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好苦
清晨的陽光映在木屋的玻璃上,如果不是四聲杜鵑的嗚叫,我可能還在酣睡中,做一個好夢。每隔一段時間,四聲杜鵑就開始嗚叫,聲音透過玻璃窗子,在木屋中游蕩。
木屋外面是屯子的街道,從木屋右側(cè)的玻璃窗子,能看到所有的事情。木屋正面的門邊上,也是一扇窗子,能望到遠處的群山。我住進來以后,從未拉過窗簾,每天清晨醒來,就能瞧見外面的風(fēng)景。
清晨四點零三分,天色大亮,燕子棲在院子里的電線上,夫妻倆梳理羽毛,互問早安。四聲杜鵑的叫聲響起,恍若一顆情感炸彈,在木屋中爆炸。我耳朵里濺滿聲音的碎片,被塞得不留空隙。我把食指伸進耳中,想掏出一塊碎片,看一眼是什么模樣。四聲杜鵑真能叫喚,把我從夢中拉扯出來。我的睡意完全消失,無殘存的痕跡。四聲杜鵑的叫聲時遠時近,好像在屯子頭的樹林中,又好似從山野中傳來。我向窗外望去,起伏的山脈環(huán)繞村莊,霧氣在山間繚繞。
清晨,鳥兒醒來,出窩尋找食物。在這個時間段,林子中容易遇上想見的鳥兒,不需要費力氣。
我聽一個朋友講,有一天,他去樺樹林,在草叢里發(fā)現(xiàn)了一只受傷的四聲杜鵑。它的左腿蜷曲,明顯是腿折斷了?,F(xiàn)在有野生動物保護法,沒有人敢打野生鳥,這只鳥的腿是怎么斷的?為了偷情,侵入別人的領(lǐng)地遭受攻擊,或不小心失衡,摔下來后受傷?不知是什么情況,也無法判斷,唯一的辦法就是撿回家養(yǎng)幾天。
四聲杜鵑看見我朋友過來,拍動一側(cè)的羽翼。它不知對方的善意,幾次想飛起來重返天空,逃離面臨的“危險”。由于傷勢嚴重,它不可能自由飛翔,多次努力都沒有成效。它心里明白,這樣的嘗試不可能成功。后來,它不動彈了,眼中充滿驚恐。
四聲杜鵑無力反抗,只能聽?wèi){朋友抓住,發(fā)出不滿的聲音。它淡灰色的眼睛,不帶雜質(zhì)地與人對視。那眼神無助,卻無惡意流露出來。
朋友發(fā)來圖片,四聲杜鵑驚恐的眼神令人看上去很不舒服。朋友說,他開始找它喜愛的蟲子,這是件麻煩事。后來因雜事太多,我沒有再過問四聲杜鵑傷勢恢復(fù)的情況。有一天,朋友在微信上發(fā)圖片,我看到了重新站立的四聲杜鵑,這說明它的腿傷痊愈了。我為四聲杜鵑祝福,希望它早日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在那里它才能快樂,并且有自己的伴侶和溫暖的窩。
四聲杜鵑不會造窩,而是將卵產(chǎn)在灰喜鵲的窩中,由其代為養(yǎng)育兒女,這就是所謂的“巢寄生”。我在富爾河畔的幾天里,總能昕到四聲杜鵑的叫聲。它的聲音不用辨識,一聽就知道它來了。我早就讀過“鳩占鵲巢”的故事,很想在樹林中親眼看見這樣的情景。
清晨,我?guī)舷鄼C、望遠鏡還有遮陽帽,走出木屋。進山時人要講究,頭不能光著,一定要戴帽子。我買了軍綠色的帽子,顏色和林中的調(diào)子相配,不惹鳥兒的注意。如果是別的顏色的帽子,在林子里就很顯眼。
接連兩個清晨,我在通往紅石砬子的樹林中追蹤四聲杜鵑的聲音,都沒有找到它們的蹤跡。四聲杜鵑通常在樹木的梢頭活動,它們躲在枝葉密實的樹冠中,只叫不動,人很難看見其身影。第三天,我本打算放棄尋找的行動,因為明天就要離開木屋,回到城市中去,但我又想做一下最后的嘗試。
這天清晨,我踏著露珠,又一次來到樹林中。我舉起望遠鏡,在每棵樹上搜索。突然,樹上發(fā)出一陣響動,樹枝有些晃動。一只灰喜鵲飛來了,兩只鳥嘴對嘴喂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灰喜鵲做養(yǎng)母,喂養(yǎng)四聲杜鵑的孩子。
四聲杜鵑是流浪歌手,沒有自己的領(lǐng)地。它們個性機警,受驚后能陜速起飛,還可以長距離飛行。長白山區(qū)的四聲杜鵑是夏候鳥,六月里每天都能聽見它們的叫聲。它們躲在樹林深處,是林中孤寂的鳥兒。它們受晨露的滋養(yǎng),帶著清純的氣質(zhì),超凡脫俗。
有煙嗓的歌手
六月的一天,清晨四點多鐘,我起來之后,來不及洗漱就走出木屋。晨霧纏繞山間,舞姿委婉飄逸,長袖流動起伏??諝鉂皲蹁醯模叱鋈ゲ贿^百米,臉上已經(jīng)濕潤,臉頰殘存的夜氣被清洗得干干凈凈,根本不需要洗臉。
今天去看紅石砬子。腰間的晨霧,仙氣一般環(huán)繞。走過珍珠門橋,一路呼吸清新的空氣,聽著透過霧氣傳來的鳥鳴聲。四聲杜鵑是中音,聲音渾厚,穿透力極強,在霧中高速滑行。在家的時候,每天晨起打開窗子,就能聽見從遠處傳來的熟悉的聲音。
我走了一里多地,來到苞米地前。這是次生林中的空地,我看到野雞撲棱著翅膀飛去。戴勝倒沒有慌張,它立在苞米地邊緣的楊樹上,向我瞅了一眼,發(fā)出幾聲咕咕聲,從樹上飛起;飛了幾步又落在地上,逗引我走過去。它是在友好地邀請,還是在故意逗弄我不管怎樣,人總不能讓它戲耍。為了避免誤會,我禮貌地放輕腳步,邁著友好的步子湊近,道了一聲“早安”。我是生態(tài)主義者,只是想拍張照片,沒有傷害它的惡意。戴勝講究禮節(jié),分寸把握合適。我向前走一步,它往前走幾步,也邁著自信的步子。它的表現(xiàn)令我激動。動物學(xué)家說過,動物和人一樣有道德標(biāo)準(zhǔn),有豐富的情感。戴勝的表現(xiàn),證明了動物學(xué)家言論的正確性。
我和戴勝相距不過五六米,它頭上的冠無法用語言來贊美。這么近的距離,我并未聞到它身上的臭味。在大自然中,每種鳥兒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這是其家族遺傳下來的密碼。
為了保護后代不受天敵的攻擊,戴勝將糞便涂在身上、鳥蛋和鳥窩上。很多動物無法忍受這種味道,便不再接近戴勝,這樣它們就安全了。在哺育幼鳥期間,戴勝從不清理雛鳥的糞便,還將其涂抹在小鳥身上。母戴勝尾部的腺體能排出黑棕色的油,會把窩弄得又臟又臭,戴勝便落下“臭姑鴣”的名聲,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既美麗又惡心,所以很少有人把它們當(dāng)寵物養(yǎng)。
我隨著戴勝走。它走幾步停下,然后又向前走。我掌握著節(jié)奏,它走我走,它停我停。我絕不做出過激的行為。就在我心中高興,以為和戴勝交上了朋友的時候,它的行為讓我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了。戴勝以一個滑躍式的起飛,向空中奔去。我來不及舉起相機,它就躲進了樹林中。
戴勝是普通的鳥兒,能適應(yīng)多種生活環(huán)境,在山區(qū)、平原、林中、草地、農(nóng)田和村邊都能生存。它們的叫聲很有風(fēng)格,三聲一節(jié)拍,音速很快,高低起伏。戴勝嘴長,能吃各種昆蟲,是消滅害蟲的益鳥。
戴勝背著不好聽的綽號,民間稱其為“棺材鳥”。以前農(nóng)村都是土葬,棺材在土中埋的時間久了就會腐爛,生出蟲子。這些蟲子成為戴勝的食物,它們便被扣上棺材鳥的名聲。
野雞飛走了,戴勝也飛走了,我的心情跌落到谷底。我只好離開苞米地,沿原先行走的路線,去看紅石砬子。這里是人們踩出的路,為方便往來,也為秋天運送地里的莊稼。去年為了旅游開發(fā),修建了—條水泥路,直通紅石砬子腳下。路修好了,附近的鳥兒卻少了,可能是水泥路面在陽光下反光,鳥兒的眼睛怕光刺激。附近林中傳出各種鳥鳴,四聲杜鵑的渾厚中音,蘇鳥的浪漫抒情,戴勝的咕咕自語,麻雀的絮叨聲聲。這些悅耳的聲音,仿佛一場音樂盛宴,令耳朵享受不盡。
林子邊長著榆樹、白車軸草、玉竹、牛蒡、野艾蒿、風(fēng)鈴草、山刺玫、大籽蒿和茵陳,草的清香羼雜在一起,被晨露染濕,彌漫在空氣中,令人呼吸起來很舒服。
戴勝一般獨來獨往。如果發(fā)現(xiàn)它們成對活動,可能是在熱戀中。兩只鳥兒在地上漫步,一邊走一邊覓食。受到驚嚇時,它們會逃到樹枝上,飛行時翅膀起伏,水波浪式行進。戴勝在地上尋找食物時,一般是羽冠張開,受驚后收起貼于頭上。戴勝性情較為溫和,嗚叫時羽冠起伏,喉頸部伸長而鼓起,頭向前伸。
在生育時期,戴勝的性格有些變化,會為保護領(lǐng)地而與別的鳥兒爭斗。打斗時,戴勝常高聳羽冠,嘴向下伸,運足力氣,以高昂的斗志贏得勝利。鳥兒在爭斗時,雙方全憑著英勇的精神戰(zhàn)斗,“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失敗者只能夾著尾巴麻溜地逃走。雙方不可能有談判的機會,不可能各退一步,保持和平,互不侵犯。
六月,是長白山區(qū)最好的季節(jié)。冬天過去了,迎來了花開時節(jié),這時也是鳥兒高興的時期。鳥兒搭建新窩,開始戀愛。戀愛的鳥兒漫游于林間,在快樂的生活中感情越來越深厚。新窩搭建完成后,便可入洞房度蜜月,生兒育女,繁衍后代。有的鳥兒會把窩蓋在林緣或路邊的樹洞中,這是啄木鳥的棄洞。有的鳥兒則將窩安置在農(nóng)田地區(qū)、廢棄房屋的墻洞或巖壁縫隙間,甚至在干樹枝堆下產(chǎn)卵。
我在去看紅石砬子的路上遇到了戴勝,并不是特意拜訪。在天空的背景下,我昕到戴勝在枝頭唱起歌,歌聲令人心動。它唱得意了,不斷發(fā)出咕咕聲。
水泥路離樹林有一段距離,我這次絕不能貿(mào)然行動。我停下腳步,借助鏡頭望去:它只是很小的一團。
講述大地上的事情
我在山邊走了一個多小時,消耗了太多體力,有些疲憊不堪。我把相機掛在樺樹上,找了塊石頭坐在上面,伸直雙腿放松一下。我身邊是一片野草,有野艾、鴨跖草、鬼針草、小黃花、小蓬草、廣布野豌豆、千屈菜。
我腳的左邊,有一片蕁麻。蕁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葉上長有小刺毛,且有輕微的毒性。人的皮膚被蕁麻的刺毛“蜇”了,能引起過敏反應(yīng),叉痛又癢,甚至紅腫,所以當(dāng)?shù)厝朔Q其為“蜇麻子”。我怕被蜇麻子“蜇”了以后難受,盡可能躲開它。胡枝子開紅紫色的花,長在我眼前一米多遠處。我起身向前走幾步,就可以摘一朵。
我拿出礦泉水瓶,擰開瓶蓋,喝下第一口水。
鳥兒從北部飛來,落在我對面的樺樹上,還沒有站穩(wěn)就開始歌唱?!班编编薄钡穆曇簦瑐鬟_著愉快的心情??雌饋?,這只鳥兒剛才遇到了好事。
我不敢再喝水了,也不敢隨意走動,怕驚到鳥兒。這只鳥兒前額、頭頂和后頸的黑色,以及羽緣的灰白色都不明顯。它的背與兩肩是黑褐色的,羽緣有著不明顯的棕栗色。從它身上羽色的花紋,我認出這是只斑鳩。我坐在石頭上才不過幾分鐘,腿還沒有緩過勁來,斑鶇就高興地飛來了。它太粗心大意了,落地時竟不觀察周圍的情況。
斑鶇性格活潑,“嘰嘰嘰”的尖細叫聲在很遠處都能聽見。它們在地上活動和找食,成群時不是抱團在一起,而是隊形松散,個體之間有距離,卻朝一個方向前行。
這個季節(jié)是斑鶇的生活平穩(wěn)期,它們大多是兩口子一起出來,在其他季節(jié)則多成群結(jié)隊,特別是在遷徙季節(jié),多是數(shù)十只、上百只的大群。斑鶇戀愛、動情的時候,胃口特別好,整日忙著捕獲各種昆蟲。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動物體內(nèi)血糖較高的時候,情緒更加穩(wěn)定和愉悅;血糖水平低時,則會煩躁易怒,情緒低落。看來,這只斑鶇處于高血糖時期,它用嗚叫聲表達出來。
我不能做任何動作,只能瞅著樺樹上的斑鶇縱隋放歌。它淡褐色的腳爪,踏著節(jié)拍在樹枝上移動,像在跳一支圓舞曲。
我在欣賞斑鶇表演時,職業(yè)病又犯了,想起身去取掛著的相機,拍下它唱歌的表情,因為這樣的畫面不是想拍就能拍到的。我聽著斑鶇的嗚叫,心中打著小算盤,但拿不定主意,下不了決心。在這樣的山野中,如果我貿(mào)然起身,斑鶇會受到強烈的驚嚇。
我最后決定冒險。既然斑鶇膽子大,平時不怎么怕人,我這次正好測試一下,看它們到底是真不怕還是人們想象的不怕。
我把礦泉水瓶放在地上,慢慢站起身來,目的是讓斑鶇一點點適應(yīng),不會感到太突然。我邁出了第一步,準(zhǔn)備再往前走幾步,伸手拿到樺樹上的相機。這個過程用不了幾秒鐘,我也不必返回石頭邊上,站在原地拍照就行。
我曾多次看到過斑鶇,有時是在天空中,有時是在近處。但這么近的相遇,看得這么清楚,應(yīng)該是第一次,不留下幾個鏡頭有些遺憾。
在我要邁出第二步時,斑鶇發(fā)現(xiàn)有個人離它那么近,馬上變得緊張不安起來。它停止嗚叫,扭動頭觀望。我還沒弄明白它的意圖,它就張開翅膀,腳爪蹬住樹枝,斜躍而起,向天空中飛去。
斑鶇有靈活的翅膀、飛翔的速度,能去山野中的任何地方。我只有兩條腿,往哪兒去都要一步步行走,遇上障礙物必須想辦法過去。和鳥兒相比,人在山野中顯得毫無能力。我站在那里,離相機只有幾步遠,卻來不及取下。斑鶇的尾巴在我眼前一晃,一眨眼的工夫,它就消失在林子中了。
不管怎樣,我還是取下相機,回到石頭旁邊。經(jīng)過廣布野豌豆時,我有了踹它一腳的惡意。我想看它在我粗暴的腳下,花瓣四處飛濺。但我看了廣布野豌豆一眼,沒有做出這個動作。熱愛大自然不是只喊口號,任何毀壞草木的動作,都是違背“熱愛大自然”的行為。
我擰開礦泉水瓶,喝了幾口水。在山野中,鳥兒挫磨人,附近又響起居居勾的叫聲——四聲一度的“布谷布谷”,聲音非常洪亮。我這次沒有沖動。我知道它隱在樹上,它不可能和斑鶇一樣,敢在我面前鳴叫。
經(jīng)過斑鶇的折騰,我在石頭旁尚未待多大會兒就離開了。我想在周圍轉(zhuǎn)一下,尋找剛才的斑鶇。我一定要拍幾個鏡頭,才對得起自己。
我從林邊往前走,眼睛四處搜尋。我渴望找到斑鶇。紅隼朝我這里飛來。它飛得很高,突然一個降低滑翔,飄蕩在空中,叉懸停在空中。紅隼的翅膀向后收攏,然后又張開向前伸展。林子里的各種鳥兒,看到天敵來了,叫的聲音都急促起來。我聽見了斑鶇的驚叫,看見它在林子里亂飛,一會兒又不見了。紅隼鎖定目標(biāo),要大開殺戒了。山野中發(fā)生的事情,有時無法預(yù)料。
每只鳥兒都有性格
幾只麻雀從天空中飛過,我不知它們要去往何處。從其飛行的速度、隨意的飛行方式看,它們好像笨頭笨腦的。它們直線飛行,沒有拐彎,最終還是飛到了雜樹林里。
居居勾的嗚叫聲,帶著歡樂的情感,使山野中有了讓人愉悅的氣氛。我在山邊走了一個小時,遇到許多鳥兒,摘了幾朵野花,手上染滿了野性的清香,分不出是哪一種花的味道。走得有些累了,我想找塊石頭坐一會兒。我需要恢復(fù)體力,好繼續(xù)往前走。我聽到一陣細弱的“zi-zi-zi”的叫聲,這是煤山雀的聲音。我四處觀察,好像從幾米遠處傳來。我只顧看麻雀在天空中飛,煤山雀什么時候來的,我沒有注意到。
煤山雀屬于性格活潑的鳥兒,膽子大得不怕人。它們行動敏捷,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沒有消停的時候。煤山雀飛行速度緩慢,飛行距離也不會太長。在繁殖期間,它們多是兩口子一起活動,其他季節(jié)則隨小群出來,偶爾和別的山雀混群。
十一厘米長的煤山雀,具有尖狀的黑色冠羽,頸背部有大白斑。它們與大山雀及綠背山雀的區(qū)別,在于胸部無黑色縱紋。我遇上煤山雀后,寫過一首詩:
煤山雀注視遠方
薄薄的雙翼
流動的激情
裝滿一份渴望
峭壁陡立
割斷遠眺的目光
滲出巖石的冰冷
凝固翅膀的溫暖
煤山雀在長白山
留下它的影子
我的目光掃描
它走過的地方
我制作精美的相框
把這幅畫掛在書房里
使這兒有了靈性
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
大自然的雄壯
煤山雀的鳴叫
在山谷間
蕩出生命的回聲
我端詳煤山雀
一種向往和渴望
馱伏翅膀上
一起飛越
綠葉和黑冠羽的反差大,在樹枝上搜尋時,只要發(fā)現(xiàn)黑點,必定是煤山雀。
煤山雀鳴唱時多在高樹的頂尖處。我在樹的梢頭尋找,最后鎖定了大青楊的枝頭。橢圓形的綠葉,并沒有將它隱藏起來。
煤山雀身材嬌美,頭頂黑冠羽,臉上如同貼了兩張白面膜。借助相機的鏡頭,我看到它每次鳴唱,嘴都張得夸張,已經(jīng)達到極限,再張一點似乎就要撕裂了。我曾多次看到煤山雀在樹上鳴唱,每次都是偶然看到的,但不等我走近,它們就匆忙離開了。在大地上行走時,我常常聽到它們的嗚叫,但不知它們身在何處。在富爾河邊的珍珠屯借住的幾天里,我昕到了這種鳥兒的叫聲,但沒琢磨透是什么鳥兒。有一天早上,老代陪我去看珍珠門,我又聽到這種鳥鳴,就問老代是什么鳥兒在叫。他脫口而出:“頭頂有黑冠羽,站在樹尖上,咧開大嘴叫喚,基本上是煤山雀,不是稀奇的東西?!崩洗幕卮饦銓崳屛艺J識了新的鳥兒。在一些資料中,我看到過對煤山雀的記載。記得有一張圖,煤山雀站在大青楊暗灰色的樹枝上,臉上的白斑塊很醒目,緊閉著嘴唇,頭向前探出,好像在思考什么。
從那以后,我對煤山雀開始關(guān)注。每次去山野中,我都注意聽它們的叫聲,尋找它們所在的位置。讓我感興趣的是它們名字里的“煤”字,只因身上黑色多一些,就用“煤”字表現(xiàn)其特點嗎?如果紅色多一些,就是紅山雀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不是我應(yīng)該考慮的,它應(yīng)該歸鳥類學(xué)家來研究。每只鳥兒都有個性,不僅是羽毛,其生活的環(huán)境、當(dāng)?shù)氐拿袼孜幕龋加绊戻B兒的生存。
我的胳膊有些發(fā)酸。我放下相機,切斷了和煤山雀的視覺聯(lián)系。我想把煤山雀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用自己的眼睛看清它。我估摸著那棵大青楊離我有十幾米遠,但如果我走過去,就會暴露無遺。可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向前進,憑運氣接近它。今天的這只煤山雀心順氣和,沒有不高興的事情,它不會見了我就跑。我堅定信心,邁出第一步,小心地不弄出大動靜。
我把相機挎在胸前,右手不離開,隨時準(zhǔn)備舉起拍攝。每次摁動快門都是情感的表達,在指尖留下當(dāng)時的感受。我的褲腿被拉拉秧拉住了,我往前掙脫,看著前方的大青楊。走出不遠,我又聽到煤山雀的叫聲。它鼓動人的情緒,讓人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沖動。
這時,紅尾伯勞粗糲的叫聲在近處響起,居居勾也大聲嗚叫,它們想令我轉(zhuǎn)移目標(biāo)。我按著自己的節(jié)奏,不受外界的影響。我排除雜念,堅定地朝前走。鞋子在草叢中被葉子上的露珠打濕了,我也顧不上。我馬上就要到大青楊跟前,和煤山雀面對面了。
烏鴉從北方飛來,一邊飛一邊粗糲地叫嚷。我向天空中望去,它似一枚黑樹葉,讓人有些掃興。大青楊上的煤山雀,聽到烏鴉的聲音不太喜歡??吹轿易呓?,煤山雀不愿意和我近距離接觸,雖然它不怕人、膽子忒大。我覺得是烏鴉攪了局,它的叫聲陰冷,制造了不好的氣氛。
煤山雀聽到烏鴉的叫聲后,匆忙從樹上飛起。它朝我迎面飛來,從我頭頂上空飛過。它羽翼上的兩道白斑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腹部的棕白色十分搶跟。
(高維生,作家,現(xiàn)居濱州)
責(zé)任編輯:夏海濤 呂月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