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芳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對學生進行字、詞、句、段、篇的綜合訓練,又是對學生進行多種心理活動的訓練。在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所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怎樣對學生實行個性化和有效的作文指導?;诖耍疚闹饕接懶W語文作文教學的實際做法,旨在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引進游戲,激發(fā)寫作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只有在情緒高漲且自身不斷要求提升的過程中,才能運用自身的聯(lián)想來形象地描述客觀事物,讓作文充滿活力。
例如,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習作話題是“記一次游戲”,要求學生寫一次游戲,將游戲過程及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寫清楚,寫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第二學段(3—4年級)的學生要“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薄坝^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將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薄皣L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睘榱私鉀Q學生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教科書根據(jù)不同話題的特點,對學生的習作過程進行了針對性地指導。
“記一次游戲”習作就先讓學生玩一玩,接著寫一寫,把鮮活的游戲經(jīng)歷記錄下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第一,通過貼鼻子游戲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體驗寫作的樂趣,為習作選材打開思路,引導學生進真實寫作;第二,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揣摩人物的心理,在敘事中真實、具體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并學習用修改符號改正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句子;第三,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觀察的習慣以及將游戲過程寫清楚的能力。教學重點為學會捕捉鏡頭,能將活動過程寫清楚,在敘事中真實、具體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具體地記敘游戲經(jīng)過。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寫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寫作熱情,但經(jīng)常出現(xiàn)提筆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情況。這次習作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這是第一次讓學生學習表達想法和感受,學生往往存在困難。另外,學生容易出現(xiàn)不能將印象比較深的事情寫清楚的問題?;诖?,筆者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第一,游戲貫穿,培養(yǎng)學生寫作靈感。寫作靈感需要積極培養(yǎng),而不是被動接受。本次習作設計了有意思的貼鼻子游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積累材料,做到融會貫通、思如泉涌。第二,利用游戲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設定好游戲規(guī)則的情況下,讓學生既能參與游戲,又能作為觀眾觀察,既做體驗者,又做旁觀者,感悟游戲,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對習作的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的能力。第三,捕捉鏡頭,培養(yǎng)學生觀察細節(jié)的能力。本次習作是學生學習觀察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在教學中,教師將觀察與習作緊密結合,采用語言鼓勵、聰明花獎勵、小組積分獎勵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導入新課。童年正如歌詞中所說:“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游戲的童年。”今天這節(jié)作文課我們也玩一個游戲,但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希望大家可以把游戲過程、游戲場面及細節(jié)觀察描述清楚。
(2)宣布游戲規(guī)則。做游戲規(guī)則:選出一名參賽者,走到離黑板一米遠的地方,用眼罩蒙住眼睛,原地轉三圈,再走到黑板邊把鼻子貼在圖上正確的地方。看游戲規(guī)則:仔細觀察貼鼻子的同學是怎樣把鼻子貼上去的,注意觀察周圍同學和老師的活動。注意大家的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
(3)第一次游戲,指導說貼鼻子的過程。
(4)第二次做游戲,練習自己說貼鼻子的過程。
(5)我筆寫我心。我們不僅要能說清楚,還要能將游戲場面再現(xiàn)于習作中,讓情景躍然紙上。接下來,用五分鐘來寫一寫其中一個同學貼鼻子的經(jīng)過。溫馨提示:寫一位參賽者貼鼻子的過程;開頭第一句是“第一個上去貼的是xxx……”或者“第二個上去貼的是xxx……”第一行開頭空兩格,第二行開始頂格寫;注意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進行細致描寫。
(6)作品分享。
(7)引導學生學會謀篇布局。
(8)小結。
總之,只有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寫作既可望又可及,他們才會感到輕松愉悅,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寫作,真正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寫作能力才會提高。
二、關注生活,寫身邊的人和事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弊魑膩碓从谏睿瑢懽骶褪菍⒆约旱乃?、所聞、所想,通過一定的方法記錄下來。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現(xiàn)實生活,從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真實的材料,打開思路。
例如,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習作話題是“形形色色的人”,在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將眼光放到實際生活中,用手中的筆記錄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教學過程如下。
1.導入作文內(nèi)容。同學們,在語文學習中,我們與許許多多的人物相遇在課文里,有技術高超的、有性格突出的、有意志品質(zhì)過人的,還有外貌形象鮮明的,他們都是獨一無二存在著的,所以就有了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這節(jié)課我們要用筆去描繪真實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
2.明確作文要求。生活中,同學們一定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用“什么樣的誰”這樣的方式,把你剛剛想到的一個人寫在紙上。(學生在紙上記錄)看來生活中的人物還真是各具特色。如果讓你寫下來,你又準備怎么寫呢?請讀一讀教材中的內(nèi)容,梳理本次習作的要求。
3.指導寫作方法。第一,什么樣的事例是典型事例呢?讓我們回顧這個單元的內(nèi)容,人物的特點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事例表現(xiàn)出來的。以嚴監(jiān)生這個人物為例,故事里沒有寫他平日里是怎樣小氣的,偏偏寫他臨死之前都在意多燃了一莖燈草,我們不難想平日他又是怎樣算計,這個事例寫出了他十足的吝嗇鬼的形象,人物特點能如此突出,正是因為作者抓住了這樣一個一個能突出人物特點的關鍵事例,這樣的事例就是典型事例。我們要寫生活中的人物,也要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怎么選取典型事例呢?先來看看“叔叔記憶力超群”這個特點怎么選取典型事例,思考為什么事例一和事例四是典型事例?
第二,我們在選取典型事例時,要緊緊抓住人物的特點。根據(jù)這一標準,回憶與剛剛列舉的人的特點相關的一件事,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第三,選取了典型事例,我們就要運用本單元學過的描寫方法表現(xiàn)人物特點。
第四,有人把寫人的習作當成一棵樹,那些正面的動作、外貌、神態(tài)、語言描寫和側面的群像描寫就構成了這棵樹的翠綠。離開了人物描寫,樹木就失去了生機。同學們,請拿起你的筆,把你選取的典型事例寫一寫。計時8分鐘。
第五,教師分享自己習作。
第六,還記得這棵習作樹嗎?樹根就是我們選定的人物和他突出的特點,起支撐作用的樹干就是選取的典型事例,生動細致的描寫就是這一樹的枝繁葉茂。
4.共同謀篇布局。
5總結。這節(jié)課同學們用靈敏的洞察力抓住了人物的特點,選取了人物相關的典型事例,并運用了生動細致的描寫,將一個個特點鮮活、栩栩如生的人物躍然紙上。老師為你們點贊!也期待著你們更精彩的習作!這次,同學們的習作都非常棒。
可見,只要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向生活靠攏,融入生活、觀察生活,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夠大幅度提高。
三、巧用技術,提高寫作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作文教學,其優(yōu)勢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技術激活寫作熱情?!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寫作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只有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樂于寫作、勤于寫作、善于寫作。在教學中,教師要使用聲、像、圖、文等眾多手段,打破過去枯燥的作文教學,激活學生的寫作熱情。
第二,信息技術調(diào)動評議激情。在作文講評課中,如果教師一味地講,學生會產(chǎn)生疲倦感,嚴重的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學生的作文放在投影儀下,讓其他學生在大屏幕上看到。學生看到了別人作文的優(yōu)點,也能直觀地感受到自己的缺點,如書寫不好等,參與熱情會因此提高,從而得到傳統(tǒng)作文教學無法比擬的效果。
四、規(guī)范評價,提升作文質(zhì)量
時代在進步,小學作文教學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作文評價方面要擺脫傳統(tǒng)、單一、機械化的評價方式,創(chuàng)新行之有效的、規(guī)范的評價方法。
經(jīng)過多年探索,筆者將作文評價分為自評和他評兩個部分。自評是指自己評價,他評是指同學評價。學生寫完一篇作文后,先進行自評,教師會給出固定的評價項目。然后是小組內(nèi)進行他評,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項目比自評多一些,包括項目細評、整體評價、提出建議三個大的板塊。項目細評中,教師要針對每一篇作文進行不同的設定,如“形形色色的人”這篇作文,筆者設定題目、字數(shù)、書寫、開頭、結尾、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環(huán)境描寫、好詞、好句、四字詞語、錯別字等一系列的項目,給學生抓手,讓學生明白評價要著眼于哪些方面。在小組內(nèi)互換評價時,指定一號和六號互換、二號和五號互換、三號和四號互換,目的是讓作文水平較弱的學生學習寫作較好的學生,同時讓學習較好的學生指出作文較弱學生的不足。
長期堅持這樣的規(guī)范評價,學生在自評中反思自我、在互評中取長補短,寫作能力怎么能不提高呢?
五、重視課文,練習寫作技巧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范例,教師要挖掘教材資源,尋找讀寫結合的元素,訓練學生的作文基本功,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
第一,訓練“總-分”結構作文?!翱偲稹e例——小結”或“總起——分述”,是小學課文中常見的段落結構形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悟出寫作門道。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為例,本課結構清晰、語言生動、富有兒童情趣。文章先總寫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再分別介紹海水、海底生物、海島上的鳥等內(nèi)容,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海疆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本篇課文在開篇第一自然段就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五自然段圍繞“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這個關鍵句進行描述。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操場上真熱鬧”為總述句,用“總-分”的結構寫一段話。
第二,訓練按順序描寫動植物。學生寫動植物的難點在于理不出順序,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理出寫動植物的順序,要么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要么從整體到部分(或部分到整體)。例如,學習了三年級下冊的課文《翠鳥》之后,學生可以仿照作者描寫翠鳥外形的寫法,按耳朵、眼睛、嘴、腳、毛等外形順序及活動特點寫“小雞”“小羊”“小狗”。又如,學習了四年級上冊的課文《爬山虎的腳》之后,學生可以按照花、桿、枝、葉的順序?qū)懺录净ā?/p>
第三,訓練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技巧。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鳥的天堂》一課主要運用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表現(xiàn)鳥的天堂的景物特點,學生能感受到文章語言的優(yōu)美,也為找準文章的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而欣喜不已??梢哉f,學生基本掌握了寫作知識,但是將知識向技能轉變還需要一個過渡。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中的小樹林,指導其運用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寫作。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都能準確地運用此種描寫方法,而且語句優(yōu)美。
如果教師將每一篇課文都當作范文來教學,根據(jù)課文中蘊含的習作技巧加以引導,為學生廣開“寫”路,就能準確把握練習的時機,使學生沉浸在情感的波瀾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飛翔在想象的王國里,自讀、自悟、自寫。
六、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意識,訓練其用詞、造句、構思謀篇和修改文章的能力,發(fā)展其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運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寫作文,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