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秀
統(tǒng)編本教材大幅增加了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而且設置了專門的人文主題,提出了明確的語文要素,可見其地位突出。這些文章文質(zhì)兼美,內(nèi)涵豐富,對于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這類課文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距較遠,導致他們對文本的理解難以深入,在情感上也難以與文中人物產(chǎn)生共鳴。因而,我們要基于兒童的立場,在這片紅色沃土上深耕細作,用語文教學特有的方式在落實語文要素的同時使學生的心靈得以浸潤,擦亮民族精神的底色,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一、查閱相關資料,加深文本理解
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具有鮮明的歷史烙印,記錄著一段段悲壯的歷史以及當時出現(xiàn)的英雄人物。學生的生活實際與之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往往不明白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不理解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因此,查閱相關資料可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對此,教材中也明確提出了相關的語文要素:中年級應學習查找、整理資料的方法;六年級上冊“走近魯迅”單元要求“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六年級下冊“理想和信念”單元明確提出“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由此可見,查找、篩選、運用相關資料是學習這類課文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查閱資料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上網(wǎng)、讀專題書報、看相關影視,也可以向老人咨詢,還可以到實地調(diào)查。
可借助的資料類型多種多樣: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別人對作品的注解或評論……如“走近魯迅”單元中《好的故事》一文寫于1925年,正處于文言文向現(xiàn)代白話文的過渡時期,一些字詞的用法與現(xiàn)在不一樣,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當時正是北洋軍閥統(tǒng)治的黑暗時期,魯迅先生以筆為槍,激發(fā)起民眾的救國意識。這篇散文詩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內(nèi)容具有特殊的含義,要深入理解并不容易。所以,我借助課后的“閱讀鏈接”,并補充《野草》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名家對《野草》的評論,這樣有助于學生了解當時社會的黑暗,體會魯迅先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深入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
當然,對資料的補充要適時適度。一般來說,課前預習時查找相關的歷史背景、人物簡介,上課伊始進行交流;課中根據(jù)學習的重點難點引入資料,幫助理解,感悟人物形象;課后推薦閱讀相關的文學作品,再次探尋相關的資料,進一步深化理解。筆者曾有幸聆聽過王崧舟老師執(zhí)教的《十六年前的回憶》,課中有五處資料的補充,每一處都很巧妙、很有效。一上課,他就拋出一個問題:“我課前請大家查閱資料,你對李大釗有哪些了解?”接著出示中國共產(chǎn)黨幾代領導人對李大釗的評價,讓學生對李大釗有初步的認識。然后結(jié)合時間提問:“1927年,中國發(fā)生過哪些重大的事件?”學生在交流中知道了文中的事情就發(fā)生在這樣血雨腥風的歷史背景下。在學習“法庭上”這部分時,學生對“平靜而慈祥”理解得不深入而產(chǎn)生疑問,王老師適時補充了李大釗在獄中受盡折磨的一段真實史料。學生讀后對這一反常外貌描寫的體會不再停留在字面上,而是上升到感受他堅貞不屈,對黨無限忠誠的革命精神。結(jié)課環(huán)節(jié),王老師還拓展了一系列具有這樣的革命精神的事例,學生的眼中有淚水,有敬佩,有堅定。不用說,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文本內(nèi)容,同時傳承了革命精神。
資料的呈現(xiàn)方式除了文字,還可以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巧妙引入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源,助推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學《七律·長征》時播放電影中翻越大雪山和飛奪瀘定橋的片段;在《狼牙山五壯士》的課堂上,巧妙插入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的相關片段,學生就會在愉悅的視聽感受中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
二、品讀語言文字,走進人物內(nèi)心
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不等同于歷史,它是以文學的形式銘記那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在教學中,如果僅僅停留在查閱資料、理解內(nèi)容上,就遠遠沒有達到文本所承載的希望。我們應該立足于落實語文要素,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文字,品析其中奧妙,走進人物內(nèi)心,感悟人物的具體形象,在語言文字的熏陶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受王崧舟老師的啟發(fā),我在教學《十六年前的回憶》時,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1)找出描寫李大釗外貌、神態(tài)和言行的句子,在旁邊作批注。(2)學生匯報的過程中緊扣“反常表現(xiàn)”進行品味:李大釗有哪些反常的表現(xiàn)?為什么會有這些表現(xiàn)?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3)探究“反常表現(xiàn)”背后的力量,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在品讀中升華情感。
在多層次品讀語言的過程中,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落實了單元語文要素,提高了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同時,李大釗對孩子的慈愛,對革命的高度負責,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在危難時刻從容赴死的感人形象,已經(jīng)深深地烙在學生的心中。這樣,用語文的方式傳承了革命文化,摒棄了空洞的說教。紅色童心在語言的品味中滋養(yǎng),在潤物無聲中浸潤,家國情懷在朗朗書聲中厚植。
深層次的品讀能引領學生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真切地感悟人物的具體形象。如執(zhí)教《狼牙山五壯士》時的一個教學片段:
學生匯報對句子“他剛要擰開蓋子……用石頭砸!”的感受。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生:搶前一步、奪過、插在。
師:為什么會給你這樣的感
受呢?
生:馬寶玉奪過來,是想讓這顆手榴彈等到更多的敵人沖上來的時候再扔出去,可以炸死更多的敵人,讓它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師:你能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生讀)
師:還有不同的感受嗎?
生:我感受到馬寶玉做事果斷,身手敏捷,從“猛地舉起”“砸”感受到他對敵人充滿了刻骨的仇恨。
師: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
(生讀)
師:你們聽出了什么感覺?
生:仇恨,但還是不夠敏捷。
師:會聽,相信你也會讀,讀吧!
(生讀)
師:果斷,敏捷,仇恨,大家一起讀!
(生齊讀)
這時,我看見同學們面容嚴肅,眼露仇恨,配以動作。此刻,馬寶玉的形象、馬寶玉的精神已經(jīng)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反復的誦讀,能讓學生的心靈不斷被蕩滌,所以我在教學中堅持引導學生誦讀、積累。如教學《七律·長征》,在理解的基礎上安排了個人讀、小組讀、師生對讀、范讀、引讀、配樂朗讀等多種方式,引領學生讀出韻味,熟讀成誦。在一次又一次的誦讀中,紅軍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蕩滌著學生的靈魂,浸潤于他們心間。繼而誦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讓家國情懷滲透進每個學生的心靈。
三、落實語言訓練,實現(xiàn)文道合一
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一般都是感人的故事和偉大人物的形象,內(nèi)心世界非常豐富,語言也有其獨特之處。我們應該把語言形式與精神力量有機結(jié)合,把落實語文要素與傳承紅色基因有機結(jié)合起來,用好教材這個例子,實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高度統(tǒng)一。
這類課文多數(shù)都在敘述上留下了空白,為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也是傳承人物革命精神的切入口。如在《橋》一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留白處思考交流:(1)“小伙子瞪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后面。”這時,小伙子會想些什么?(2)“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比绻蠞h有機會喊,他會喊什么?在交流匯報中,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老支書的高大形象,獲得精神品格的涵養(yǎng)。這樣教學不著痕跡地滲透了家國情懷,滋潤了紅色童心。
王崧舟老師在執(zhí)教《十六年前的回憶》時,巧妙運用“寫一寫”來促進學生閱讀的內(nèi)化。他是這樣安排的:“父親說完,又望了望‘我們。這一刻,李大釗有多少話想對女兒說呀!他最想說的是什么呢?女兒又想對李大釗說什么呢?同學們,請進入父親和女兒李星華的角色,寫一寫?!边@樣的角色轉(zhuǎn)換,使學生深入到故事之中,收到了情動而辭發(fā)的效果,語言文字也煥發(fā)出了生命的活力,革命精神在心中扎下了根。
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文章的表達方法上進行研究,如《狼牙山五壯士》和《開國大典》的點面結(jié)合,《十六年前的回憶》通過人物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為人民服務》運用多種方法闡明“為人民服務”這一觀點,《橋》的情節(jié)設計和巧用環(huán)境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
四、拓展教學外延,弘揚紅色基因
對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還應與綜合性學習有機結(jié)合。統(tǒng)編本教材的編排特點也要求教師要有課程建構(gòu)的意識,如六年級下冊專門安排了革命文化題材的綜合性學習——“奮斗的歷程”,更要求教師要搭建好課內(nèi)與課外學習相融合的平臺。我們要通過課堂的語言實踐讓學生獲得革命精神的熏陶,通過課外活動的延伸使革命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得以深化,使紅色基因得以弘揚。
如六年級下冊“理想和信念”單元,學完《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shù)氐募t色資源,請老兵進入校園講故事,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參觀、去拜訪;學完《為人民服務》,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學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可以結(jié)合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讓學生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閱讀課內(nèi)課外的紅色故事,開展閱讀分享會。同時,還可以結(jié)合綜合性學習要求,讓學生搜集紅色詩歌,共同制作一本詩集,寫一篇習作表達自己的心愿,舉辦手抄報比賽,等等。
語文學習的外延可以無限拓展,可以鼓勵學生讀名著,還可以融合其他學科舉行活動,深化對革命文化的理解,使紅色基因不斷生根發(fā)芽。每年的研學活動,我都會精心組織,先和學生商量研學目的,讓他們帶著問題出去,帶著收獲回來。一次,在學完“革命歲月”單元不久,恰逢研學目的地是冼太夫人故里和潘茂名紀念公園。于是,我和學生商定要解決的問題:(1)冼太夫人和潘茂名是什么人?有哪些事跡?(2)別人怎么評價他們?參觀冼太夫人故里時,一位學生一改平日的不羈,安靜地走在我身邊,說:“老師,我今天才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那么多人犧牲了才換來的,今后我要向革命先輩們學習?!?/p>
在革命文化題材類課文這片紅色沃土上,只要基于兒童的實際深耕細作,查閱相關資料,深入解讀教材,精心設計,把語文要素的達成作為內(nèi)驅(qū)力,優(yōu)化教學策略,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地品讀語言文字,落實語言訓練,拓展教學外延,讓他們多維度、全方位地受到熏陶,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浸潤紅色心靈,培養(yǎng)家國情懷,擦亮民族精神的底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作者單位:廣東信宜市第五小學)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