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巨匠李汝珍的古典名著《鏡花緣》,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展示的清代乾嘉時期特別是海屬地區(qū)社會生活畫卷,是當時社會大背景和地方小環(huán)境相融合的產(chǎn)物,極具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
《鏡花緣》成書前后在海州民間廣泛流傳的有關海屬地區(qū)民風民俗、風土人情、文化活動及故事傳說,都是當時當?shù)厝嗣裆钆c心態(tài)的反映,奇特的構(gòu)思、美妙的想象、深刻的諷喻、大膽的夸張、真切的情感、幽默的意趣、睿智的哲理、樸實的語言等等藝術(shù)之光隨處可見,濃郁的海州地方鄉(xiāng)土氣息更是撲面而來。
■地理和人文環(huán)境:《鏡花緣》的孕育土壤
海州板浦古為東夷之地,史屬東海名郡。遠在四、五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是古史中所指的以鳥名官、以鳥為圖騰的“少昊之國”。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這一帶最早經(jīng)歷的是東夷文化與齊魯文化的碰撞與融合,繼而是河洛文化、吳越文化的浸淫,當然還有早期佛教、道教文化的影響。隨著兩淮鹽業(yè)的興盛,淮揚文化與齊魯文化又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新一輪的碰撞與融合,這些都是《鏡花緣》產(chǎn)生的地理和人文環(huán)境。
李汝珍在板浦生活著書的三十多年里,當時板浦正是因漁鹽之利十分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開放的商埠口岸,每天鹽船往來,帶來了大量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信息,也帶來了海內(nèi)外各地的逸聞趣事,這些源源不竭的素材,為“聰明絕世”且“窮探野史”于學無所不窺的李汝珍極大地開闊了視野,從而成為他創(chuàng)作《鏡花緣》的重要素材和參考資料。
■民俗風情:《鏡花緣》的重要素材
不進港
《鏡花緣》用一半的篇幅,描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和唐小山等三次海上旅游生活。然而,林之洋在海上往返三次,歷時四年零三個月之久,從未見船進過一次港。所到之處,總是把船一是靠岸,二是停泊在山腳下,三是收口。
云臺山原在海中,現(xiàn)在云臺山的東端仍在大海中,山腳下都能停船。書中林之洋的海船“停泊在山腳下”,是合情合理的。海屬四縣各地,沙河口、黑風口、湖東口、張口、李口、魏口等莊名地名冠以口字的比比皆是。李汝珍在構(gòu)思乃至成書時,耳聞目睹,周圍到處是口而無一港,所以林之洋只好常?!笆湛凇倍鵁o港可進。
明明是船進口靠岸,為何不用“進口”而叫“收口”呢?這又是受當?shù)睾V轂碀O民風俗習慣所制約。千百年來,漁民們乘著簡陋的木帆船在“無風三尺浪”的大海上捕撈,對于大自然的災害沒有抵御能力,全靠精神上的安慰和操作規(guī)程的嚴格來化險為夷。所以漁民們平時一言一行,事事處處要圖吉利,忌諱很多。比如把船下海叫“出?!?,捕魚叫“取彩”,拔篷叫“起篷”,撒網(wǎng)叫“下網(wǎng)”一樣,“進口”是犯忌諱的話,以為“進口”就是鮮魚進貓口,活人進虎口。漁民們很講究放得出收得回。放出是本收回是利,放出是希望伴隨著危險,收回才是喜悅和安全。直至今日,漁民們還用收口、收港、收岸,而不用進(入)口、進(入)港。
門戶山
《鏡花緣》中寫了三次出海,每次開始都遇到門戶山的阻攔。第一次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出游時作了簡單的交代:“走了多日,繞出門戶山”(第八回)。門戶山橫在海中,阻擋出海去路;山形很大,周圍要繞三個多月才能走完。
漁民在海上,尤其是出遠海,在過去沒有航標燈塔和經(jīng)緯儀的情況下,至關重要的是記山門看山門。兩山之間的間隙叫山門。從不同的角度望兩山之間的距離有大有小,甚至相距很遠的山能看成是重疊的。隨著角度的轉(zhuǎn)移,可見兩山的距離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漁民把這叫開山門和關山門。船在海上行駛,都以某山門開關的大小來斷定自己所在的位置,距離目的地尚有多少路程。
石榴五色花
《鏡花緣》寫武則天酒后失控,“火攻”群芳圃和上林苑,催百花違時開放。內(nèi)中唯有石榴開得最盛,武后即命宮人賞了金牌,并奠御酒。
與海州相鄰的沭陽歷史悠久,土地肥沃,向有植樹種草、修竹賞花之俗。沭陽境內(nèi)許多莊名地名都冠以“花”字,花團、花灣、花圩、花莊、花園、花廳等等,不勝枚舉。還有許多村莊雖無“花名”卻有“花實”。
沭陽絕大部分是沙質(zhì)土壤,氣候溫潤,石榴種植容易,生長旺盛。在歷史上幾乎每家院內(nèi)正屋(堂屋)門兩邊窗下都有石榴樹,既好看,又實惠。人們對石榴甚為崇拜,把它當作多子多福的象征。
葛粉
《鏡花緣》中百名才女在卞府凝翠館行令吃酒,正當一部分人打盹瞌睡、醉意重重,甚至酩酊大醉,而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酒已足量,不敢再吃的情形下,又端上了云臺山葛粉。孟玉芝問潘麗春:“請教姐姐,假如今日多吃幾杯,明日吃什么可以解酒?”麗春道:“葛根最解酒毒,葛粉尤妙。此物汶山山谷及灃鼎之間最多。據(jù)妹子所見:惟有海州云臺山所產(chǎn)最佳,冬月土人采根做粉貨賣,但往往雜以豆粉;惟向彼處僧道買之,方得其真?!保ň攀换兀?/p>
葛,又名雞齊、黃斤,通身是寶,其葉、蔓、花、籽、根,都可入藥,歷來在中醫(yī)藥中被廣泛應用。葛的生命力很強,每年雨季,用石頭把葛藤壓緊在土里,被壓處很快生出新根,次年就能挖出制粉。所以云臺山的林間空隙、澗旁路邊,居民家前屋后,到處是葛。葛粉成為云臺山一寶。
●結(jié)語:
不少作家少年時期都曾為《鏡花緣》中奇幻的想象所吸引,后來走進了文學的殿堂。作家周作人曾說“幼年時候所最喜歡的是《鏡花緣》”。林語堂也稱贊其是中國理想小說的代表作,鄭振鐸稱贊它與《格列佛游記》比肩而立。這些褒揚當然源自《鏡花緣》豐沛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帶給人們的閱讀享受和想象馳騁,而這些能帶給初中生的積極影響自不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