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開封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1]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2019年4 月,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高校美育工作要“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這就為新時代高校完善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從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角度來看,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標、育人方式和育人內容方面高度契合,而且美育特有的藝術性、情感性等優(yōu)勢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因此,高校全面推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促進以美育人,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時代,高校推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旨在改變高校原有的育人模式,形成全新的協同發(fā)展育人模式,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對高校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實效性,提高人才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重要意義。
追求真是美育的任務之一,美育讓人們學會在紛繁復雜的世界里認識和把握真實,因而求真成為美育的重要內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融科學性與規(guī)律性于一體。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包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在育人規(guī)律上要尊重學生成長和教書育人的規(guī)律。而且,思想政治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對其所學知識及講授內容做到真學、真信、真用。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關乎“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為此,高校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提升大學生道德境界,增強青年學生的責任擔當。在此過程中,高校通過促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整合相關教育資源,推動多元主體同向同行,形成協同育人機制,凝聚育人合力,最大限度地實現優(yōu)勢互補,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3]。在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的育人環(huán)境中,廣大青年學生不僅體會到社會美、科學美,而且領悟到藝術美和自然美,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啟發(fā),人格得到進一步完善,包括道德在內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升華。與此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結合美育,以美的規(guī)律彰顯科學真理的力量,能充分發(fā)揮審美體驗在道德心理與審美心理之間的橋梁作用,有利于大學生在情感體驗中達到情感相通,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實現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進而使他們樹立追求真善美的價值取向。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里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就是全方位發(fā)展,高校推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無疑將更有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人格完善角度看,美育可以從多個層面充實個體的精神世界、滋養(yǎng)人的心靈世界,將審美融入情感培養(yǎng)中,在使人的情操受到陶冶的同時,人格也將得到進一步完善。而思想政治教育所特有的教化功能在激發(fā)個體積極向上的同時,也提升了個體的道德素養(yǎng),促進了個體的人格完善[4]。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發(fā)展,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美的形式表達出來,一方面有利于大學生在個性和社會性方面都得到全面發(fā)展,從而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學生從審美角度感知道德認識、融合道德情感、統(tǒng)一道德價值和踐行道德實踐,進而完善大學生的德性結構,滿足他們的德性需要,使他們更愿意由衷地認同社會道德規(guī)范。
道德規(guī)范作為一種內化的規(guī)范,只有在被人們真心接受,并自覺轉化為人的意志和信念時才能被真正實施。這里所說的內化的規(guī)范也稱為良心,可以說,個體要時刻做到遵守道德規(guī)范必須要有內在的善良愿望。而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指的就是用真、善、美去規(guī)范和引導人。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目標。從這個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認識真善美、發(fā)揚真善美和堅持真善美的過程。當前,高校推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可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所囊括的道德規(guī)范、思想觀念,以美的形式啟發(fā)大學生的道德之善[5]。與此同時,美育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面有很大優(yōu)勢,可以讓大學生更加充實和豐富地表達自身的思想觀念,從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讓他們對道德規(guī)范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梢?,高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有利于激發(fā)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最終使其成長為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當前,面對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的新要求,部分高校仍然面臨對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認識不清、思想政治教學缺少審美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忽視審美教育等方面的困境,具體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知識與信息傳播日益加快,人類迎來了知識大爆炸的數字化信息時代,這使得中西方文化交鋒越來越激烈。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高速發(fā)展,部分人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價值觀帶有較重的商業(yè)性和功利性色彩,造成社會中出現了一些忽視本身的美學追求,比較浮躁的現象。例如,一少部分影視作品三觀不正,忽視正能量傳播。一些娛樂綜藝節(jié)目過度炒作,嚴重干擾了社會大眾的正確審美。值得強調的是,這些社會現象對尚未完全確立正確價值觀的廣大青年學生將會造成嚴重誤導。由于部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強烈,希望獲得關注,追求所謂的影響力,但是又缺乏正確辨別美丑的能力,導致他們很難分辨出社會文化傳播中隱藏的負能量,從而將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比,美育以其藝術性更顯生動、活潑。美育以藝術特有的張力和吸引力熏陶人,以美的形式、美的內容感染人。二者在形式內容和方式方法上的差異讓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誤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與美育沒有關聯的、相對獨立的板塊[6]。即便一些教師認為二者有關聯,也理不清、道不明二者到底是什么關系。事實上,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容并列的關系,是互相聯系、互相補充、互相融合的關系。而且,在以往還有不少研究者將美育當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沒有認識到二者并非從屬關系。這就造成了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難以被人們發(fā)現其富含美育因素。
當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還普遍缺少審美的參與,忽視了廣大青年學生的精神需求。例如,不少高校直接將思想政治課狹隘地限定為馬列主義課程,這雖然體現了課程的深度,但卻沒有體現課程的廣度,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的協調發(fā)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自身對政治理論的把握缺少審美參與,在教學中也很少從審美角度引導學生以感性思維嘗試理解思想政治理論。另一方面,不少高校輔導員也由于專業(yè)素養(yǎng)有限,缺少美育基礎,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缺乏有溫度的、用心的情感關懷[7]。此外,還有部分思想政治教師受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比較深,認為思想政治學習的重點在于吃透相關理論、培養(yǎng)理論思維,而將美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會耽誤學生理解和記憶相關理論的時間,人為地割裂了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內在聯系,因而認為美育沒必要,也不需要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
當前,部分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忽視審美教育的問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步邁向大眾化,各地的高校建設雖然如火如荼,但卻大同小異,除了一些百年名校以外,部分高校缺乏自身特色,使大學生無法感受到大學特有的文化特色。例如,有的高校組織的文化活動和文化講座往往并不受學生歡迎,甚至一些學校只能通過硬性規(guī)定要求學生參加。有的高校的大學生甚至對本校短短幾個字的校訓都記不清,更談不上對本校校園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校園精神的傳承,這充分說明部分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做得還很不到位。還有的高校對戲劇、歌劇、舞劇等高雅藝術進校園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刻、不透徹,狹隘地認為與其讓大學生看歌劇、舞劇,不如讓他們多參加與專業(yè)技能相關的就業(yè)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培訓。造成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嚴重忽視美育的參與,造成不少大學生難以體悟到校園文化中蘊含的美感,更談不上以文化人和以美育人。
美育帶有獨特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對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顯著發(fā)揮促進作用。為此,高校應深入探索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途徑,充分發(fā)揮美育優(yōu)勢,從落實全方位育人、充分認識美育價值、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重視文化環(huán)境建設四方面來推動二者的協同發(fā)展。
為進一步落實全方位育人,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校要切實推進德智體美勞全方位育人,著力打破阻礙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壁壘,加強協同配合,推動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第一,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中落實以美育人,將美學理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引導大學生學會運用美的規(guī)律指導自身實踐。充分發(fā)揮課堂的主渠道功能,讓課堂語言生動形象、教學內容圖文并茂、教學形式豐富多彩,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體現理性和感性的統(tǒng)一,在方法上體現藝術性和感染性,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廣泛吸收集中表現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詩詞歌賦、書法、國畫、園林藝術等素材,作為美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高校還可以號召廣大青年學生重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啟迪、心靈得到凈化、情操得到陶冶。第二,高校要在第二課堂建設中充分發(fā)揮以文化人功能。為加快推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高校要堅持以美育德的理念,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兼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第二課堂活動。高校要充分利用國家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組織愛國主義美德教育活動,以美的形式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例如,高??梢試@“七一”建黨節(jié)開展一系列紅色革命文化宣傳活動,將優(yōu)秀影視作品和經典紅歌等作為美育素材,讓廣大青年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受到心靈的滋養(yǎng)。同時,高校要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第二課堂活動,引導他們學會在感性的現實體驗中結合理性的思想,推動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二課堂的協同發(fā)展。
高校開展審美教育的中心任務在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美學精神,而促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不僅要引導青年學生傳承和弘揚這種美育精神,更要讓大學生正確認識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深入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從而堅定他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而,高校應充分認識美育價值,促進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第一,高校應充分認識美育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樹立以美育德的育人理念。高校要深刻認識到美育同樣具有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可以使大學生從關注理論轉向關注理論聯系實際,進而在現實生活中獲得審美體驗,提升他們的審美品位,使他們在欣賞美的事物、接受美的教化過程中升華道德境界。特別是在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設計方面,要突出藝術性,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創(chuàng)設出美的課堂情境,才能使整個課堂不再呆板、枯燥,呈現出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生機盎然的狀態(tài)。第二,高??梢栽诿繉W期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觀校外藝術館、博物館以及革命紀念館等,鍛煉大學生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8]。在參觀結束后,思想政治教師要讓大學生以小組形式就參觀心得開展交流學習,采取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等形式,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的心靈在藝術鑒賞過程中得到凈化,從而大大提升他們在思想政治學習中的獲得感。
為有效保障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高校要下大力氣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不僅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良好的跨學科思維等素質,而且要熟練運用美育方式增強大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他們的人格修養(yǎng)。第一,高校要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師的美育培訓,鼓勵教師參與有關美育課程建設的跨學科合作,共同開發(fā)有關課程。同時,高校要為思想政治教師提供專業(yè)的美育指導咨詢,深入整合跨學科的專家資源,幫助思想政治教師科學掌握美育范式。例如,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師培訓中讓教師首先做到以身作則,塑造自身的人格美。一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師必定是具有美的人格才能感染和影響每一位學生。這樣的以美育人往往更能贏得學生的心悅誠服和由衷的敬佩。第二,在對思想政治教師的培訓過程中,高校要突出強調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語言美和形象美。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師作為高尚思想的傳播者,其在教學中能否用好美的語言,將直接影響思想傳播的效果。思想政治教師要在教學中自覺提升語言的生動性、邏輯性、感染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語言的魅力,使大學生感受到美的洗禮。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師的形象美體現在教學儀態(tài)和諧、穿著打扮得體、神情舉止優(yōu)雅等多方面,這不僅代表教師自身對美的理解,更直接關系到學生上課的情緒與感受??梢哉f,思想政治教師的形象美也將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和欲望,提升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實效性,進而保障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
高校要實現美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fā)展,必須拓寬二者的實踐教育場域,共同營造以美育德、以美育人的文化氛圍。第一,政府要動員社會力量,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大美育”環(huán)境。要不斷加大社會正能量宣傳,弘揚主旋律,加大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深化對社會美育的認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環(huán)境治理,打造有利于促進以美育人的社會環(huán)境[9]。第二,高校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對大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功能,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高校既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報、櫥窗等傳統(tǒng)媒體,也要用好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和BBS 等新興媒介,構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例如,高校要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等媒介將歌劇、舞劇、話劇、舞蹈等高雅藝術傳播給大學生,提高大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滋潤他們的心靈。高雅藝術直抵人心,能夠給予人真善美的啟迪。高校要讓大學生在欣賞、觀看,甚至親自表演高雅藝術的過程中體驗美的教育。第三,高校要重視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陶冶作用,特別要重視發(fā)揮高校標語、標識等校園文化的顯性功能。要深刻認識到一所大學的校風校訓往往代表著這所高校的精神風骨。例如,清華大學將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鑄到?;丈?,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清華人奮發(fā)圖強。同時,這也是一種美感教育,不僅可以讓大學生深刻領悟和傳承校園的精神及文化,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人格修養(yǎng)。
作為高校德智體美勞五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美育在鍛煉學生審美能力、完善人格修養(yǎng)和陶冶道德情操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時代,為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校必須高度認識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美育的重要價值,積極探索二者協同發(fā)展的方式和途徑,遵循美育特點和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構建新時代高校育人的新局面,努力培養(yǎng)合格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