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有德
導(dǎo)讀
古尋國人戰(zhàn)敗,流落于江北的潯水向陽之地,此地被稱為尋陽。大別山之南則是最初的黃梅縣,也是今天的上鄉(xiāng)。黃梅是吳楚文化交融之地,是文化樞紐上的渡口,蘊藏了深厚的文化積淀。
江邊的秋夜,安恬,爽朗,四周寂寥。突然,“喔”的一聲鳴叫,倏忽間把我驚醒了,仿佛一串曼妙的和樂在夜空響起,天籟般掠過靜謐的星壑云隙,在天街滾動、流淌,隨之煙靄般飄散。
人們知道:這是天鵝,是祥瑞的天鵝飛回來了。
你可能從未見過,幾萬只、十幾萬只天鵝群飛的壯觀場景。成群成群的天鵝,從西伯利亞、從華北、從內(nèi)蒙,飛越巍峨高山,飛越森林草原,潮水般涌來,棲落于雷池——我的家鄉(xiāng)。它們在這里休憩,在這里越冬,有的又從這個亞洲最大的候鳥中轉(zhuǎn)站,成群成群地向南,向南……
幽藍(lán)的湖面,像飄雪,白晃晃的一大片。有的踏水亮翅,有的引頸高歌;有的劃動巨蹼,像一艘緩緩滑行的慢船,潔白,優(yōu)雅,高貴;更多的則是“飲啄渚田中,棲薄蒹葭岸”。湖區(qū)的天空湛藍(lán)、澄澈,常見天鵝的翅影,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排成一字形,在遠(yuǎn)處天幕上漸漸洇開;更大的鳥陣,如龐大的橄欖形機群,在天空翩翩起舞,嘹嘹盤旋,飛鳴云漢。
很久以來,我對家鄉(xiāng)充滿了神往,是什么力量引得天鵝來儀?
一、長江之北
億萬年前的燕山運動,地質(zhì)大斷裂產(chǎn)生了巨大洼地——彭蠡澤。當(dāng)年,彭蠡襟雷池、含鄱陽,浩瀚無垠,與云夢澤齊名。長江潯陽段在流入彭蠡澤以前,茫茫九派,給人直擊靈魂的震撼。
九派,水別流為派,現(xiàn)代多指武昌到潯陽有九條河流匯入長江,古代實指大禹治水的潯陽一帶。晉郭璞 《江賦》:“源二分於崌崍 ,流九派乎潯陽 ?!苯詽£柗譃榫牛瑴胬嗽趶]山和蔡山之間的潯水平原上恣意奔突,家鄉(xiāng)出現(xiàn)茫茫九派流中國的盛景。
長江出武穴口洶涌奔瀉而下,洪波滾滾,排山倒海,鋪天蓋地而來。奔騰萬里的大江,到了遼闊的平原,像猛獅撲進沼澤地,失了氣勢,驚濤駭浪在這里呈扇形松散開來,橫溢式奔跑。江流在不停地蠕動、彎曲,沖出無數(shù)道支流河港,分成大大小小的汊道,九派競流,浩浩蕩蕩,是中國的一大奇觀。到處是浪花,到處是泡沫;一波一波地抖落喧囂,一浪一浪地涌向岸邊,沉淀、淤塞、斷流,堆成一處處沙洲:團洲、新洲、江心洲、桑落洲。水邊的泥沙又被沖刷得塌陷下去,隨之淹沒,又有新的沙灘升出水面,變徙不定。洲上水霧彌漫,麻黑色沙土干凈細(xì)膩,水草葳蕤,荻花瑟瑟。江豚一群一群地出沒,像鯊魚飛躍于滄浪之中。這里是天然濕地,舒展柔縵,夏日留鳥啁啾,冬日候鳥盤旋,白頭鶴、黑顴、大鴇、野鴨,數(shù)不清的珍稀鳥類來棲,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大禹疏通眾水為小江,時稱大雷水,注入彭蠡澤,融進大雷池。古尋國人戰(zhàn)敗,流落于江北的潯水向陽之地,此地被稱作尋陽,唐代時加了三點水,又叫潯陽。公元前206年,強秦滅楚,英山人英布攻下咸陽有功,項羽封其為九江王,筑王城于尋陽,史稱英布城,在今天的黃梅縣蔡山。九江王還在太白湖邊筑有兩個衛(wèi)星城,分別叫作東黥城、西黥城?!锻ǖ洹份d:“蔡山出大龜”,是貢品,大則逾一尺好幾。古人習(xí)慣用龜卜卦,龜甲越大越靈驗。故有“大蔡神龜”之說,蔡山當(dāng)年可是海內(nèi)馳名,載于史冊。
公元前164年,漢高祖在雷池立了一個縣,叫尋陽縣。
尋陽縣治在雷池西岸,即今鄂東黃梅的蔡山。潯水城作為縣署,轄地就是雷池及其周邊地域,橫跨鄂贛皖三省五縣,管理“茫茫九派流中國”之地。就是這么一塊水域濕地,朱元璋與陳友諒決戰(zhàn),雙方軍隊在雷池大戰(zhàn)八年。古往今來,雷池、尋陽、蔡山,吸引無數(shù)英雄豪杰。
騷人遙駐。古時蔡山是江心洲,洲上古木參天,多是木蘭樹,人們稱這里為木蘭洲。相傳,吳王闔閭植木蘭于洲上,用于構(gòu)造宮殿。漲水季節(jié),木蘭洲如浮汪洋之中,是一艘不沉的艦船。魯班曾用木蘭樹刻舟于洲上。木蘭洲曾是漢朝水軍重要的樓船基地。漢武大帝巡視南方,視察了尋陽樓船基地,又從尋陽登船,沿江東下,經(jīng)彭蠡大澤到樅陽,遂于江中射蛟,一時舳艫千里。唐時,柳公權(quán)駐舟江上,望黃梅禪寺有詩曰:“破額山上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尋陽屯田。三國時周瑜攻占尋陽,呂蒙、黃蓋先后兼任尋陽令,都在尋陽屯過田。當(dāng)時,接任周瑜大都督之職的魯肅船過尋陽,攏岸去看望大將呂蒙。魯肅原以為呂蒙僅有匹夫之勇,交談后方知其苦讀萬卷,見識謀略不在魯肅之下,于是大為感慨說:“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边@個成語原來出自我的家鄉(xiāng)古尋陽,后來,作為太傅掌管全國軍政大事的諸葛恪,為輔弼天子之任,也念念不忘“圖起田于尋陽”。 孫權(quán)多次下令屯田,并率子親耕,足見尋陽在吳國幾十年的屯田中舉足輕重。大規(guī)模寓兵于農(nóng)、兵農(nóng)合一,使江南足以支撐孫吳霸業(yè)。尋陽屯田,壯哉千秋。
庾亮飛書。東晉咸和二年(327年),蘇峻叛亂,舉兵進犯建康。江州刺史溫嶠駐軍尋陽,欲領(lǐng)兵東下護衛(wèi)京都。中書令庾亮恐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背烧Z“不越雷池一步”,也正是出自家鄉(xiāng)尋陽。
陶侃來投。陶侃早期入籍尋陽縣(今黃梅),任漁梁吏、縣主簿多年,后因戰(zhàn)功官至太尉,都督八州諸軍事。陶母湛氏是我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兒子陶侃托人帶回一罐腌魚,她悉數(shù)退回,并寫信嚴(yán)責(zé)陶侃不該有貪占之嫌,至今古雷池一帶仍在流傳陶母責(zé)子的故事。傳說陶侃運甓習(xí)勞,人稱“運甓公”,毛澤東曾經(jīng)評價他為歷史上三個“有行之者”之一。
五柳躬耕。我國著名田園詩鼻祖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稌x書·隱逸傳》記載:陶淵明崇拜曾祖,追尋他的足跡,偕同凈土宗慧遠(yuǎn)大師渡江北上,曾到湖中的舒城寨躬耕隱居,慧遠(yuǎn)則在不遠(yuǎn)處的柘林寺修行,兩位大師偕行厚交,傳為美談。陶淵明在此臨水而居,把自己活成一株菊,至今舒城寨像一部翻開的書卷,泱泱湖水,日夜念頌陶公祠里的五柳先生。
支遁清談。當(dāng)年盛行清談,十八高僧隱聚沃洲,十八名士先后而至,支遁以學(xué)通釋道而領(lǐng)袖群倫,才華彰顯?!妒勒f新語》是一部清談之風(fēng)的總匯,記載名僧支遁最多,有40余條。國學(xué)大師湯用彤,祖籍黃梅,在其扛鼎之作《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史》中說,“東晉名士崇奉林公(支遁)可謂空前,實則名僧理趣符《老》《莊》,風(fēng)神類談客?!贝髱熷羞b,游至尋陽,清談家成了東晉名僧。他掛錫蔡山江心寺,手植白梅,至今冬春二度開花,人們把這株梅樹稱作二度梅,是我國最古老的晉梅,堪稱國寶。
鮑照俊逸。南朝宋文學(xué)家鮑照,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卻做了杜甫詩中的“俊逸鮑參軍”。赴任駐黃梅時,寫下著名的《過大雷岸與妹書》,描繪了廬山、尋陽一帶的山容水貌,景色奇幻,史之評價可與《岳陽樓記》相媲美。他擅長七言歌行體,最為傳誦的名篇是樂府詩《擬行路難》??上б淮膲藿?,死于亂軍之中,存墓于黃梅城南。后人在他的第二故鄉(xiāng)黃梅建有鮑公祠、俊逸亭。
李白行吟。謫仙李太白可謂風(fēng)流倜儻,途經(jīng)黃梅蔡山,有感于江天一色、江心一洲、寺樓高聳,揮筆寫下千古絕唱《夜宿江心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鄙缴现两窳粲欣畎诐娔?,墨跡如初。蔡山附近的水域因此改名為太白湖。
因受地質(zhì)構(gòu)造運動和科氏力的影響,長江主洪道逐漸南移,雷池被切割成江北大雷水和江南鄱陽湖。原來長江的沙洲偏轉(zhuǎn)到長江之北,北江汊道成了長江故道,剩下一串窩底的湖。我不知道,東晉溫嶠將軍因何軍事需要,將近五百年的尋陽縣治從江北蔡山南遷至九江。后蔡國人(今河南新蔡人)遷徙至蔡山,古尋陽又作過郡治,叫做南新蔡郡。隨著大江南移,黃梅縣版圖不斷向南延伸,直到民國時期,黃梅囊括了江北老尋陽的剩余地界。沿江濱湖平原,約占縣境一半,人們就稱為下鄉(xiāng)。
下鄉(xiāng)更接近吳地。吳楚文化交融,古尋陽蘊藏了如此深厚的文化積淀,創(chuàng)造了黃梅挑花。一根針,把吳儂軟語和荊楚夢幻,神奇地挑制在粗藍(lán)大布上,后在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將挑花裝飾在人民大會堂湖北廳,總理和人大代表無不夸贊。黃梅有女皆挑花。不求逼真,但求神似,既融會了吳文化的幾何圖案的簡練、精雕細(xì)琢,又有楚文化的高度變形夸張,色澤濃郁和想象奇幻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專家稱贊:黃梅挑花是無聲的楚辭,是立體的中國畫,進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二、大別山南
華北與揚子兩大構(gòu)造板塊,地殼運動以超強的力度、速度,讓陸地與陸地碰撞。大地垂直震蕩,隆起、陷落、紐結(jié)、糾纏,一會兒是高山,一會兒是大海,長期升降交替,斷層運動至今仍在進行。
幾番滄海,前震旦紀(jì)地層和侵入巖地質(zhì),從遠(yuǎn)古海洋中上升起一座大別山。這是典型的大陸造山,演變的形跡天然、稀有、完美,展現(xiàn)了強烈?guī)r漿活動的地質(zhì)地貌景觀。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zhǔn):大別山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大別山還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也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西漢司馬遷游此,深深感嘆:“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大別于他山也!”
大別山尾南緣,公元486年,沿長江故道,北江之北,“析蘄陽之東立永興縣”,是最初的黃梅縣,也是今天的上鄉(xiāng)。
黃梅縣的版圖,猶如一只碩大的金葫蘆,北系巍巍大別山的叢藤長蔓上,南浮滔滔長江和大雷池水面。這只“葫蘆”羈縻境內(nèi)五縱山脈、四條河流,處在吳頭楚尾、雞鳴三省之地,是鄂東門戶。華夏文化發(fā)展,先北后南,鄂東黃梅正是荊楚文化和吳越文化風(fēng)云際會的交匯點。歷史上的黃梅,在中國文化地圖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樞紐角色。
兩大地質(zhì)板塊的東西向擠壓,產(chǎn)生褶皺、斷層,形成 “有山皆北向,無水不西流”的奇觀。因為這片海水里浸泡過的凈土,禪文化首先相中這片神巫風(fēng)行的寶地,開始大放異彩。
禪師寶掌來尋。古印度寶掌是第一個來黃梅紫云山弘法的,人們尊稱他為老祖。他向山民學(xué)得種茶制茶,是為老祖禪茶。東晉清談家、文學(xué)家支遁,游歷江南時前來黃梅紫云山,本是向老祖問禪,不料禪茶最宜伴清談,以至人們尊支遁為茶祖。茶圣陸羽,后來兩次來此訪問,記下“蘄茶出黃梅山谷”,至今留有望茶石。
四祖道信來尋。道信承接三祖衣缽,來鄂東遍尋建寺弘法之地而不得,繼續(xù)山行。黃梅道俗獻出西山九龍抱燕窩之地,請回四祖開山建寺,成為天下第一禪林。時至唐初,為安國基,政府實行開荒自給,僧人開荒可以減免稅賦。大師順應(yīng)時勢,大敞禪門,接引游僧流民墾荒耕作,山中聚徒達五百余人。此前繼承印度禪法托缽乞食、隨緣而居、不事勞作的陳舊傳統(tǒng),以至居無定所,衣食無著。道信開始集體定居弘法,倡導(dǎo)農(nóng)禪雙修,開啟印度禪的中國化,成為中國禪的實際創(chuàng)始人,故有“中國禪宗始道信,東山法門起黃梅”之說。
五祖弘忍來尋。弘忍是個道地黃梅人,承道信衣缽。在黃梅東山借得“袈裟之地”,集成“東山大法”。中國佛教界鄭重認(rèn)定,是五祖弘忍成就了中國禪。五祖以作偈方式選擇傳法繼承人,上座神秀虔誠地寫上一偈:“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蔽遄婵戳?,只是肯定漸修之法,未傳衣缽。從嶺南來黃梅的那個火頭僧慧能,正在廚房舂米時聽了這偈語,說:美則美矣,只是未了遂自念一偈,請人寫到南廊上去:“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被勰軐Ψ鸱ǖ睦斫膺_到很高的境界。五祖不拘一格,將衣缽傳給了一個不識字的雜役。這是一個神話。雙偈堪稱經(jīng)典,后來同時被寫進中國佛教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通史,影響中國文化千年?;勰芾^承了五祖衣缽,去嶺南開創(chuàng)南宗,弘揚頓悟禪法,成就“六祖壇經(jīng)”,使中國禪發(fā)揚光大。
禪意廢名來尋。黃梅本土產(chǎn)生的著名作家廢名,原名馮文炳,曾為語絲社成員,以田園牧歌的風(fēng)味與意境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獨樹一幟,被視為“京派文學(xué)”的鼻祖?!叭f竹欲掃明月意,一樹不說梅花心”,這是廢名贊頌家鄉(xiāng)的對文,追求平淡而遼遠(yuǎn)、樸訥而超脫的禪境。廢名出身禪鄉(xiāng),傾心于禪,他寫的詩歌是禪詩,他寫的楹聯(lián)是禪聯(lián),他寫的小說是詩化的、田園的,也都是有禪意的。汪曾祺說:我很喜歡廢名的小說并受過他的影響。朱光潛說:廢名小說里充滿的是詩境,是畫境,是禪趣。
蘄黃禪宗甲天下。黃梅有四祖、五祖兩大禪宗祖庭,乃天下翹楚。禪宗六位祖師有三位都曾在黃梅修行并傳承衣缽,使得黃梅千百年來產(chǎn)生了一系列關(guān)于他們出生、成長、出家、修持的故事傳說,記載引用權(quán)威史籍和文學(xué)名著,演繹留下了洗九朝、吃菜粑等民間習(xí)俗,滲透于音樂、舞蹈、戲劇、繪畫等各個文化領(lǐng)域,流傳遠(yuǎn)播于世界各地,是具有世界影響的“禪宗祖師傳說”。這個傳說類的民間文學(xué),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中原文化南遷,楚文化東移,吳越文化西漸,南渡北歸,黃梅就是文化樞紐上的渡口。人們注意到,進出大別山有一道“V”型豁口,那是岳飛在黃梅抗金的咽喉關(guān)口,岳飛就駐扎在這五郎關(guān)。金人當(dāng)年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因為岳家軍人人都會岳家拳。一曲《滿江紅》,氣貫山河,蕩氣回腸,是吳楚文化滋養(yǎng)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岳飛遇害后,四子岳震和五子岳霆潛藏于黃梅大河之濱,整理秘籍《武穆遺書》,八百多年后,經(jīng)黃梅傳人獻給國家,并出版面世。岳家拳在黃梅代代相傳,已經(jīng)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