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的門類中,有一個類型叫作公路片,就是指主人公開車在路上發(fā)生的故事。而小說,像凱魯亞克的《在路上》,講述的也是一路上發(fā)生的事。而《鏡花緣》《西游記》,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的公路小說,一個是一路向西取經(jīng),一個是出海貿(mào)易。他們都途經(jīng)很多個國家,有許多奇聞逸事,而吳承恩和李汝珍,其實都是借這些國家,或者說創(chuàng)造了這些國家,通過這些國以及國中的人和事,來表達對當時社會的批評或贊美。那么,同樣的形式下,二者的表達有何異同?又是什么導致了它們最終地位的不同呢?
▲《鏡花緣》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后半部分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采用神幻詼諧的創(chuàng)作手法,數(shù)經(jīng)據(jù)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奇幻生活圖景,也在一定程度上討論了婦女問題。
▲《西游記》
《西游記》大家都比較熟悉,無論是原著小說還是電視劇,動畫片抑或是各種電影衍生作品,師徒四人和白龍馬的形象都已經(jīng)深入人心,無須過多介紹。主要講述的就是石猴孫悟空出世后學藝大鬧天宮最終被壓在五行山下,以及以唐代玄奘法師為原型的唐僧在陸續(xù)收服了孫悟空、白龍馬、豬八戒和沙僧后,一起相伴西行取經(jīng)的故事。
▲異同
兩部小說的相似之處是寫得都是一路上的見聞,但《西游記》是如來先給了一個任務,師徒四人一路打怪升級,降妖除魔,同時也經(jīng)受了種種考驗,最終取得真經(jīng),他們也修成了正果。而《鏡花緣》并沒有這么復雜的設定,就是出海貿(mào)易途中的故事。雖然也有百花仙子降生,然后最終又重新升仙的設定,但更像是套了一個神話的殼子,與中間的沿途見聞并沒有太緊密和必要的聯(lián)系,不像《西游記》那么環(huán)環(huán)相扣。
《鏡花緣》中,作者寫了許多國家,有君子國、大人國、勞民國、聶耳國、無腸國、犬封國、黑齒國、歧舌國、靖人國(小人國)、白民國、淑士國、兩面國、女兒國。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兩面國、大人國、君子國和女兒國等。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曾經(jīng)制作過一部木偶動畫《鏡花緣》,是八○、九○后的童年記憶,而其中非??植赖囊荒唬褪莾擅鎳娜艘簧鷼饩蛯⒛X后兇神惡煞的一面展示出來。兩面國的人都有兩張面孔,高興時就笑臉相迎,惱怒時就怒氣相向。我們通常說兩面人只是一種比喻,并非真的說人有兩張面孔,而李汝珍真的設計了這樣的一種人,動畫片里他們轉(zhuǎn)動頭顱時的咔咔聲,至今想起,仍讓人不寒而栗。
大人國是說國中人趨善避惡,人人腳下有一團云,善人腳下是祥云,惡人就是黑云,是善是惡,都逃不出群眾的眼睛。有的官員用錦緞遮蓋腳下的惡云,不過是欲蓋彌彰。
君子國的人也很有意思:我們平時買東西是買的人往低砍價,賣的人想賣高價,而君子國的人,賣的人覺得自己賣得貴,拼命降價,而買的人覺得東西好卻太便宜,拼命加價。雖然李汝珍明顯是想表現(xiàn)民風淳樸,毫無商人的奸詐之心,但聯(lián)想那場面還是覺得滑稽不已。
女兒國是李汝珍筆下濃墨重彩的一個國度?!段饔斡洝分幸灿信畠簢?,然而我們印象最深的,也無非是女兒國中的人,只需要飲子母河中的水就可以懷孕。唐僧師徒誤飲子母河水懷孕,最后悟空索來落胎泉水才得以打掉他們腹中的孩子。而李汝珍筆下的女兒國,就深刻得多了。比如,林之洋被女王看中,但他卻沒有唐僧和女王那樣的情深義重,而是被宮女,哦不,宮男們強行纏足,痛不欲生。相較起來,《西游記》更浪漫,而《鏡花緣》更現(xiàn)實?!剁R花緣》中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nèi)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不論是處理政治事務還是從事生產(chǎn)勞動,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其實很明顯的,都是在批評現(xiàn)實生活中男尊女卑的現(xiàn)象。
《西游記》中,作者寫到的國家有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梁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還有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
比丘國又名小兒城,它地處吐魯番西面的樂陵川。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路過比丘國,發(fā)現(xiàn)國王被妖魔所纏,身染重病?;栌沟膰趼犘叛?,要用一千一百一十個男孩的心肝做藥引。為此傳下圣旨,命百姓選送小兒,裝入鵝籠,聽候使用。為了搭救孩童,孫悟空深入王宮,識破“國丈”和國王寵愛的“美后”是南極仙翁所騎白鹿和一只白面狐精變化,于是施展神威,降伏白鹿,打死狐精。一千一百一十個小孩的性命得救了,全城百姓感恩戴德。
這一故事雖頗顯離奇,但研究者指出它很可能是對明世宗的影射。明世宗的崇道滅佛,與比丘國國王相似。據(jù)《萬歷野獲編》記載,世宗還曾選四百多女孩供煉藥用。
還有車遲國王極其寵信的虎、鹿、羊三位道士國師,最后和悟空斗法被殺。烏雞國中,青獅精假扮道士奪取烏雞國王位。滅法國中,皇帝發(fā)誓要殺夠一萬名和尚。
吳承恩先生主要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年間。這段時期,明朝最高統(tǒng)治者中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和他的兒子隆慶皇帝朱載垕,都是無比崇信道士的人。甚至于嘉靖皇帝朱厚熜為自己取了個“萬壽帝君”的道號。
《西游記》里面出場的道士就沒幾個是好的,往往都是為害一方的反面形象。吳承恩諷刺的就是道教,明朝皇帝崇尚道教,超過了歷代王朝。嘉靖皇帝更是整天修道煉丹,想著長生不老,不理國政,一大批道士被封為真人、國師。嘉靖帝經(jīng)常需要撰寫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詞,而嚴嵩為了迎合嘉靖,練就了一番寫青詞的本領(lǐng),由此得到嘉靖賞識,官至內(nèi)閣首輔,嚴嵩也被世人諷刺為“青詞宰相”。
嘉靖皇帝最寵信的道士主要有兩人,一個是邵元節(jié),一個是陶仲文,這兩位道士的主要工作任務,明面上說是為天下祈禱禳災,實際上是為皇帝煉制丹藥。這些,在《西游記》中,統(tǒng)治者貶斥打壓僧侶等情節(jié)有所反映。由于皇帝的寵信,這些道士平日里也是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民間對道士,對寵信道士的昏君也早已經(jīng)是民怨沸騰,怨聲載道。
總體來說,第一,《鏡花緣》是在批評社會現(xiàn)象,包括封建體制對人民的荼毒如對婦女的壓迫,不好的社會風氣,以及人的許多缺點。而西游記更多的是在批評封建王朝,甚至是在批評統(tǒng)治者。而西游記的批評更隱晦,鏡花緣的批評則比較明顯。
第二,《西游記》中,充滿了大量詼諧、有趣的內(nèi)容,而鏡花緣的說教意味更濃。
《西游記》中,有許多幽默有趣的情節(jié),以至于胡適先生稱之為“滑稽小說”。比如豬八戒的好吃懶做的形象,以及經(jīng)常和孫悟空斗嘴的情節(jié),經(jīng)常讓人忍俊不禁。
第三,主旨不同?!段饔斡洝分小按篝[天宮”通過神話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反抗。其中虛構(gòu)和幻想的情節(jié)是以現(xiàn)實中的農(nóng)民起義、農(nóng)民戰(zhàn)爭作為基礎的。借神魔世界反映現(xiàn)實社會,揭露明代社會的黑暗和腐敗。歌頌了敢于向封建權(quán)威挑戰(zhàn)的叛逆精神和英雄行為。同時也穿插了儒道之爭以及佛教思想。
而《鏡花緣》最受人稱道的是肯定女權(quán),頌揚了婦女的才能,批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表現(xiàn)了作家進步的婦女觀。同時也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世態(tài)人情以及科舉制度、士林酸腐進行了嘲弄和諷刺,寄托了作家的社會理想。
▲是什么導致它們地位不同
《鏡花緣》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李汝珍所揭示的是幾千年來被忽略的婦女問題。他是中國最早提出這個婦女問題的人,主張男女應該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選舉制度。
《鏡花緣》自嘉慶年間問世以來,一直立足于一線小說的陣營之中,尤其是在神話領(lǐng)域中,應該是僅次于《西游記》。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文學大家,對這部小說的評價都很高。盡管專家評價高,但《鏡花緣》也有著明顯的不足,在人物刻畫上很不成功,幾乎沒有一個有鮮明個性的人物。不說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了,即使《儒林外史》,也有著范進和嚴監(jiān)生這樣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再有,李汝珍是太愿意寫自己熟悉的事和場景了,過分熱衷于對自己知識的炫耀,而對人物的塑造卻并不著意,所以魯迅評價李汝珍也毫不客氣地說他是:“論學說藝,數(shù)典談經(jīng),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則博識多通又害之?!?/p>
《鏡花緣》被評為“才學小說”“雜家小說”或“知識小說”,作者因為知識面博通廣大,恨不得將他掌握的所有知識,全部都納入其中,正因為如此,也限制了小說的可讀性。
而《西游記》則被魯迅先生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里頭譽為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的開山之作。在《西游記》之前,中國古代確實也有講妖怪、講鬼神的故事,但講鬼講怪,還不等于就是神魔小說,從前用文言文寫的這些個鬼怪傳奇故事,文學史上有個專名叫“志怪小說”。神魔小說主要就是滿足普通老百姓對神魔鬼怪的獵奇心理,而且故事情節(jié)里包含的封建時代的倫理觀念也非常重要,這就是神魔小說跟一般專講鬼故事的志怪小說不同的地方了。
《西游記》同時也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神神鬼鬼這些故事外殼,就像是戲法,家家都會變,可是故事里的內(nèi)核,就各有不同了?!段饔斡洝非擅罹颓擅钤?,它把歷代以來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改頭換面,在其中隱伏了修心煉氣的內(nèi)部線索。實際上是借神魔故事的外殼,講凡人在塵世尋求心靈解脫的道理。因此,《西游記》比其他神魔小說高,就高在它包含著更為深邃的象征寓意。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樓夢》和《西游記》是有幾分相似的,它們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了后代讀者很多挖掘、解讀的空間,在不同讀者的眼中,都能看出不同的象征意味來。這種解釋上豐富的多元性,就是名著的一大特點。
《西游記》成功地將一種宗教―― 佛教的佛性與人性結(jié)合起來,用富有魔幻色彩、充滿奇思妙想的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探討了人神魔妖的各種復雜甚至荒誕的關(guān)系及其對立與差別鴻溝。天上人間,宏觀幽微,神游八荒,皆能化幻想為現(xiàn)實。似假如真,如夢似幻,極其富有參悟和教誨作用。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無論是孫悟空的勇敢擔當機智,豬八戒的隨性與憨態(tài)可掬,唐僧的善良執(zhí)著,沙僧的堅毅敦厚等,無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結(jié)語:
中國古典小說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西游記》和《鏡花緣》只是其中的兩部,閱讀古典文學,研究古典文學,甚至是比較不同的小說,有助于我們對小說有更深入的了解。中國古典小說中藏著我們的文化、歷史、思想,對它們的閱讀和研究,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