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軍
摘要:離子平衡知識與化學平衡知識密切相關,尤其是化學平衡的建立和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及其學習方法,可直接用來指導對離子平衡的學習。因此,離子平衡是化學平衡學習的繼續(xù)與拓展。對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的掌握,是對中學化學的平衡理論體系的豐富和完善。本章是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中學化學基礎理論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學生整個中學階段的難點。本文以此為例,重點通過對水的電離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及“證據推理”,實踐探索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設計? ?核心素養(yǎng)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等五個方面。[1]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做到真正的落實,離不開全體化學教師的具體教學實踐,特別是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具體的知識內容、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設計高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必備的品格、關鍵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念。本文以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第二節(jié)“水的電離”為例,實踐探索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
一、“水的電離”教學設計
【情境引入】教師利用真實的情境引入,設計如下問題:干的木材不導電,為什么濕的木材會導電?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回顧生活中與水電離相關的知識,提出疑問:濕的木材導電是否與水的電離平衡有關?
核心活動一:通過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初步建立水中存在電離平衡的概念。
【實驗1】用干電池、小燈泡(帶燈座)以及導線、純水按照如下圖組裝成一個串聯(lián)電路。觀察現象:小燈泡不發(fā)光,說明純水幾乎不導電。
【實驗2】將實驗1裝置中的純水換成礦泉水,觀察現象,發(fā)現小燈泡發(fā)出微弱的光。
【實驗3】將實驗1裝置中的小燈泡換成靈敏電流計,觀察現象,發(fā)現靈敏電流計發(fā)生了微弱的偏轉。
【學生討論】學生討論觀察到的現象,并分析得出結論,水分子發(fā)生了微弱的電離,水是一種弱電解質。
【講解】水分子在運動中發(fā)生了相互碰撞,其中有極少部分的水分子通過碰撞生成了H3O+和OH-,H3O+和OH-又可反應生成了H2O。
【板書】1.水的電離:H2O+H2O[] H3O+ +OH-
通常表示為:H2O[]H++OH-
核心活動二:通過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學生自主探究水的電離。
【提出問題】實驗測定,在25℃時,1L純水(其物質的量為55.6mol)中只有1×10-7mol的H2O發(fā)生電離??梢娝碾婋x是非常微弱的。此時,c(H+)、c(OH-)各為多少?c(H+)、c(OH-)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c(H+)=c(OH-)=1×10-7moL
【板書】25℃時,純水中c(H+)=c(OH-)=1×10-7moL
【講解】在25℃時,c(H+)·c(OH-)=1×10-14,在一定溫度下,c(H+)和c(OH-)的乘積為一個常數,這一常數叫做水的離子積,用Kw表示。
【板書】水的離子積:在一定溫度時,c(H+)和c(OH-)的乘積為一常數,用Kw表示。
即Kw=c(H)·c(OH)。Kw為水的離子積常數,簡稱為水的離子積。25℃時,Kw=c(H)·c(OH)=1×10-14。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水的電離由定性認識上升到定量認識,從微觀角度分析水的電離。
【提問】水的電離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回答】電離是吸熱過程,水的電離也是電離的一種,因此也是吸熱反應。
【提問】升溫時,促進? ? ? (填“促進”或“抑制”)水的電離,c(H+)和c(OH-)增大,Kw 增大。如100℃時,1L水中有1×10-6mol的H2O發(fā)生電離,此時,Kw=c(H+)·c(OH-)=1×10-12。
【歸納總結】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溫度升高,Kw增大。
【拓展歸納】水的離子積是水電離平衡時的性質,它不僅適應純水,也適應于酸、堿、鹽溶液中。當溫度不變時,實驗測得Kw不變。如25℃時,c(H+)溶液=c(OH-)溶液=1×10-7,即:c(H+)·c(OH-)=1×10-14。
【分析】H2O[]H++OH-,當向水中加入H+時,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水的電離平衡受到破壞,然后又建立了新的電離平衡,此時c(H+)比原來增大,而c(OH-)比原來減小,但實驗測得,只要溫度不變,c(H+)·c(OH-)不變,即Kw不變。
【板書】Kw的影響因素:只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與溶液的酸堿性無關。
【提問】影響Kw的因素是溫度,那么,影響水電離的因素是什么?
【學生回答】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發(fā)現影響水電離的因素是溫度以及酸與堿。
【板書】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1)溫度:因為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時,促進水的電離。(2)溶液的酸堿度:溶液呈酸性或堿性時,水的電離程度減弱。
二、教學反思
本文嘗試基于“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等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課堂教學設計。依托水的電離平衡,通過宏觀辨識物質的形態(tài)及變化現象,從微觀層面理解水的電離及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通過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逐步樹立推理意識,能基于證據對水的電離進行分析,并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推理能力、實驗能力。[2]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18-21.
[2]王秀紅,李志航,張冬華.發(fā)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化學能與電能”教學[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03):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