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林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的實踐研究是目前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我國農村中,有一部分兒童因出生自帶疾病,或患病后未及時救治而肢體殘疾,或是智力存在障礙,或單一發(fā)病或多重疾病纏身,如果這部分兒童還存在一定的學習能力,就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本文就“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策略進行實踐研究。
一、“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的現實意義及作用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質量將得到更大保障,不僅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送教上門服務進一步優(yōu)化創(chuàng)新,同時也將有效豐富送教內容,使殘障兒童獲得更多教學幫助。依托于互聯(lián)網開展的遠程送教活動,將會打破時間與空間束縛,便于突顯殘障兒童的學習主體地位,使殘障兒童家庭教育負擔減輕,同時也將最大化保障農村殘障兒童的受教育權利,使其在正確時間內接受合理教育,對其身心、思想、認知及社會交往等方面有極大幫助,促進其健康成長。此外,“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的開展,將會確保每一次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與針對性,便于教師與殘障兒童進行零距離、面對面溝通,使殘障兒童感受到來自家人以外的溫暖與愛心,進而幫助其情緒一直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利于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策略
(一)提升信心,確保農村殘障兒童家庭積極配合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要確保殘障兒童家庭積極配合,提升教育信心。農村教育本身因師資力量不足,需要集中教學,多個鄉(xiāng)村學生需每日離家到學校上課學習,而殘障兒童因身患疾病或其他原因無法像正常兒童一樣離家到校上課,導致其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自然而然地模仿父母的一切行為和語言。此時,殘障兒童父母應意識到自己是孩子的模仿學習對象,更是其接受教育的力量支持,只有父母對孩子接受遠程送教有足夠信心,且積極配合,才能確保遠程送教作用充分發(fā)揮,為殘障兒童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其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進而使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在生活中更加堅強、勇敢,坦然面對挫折。有教育學家曾說過:“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對的?!比舾改阜e極贊成孩子接受遠程送教,且給予孩子足夠的信心與支持,那么遠程送教質量將有更高保障。
(二)完善機制,提高殘障兒童遠程送教質量保障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質量若想有更高保障,還應重視完善家校溝通聯(lián)系機制。在幼兒教育中強調家園共育,在中小學教育中強調家校共育,學校與家庭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將教育作用與價值充分發(fā)揮,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提供更有力的教育助力。同理,殘障兒童遠程送教質量若想有更高保障,需要殘障兒童家庭與遠程送教學校建立完善的溝通聯(lián)系機制。首先,遠程送教學校應將送教工作內容進一步細化,并列舉出系列問題,便于殘障兒童父母針對問題進行回答,而學校依據回答內容,提出更多針對性問題,進而對殘障兒童目前的情況有更系統(tǒng)、更細致、更深入的了解,便于對殘障兒童當前表現進行多元評價,從而制定個性化教學計劃,在開展遠程送教活動時,可更快速地與殘障兒童建立和諧友好關系,為后續(xù)教育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
(三)制定計劃,積極建立農村殘障兒童送教檔案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開展前,應重視制定合理的教育計劃,對本地區(qū)負責區(qū)域內需要遠程送教的殘障兒童家庭進行統(tǒng)計,建立農村殘障兒童送教檔案,檔案內應包括殘障兒童出生時間、性別、疾病史、發(fā)育情況、疾病治療情況及當前治療狀態(tài),家庭人員組成情況以及是否接受過教育情況等,針對以上檔案內容,應派遣專員實地采訪落實,確保信息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在與殘障兒童家長溝通時,要語態(tài)誠懇,面帶微笑,征得家長同意后,建立殘障兒童送教檔案。與此同時,還應教會殘障兒童家長如何使用手機、網絡,登錄遠程送教平臺,教其掌握各種溝通軟件的使用方法,添加聯(lián)系人,確保后續(xù)有不明問題時可隨時溝通解答。此外,對一些有抗拒心理的殘障兒童家長,要耐心做好教育溝通工作,第一次上門溝通效果不理想時,要積極采取迂回戰(zhàn)術,通過村干部或其他親友了解殘障兒童家庭信息,掌握更多信息后,再一次登門拜訪,爭取獲得殘障兒童家長的信任與認可,使其意識到殘障兒童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且其接受教育后不僅對其個人身心健康成長有助力,而且可有效減輕家庭負擔。
(四)精選教師,明確遠程送教的基礎保障是教師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得以順利開展且有充分的教育保障,必須明確精選教師的重要性。因教育的對象是特殊人群,送教教師必須具備更專業(yè)的教育素養(yǎng),有愛心、有責任心、有奉獻精神,更要有足夠的教育耐心,同時掌握有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并有心理健康溝通技巧,這樣才能更好地與殘障兒童建立友好溝通關系。精選教師應對殘障兒童的疾病類別、智力程度、反應與溝通能力、肢體協(xié)調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程度等進行有效摸底,并依據摸底資料做出科學的教育診斷,同時制定個性化教育計劃。與此同時,遠程送教教師還應掌握遠程送教能力,可靈活應用送教設備,能冷靜面對并解決網絡突發(fā)情況,可將現實中的教育經驗靈活應用到遠程教育中,為提高遠程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五)精研內容,建立系統(tǒng)完善的遠程送教資源庫
因農村殘障兒童所患疾病不同,殘障程度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對知識的學習需求也存在較大不同,所以要依據殘障兒童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使其獲得精準化、個性化的教學服務。教學內容應涉及多個方面,如基礎語文要偏重于認字,閱讀能力培養(yǎng);實用數學偏重于簡單計算;生活科學偏重于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體育運動偏重于簡單的運動技巧。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殘障兒童的實際需求確定,且內容的確定要堅持實用、適度、有效、簡便的原則。負責殘障兒童遠程送教的教師應重視將每一次的教學內容、教學心得以及教學成果形成教學課件,上傳到教學資源庫中,一來便于后續(xù)教學活動開展時進行參考總結;二來便于其他送教教師進行參考學習,更有效完善教學方法;三來便于將“互聯(lián)網+”遠程送教更系統(tǒng)化、完善化,保障教學質量。
(六)教學評估,評估遠程送教效果不斷提高質量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完成后,還應重視定期進行教學評估,從而確保遠程送教質量不斷提高。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屬于一個新的教育領域,一直處于發(fā)展階段,只有不斷進行教學評估,總結教學經驗,反思教學成果,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為此,學校應針對農村殘障兒童遠程送教建立專業(yè)研究小組,定期對遠程送教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送教軟件以及送教質量等進行綜合評估。與此同時,還應定期派遣專員到殘障兒童家庭中進行實地走訪調查,與殘障兒童父母面對面溝通,了解殘障兒童這一階段的受教育效果,并將采訪資料記錄到殘障兒童遠程送教檔案中,持續(xù)跟蹤記錄,對比教育效果,可針對遠程送教中存在的教育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完善,針對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對比不同教學方法下取得的教育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每一個殘障兒童負責,使其接受最好、最適合、最優(yōu)質的教育。
綜上分析可知,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遠程送教出現新的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傳統(tǒng)送教模式的不足,將送教內容與送教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在落實“互聯(lián)網+”遠程送教策略時,還應注意確保農村殘障兒童家庭能積極配合,并完善送教機制,提高殘障兒童遠程送教質量;制定送教計劃,積極建立農村殘障兒童送教檔案;精選送教教師,精研送教內容,并進行教學評估,一切為遠程送教質量提高助力,希望在遠程送教的幫助下,農村殘障兒童有更多機會學習更多知識,開闊視野,著眼于未來,提高自身生活質量。
注:本文系2021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互聯(lián)網+背景下對農村重度殘障適齡兒童遠程送教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1]GHB166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李? 輝?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