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穎初 應亨迪 成 晨
坐骨神經(jīng)痛可因椎體錯位、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纖維環(huán)變形或破裂壓迫坐骨神經(jīng),進而誘發(fā)一系列臨床癥狀,若未及時治療,易加劇腰部疼痛程度,降低生活質(zhì)量。目前,腰椎間盤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經(jīng)痛多采用推拿、藥物、針刺等保守治療,其中針刺療法通過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解除神經(jīng)痙攣,改善腰痛,但部分患者依然殘留癥狀[1]。本研究探討腰腿痛一號方聯(lián)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經(jīng)痛急性期的效果。
1.1 對象與分組 選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經(jīng)痛急性期患者84例。納入標準: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及《實用神經(jīng)病學》[3]中坐骨神經(jīng)痛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證型為寒濕痹阻證型;年齡18~74歲;溝通能力、意識正常,能配合觀察等。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病、強直性脊柱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等。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針刺治療,患者取俯臥位,雙側(cè)取穴:腰夾脊、大腸俞;患側(cè)取穴:阿是穴、懸鐘、陽陵泉、委中、承扶、環(huán)跳、秩邊。先消毒,選取一次性無菌毫針(0.25 mm×40 mm),用提插捻轉(zhuǎn)手法進針,平補平瀉,留針時間20分鐘,每周3次,間隔1天治療,治療2周。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針刺治療基礎(chǔ)上口服腰腿痛一號方。組方:麻黃、桂枝各6 g,制川烏3 g,薏苡仁30 g,川芎、當歸、羌活、獨活、萆薢各12 g,木瓜、五加皮各15 g,防風、牛膝、豨薟草、炒蒼術(shù)、鹿銜草各10 g。每日1劑,每劑加清水煎成200 mL,分成2袋,每次1袋,2次/d,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兩組療效及治療前后VAS評分、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及生活質(zhì)量。
1.4 評價標準
1.4.1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2周后,參照改良MacNab標準[4]評定療效。治愈:癥狀完全消失,工作和生活恢復正常;顯效:有輕微癥狀,活動輕微受限,對工作和生活無影響;有效:癥狀減輕,活動受限,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無效:癥狀加重或未有明顯改善。優(yōu)、良、可合計為總有效。
1.4.2 疼痛程度 采用VAS評估患者疼痛程度,使用一條10 cm長的直線,兩端分別標有“無疼痛(0 cm)”“最嚴重的疼痛(10 cm)”?;颊吒鶕?jù)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線上某一點做標記。從起點(0 cm)至標記處的距離長度作為VAS得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劇烈。
1.4.3 生活質(zhì)量 由中文版健康調(diào)查量表36(SF-36)評定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該量表分為軀體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等6個維度,共有36項條目,每個維度分值為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zhì)量改善越明顯。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表1)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體重、身高、發(fā)病位置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療效比較(表2)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0/42),高于對照組的81.0%(34/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4.09,P<0.05)。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例(%)]
2.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和TNF-α水平比較(表3) 治療后兩組VAS評分和TNF-α水平均較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上述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和TNF-α水平比較 ()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和TNF-α水平比較 ()
組 別例數(shù)VAS評分TNF-α(ng/m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27.8±0.92.3±0.876.6±5.338.3±4.3對照組428.0±1.02.9±0.976.9±5.241.9±4.9 t,P0.96,>0.053.23,<0.010.26,>0.053.58,<0.01images/BZ_16_428_1763_458_1812.pngimages/BZ_16_812_1761_842_1809.png
2.4 兩組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表4) 治療后兩組生理功能、生理智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評分較前升高,且觀察組上述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 ()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 ()
組 別例數(shù)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275.3±2.582.9±4.845.0±3.853.2±7.065.4±5.072.7±4.938.6±4.254.3±7.449.7±3.7 58.6±11.0 77.5±12.585.6±4.1對照組4275.3±9.778.6±8.845.4±7.549.2±7.965.4±8.368.7±6.636.9±9.149.0±8.3 50.1±10.954.1±9.177.7±9.0 81.4±10.5 t,P0,>0.052.78,<0.010.31,>0.052.46,<0.050,>0.053.15,<0.011.10,>0.053.09,<0.010.23,>0.052.04,<0.050.08,>0.052.42,<0.05images/BZ_16_396_2882_425_2931.pngimages/BZ_16_703_2879_732_2928.pngimages/BZ_16_1010_2879_1039_2928.pngimages/BZ_16_1317_2877_1346_2926.pngimages/BZ_16_1621_2877_1651_2925.pngimages/BZ_16_1922_2877_1952_2926.png
坐骨神經(jīng)痛屬于一種神經(jīng)性疼痛,多由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目前,根性坐骨神經(jīng)痛的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可能與鄰近神經(jīng)根的機械性壓迫損害、炎癥刺激、免疫反應、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有關(guān)[5]。本病患者常伴有下肢與臀部放射性疼痛、麻木感、患肢溫度降低等表現(xiàn),局部炎性水腫,遷延難愈[6]。針刺療法是在特定穴位施針,通絡止痛,但不治本,疾病易復發(fā)[7]。因此,如何提高療效、縮短治療時間是當前醫(yī)學領(lǐng)域關(guān)注的重要問題。
中醫(yī)學認為,根性坐骨神經(jīng)痛主要病因為風寒濕邪入侵或外傷引起筋出槽及骨錯縫,進而導致經(jīng)絡痹阻,不通則痛?!峨s病源流犀燭》中提及“腰痛,精氣虛而邪客病也……腎虛其本也,風寒濕熱痰飲,氣滯血瘀閃挫其標?!币虼耍静〔C有本虛標實的特征,為寒濕痹阻證型,應以溫經(jīng)通絡為治療原則[8]。腰腿痛一號方是結(jié)合中醫(yī)的理法方藥及醫(yī)學驗方進行辨證施治的中藥方劑,方中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除痹;羌活、獨活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功效;制川烏能祛風濕,止痹痛;麻黃、桂枝溫通經(jīng)脈之效;防風、五加皮、萆薢主以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川芎、當歸活血化瘀,與鹿銜草、豨薟草、炒蒼術(shù)配合有加強通經(jīng)活絡之效;木瓜善治下肢麻木,且解各藥燥烈之性;牛膝補腎壯腰,強筋健骨。
本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SF-36各項指標評分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針刺治療有通經(jīng)疏絡、溫通氣血、鎮(zhèn)痛作用。在針刺基礎(chǔ)上聯(lián)合腰腿痛一號方有扶正祛邪、散瘀止痛功效。腰腿痛一號方可顯著緩解患者腰部疼痛、麻木等癥狀,療效明顯,逐漸恢復患者正常的活動、生活及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9]。
結(jié)果還顯示,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和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可能為通過針刺刺激穴位,可以促進阿片肽、單胺類、膽堿能神經(jīng)遞質(zhì)等物質(zhì)釋放,起強效鎮(zhèn)痛作用[10]。加上腰腿痛一號方效果明顯,方中薏苡仁、當歸、川芎通絡止痛,澤瀉利水滲濕;制川烏、羌活、獨活逐淤除痹,引血下行,可改善患處局部缺血造成組織缺氧,降低致痛物質(zhì)釋放量,緩解感覺神經(jīng)痛感,從而使VAS評分下降[11]。另外,木瓜、萆薢、五加皮有抗菌消炎功效,能夠降低TNF-α水平,改善局部肌肉緊張及痙攣。桂枝解熱除煩,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利于病情恢復。
綜上,針對腰椎間盤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經(jīng)痛急性期患者,在針刺基礎(chǔ)上使用腰腿痛一號方,可提高療效及患者生活質(zhì)量,改善腰部疼痛,降低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