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鄭念 付文婷 許哲平 劉閣 邵賽兵
[摘? ?要] 科普中國智庫是中國科協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戰(zhàn)略部署,專家?guī)焓强破罩袊菐斓闹匾M成,旨在構建聚合政府、學界、業(yè)界專家的合作平臺,形成專家、情報數據、評價一體化的科普智庫情報和人才數據資源庫,擴展科普中國智庫專家合作資源,充分發(fā)揮科普智庫咨政建言作用,助力科普工作在科技自立自強和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fā)揮戰(zhàn)略支撐作用。本文通過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煸诠δ芏ㄎ?、管理機制、入庫標準、功能設計、系統技術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路徑,探討了專家智庫的建設創(chuàng)新模式:通過構建面向智庫數據治理的專家智庫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理念創(chuàng)新;通過構建面向智慧專家智庫的數據驅動型智庫中臺實現實踐創(chuàng)新。
[關鍵詞]科普智庫? ?專家智庫? ?建設模式? ?智庫數據治理
[中圖分類號] N4 [文獻標識碼] A [ DOI ] 10.19293/j.cnki.1673-8357.2023.01.013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提高社會文明程度”部分提出“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國家科普能力表現為一個國家向公眾提供科普產品和服務的綜合實力,主要包括科普創(chuàng)作、科技傳播渠道、科學教育體系、科普工作社會組織網絡、科普人才隊伍,以及政府科普工作宏觀管理等方面[1]。建設科普專家智庫是提升國家提供科普服務能力、發(fā)揮政府科普工作宏觀管理職能的有效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型智庫建設。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中國特色智庫做出重要批示,提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目標。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任務。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指明了方向。2021年6月,國務院印發(f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guī)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2021—2035年)》],提出“打造科學素質建設高端智庫”。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中國科協于2021年11月26日成立科普中國智庫,這是中國科協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戰(zhàn)略部署,探索新時代科普智庫組織機制的重要實踐,由中國科普研究所負責具體建設。專家?guī)熳鳛榭破罩袊菐斓闹匾M成部分,旨在聚合具有權威影響力的科普研究共同體,構建以政府、學界、業(yè)界專家為主體的“小核心,大外圍”智庫合作網絡合作平臺,形成專家、情報數據、評價一體化的科普智庫情報和人才數據資源庫,擴展科普中國智庫專家資源,推進科普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充分發(fā)揮科普智庫咨政建言作用,助力科普工作在科技自立自強和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發(fā)揮戰(zhàn)略支撐作用。目前,國內外以科普為核心業(yè)務領域的智庫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鮮見關于科普智庫專家?guī)斓难芯?。已有相關研究成果多分別探討科普智庫和專家?guī)欤破罩菐旖ㄔO研究主要包括建設主體、建設目標、建設重點、服務對象四個方面,涉及政策研究、建言獻策、人才建設、影響力、高校、公眾等主要內容[2-7];專家?guī)煅芯慷嗑劢褂谌瞬沤ㄔO機制、評價機制、職業(yè)表現、勝任力研究、社交網絡分析等維度[8-12],其反映的主題內容分別為專家?guī)祛愋?、專家?guī)熨Y源建設、專家?guī)旌诵墓δ艿萚13-18]??傊F有研究多把專家資源作為智庫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宏觀群體功能特點簡略提及,在面向新社會環(huán)境變遷的科普專家智庫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面向智慧服務的專家智庫建設模式研究方面尚有提升空間。本文結合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斓慕ㄔO實踐,分析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煸诠δ芏ㄎ?、管理機制、入庫標準、功能設計、系統規(guī)劃等方面的建設模式,總結提煉科普智庫專家?guī)斓膭?chuàng)新建設模式,為科普專家智庫建設發(fā)展提供參考。
1我國科普智庫及科普專家?guī)旖ㄔO現狀
1.1建設進展
1.1.1國家政策法規(guī)環(huán)境不斷完備
一方面,國家從立法、實施細則、發(fā)展規(guī)劃、指導意見等多個層面不斷完善我國科普智庫及科普專家?guī)斓捻攲釉O計(見圖1),從法律層面界定了發(fā)揮智庫作用是科協等社會力量的主責主業(yè)。
另一方面,中國科協作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也在實施層面從發(fā)展規(guī)劃、指導意見、協會章程等不同維度不斷完善科普智庫及科普專家?guī)斓南嚓P部署(見圖2)[19],作為不斷提升國家科普能力的重要舉措。
1.1.2科普智庫專家?guī)旖ㄔO實踐初見成效
(1)從中央到地方的準科普智庫專家?guī)旖ㄔO初成體系
由科技部牽頭建設的國家科技專家?guī)欤壳耙呀浖{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從國家層面匯聚了科技、產業(yè)和經濟高層次人才,服務于國家科技管理,助力科研活動和成果轉化及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服務行業(yè)和地方發(fā)展,服務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全局。此外,中國科協還牽頭建設了“科創(chuàng)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等科技人才信息庫和服務平臺,聚焦科技人才知識分享與社交服務等功能。2015年8月,中國科協成立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院,主要負責科技政策、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創(chuàng)新文化以及科技數據中心、國家高水平科技創(chuàng)新智庫建設等工作,建設了中國院士數據庫平臺等專家數據庫。以上專家?guī)祗w系雖然不是專門的科普智庫專家?guī)?,但屬于面向全國范圍建設的廣譜性人才信息化服務平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科普智庫的作用,可以視為準科普智庫專家?guī)臁?/p>
與此同時,地方性和行業(yè)性科普智庫和專家體系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2022年8月,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牽頭,依托上海科學傳播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上??萍拣^、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共建的上??萍紓鞑ブ菐焓侨珖准衣摵峡破請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傳播智庫,將重點聚焦國內外科學傳播政策與實踐研究、非正式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及長三角地區(qū)公民科學素質研究[20],成為地方性科普智庫的代表。作為行業(yè)科普智庫的探索,2018年4月14日,光明網健康科普傳播智庫成立,旨在共同探索和實踐健康傳播新業(yè)態(tài),助力“健康中國”戰(zhàn)略宏偉目標的順利實施,北大醫(yī)療產業(yè)集團作為首批顧問機構加入智庫[21]。
(2)準科普智庫專家?guī)煜到y建設主體不斷多元化
我國準科普智庫建設主體主要有四類:一是以科技部為代表的政府部門,其行政資源多、協調能力強、政治站位高,起到戰(zhàn)略示范作用;二是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科研單位,其基礎研究歷史積淀厚、人才儲備大、國際合作多,起到引領前沿作用;三是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承擔公共文化服務的事業(yè)單位,在地域分布、科學教育、科學普及、場館運營、科普人才發(fā)展等方面具有先天優(yōu)勢,起到場景創(chuàng)新作用;四是有關學會、企業(yè)等民間組織,可在不同學科領域、不同公眾層次發(fā)揮科普作用,聯系能力強,起到紐帶創(chuàng)新作用。各類主體在準科普智庫及專家?guī)旖ㄔO的實踐推進中,逐步形成了各有所長、協同發(fā)展的格局。
(3)科普智庫專家?guī)煜到y功能不斷拓展
在基礎應用方面,已有的相關科普智庫專家?guī)煜到y主要在信息導航和信息檢索功能等方面不斷完善。在特色應用方面,已有系統嘗試探索與智能技術手段的不斷融合,開展學術交流、內容服務、審稿支持、決策支持、科研管理、項目評審等特色應用的探索。
1.2存在的問題
面向國家發(fā)展和科普事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需求,當下我國科普智庫專家?guī)旖ㄔO仍然存在一些重要問題亟待解決。
1.2.1科普智庫及專家?guī)斓摹爸菐臁弊饔冒l(fā)揮不足
目前,我國的智庫專家?guī)煸诰劢箍破展ぷ骱蛧铱破漳芰ㄔO方面仍相當欠缺,更側重傳統的科普工作(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四科”)層面,沒有充分發(fā)揮專家?guī)鞂τ诳破帐聵I(yè)和國家發(fā)展的咨政建言作用,沒有充分起到智庫的作用;在智庫治理體系、智庫產品、智庫影響力等方面缺乏戰(zhàn)略設計,阻礙了科普智庫專家?guī)焓艿阶銐虻闹匾暫蛯I(yè)規(guī)劃驅動發(fā)展。
1.2.2 專家?guī)鞌祿蚕頇C制尚待完善
現有的不同層級的科普智庫專家?guī)煜到y的標準規(guī)范建設還需要統籌規(guī)范,在信息獲取、數據清洗以及元數據組織等方面數據標準難以統一,專家?guī)煜到y平臺之間數據兼容性差,系統間很難實現互操作,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建共享。
1.3 滯后于智能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發(fā)展需求
雖然已有系統嘗試探索借助智能技術手段實現特色應用,但是在決策大數據、智能數據分析和關聯應用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科普智庫及專家?guī)煜到y應進一步在智能數據匯聚、智能情報分析、智能成果發(fā)布等方面促進創(chuàng)新應用和融合發(fā)展,不斷提升智能化動態(tài)跟蹤、趨勢研判、創(chuàng)新鑒別、競爭謀略水平,充分發(fā)揮智庫作用。
因此,順應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部署和社會發(fā)展趨勢需要,建設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煊兄匾睦碚撘饬x和實踐指導意義。
2從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炜葱滦蛯<抑菐斓膭?chuàng)新建設經驗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建設進展,結合對科普智庫專家?guī)彀l(fā)展戰(zhàn)略的整體分析,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鞆墓δ芏ㄎ弧⒐芾頇C制、入庫標準、功能設計、系統技術等不同層面形成了新型專家智庫的創(chuàng)新建設路徑和建設經驗。
2.1從資源匯聚到決策支撐:明確功能定位
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於ㄎ挥谥慰破罩袊菐旖ㄔO成為服務國家發(fā)展需要的決策參謀、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決策支撐智庫、科技領域的權威專業(yè)科普智庫,以及具有廣泛社會知名度的研究咨詢機構,并以科普工作中的戰(zhàn)略和政策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戰(zhàn)略性、前瞻性和儲備性研究。
2.2從指導協調到服務支撐:完善管理機制
專家?guī)煜略O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和秘書處,目前已經確定11位支持科普智庫建設、高影響力的院士專家擔任指導委員會委員。從科學素質評價、科普國際合作、科普政策及評估、科學教育、科學文化、科普創(chuàng)作、科幻研究、科學傳播8個研究方向,已遴選確定268位專家委員會委員以及37位待入庫專家,累計匯聚319位專家的相關信息及41 714條專家資源數據。
2.3從基本標準到具體標準:細化入庫標準
在設計思想素質、業(yè)務能力、咨政能力等基本標準的基礎上,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旄鶕椖靠傮w目標,對標《科學素質綱要(2021—2035年)》、中國科協“十四五”規(guī)劃和 “十四五”科普任務框架,考慮專家在科普領域科研工作中的工作成效和重要性,參考國別、地域等因素,形成包括科普智庫工作維度、機構維度、學科維度、行業(yè)維度、專家影響力維度、空間維度在內的具體標準六維體系(見圖3)。
2.4從信息集成到科研協同:創(chuàng)新功能設計
2.4.1建立專家信息系統
采用智能采集技術,匯聚科普智庫專家信息數據,依托人工與智能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實體消歧保證專家信息的唯一性。在專家?guī)焓醉撻_發(fā)首頁信息儀表盤展示、專家?guī)旒皩<耶嬒裾故?、專家資源庫展示等專家展示頁面;以分布式多用戶能力的全文搜索引擎為基礎構建不同維度的索引庫,支持對專家進行多標簽檢索查詢。
2.4.2 建立專家?guī)熨Y源庫
通過智能采集和人工校驗,科普智庫專家?guī)鞌祿饕⑵鹋c入庫專家相配套的六大類信息數據,包括中文論文、英文論文、智庫活動信息、專利信息、專著、項目信息等。不斷優(yōu)化數據采集和數據清洗,不斷提升由異構數據向結構化數據的轉化。在管理員和專家角色權限下,可檢索、查詢和下載入庫專家相關智庫類成果。
2.4.3建立數據組織規(guī)范體系
對反映專家屬性特征的元數據進行有效組織、識別與揭示,形成結構化的專家信息描述框架,準確把握學者特征。動態(tài)反映學者學術軌跡?;趯<覍W術成果信息中的作者數據,構建可量化的作者合作關系數據知識圖譜,并進行聚類分組,構建及分析專家社交網絡學術圈、合作關系和強度。同時,加強標準規(guī)范建設、接口共享等互操作設計,為在更廣泛的層面推進專家?guī)旃步ü蚕硖峁╊A設機制。
2.4.4 建立線上科研協同功能
探索實現智能推薦專家功能,通過關聯分析、社交網絡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挖掘相似學者,揭示關聯學術團隊,智能推薦領域專家;同時支持對智庫成果的提交,隨后依托專家?guī)煨纬蓪徸h專家組,支持專家對提交的成果進行下載、編輯和督導,從而實現對智庫成果的跟蹤和質量把控。
2.5從功能模塊到服務中臺:優(yōu)化系統整體設計
2.5.1 系統功能架構
綜合考慮專家信息、智庫資源、科研協同等系統建設內容,科普智庫專家?guī)煜到y功能架構包含基礎支撐體系、核心服務體系、數據服務中臺、信息服務前臺等部分(見圖4)。
2.5.2 系統技術架構
展示層采用Ngnix集群進行負載均衡服務,VUE作為應用程序和網站的前端框架,使用JQuery、layUI作為頁面交互,共同實現應用的前后端分離;服務層采用SpringBoot、SpringCloud搭建微服務架構,提供統一的接口,可以應用的分布式部署,增強系統的多樣性和可擴展;利用MyBatis實現數據持久化,使用Spring Security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務,Logback、SLF4J實現系統的日志記錄,用于后續(xù)對訪問情況的追蹤;存儲層采用mysql、redis、ES等數據處理工具共同搭建提供數據交換服務。
3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鞂<抑菐旖ㄔO模式的創(chuàng)新啟示
3.1 理念創(chuàng)新啟示:面向智庫數據治理的專家智庫發(fā)展戰(zhàn)略構建
借鑒政府數據治理的相關發(fā)展戰(zhàn)略[22],依托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斓慕ㄔO實踐,可以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梳理出面向智庫數據治理的新型專家智庫發(fā)展戰(zhàn)略。
3.1.1 微觀發(fā)展戰(zhàn)略:初步搭建科普智庫專家?guī)煜到y架構,實現智庫數據微觀治理
明確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斓慕M織架構和制度體系,為專家?guī)旖ㄔO提供頂層規(guī)劃;通過建設基礎支撐體系、核心服務體系、數據服務中臺、信息服務前臺,初步搭建專家?guī)煜到y架構;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智庫產品和智庫活動,不斷提升專家?guī)斓钠放菩蜕鐣绊憽T诖诉^程中,逐步形成維護數據質量、提高決策和管理效率的策略集,實現智庫數據微觀治理。
3.1.2 中觀發(fā)展戰(zhàn)略:建設成為數據驅動型科普專家智庫,實現智庫數據中觀治理
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建設,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突破,形成完備成熟的管理運行模式。通過頂層規(guī)劃設計和創(chuàng)意實施,推動專家?guī)飚a品體系和智庫品牌基本建立。在此過程中,服務國家和中國科協層面制定科普專家數據資源的利用、共享和開放等政策,實現智庫數據中觀治理。
3.1.3 宏觀發(fā)展戰(zhàn)略:建設成為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科普專家智庫之一,實現智庫數據宏觀治理
在這一層面,打造專家智庫數據創(chuàng)新應用場景,發(fā)展成為智慧科普集成傳播平臺。發(fā)揮國內外科普智庫數據中臺作用,建設成為國內外科學普及和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智庫之一。在此過程中,服務國家和中國科協層面制定國家科普專家數據戰(zhàn)略,實現智庫數據宏觀治理。
3.2 實踐創(chuàng)新啟示:面向智慧專家智庫的數據驅動型智庫中臺建設
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煜到y作為科普中國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據治理、服務模式、共享范式等方面積極創(chuàng)新,為我國專家智庫的建設理念和實踐路徑提供了積極的創(chuàng)新啟示。
3.2.1 打造專家智庫數據智能應用場景,探索構建智慧專家智庫
科普中國智庫專家?guī)欤ㄒ黄冢┚劢箤υ诳破罩袊菐爝\行過程中所產生和使用的科普專家數據和智庫成果數據的治理,提出維護數據質量、提高管理效率的策略集和系統解決方案,打造專家智庫數據創(chuàng)新應用場景,探索微觀層面的智庫數據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
(1)通過智能技術打造高質量科普專家數據體系,精準學術畫像
基于用戶畫像與AI計算技術,專家?guī)煜到y提供主動、精準的智庫專家大數據知識服務,提供科研成果和智庫活動匯聚和管理功能。通過智能爬蟲等技術匯聚專家智庫活動信息、科研成果等數據,精準打造專家學術名片。同時提供專家信息編輯功能,支持專家完善個人信息,核準專家數據,保障數據體系的全面性和精準性。
(2)為智庫成果進行評審專家精準匹配
當下智庫研究成果具備很強的學科交叉性,在評審和完善流程時需要熟悉國家政策、行業(yè)現狀、專業(yè)知識和國際規(guī)則等的專家團隊及專家智慧資源參與,才能產出優(yōu)質的智庫成果。專家?guī)煜到y(一期)聚焦研究領域,開發(fā)智能推薦功能,實現評審專家精準匹配,管理人員依托系統建立專家評審組,高效完成智庫成果評審流程,對于打造、打磨出精品智庫成果具有積極的助推作用。
(3)促進專家智慧資源在智庫研究流程的深度參與
智庫研究流程通常包含收集信息—揭示信息—綜合研判—形成方案[23]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涉及現狀評估、標準制定、理論創(chuàng)新等多個方面,關聯科學素質評價、科普政策及評估、科學教育等多個研究領域,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方面、每個領域都需要專家智慧資源深度參與,發(fā)揮專業(yè)技能??破罩袊菐鞂<?guī)旆e極探索對各種專家智慧資源的智能整合,積極發(fā)揮各類資源要素的協同作用,從而為不斷優(yōu)化智庫成果質量提供應用場景。
3.2.2? 推進數據自動化整合和深度挖掘分析,探索構建數據驅動型智庫
大數據時代,智庫服務正在從傳統的以思想表達為主的經驗性研究建設范式邁向建立以客觀事實數據為核心驅動力的大智庫研究建設形態(tài),需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人機協同的研究方法,在保留專家論證制度的基礎上,朝著以數據為驅動、以技術為支撐的大數據解決方案轉型 [24]。
科普智庫專家?guī)旆e極進行數據驅動型智庫建設模式布局。在一期建設中主要聚焦數據規(guī)劃、采集、清洗和整合方案設計與實現(圖5中的1、2和4部分),對泛在專家資源進行數據采集的系統規(guī)劃、方案配置、數據清洗和規(guī)范化整理等工作,在不斷的測試迭代中,形成相關的配置文件、代碼腳本和相關文檔資料,為后續(xù)的自動化方案提供參考和基礎。
在后續(xù)的建設中,將著力推進數據自動化整合和深度挖掘分析(圖5中的3和4部分)。開發(fā)可定制部署和配置的一體化采集工具,實現泛在數據一站式導入,并開發(fā)相關工具,升級數據深度加工,使系統功能更加豐富、關聯化和簡潔直觀??沙掷m(xù)智能采集入庫專家的各方面成果,集成專題數據、外連數據(中文期刊、報紙、圖書、統計、行業(yè)等數據庫)、報道數據等形成智庫資源庫,根據成果物版權不同情況,具備檢索、查詢、下載等功能。與時俱進地突出專家的研究特長,基于不斷變化的智庫咨政需求智能積累智庫數據,不斷優(yōu)化數據驅動型智庫功能,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3.2.3 構建一體化智能咨政服務平臺,探索構建專家智庫數據中臺
智庫專家?guī)煜到y充分利用智能抓取、數據挖掘等信息技術對相關信息進行采集、篩選,擴大專家?guī)鞌祿Y源類型及數量,創(chuàng)新數據資源架構,構建集數據采集、分析、展示與共享于一體的大數據平臺,在探索構建智庫數據中臺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初步具備雛形功能。
專家?guī)煜到y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引入和應用,實現對非結構化數據更高效的處理和分析,提高決策效率和咨政效果。系統本身的數據中臺,一方面,可以支撐系統自身的數據流程服務;另一方面,系統本身也是中國科普研究所相關業(yè)務的數據中臺,還可以根據合作需要,隨時改造成服務中國科協體系用戶、泛在同行體系用戶、國家體系用戶和國際體系用戶的數據中臺。以專家?guī)鞛樽ナ?,逐步強化數據中臺職能,解決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孤島問題,建立數據挖掘、數據管理、數據共享等機制,整合智慧數據資源支撐、參與政府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的各項決策活動,推動科普中國智庫深度嵌入社會治理的各種決策環(huán)節(jié)中,從而在治國理政中發(fā)揮更加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見圖6)。
科普智庫專家?guī)煜到y的建設是一項戰(zhàn)略性、前瞻性、持續(xù)性的工作,將系統展示科普中國智庫“集思匯智聚力,為推動科普高質量發(fā)展和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貢獻力量”的整體定位,對樹立科普中國智庫良好社會形象、推動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事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后續(xù)通過加強智庫建設模式創(chuàng)新、建好建強智庫人才隊伍、建立健全智庫發(fā)展制度體系,自主進行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理論創(chuàng)新探索,可以推動科普中國智庫在服務我國社會治理方面發(fā)揮更加重要的支撐作用。
參考文獻
王挺.科普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J].科普研究,2022,17(5):5-12,101.
陳世鋒. 論智庫在新城鎮(zhèn)化所需之高端科普中的必要性[C]//中國科普研究所. 科普惠民 責任與擔當——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第二十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2013:85-89.
任福君.打造高端科普智庫需要關注的幾個方面——以上海科技館科普智庫建設為例[J].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21,7(6):492-496.
劉益東.高端科普智庫建設的重要意義[J].科普研究,2021,16(1):5-7.
張英.科普智庫助力應急科普[J].科普研究,2021,16(1):13-14.
汝鵬,付文婷,何持之.高端科普智庫的內涵、治理體系與建設路徑[J].科學學研究,2023,41(2):317-324.
吳曉華.從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談高端科普智庫建設[J].科普研究,2021,16(1):10-11.
慶海濤,李剛.智庫專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7,37(10):22-28.
王娜,李輝,張玲.知識嵌入視角下智庫專家評價框架的構建[J].智庫理論與實踐,2022,7(1):3-12.
Liang C. The Twitter Network of Think Tank Experts in DC[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2021.
Thomas R P,Lawrence A. Assessment of Expert Performance Compared across Professional Domains[J].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2018,7(2): 167-176.
Sbhroter S,Tite L,Hutchings A,et al. Differences in Review Qualit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ublication Between Peer Reviewers Suggested by Authors or by Editors[J]. 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6,295(3):314-317.
劉丹.國內同行評議專家?guī)煅芯烤C述[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8(5):87-91.
鄭楚華,趙筱媛,張貴蘭,等.科技人才數據庫系統建設現狀及對策建議[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4):36-45.
鄭昂,曾建勛.數字圖書館學者庫構建方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20,64(5):133-140.
魯姍,張韞玉,鄧杰,等.中醫(yī)藥類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同行評議專家數據庫建設[J].編輯學報,2021,33(5):529-532.
屈寶強,彭潔,趙偉.我國科技人才信息管理的現狀及發(fā)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0):154-159.
陳春穎,胡小龍,熊擁軍.基于OAIS模型的高校專家學者庫構建研究[J].情報雜志,2010,29(1):164-168.
任福君.中國科協近年來決策咨詢工作回顧與展望[J].科技導報,2021,39(10):48-56.
上??萍紓鞑ブ菐斐闪?,加速賦能科普事業(yè)[EB/OL].(2022-08-23)[2022-09-10]. https://www.shkjdw.gov.cn/c/2022-08-23/530139.shtml.
光明網健康科普智庫成立 北大醫(yī)療成首批顧問機構[EB/OL].(2018-05-04)[2022-09-10].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180504/content-1024892.html.
黃璜.美國聯邦政府數據治理:政策與結構[J].中國行政管理,2017(8):47-56.
潘教峰.智庫研究的雙螺旋結構[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35(7):907-916.
歐陽劍,周裕浩. 數據驅動型智庫研究理念及建設路徑[J]. 智庫理論與實踐,2021,6(3):20-27,36.
(編輯? 顏? ?燕)
收稿日期:2022-10-10
基金項目:中國科普研究所委托項目 “科普智庫專家?guī)煜到y建設”(E1901903)。
作者簡介:付文婷,中國科普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科研管理、智庫建設,E-mail:753446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