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項目化學習課程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教學改革、優(yōu)化課程結構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學前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項目化學習課程,引導幼兒展開多元化的實踐及探究,讓項目化學習活動引導幼兒展開深度學習,掌握與項目內容相關的知識,彰顯核心思維,借此達到幼兒綜合性發(fā)展的目標?;诖耍疚囊愿6Ρ就撩朗碁槔?,探究項目化學習課程的實踐路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幼兒階段的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促使幼兒在游戲及日常生活中汲取經驗、習得知識。所以幼兒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時,可以通過項目化的課程,引導幼兒展開綜合性學習,保證幼兒的身與心能夠實現(xiàn)協(xié)調統(tǒng)一,彰顯幼兒的核心思維,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項目化學習課程中獲得綜合性發(fā)展。
一、幼兒項目化學習課程的實踐策略探究
(一)立足于福鼎本土美食,建構項目化課程網絡
幼兒教師在實施有關福鼎本土美食的項目化課程教學中,應該立足于福鼎本土美食的相關內容,挖掘福鼎本土的各項美食教育資源,以建構項目化的課程網絡,對幼兒產生積極的影響與指導。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以及現(xiàn)實生活經驗,在課堂上為幼兒展示福鼎的各種本土美食圖片,使幼兒看到這些圖片時,激發(fā)并調動自身的生活回憶,產生對福鼎本土美食的探究欲望及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描述自己喜歡的美食,確定本次項目化課程的主題,并積極匯總每個幼兒表達的內容,規(guī)劃項目實踐探究網絡。然后通過簡單的圖文描述,將各級主題和環(huán)節(jié)的項目關系一一建構并羅列出來,引導幼兒了解與之相關的內容,做好展開項目化課程實踐的準備。
例如,幼兒教師根據(jù)幼兒的選擇,確定了福鼎特色美食——九穩(wěn)包,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幼兒針對這一美食,闡述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品嘗這一美食的感受,了解幼兒展開項目化課程實踐的起點與基礎。而后教師一一羅列并總結幼兒的實際情況,確定項目化課程活動的基本內容及過程。
首先,教師要為幼兒講解九穩(wěn)包的由來和歷史典故,借此激發(fā)幼兒制作九穩(wěn)包的興趣與積極性。其次,教師確定制作九穩(wěn)包的項目活動,可以邀請家長帶領幼兒展開實踐操作。比如,家長事先將調好的餡料放在面皮中,指導幼兒按壓包子的邊緣,保證每一個九穩(wěn)包都能“十拿九穩(wěn)”。最后,教師可以設計“蒸煮九穩(wěn)包”的項目實踐活動,將幼兒制作的美食變成可食用、可分享的真正的美食,讓幼兒在品嘗中完成對福鼎本土美食的現(xiàn)實考評,進一步激發(fā)其表達與交流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借此實現(xiàn)對幼兒的積極引導,彰顯項目化課程實施的價值,對幼兒產生了積極影響。
教師通過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引領并帶動幼兒展開科學且高效的項目化課程實踐,讓幼兒展開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在實施項目化課程之前,教師就應做好充分的準備,要立足于本土美食,激發(fā)并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建構項目化課程網絡,保證項目化課程的開展更科學、高效,從而引領幼兒實現(xiàn)有意義的項目課程學習。
(二)立足于美食文化探究,豐富項目化課程活動
在實施項目化課程實踐時,幼兒教師應將目標及方向集中于美食文化的探究層面,切實豐富項目化課程活動,引領幼兒完成一項又一項的項目實踐,最終獲得積極的成果體驗。例如,在確定“福鼎檳榔芋”的美食項目課程活動之后,教師就應建構項目化課程資源,豐富項目化課程的各項活動,帶領幼兒實現(xiàn)有意義的項目學習。
1.家園協(xié)同,實地調研。
項目化課程活動的高質量開展離不開幼兒家長的支持及幫助,特別是在實施本土美食項目課程活動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家長資源的價值,引領并帶動幼兒實現(xiàn)有意義的項目學習實踐,讓家長參與到項目活動中,激發(fā)幼兒參與項目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幼兒教師可以與幼兒家長積極合作,展開實地調研,帶領幼兒去探索有關福鼎檳榔芋的起源。
首先,教師為幼兒講解關于福鼎檳榔芋的歷史,使幼兒了解到檳榔芋在福鼎市的栽培已經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其次,教師可以協(xié)同幼兒家長,利用周末的時間帶領幼兒走進檳榔芋種植園,讓幼兒了解檳榔芋的整個生長過程,家長可以為幼兒拍照或錄制視頻,通過這種方式來記錄實地調研的過程。最后,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展開科學實踐,讓幼兒探尋檳榔芋生長的水土條件。比如,教師可以在種植園開辟“小課堂”,讓種植園園長為幼兒講解檳榔芋生長的特殊土壤養(yǎng)分、質地及酸堿度,知道檳榔芋是通過不斷地選育與提純復壯,將單個的母芋由原來的0.5公斤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的2~3公斤,最大的可以達到6公斤,從而使幼兒了解檳榔芋的發(fā)展變化過程?,F(xiàn)在的福鼎檳榔芋個頭大、形狀優(yōu)美,并有著獨特的風味,與其他的芋頭相比,更容易煮熟,肉質更為細膩、松軟和酥脆,所以用福鼎檳榔芋作為原料,可以烹飪出各種各樣的美食。
教師協(xié)同幼兒家長帶領幼兒展開實地調研,讓幼兒了解到福鼎檳榔芋的源頭。而后教師還可以與幼兒家長一起帶領幼兒探訪福鼎本土極具代表性的檳榔芋店面,展開探店活動,讓幼兒親自品嘗福鼎檳榔芋美食小吃,感受檳榔芋這一美食的魅力,使實地調研更有價值和意義,進而驅動幼兒后續(xù)積極參與更高質量的美食制作活動。
2.自主合作,制作美食。
通過家校協(xié)同,幫助幼兒了解了福鼎檳榔芋的相關背景知識后,教師就可以繼續(xù)展開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項目活動。教師可以以家庭為單位或者讓幼兒家長組建成合作小組,共同帶領幼兒完成福鼎檳榔芋的制作。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教師要考慮到實際情況,為了讓家長盡可能地參與,可以將項目活動安排在周末或者利用某個家校開放日進行,也可以讓家長在課后帶領幼兒完成,并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示家長陪伴幼兒進行項目實踐探究的過程。
首先,家長與教師要指導幼兒將選好的福鼎檳榔芋去皮,選取中間段,切成長方形柱體形狀,這一環(huán)節(jié)家長可以與幼兒共同完成;其次,在鍋中放入油,油量剛好沒過芋頭塊。油熱之后放入芋頭塊,轉小火,不斷翻動,讓芋頭塊受熱均勻。當芋頭微微變得焦黃后出鍋,瀝干油分(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家長完成,幼兒在旁邊觀察制作過程);最后,將鍋洗凈,便可以進入熬糖環(huán)節(jié)。
按照白砂糖與水20:1的比例混合(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幼兒合作完成或者家長陪伴幼兒完成)。判斷糖是否熬好,家長可以指導幼兒探究,比如當糖液熬至泛黃,用筷子蘸糖液提起,中間能拉起一條糖絲,則說明白糖已熬至恰到好處(此處教師或者家長陪伴幼兒辨明)。熄火,放入炸好的芋頭塊,保證糖液與芋頭塊均勻混合,出鍋冷卻,整個檳榔芋便制作完成了。
整個美食制作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引導其對不同的美食制作環(huán)節(jié)進行討論與交流,并不斷嘗試,總結制作過程中的問題,發(fā)現(xiàn)美食制作的樂趣。不管是家長帶領幼兒在家制作檳榔芋,還是教師在幼兒園帶領幼兒制作檳榔芋,都應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引領幼兒積極合作,在制作參與中了解福鼎檳榔芋美食的形成過程,并能夠在合理分工、合作交流中收獲成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從而最大化地發(fā)揮項目化課程的價值與作用。
(三)立足于美食品嘗共享,延展項目化活動經驗
1.互品美食,在分享中感受喜悅。
分享展示是項目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能夠為幼兒提供更廣闊的表達與交流平臺,還能夠引領并帶動幼兒對自身的項目化學習實踐進行總結與分享,展示項目實踐探究的整個過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必然會涉及各種各樣的分享,幼兒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爭論,有爭論才會有創(chuàng)新點,才能充分彰顯項目化學習活動的價值,延展幼兒的學習經驗,使幼兒獲得有意義的學習成果。
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上臺大膽地介紹自己制作美食的整個過程,還可以邀請同伴品嘗,而后針對美食的造型及味道進行集體評選。其他幼兒可以拿出自己的選票,給又好看又好吃的美食投上一票,從而使幼兒了解自己的項目化學習成果,在互相品鑒及分享中對自己的項目實踐操作有更具體的認知。此外,當幼兒完成投票活動后,教師還可以根據(jù)相應的評價標準,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最終選擇,這種方式能夠讓幼兒明白自己投票的基本方向,達成對美食評判標準的具象認知。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再次了解所制作美食的基本操作技能,明白怎樣的標準才能稱之為美食。通過這樣的實踐探究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中的主角,他們積極大膽地表述自己的項目活動成果,分享自己項目實踐的好方法,在互動中感受到喜悅與快樂,最終達成科學的有效教育。
2.積極分享,體會美食共享之樂。
當幼兒完成美食項目制作活動后,教師可以繼續(xù)延伸項目的教育領域,拓展教育深度。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美食分享給幼兒園內的保衛(wèi)員、社區(qū)工作人員等,體會“分享”的快樂。當他人品嘗到自己制作的美食并表達對這一美食的喜愛,幼兒能夠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與滿足感,有利于升華情感與思想。當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美食分享給他人,教師可以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鼓勵其積極發(fā)表意見,并給予幼兒充分的肯定與支持,為幼兒情感的升華搭建支架。這樣一來,項目化課程活動的價值便得到最大化凸顯,能夠推動幼兒實現(xiàn)自主探索、挑戰(zhàn)自我、彰顯個性,從而實現(xiàn)幼兒的綜合性發(fā)展,構建有意義的課程實踐。
二、幼兒項目化學習課程的實踐回顧反思
教師針對福鼎本土美食展開項目化學習課程實踐后,還應進行反思,綜合考量展開項目化實踐的過程,而后在思考及分析中獲得經驗。
首先,教師應及時捕捉幼兒生活中一些偶發(fā)性的探索。在生成項目化學習課程主題時,教師應關注幼兒的生活化體驗,嘗試從幼兒的視角看待問題及結果,以此來明確項目化課程的流程。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在現(xiàn)實生活中品嘗本土美食的生活經驗,確定美食項目活動開展的主題及基本步驟,這樣才能讓整個項目活動的開展契合幼兒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彰顯項目化活動的價值。
其次,教師應逐步推進項目活動。比如,在項目化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最初探究本土美食的來源到基本操作過程分析,再到實踐操作,幫助幼兒逐漸積累知識與技能,使幼兒的綜合性思維得到延伸,最終提升各項能力及素養(yǎng)。
最后,教師應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項目學習及實踐探究。比如,在幼兒制作本土美食時,教師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合作小組。完成美食制作后,也可以組建不同的評價小組,對彼此的美食進行評價,有利于拓展幼兒思維,讓幼兒獲得更豐富的項目化成果體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前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實施項目化學習課程,引導幼兒展開多元化的自主實踐及探究,獲得更積極的學習體驗及感悟。本文以福鼎本土美食為例,綜合探究了項目化學習課程的實踐操作,目的是引導幼兒以發(fā)展的眼光去審視身邊的美食,并整合各項資源,而后進行多元化的項目實踐操作,有利于促使幼兒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獲得更多元的學習實踐體驗,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了解家鄉(xiāng)的美食文化,體驗家鄉(xiāng)美食的制作過程,從而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最終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