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以“圣人”之德的養(yǎng)成作為教育的目標,貫徹“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和“不言之教”的教學方法,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區(qū)別了知識獲取的“為學之道”和智慧增長的“為道之道”。老子的教育理想和教學方法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文化的寶貴資源,對于當代教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仍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所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派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集大成者,對中國哲學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老子曾經(jīng)擔任周朝的守藏史,后辭官歸隱,著書立說,并收徒傳學。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老子繼承了古圣先賢的人格教育理念,提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方法,主要包括“圣人”之德的養(yǎng)成、為學與為道的不同方法、圣人“不言之教”的教學智慧等,對于當代教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仍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圣人”之德:老子的理想人格教育
作為先秦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哲學的核心范疇是“道”,而“德”則是“道”的品質(zhì)和屬性,老子教育的理想是通過對“道”的學習和領悟,培養(yǎng)出有“德”之人,尤其是培養(yǎng)出能夠?qū)嵭小盁o為之治”的精英政治家即“圣人”,當然所要治理的國家最好是“小國寡民”,這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哲學王”及其治理的城邦小國是不謀而合的。“圣人”是老子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標,他在書中頻繁地提及“圣人”的人格魅力,“圣人”一詞出現(xiàn)高達29次之多。
老子認為,“圣人”效法天地和大道而行事,在他們的身上體現(xiàn)了可貴的人格即“德”。老子認為,“圣人”具有一些常人所不具備的人格魅力:(1)圣人是自知自明的;(2)圣人慈愛,沒有偏心和私心,以百姓之心為心;(3)圣人崇尚儉樸、奉行寡欲,無為好靜;(4)圣人謙下處后,功成身退,為民作表率??梢钥闯觯献铀瞥绲摹笆ト恕逼焚|(zhì)就是“道”的屬性在人身上的體現(xiàn),當然老子認為“圣人”是自知自明的,圣人具有自我學習領悟的稟賦和自覺性。
老子將圣人所具有的品德稱為“玄德”“上德”“孔德”“常德”等,圣人的美德,是去除了一切世俗貪欲、拒絕物化異化的理想人格,圣人不言、不爭、不有、不恃、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居功、不戀名、不妄為,這樣的圣人來治理國家,必然能夠帶來一個廉潔自由的政治環(huán)境,也是道家所一直所期待的“天下玄同”的“太平”世界。
那么圣人之德如何養(yǎng)成?老子認為,天地萬物包括人都源自于“道”,因此人的行為也要符合“道”的要求,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認為人若效法于“道”就具備了“德”,而“德”是可以通過尊道貴德的學習實踐而得以涵養(yǎng),故稱“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老子》第二十一章)。要養(yǎng)成圣人之德,惟有遵循大道,不違天道,不背民心,遵從道的規(guī)律行事,也就是遵從“慈、儉、不為天下先”的大道精神。老子以嬰兒來比喻得道者的狀態(tài),認為嬰兒的行為最符合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嬰兒的行為順從自然大道,無有機巧,代表著道之原始的無為狀態(tài)和無限生命力。在老子的哲學里,“赤子”“嬰兒”蘊含了道的混沌、樸、柔、自然之屬性,是最接近于道的完美人格,是世人人格自我修養(yǎng)的榜樣所在。圣賢之人以至于平凡之人,皆能以修德為務,則自我人格之完善、家庭社會之和諧、國家天下之太平,則指日可待了,故稱“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第五十四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種知識體系及學習方法
人類的知識體系包括經(jīng)驗性常識和真理性知識,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老子區(qū)別了一般經(jīng)驗常識獲取的“為學之道”和普遍真理知識獲取的“為道之道”,并且認為兩種知識的獲得方法是截然不同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第四十八章)。
老子認為,一般經(jīng)驗知識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而逐漸積累,從而構建個人的知識體系和認知世界;但真理智慧的獲得正好相反,與一般經(jīng)驗知識獲取作“加法”不同,它需要人們作“減法”,也就是要求學習者通過致虛守靜的方法,不斷地拋棄掉固有的知識成見和后天習氣,逐漸回歸到純樸無雜的“無為而無不為”狀態(tài),如此“為道”的方法老子謂之“觀復”,即在虛靜中體悟大道的本質(zhì),達到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從而獲得了關于真理的知識即“明”:“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十六章)。
老子所謂的“學”和“道”,與現(xiàn)代學科體系的“科學”和“哲學”兩大知識領域大致可以對應??茖W作為一般性的常識,需要學習者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和實踐,也就是老子所謂的“為學日益”,通過歸納的方法得出科學知識的一般性規(guī)律;哲學作為真理的探索,在一般科學知識實踐的基礎上,層層去除具體科學的個別性差異和已有的知識成見,也即老子所謂的“為道日損”,使用演繹的方法提煉或剝離出最普遍的原理和本質(zhì)?!肚f子》所謂“得魚忘筌”,同樣適用于為學和為道的方法,“魚”可以視為是最終的目標“道”,而“筌”則是認識“道”的手段和途徑即一般的經(jīng)驗知識,當人們認識真理的“道”之后,就應該舍棄認識“道”曾經(jīng)掌握和使用過的那些一般性經(jīng)驗知識,這正是對老子“為道日損”最為恰當?shù)脑忈尅?/p>
雖然“為學”與“為道”的方向和方法不同,但兩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邏輯聯(lián)系,缺一不可?!盀閷W”為“為道”提供了一般性的經(jīng)驗知識基礎,而追求真理的“為道”則是“為學”的最終目的,二者共同構成了人類兩個重要的知識領域,也是人生學習生涯的兩個重要階段,但具有終極意義的“為道”顯然更為重要。老子強調(diào)為道者應“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老子》第六十四章),為道者應探索世俗之人所不愿意追求的真理性知識,不要在一般性經(jīng)驗知識學習上浪費精力,并且拋棄那些一般性經(jīng)驗知識帶給人們的機智和聰明:“絕圣棄智,民利百倍”,“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老子》第十九章),減少世俗個人欲望的牽繞,突破一般性經(jīng)驗知識的認知藩籬,才能從科學的必然王國抵達真理的自由王國。
“不言之教”:老子教學智慧的現(xiàn)代啟示
春秋時期,天下大亂,諸侯爭霸,老子激烈地抨擊禮教為亂世的罪魁禍首,稱世道人心渙散的根源在于人們遠離了“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老子》第三十八章)。老子認為大道不行而倡導禮教是舍本逐末,儒家仁義禮教是為了文飾現(xiàn)實政治,道德規(guī)范不是出自人們的本真自然,造成言與行的不相統(tǒng)一,不可避免帶有很強的虛偽性。
在批評儒家禮教虛偽性的基礎上,老子對于圣人的“不言之教”寄予期待。老子認為“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圣人”的教化從來不是通過瑣碎無用的言語,而是他們自己正在實踐的合乎“道”的行為本身。老子以“圣人”之德的養(yǎng)成作為人格教育的目標,旨在培養(yǎng)出具備高尚人格魅力的精英政治家,以實現(xiàn)“無為而無不為”的“圣人之治”,同時“圣人”也以自己的行為成為社會的模范,從而教化世人實現(xiàn)個人德行的完善和社會政治的清明。
同時老子也認識到,“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四十三章)。世人對圣人的“不言之教”并不重視,這讓老子本人也深感失望。但為了實現(xiàn)他的社會理想和教育目標,老子積極地投入“道”的教育實踐之中,不斷地向世人傳揚“為道”的原則:“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稱其所教的去強為弱的為人之道,乃是古圣先賢代代相承的“不言之教”,那些違背這個原則的人必然受到“道”的懲罰,作為鮮活生動的反面教材,也是另一種具有警示意義上的“不言之教”。老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智慧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寶貴資源,歷經(jīng)兩千多年仍然具有雋永的生命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寄托在教育事業(yè)上。當前我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還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技術輕德行、重言傳輕身教的問題,大學的人文素質(zhì)教育偏少或缺失,不少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好學習知識和為人處事兩種學問之間的關系,一些教師也不能較好地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致使“教”與“學”之間的親密關系日漸疏離甚至斷裂。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汲取老子在教育教學上的原則和方法,讓中華傳統(tǒng)教育智慧在新時代教育事業(yè)中煥發(fā)新的活力,要以身正為范、知行合一的教育使命感投入教學實踐之中;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人格教育,并引導學生運用哲學思維來思考專業(yè)知識問題,努力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闹袊厣鐣髁x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簡介
劉康樂 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