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 楊亞楠 劉藍 陳星 車媛 石麗瓊
【摘 要】
“疏調助沖”學術思想從氣血根本出發(fā),重視肝脾沖任之間的氣血轉化相關性,以樞轉氣機,疏調肝脾,調助沖任,滋養(yǎng)精氣為基本治則,選用藥性平淡、藥味平和的藥物,代表的方劑有逍遙散、姚氏新加五子湯等,臨床常用于治療月經病、不孕癥等多種婦科疾病,具有廣泛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疏調助沖;學術思想;姚氏;婦科
【中圖分類號】R2-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3)05-0009-03
An Analysis of Yaos Academic Thought of “Relieving and Assisting Chong”? in Gynecology
LUO Jia1 YANG Yanan2 LIU Lan2 CHEN Xing2 CHE Yuan2 SHI Liqiong2*
1.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China;
2.Kunm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550500,China
Abstract: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relieving and assisting Chong” starts from the root of Qi and blood,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 and blood between the liver and spleen, and takes the pivoting Qi mechanism,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pleen, regulating and assisting the Chong and Ren, and nourishing the essence as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specific medicines are medicines with plain medicinal properties and mild medicinal taste. The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include Xiaoyaosan, Yaoshi Xinjia Wuzi Decoction, etc,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nstrual diseases, infertility and other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have extens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Relieving and Assisting Chong; Academic Thought; Yaos Family; Gynecology
姚克敏教授是昆明姚氏醫(yī)學流派的第六代傳承人,自中年以后專注婦科的研究,治療婦科諸疾“以血為本,以氣為動”為綱領,具有“辨證機要,首重肝脾沖任”的臨證特點,同時立“疏調助沖”學術思想。
1 昆明姚氏醫(yī)學流派婦科簡介
云南昆明姚氏醫(yī)學流派是云南地區(qū)本土的醫(yī)學流派,起源于清代乾隆中末,作為一個世醫(yī)家族,歷經二百六十余年的發(fā)展,自姚方奇先生開始,已傳承八代,在云南及周邊地區(qū)有著極高的影響力[1]。
姚氏醫(yī)學流派治療特色是“以陰陽氣血為整體,以氣化原理為辨證線索,因地、因人、因時為治療”,姚克敏教授是姚氏醫(yī)學流派的代表性傳承人,其聰明睿智,善于思考,精心繼承,勇于創(chuàng)新,中年以后潛心研究、專攻婦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主張。其認為女子一切的生理特點如經、孕、產、乳等無血不行,而這些生理機能又無氣不順,反之則?。?],所以治療婦科諸疾“以血為本,以氣為動”為綱領。其學術主張及臨床特色的實踐中,姚克敏教授治療婦科諸病也各具其法,提出了“首重肝脾沖任、運轉機樞”的治療理念,立“疏調助沖”學術思想,概而言之以調和為主,具體以樞轉氣機,調和氣血,疏調肝脾,調助沖任,滋養(yǎng)精氣為基本治則。姚克敏教授在臨證遣方用藥時,通常選用藥性平淡、藥味平和的藥物,且組方藥味不多,全方劑量不重,概而言之,即遣藥輕清平淡,組方靈動疏和。在臨床上其對經典古方非常熟悉,且善于勤于思考,創(chuàng)立了許多驗方效方,常靈活運用“逍遙散、姚氏新加補血湯以及姚氏新加五子湯”等方治療婦科諸疾,臨床上頗具療效。
2 “疏調助沖”學術思想解析
2.1 “疏調”即“疏調肝脾” 肝脾與女性生理的聯系“女子以肝為先天”,表明了肝與女子的生理特點及病理變化有著密切關系[3]。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肝經的循行路線來看,足厥陰肝經“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布胸肋,循咽喉之后”,可知其循行經過人體的乳房、陰器及胞宮部位,這些是女性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器官;其次,肝的生理功能“肝藏血,主疏泄”“肝藏血”具有儲藏血液、調節(jié)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月經的產生中,肝血下注于沖脈,司沖脈血海之定期蓄溢,參與月經周期、經期及經量的調節(jié),“肝主疏泄”表現在調暢全身人體氣機,調暢情志,從而促進血液的運行、津液的輸布代謝正常,故若肝血充足、肝氣調達,則任通沖盛,月水按時來潮,經量得以維持;最后,生活中女子性格特征生性敏感,是最易受情志影響的,而肝主疏泄可調暢人體氣機、調暢情志,促使女子保持心情舒暢,由此可知肝臟的重要性。
女子“以血為本”,則說明女子一切的生理特點如經、孕、產、乳等無血不行,而《女科經綸》言:“婦人經水與乳,俱由脾胃所生。”由此脾胃與女性的生理、病理是密切相關的。脾為倉廩之官,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又脾主運化主統(tǒng)血,可運化精微物質且統(tǒng)攝血液,防止血液流行于脈外,固攝子宮之權,若脾氣健運,生化有源,統(tǒng)攝有權,則血循經脈運行,月水自調;《素問.五臟別論》言:“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鼻矣譃槎鄽舛嘌?,與沖脈會于氣街,故有“沖脈隸于陽明”之說,若胃中水谷充盛,則氣血充足、沖脈之血盛,月事得以時下,故能使女子胎孕產乳皆正常。
肝主疏泄而藏血,脾主運化而統(tǒng)血,兩臟密切相關是中醫(yī)所認識的人體生命過程中氣血生成、運行的重要臟器[4]。而“女子以血為本,以氣為動”,女子的正常生理功能經、孕、產、乳離不開氣血疏調,因此治療婦科諸證,應從人體氣血根本出發(fā),即從疏調肝脾出發(fā)。
2.2 “助沖”即“調助沖任” 沖脈的循行路線起于胞中,前行于腹,后行于背,上至頭,下至足,內外表里無所不涉,且?guī)缀跏桥c足少陰腎經循行路線重合,這說明沖脈循行部位廣泛,貫通人體上下,對人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沖脈具有調節(jié)十二經氣血及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調和全身氣血,使人體氣機通暢有序,循行幾乎和腎經路線重合,腎主生殖,所以沖脈與女子月經及孕育機能是密切相關的,沖脈血海氣血的調勻與蓄溢直接關系著月經的形成、乳汁的生化以及胎兒的孕育,因此,沖脈之精血充盛,才能維持女子胞宮行經、胎孕的生理功能。
《素問·骨空論》云:“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任脈亦“起于胞中”。可知任脈的循行路線經過人體腹部正中,貫穿了人體的腹部,且與全身陰經交會,掌管所有陰經的氣血,對全身陰脈有總攬、總任的作用,凡人體的精、血﹑津﹑液等都由任脈總司,故稱為“陰脈之?!?,而女子屬陰,由此可見任脈對女子的意義非凡。且任脈有主胞胎的功能,與女子經孕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任脈又與胞宮相連屬,若任脈之氣通暢,才能使胞宮有行經、帶下、胎孕等生理功能[5]。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庇纱丝芍梭w氣血充實,沖任二脈盛通,是女子產生月經、正常受孕的必要條件,若沖任二脈盛通,女子生理功能可得以正常維持。
2.3 “疏調助沖”學術思想 姚克敏教授認為女子以氣血為本,又“血因氣而動”,而“肝有疏泄條達之功,脾有溫煦散精之能,沖有滲灌之力,任具當養(yǎng)之權”,所以在臨床治療婦科疾病時,姚克敏教授認為氣血是基礎,同時認為氣的運動變化對于人體生命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也非常重視肝脾沖任三者之間聯系。若人體肝血充足,疏泄正常,全身氣機調暢,脾臟功能正常,統(tǒng)攝有權,運化有源,兩者之間相互協調有序,可使沖任二脈受益,女子生理功能正常。沖任二脈得肝脾資助,足少陰經即受到沖脈血海不停滲灌充填,任脈陰經上下通盛調節(jié),致腎精充實,腎氣充盛,腎陽氣化,產生天癸,精液溢瀉,從而維持女子正常生理功能,使月事時下,正常受孕,產娩順利,乳汁盈溢[6]。
姚氏醫(yī)學流派婦科“疏調助沖”學術思想,即通過調和人體氣血及疏調肝脾,以此來調助沖任,使人體任通沖盛,從而維持女子的正常生理功能。
3 “疏調助沖”學術思想的代表方藥
3.1 “疏調助沖”思想的代表方劑 姚克敏教授以“辨證機要,首重肝脾沖任”為臨證特點,立“疏調助沖”學術思想,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靈活運用逍遙散,且自創(chuàng)姚氏新加補血湯及姚氏新加五子湯等治療婦科諸疾。
3.1.1 逍遙散 逍遙散廣泛應用于婦科臨床,臨證實踐中很多醫(yī)家謂之“婦科之圣藥”,方中柴胡、薄荷疏肝郁;當歸、白芍養(yǎng)肝血;白術、茯苓、甘草三藥健脾益氣,使運化有權,氣血有源。全方配伍嚴謹,以調和為主,具有調和肝脾之功效,且本方寓四君子湯和四物湯氣血雙補之意,并具四逆散疏肝調氣之功,使全身氣機通暢,升降有節(jié),肝木條達,脾土旺盛,保證了人體陰陽氣血、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轉,促使人體陰陽平和。
姚克敏教授臨床治療婦科疾病重視對肝、脾、沖任的調養(yǎng),立“疏調助沖”學術思想。而逍遙散的功效,切合其要旨,具有疏肝解郁、養(yǎng)血柔肝之功效,使肝氣得以舒暢調達,健脾養(yǎng)血,使機體氣血生化有源;在臨床運用中,姚克敏教授常加桑寄生、續(xù)斷,可引諸藥入沖任及胞宮,以達濡養(yǎng)胞宮之功效。
3.1.2 姚氏新加五子湯 姚氏新加五子湯乃姚克敏教授自創(chuàng)經驗方,實為在“五子衍宗丸”的基礎上去枸杞子、五味子,加直入肝腎兩經的茺蔚子、女貞子組成。全方五味藥都入肝經,具有調養(yǎng)沖任、滋水生精之功效;女貞子補腎陰、滋沖任;菟絲子滋補腎陰腎陽;茺蔚子補而能行,通血脈、填精髓,直達下焦肝腎滋沖任;覆盆子滋水調沖任;車前子清熱分利,引藥下行,五子相合,促使任通沖盛,腎陰腎陽充實,從而維持女性的正常生理功能。
姚氏新加五子湯體現了姚氏婦科“疏調助沖”學術思想,全方主要功效為補益沖任、滋腎益精,同時可活血調經,通利三焦,全方配伍特點陰中有陽,溫中有清,守而能走,補而不滯,促使全身氣機得以調暢,沖任二脈得到滋養(yǎng),腎精保持充足,從而維持女子正常的生理功能。
3.2 “疏調助沖”思想的用藥特色 姚氏婦科姚克敏教授在臨證遣方用藥時,通常選用藥性平淡、藥味平和的藥物,且組方藥味不多,全方劑量較輕。概而言之,即遣藥輕清平淡,組方靈動疏和,用藥清靈巧取,從不重藥邀功。秉承“輕可去實”的觀點,不妄投重劑,不濫施溫補,而是采用輕靈疏和的配伍方法,使組方藥味簡潔,用藥性味平和,藥物劑量輕,以小養(yǎng)小通的方式,對全身氣血及女子的肝脾沖任進行調養(yǎng)。此種方法,既能避免藥性太過峻猛以使藥重病輕,反傷無病之所,又能借藥性輕虛靈動以帶動機體氣機,調養(yǎng)肝脾沖任,以促使機體陰平陽秘。
4 “疏調助沖”思想的臨床運用
4.1 月經病的運用 月經病是指以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異常為主癥,或伴隨月經周期出現明顯癥狀為特征的疾病,臨床常見的病證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等[7]55。月經病的發(fā)生多是因情志內傷、飲食失宜、勞倦過度等引起機體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失調,從而導致傷沖任和胞宮的損傷。臨床治療多從肝、脾、腎、沖任、氣血等方面著手,從肝著手,在于疏調氣機及滋養(yǎng)肝血,使人體保持情志舒暢、肝血得以滋養(yǎng),女子經水蓄溢有常;從脾著手,在于健脾益氣或健脾升陽除濕,脾氣健運,生化有源,統(tǒng)攝有權,血海充盈,經水正常;調沖任,使任通沖盛。姚克敏教授“疏調助沖”學術思想,以樞轉氣機,疏調肝脾,調助沖任,滋養(yǎng)精氣為基本治則,恰好與月經病的治療原則不謀而同,臨床上對于月經病,姚克敏教授常運用逍遙散、姚氏新加五子湯辨證治療,并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隨證加減。
4.2 不孕癥的運用 不孕癥是指女性未避孕,性生活正常,與配偶同居1年而未受孕者,其主要的病機是腎氣不足,沖任氣血失調[7]247?!陡登嘀髋啤吩唬骸皨D人有懷抱素惡不能生子者,人以為天心厭之也,誰知是肝氣郁結乎?!保?]36由此說明肝臟對女子胎孕的重要性,若女子情志不暢,心情抑郁,則肝氣郁滯,全身氣機不調,機體氣血沖任失和,沖任得不到濡養(yǎng),胎孕受阻。《傅青主女科》言:“婦人有身體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而肥胖之濕,實非外邪,乃脾土之內病也?!保?]37表明若脾陽受損,致使健運失司,水濕停聚,全身氣血不暢,沖任二脈雍滯,而胎孕不受。綜上得知,若因肝脾不調,沖任得不到濡養(yǎng),則任不通沖不盛,可有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的發(fā)生,從而促使不孕癥的發(fā)生,所以不孕癥與肝、脾、沖任的關系是密切相關的,由此臨床上治療也應從其著手,姚克敏教授立“疏調助沖”學術思想,是以樞轉氣機,疏調肝脾,調助沖任,滋養(yǎng)精氣為基本治則,姚克敏教授在臨床上常運用此法治療該病,效果顯著。
5 結語
姚氏醫(yī)學流派婦科“疏調助沖”學術思想,能夠調和全身氣血、疏肝健脾,以補助沖任,使肝氣疏達,脾氣健運,氣順血充,任脈通暢,沖脈旺盛,三焦氣化功能通暢調達,全身氣機調和有序,從而維持女子的正常生理功能,臨床上運用此法治療婦科諸疾,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隋婷婷.《金匱》婦人三篇與昆明姚氏婦科流派學術相關性研究[D].昆明: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
[2]姚濟白.昆明姚氏婦科流派的學術觀點及診治特色[C].首屆蘭茂中醫(yī)藥發(fā)展學術論壇暨云南省中醫(yī)藥界2014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14:67-69.
[3]溫仕倩,成澤東.“女子以肝為先天”的理論及臨床應用[J].中國民間療法,2021,29(2):5-7.
[4]李建梅.婦人病肝脾失調證治規(guī)律研究[D].昆明:云南中醫(yī)學院,2017.
[5]時思毛,馬文光,孫可豐,等.馬寶璋教授“沖任學說”學術思想總結[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7(3):197-199.
[6]徐漣,張樂溪,萬青.疏調助沖法治療卵巢早衰驗案舉隅[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20,29(14):73-76.
[7]談勇.中醫(y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6:55,247.
[8]傅山.傅青主女科[M].歐陽兵,整理.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6-37.
(收稿日期:2022-06-21 編輯: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