了解并未清晰。針對于此,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進行實驗演示,并將實驗注意事項呈現于動態(tài)視頻內,以此明確學生實驗步驟,深化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記憶。在顯性化教學下,學生已經掌握實驗規(guī)律,此時教師便可為學生提出實驗任務,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實驗。如:如何通過實驗保障蠟燭的像能夠立足于光屏中央?假設像處于光屏上下方,又需要如何調整高度?凸透鏡的焦距是否能夠通過實驗進行具體測量?此實驗過程中均會出現哪些數據和現象?通過此類實驗任務,鍛煉學生自主設計能力,真正讓學生在顯性化教學下,實現自我理解和自主實踐掌握。
初中物理一直屬于初中各學科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因物理知識存在許多抽象化理論,學生在初期接觸物理知識時,所達成的學習效果并不明顯,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物理學習的進程??茖W方法顯性化,主要以明確學生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途徑的方式,使學生更有效地獲得科學學習方法,并在掌握學習技巧后,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物理素養(yǎng),真正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為此,教師有必要基于科學方法顯性化教學原則,完善實驗教學過程,深化學生課程理解,為學生物理學習水平和物理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基礎。
本文系作者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學以致表:初中物理實驗顯化教學的實踐研究》(D/2021/02/105)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