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聃
為回溯觀照上個千年, 法國《世界報》曾評選十二位“千年英雄”,蘇軾是唯一的中國人。評選者認為,蘇軾其人“l(fā)e lettréincorrigible”—法文為“不可更改”,對應中文,則“不可救藥”更貼切。評價主觀色彩強烈,浸入了對其百折不回的贊嘆,此般“雖九死其猶未悔”是如此“不可救藥”。結合讓- 皮埃爾·朗格利埃(Jean-Pierre Langellier)的解讀,便更能體察出這反向式評述的深意:蘇軾驚才絕艷且充滿激情,一生純粹而鮮活,這種通才與爛漫契合法國人的審美,前總統(tǒng)希拉克甚至了解蘇軾詩歌形式與韻律的細節(jié)。
斯人已逝九百年, 若江中沙塵, 肉身有限;就文化與自由向度而言, 卻始終不朽。西方世界對蘇軾的關注源于十九世紀。一八四二年,傳教士郭實臘以蘇軾為楔子,對中國文化做圖景式概述,以英文發(fā)表于《中國叢報》—蘇軾是不世出的通才,從其仕宦生涯可管窺古中國的政治與社會形態(tài)。英國漢學家翟理斯更進一步,翻譯包括前后《赤壁賦》在內的名篇,錄入《古文選珍》;后于一九0一年在倫敦出版《中國文學史》, 大篇幅記述蘇軾生平及作品。白英(Rober tPayne)、克萊默(Launcelot CranmerByng)、韋利(Arthur Waley)等也翻譯過蘇軾詩文,他們基于審美、接受等因素選譯篇章,并做簡單源流考—此為早期漢學研究的范式。這些推介譯作加速了蘇軾在西語世界的傳播,作為中國文化圖譜中的一枚棋子,蘇軾逐漸被西方讀者熟悉。
一九四七年《蘇東坡傳》問世, 林語堂以華人身份撰西文,詩性闡發(fā)蘇軾的達觀知命與樂天超脫,造就域外最著名的中國人物傳記。林氏自述生平熱衷東坡詩文,寫作期待是“以此為樂”,因此,其筆下的蘇軾跳脫出儒士周正刻板的窠臼,帶有鮮活的人之癖,充滿魅力。此書并非嚴謹史傳,作者在史料擇取上有自圓其說的考量:如果說南宋筆記塑造的蘇軾蘊含著時人的故國之思,則林氏筆下的蘇軾便是自身追慕的完美人格投射。林氏的讀者群不通漢語,因此有較大的自由度去重新塑造蘇軾,并從跨文化角度詮釋中國文化。此書獲得了巨大成功,在東亞傳播亦廣,合山究一九七八年即譯為日文,于明德社出版;次年, 講談社再版,一時“洛陽紙貴”。
及至六十年代, 華茲生(Burton Watson)所譯《蘇東坡詩選》成為美國閱讀最廣的古詩選本及古漢語教學的常用教材。之后,歐美漢學界已不滿足浮光掠影式概述, 或常規(guī)性研究模式,蘇軾的重要性被逐步發(fā)掘:《北宋主要詞人》〔劉若愚(JamesJ .Y.Liu)〕為專項文體斷代研究,蘇軾是重點詞人,孫康宜《晚唐至北宋詞體的演進》分析蘇軾詞的模式。文本解析是此階段的研究范式, 涌現(xiàn)了一批學術論文,如《山水與蘇軾思想》《中國詩人的疏離與和解:蘇軾黃州貶謫》等。域外研究者關注到貶謫之于蘇軾的意義,“幽人”蘇軾洽洽自如,依舊煉丹、釀酒、交友、出游,怡情適性,身無掛礙,真正實現(xiàn)了對人生本真意義的追尋。
八十年代之后研究切入點更為多樣,或在時空框架下自然書寫,或關注詩人內心世界,如《重游廬山—佛教思想對蘇軾詩歌的影響》 〔管佩達(Beata Grant)〕、《東坡之路—蘇軾詩學之聲的演變》〔傅君(Michael Fuller)〕、《詩人的貶謫與回歸:蘇軾研究》〔唐凱琳(Kathleen Tomlonovic)〕等。研究關注到蘇軾宗教思想與詩學觀念的互滲,探究詩歌中的自我建構,詩人、修道者與士大夫三位一體的矛盾與張力所在。
英美文學出身的學者傾向于比較研究路徑,如《自然與自我:蘇東坡與華茲華斯詩作比較研究》〔楊立宇(Vincent M.Yang)〕,融合中西詩學理論。艾朗諾及宇文所安亦關注比較詩學中的蘇軾,《作為歷史和文學研究資料的蘇軾書簡》從文學與歷史角度研究尺牘作品,拓展了新的研究角度;《蘇軾生活中的文字、形象與行為》則以時空及隱喻視角解讀詩歌,以跨語境思維詮釋文論概念,如“隱喻”承載著深刻情感,有打破時空的力量,而“蘇軾詩文的隱喻將讀者帶入更闊大的人類或宇宙語境中,詩人的士不遇及所遭受的磨難便在這自嘲聲中被消解”。
政治哲學研究也是域外蘇軾研究的前沿議題, 方法理路及價值判斷迥異于中國傳統(tǒng)研究, 艾朗諾、包弼德(PeterBol) 等將蘇軾置于唐宋思想轉型中, 分析其在政治、道德、倫理上的影響, 展現(xiàn)了蘇軾作為政治哲學家的形象。
唐凱琳曾梳理其時及之前的海外蘇軾研究,完成《西方漢學界的蘇軾研究》。無論是觀照其個人經(jīng)驗的主觀性,描摹其世態(tài)人生的多樣性,抑或是反映其價值觀的多元性,海外研究者的主旨傾向于建構生動鮮明的詩人蘇軾。這種情感投射固然受到《蘇東坡傳》的影響,但歸根結底源于蘇軾獨特的個性情懷,以及詩文所傳達出的趣味性特征。
海外研究者以他者視閾,體察出宋型文化表征之一為“重趣”:宋人不認為世俗之趣遜于唐人功業(yè)之趣,詩學觀念多跳出原始儒家詩教范疇—“山川草木蟲魚之類,皆是供吾家樂事也”(蘇軾:《與子明兄》),此樂非“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式帶有功用價值的獲得。如若說南宋人重構了符合宋世審美的蘇軾,那么海外漢學家也有借蘇軾一窺簪花試酒古國風流的心理暗旨,他們?yōu)樘K軾“文化和道義方面的人道精神”所吸引,在國士無雙的形象外,有更多的赤子之趣呈現(xiàn)。
二十一世紀以來,海外蘇軾研究趨于精深化,進入全新階段。如果說文本精讀或文化史研究高度依賴語文學與歷史學,那么當下研究則需以中國古典美學為主體,發(fā)掘當代理論價值。因此精通語言及中西文論的華人研究群體出現(xiàn),他們擁有廣闊的人文視野,有捏合貫通中西思想的能力,彌補往昔研究中過分關注文本的缺陷。海外漢學發(fā)展難點之一是中西理論體系相異,華人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彌合了這種矛盾,他們熟悉異文化的語言與文學傳統(tǒng),非他山之石,亦可攻玉。
楊治宜《“自然”之辯:蘇軾的有限與不朽》一書,從杜步斐類似自然物的現(xiàn)代雕塑引入,比擬對藝術與技巧生發(fā)反思的宋元:平淡不是藝術技巧的缺失,而是文學家的主動選擇, 摒棄匠氣,向天然回歸,充溢自然之趣。如不知其內化過程的繁復,則不啻管中窺豹。蘇軾詩歌中有自然流出的“空明”,“一似全不著力,而自然沁人心脾”(趙翼:《甌北詩話》)。詩論者認為東坡的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不設障礙,毫無保留。文學接受中,更傾向于突出蘇軾的才華橫溢,創(chuàng)作背后的殫精竭慮被隱去,其人其文成為一種自然而然。
自然美學的理想是非刻意而為,無范式可供參考,卻引起受眾審美的沉思。自然物抒寫是體現(xiàn)蘇軾自然美學的有機組成,楊治宜試圖闡發(fā)自然物與自我意識的關聯(lián):花朵、奇石、山水之愛為歷代文人所好,蘇軾直言“智巧便佞”,反對人工弄巧;“觀色觀空色即空”,動人非因色相,而是物質存在的意義,是無言、永恒的真諦象征。這種理路似釋家,“山河草木物物都是真心顯現(xiàn)”(《正法眼藏》,卷一上),自然之美若禪。
躬耕是與自然相親的實踐,和陶詩便是文學投射,最能體現(xiàn)蘇軾的自然美學。蘇軾對陶潛的接受并非簡單尚古,而是產(chǎn)生了歷時性共鳴:垂老投荒的蘇軾與早年掛靴的五柳先生相比,殊途同“歸”—陶潛歸隱田園緣于天性,蘇軾暮年貶謫也未嘗不是率真本性所致。蘇軾欣賞陶詩平淡自然,晚年有意效仿,詩風有較大變化,雖元好問等認為“東坡和陶,氣象只是東坡”(查慎行:《蘇詩補注》),而“似澹實美”卻是學陶之后的詩歌美學傾向。達到這種美學境界,需精誠練習方能隨心所欲,在創(chuàng)作臨界點忘卻規(guī)則束縛,既非物我相隔,亦非物我兩忘,最終可自由遨游于藝境。自然不意味著完美,卻生發(fā)出亙古之趣,通過語言而不朽。
這種對蘇軾的解讀未拘泥于某一特定圈層,楊治宜以“自然”議題切入研究考察, 帶入哲學、文學及美學話語語境??傮w而言,蘇詩的自然審美不執(zhí)著于自然本身,在實踐中不將審美過程預設為超越性體驗,而將之當成真實世界的生活本身。美學風格看似平淡,卻是一種“帶著欺騙性的簡單”(97 頁),非雕琢而成的自然,是學養(yǎng)、認知內化而成的赤子之性,可反復體味。
自然之思作為文化元素一直貫穿著后世的蘇軾接受,包括圖像學展示。今人不知蘇軾面貌,李公麟寫真得黃庭堅稱贊,只因神似,“極似東坡醉時意態(tài)”,現(xiàn)存清朱野云摹本是典型文人畫,蘇軾著冠長須,持藤杖坐于孤石之上。后世流傳最廣的并非此幅,而是描摹其嶺海生活的笠屐圖:蘇軾戴笠穿屐,雨中施施然漫步,若嶺南村叟。中外畫師都曾以此情境構繪蘇軾,面貌不同,而斜步風雨的瀟灑自如類似,更有日本十五世紀無名僧所繪的笠屐圖,蘇軾側身持杖前行, 不見面容,而姿態(tài)灑脫自然。儋州雨中的蘇軾, 不是文壇領袖, 不是謫臣,而是放下一切束縛的自由與自然的象征,此趣通達天地。
新一代域外研究者將古代文論與西方文論中“自然”“平淡”等美學觀念等而視之,彼此參照,激發(fā)了其中的潛能,從大文化史視角詮釋傳統(tǒng),“從而得到一種更富生命力的新中有舊的傳統(tǒng)”(陳平原:《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近年來,頗多成果以中文發(fā)表,或大量譯為中文,反哺國內蘇軾研究。文化實現(xiàn)走出去的當下,不僅需要來自海外的異質化視角,也需要有深諳文獻及西語的本土學者,兼顧文本真實及視野開闊,真正實現(xiàn)跨文化研究交流。
我們希望世界了解什么樣的蘇軾?文獻史料中,蘇軾多面而復雜,既有烏臺詩案后意欲自盡的絕望,也有嶺海時期“平生萬事足,所欠惟一死”的超邁??梢源_定的是,蘇軾生前身后皆為人稱贊,“雖才行高世,而遇人溫厚,有片善可取者,輒與之傾盡城府,辯論唱酬,閑以談謔,以是尤為士大夫所愛”(王崇慶:《元城語錄解》),一派赤子之趣。
宋宣和年間,宋廷更禁東坡文字,有士人哀嘆“人間便覺無清氣,海外何人識古風”,蘇軾被視為道統(tǒng)之所在,人們擔憂其文字被禁,海外無從知曉中華文化的妙處。彼時宋人未南渡,預料不到蘇軾作為黨爭失敗者,將獲得再評價,成為文化符號與象征,更無法知曉千年后海外諸人從蘇軾身上汲取的靈感。法國漢學家帕特里克·卡雷(Pat r ick Car ré)曾以黃州貶謫為主題,寫就小說《永垂不朽》。作為宋人的蘇軾肉身有限,而融入世界文學史,成為“極具批判精神并富有淵博學識,不再是苛刻的評論家而更是對萬物都好奇的智者”〔成安妮(Anne Cheng)〕的蘇軾,自然通達,滿懷生機勃然之趣,永恒而不朽。(《“自然”之辯:蘇軾的有限與不朽》,楊治宜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二0一八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