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官要官現(xiàn)象敗壞風氣,流弊無窮,必須深化公正、科學的用人制度,實行嚴格的監(jiān)督機制,讓心術不正者無隙可乘。
最近,《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發(fā)表文章《嚴防選人用人不正之風》,點名批評了一些官員“跑官要官”的行為,引起輿論關注。
跑官要官是個老話題,但又是個“新”趨向。所謂“新”,是黨的十八以來黨中央大力度反腐反貪,其中就涉及跑官要官問題。在嚴厲的打擊之下,官場上的腐敗現(xiàn)象一度有所改觀,甚至有些“銷聲匿跡”的趨勢。然而,腐敗毒素的消除需要相當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仍不乏鋌而走險者。在一些地區(qū)、一些行業(yè)、一些單位,一些投機鉆營者,還幻想著以不正常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芭堋薄耙爆F(xiàn)象時有發(fā)生。
“跑官要官”,顧名思義,就是以“歪門邪道”,獲取不正當利益。正常的官職晉升有程序、有條件、有標準、有原則?!芭堋焙汀耙眲t反其道而行之。
“跑”也好,“要”也罷,肯定不是字意上的“動動腿腳”“說說好話”這么簡單,背后必定有利益輸送?!芭堋?,是到有權有勢的人那里“獻媚”“獻金”,博得“領導”的青睞,“要”,表面上看是“耍橫”,其實跟“跑”如出一轍,都少不了兩個字:利益。無利可輸,再能“跑”,再能“要”,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凡被“跑”“要”的,一定是權勢人物,而且身上必定有“污點”。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身正氣、遵紀守法、按章辦事,這樣的領導你想“跑”、想“要”都無法下手,也不敢下手。反之,那些理想信念坍塌、黨性原則喪失、財迷心竅,表面可能還一本正經(jīng)、裝腔作勢,實際見錢眼開、毫無準則底線的所謂“領導”,必然就成了“圍獵者”的首選目標。
廣安市廣安區(qū)政府原副區(qū)長、廣安區(qū)公安分局原局長譚福川算是一個典型。他在任職期間,先后收受副局長張某“進貢”的現(xiàn)金36萬元,下屬羅某的23萬元,和其他19名下屬的196萬元。
坊間有言,兔子不吃窩邊草。譚福川恰恰相反,“吃”的就是身邊人。一個分局中領導干部不會很多,但從調(diào)查揭發(fā)出的證據(jù)看,已有超過20名大大小小“領導”給譚福川送錢,足見譚福川的胃口有多大了。
當然,輸送者絕不會把自己當“傻子”,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吃小虧占大便宜”,甚至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一種下注。事實也證明,有投入確實會得到一定回報。那位張某送錢后被調(diào)整分管治安工作,還被推薦擔任了分局黨委副書記、前鋒區(qū)公安分局政委等職務;那位羅某也如愿被提拔為分局警務保障室主任、機關黨委書記、副局長。
“皆大歡喜”,滋生了腐敗,敗壞了黨紀國法。隨之而來的,獲得提升的張某、羅某,會不會重蹈自己的覆轍,把手再伸向自己的下屬呢?答案不敢說百分之百,但大概率絕對存在?!暗掏鈸p失堤內(nèi)補”,這是何等可怕的循環(huán)?
武則天時期,為了清除政敵、籠絡人心,不顧原有的官僚制度,大肆擴張增加官位,賣官鬻爵盛行,導致朝堂魚龍混雜,出現(xiàn)了“若銓實用,百無一人”的局面。這種現(xiàn)象在晚唐到達頂峰,幾乎所有的“官吏”制度、法律、約束,都蕩然無存,唐王朝因此一步步走向滅亡。
我們的黨,我們的制度,讓我們有信心和能力遏制腐敗的延伸,但也不可掉以輕心。必須深化公正、科學的用人制度,實行嚴格的監(jiān)督機制,讓那些“心懷僥幸”,“想入非非”的人無法去“跑”,沒地方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