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亭竹,何建武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1.人事處,2.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新文科建設要求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養(yǎng)質量。[1]文化自信是最基礎、最根本、最關鍵的自信,是自立自強的前提,更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基石。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地方文化是我國遼闊版圖中各區(qū)域在地理環(huán)境、生產方式、風情民俗和朝代變遷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的人文歷史產物[3],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文化自信是對中華文化整體自信的基礎和前提。提升全民族文化自信,應以增強地方文化自信為先行。高校課堂作為最重要的育人平臺之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應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視地方文化在文化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從地方文化中汲取育人養(yǎng)料,融入新文科育人體系中,以地方文化浸潤人、滋養(yǎng)人。
貴州地處高原,是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份,境內少數民族眾多,苗漢雜處。在較長的時間里,四大土司統(tǒng)治貴州并各自為政,獨立于中央政府的管轄之外。至明代貴州建省后,中央政府一方面允許土司子弟入國子監(jiān)求學,漢文化經由土司傳入貴州并教化于民,另一方面在貴州建立衛(wèi)所、設立衛(wèi)學,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自此貴州才真正受到漢文化的浸潤。由于貴州地勢偏遠,文化教育起步較晚等原因,其文化一直處于邊緣地帶且較為弱勢,外界對貴州了解不多、認識不足,貴州文化往往被輕視乃至忽視甚至是歧視。同時,貴州作為移民省,雖然有著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先決條件,但是缺乏足夠的精神支撐,其文化凝聚力、向心力、生長力不夠,貴州人對自己作為貴州人的身份認同感、歸屬感不強。可以說,貴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環(huán)境都處于邊緣地帶。
貴州人的文化不自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阻礙了貴州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如何“增強文化認同,文化凝聚力”成為新時代貴州精神建設的重要方面[4]67-69,在新時代貴州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征程上,大學生群體既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貴州建設的接棒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既是貴州精神建設的重要單元,也是推動貴州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對貴州地方高校而言,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并融入課程思政,是增強文化育人實效的重要路徑之一。
多年來,貴州形成獨特的地方文化,內藏豐富的育人資源。地方文化縈繞于我們身邊,貼近人民生活實際,在情感上有著天然的親切性。通過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思政元素并融入課程教學中,其意義在于:一是擴展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二是描繪貴州地方特色,重塑地域形象;三是呈現人文底蘊,展示豐富的文化內涵;四是構建文化橋梁,奠定文化傳承的基礎。其作用預期包括:一是培育本土學生對地域文化的認同,建立文化自信,培養(yǎng)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豪感,自覺傳承和保護本土文化,根植學生熱愛家鄉(xiāng)和熱愛祖國的情懷,塑造建設多彩貴州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讓省外學子重新認識貴州、熱愛貴州、宣傳貴州,以改變外界對貴州的刻板印象,擴大貴州的影響力。
地方文獻是地方文化重要的價值累積和文本載體。地方文獻融入課程思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性,發(fā)揮地方文獻的親切性、文化性、本土性等特點,將文獻典籍中的人文歷史蘊藏引入文獻學課程教學中,可以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文化價值辨識力。例如筆者讀研時期的同門師姐,在做某個課題研究時偶然發(fā)現她的曾祖父曾參與編纂該方志,但此前她并不知曉,這就極大地引起她的興趣,積極投身于研究之中。又如筆者在教學中將學生按照生源地進行分組,要求學生調查搜集家鄉(xiāng)的文化典籍,選擇較有代表性的古籍,在課堂上介紹其版本信息,再按照傳統(tǒng)分類法對其進行分類,并嘗試撰寫簡單的提要。學生通過一系列任務的完成,在查找、閱讀、分類和撰寫提要的過程中對古代典籍有了直觀的認識和感受,在學習中有收獲感和滿足感,因此大家齊心協力很好地完成了任務。作業(yè)以實踐鞏固基礎知識,并達到提高實踐能力、加深學科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等目的。此外,地方文獻來自學生的家鄉(xiāng),其作者一般是本地名人,學生對家鄉(xiāng)名人事跡沒有陌生感和隔閡感,具有日常性和真實性,學生在古籍資料的搜集、整理中,能夠引發(fā)對地方文獻的關注,在對家鄉(xiāng)名人事跡的進一步了解中,能夠在潛移默化下受到先賢治學精神的激勵。
提及貴州,人們首先聯想到的或是“夜郎自大”,或是“黔驢技窮”,或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歷史上貴州是流放之地,曾被視為是文教不興的蠻夷之地。貴州歷史上經歷過幾次移民,亦為移民之州,既有大量外來民眾入黔地避亂,也有大量原住民出省謀生,不少入黔移民仍以祖籍自稱而回避自己的貴州籍身份,客居他鄉(xiāng)的貴州人多因貴州人的身份而自卑。[5]103-105事實上,貴州并非文化荒漠之地,長久以來,貴州文教不興的固有印象往往將貴州歷代的人文成就所掩蓋,在歷代貴州人的努力下,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推動一大批較有代表性的官員和學者涌現出來,較有代表性的官員有黃紱、孫應鰲、丁寶楨、張之洞、李世杰、李端棻等,學者有鄭珍、莫友芝、周漁璜、黎庶昌、楊文驄、謝三秀、周起渭、蹇先艾等,這些官員和學者出身貴州,在中國歷史文化發(fā)展歷程上做出了不凡的貢獻。
今日的貴州,在黨和國家的長期關心和大力支持下,趕超進位、沖出“經濟洼地”,在脫貧攻堅、數字經濟和生態(tài)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貴州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6]在經濟發(fā)展的同時,貴州開始進入了“自己描寫自己”的階段,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越發(fā)凸顯。[7]重視和挖掘貴州地方文化,一方面,能夠從華夏先民用智慧和汗水滋養(yǎng)的文化遺產中,厘清貴州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歷史脈絡,清晰認識到貴州作為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貴州文化與中原文化有著深入骨髓的血緣聯系,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復興責任感,從中汲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上的奮進力量;另一方面,讓貴州地方文化走向大眾視野,是對貴州歷史、文化、生命的堅守和尊重,能夠重塑貴州人的文化信心,撕掉貴州文化不興、教育落后、野蠻無知的負面標簽,擺脫文化不自信乃至自卑困境,只有解開精神上的枷鎖,才能全身心投入多彩貴州建設中。
貴州為邊陲省份,歷代貴州本土及謫居貴州的先賢心系邊疆穩(wěn)定和貴州文教事業(yè)發(fā)展,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印跡,影響深遠,福澤后人。貴州最早的教育先驅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牂牁郡毋斂縣人尹珍,據《華陽國志·卷四》載:“毋斂人尹珍,字道真,以生遐裔,未漸座序,乃遠從汝南許叔重受五經,又師事應世叔學圖緯,通三材;還以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學焉?!闭且鋵W成以后返回家鄉(xiāng)教授學子,才使蠻夷之地的南夷邊民潛移默化中接受了當時中原地區(qū)的文明。[8]17明代貴州最初建省時其鄉(xiāng)試主要依附于附近的云南、四川、湖廣等行省,貴州并無獨立考場。貴州籍進士田秋,在嘉靖九年向朝廷上《開設賢科以宏文教疏》,加上貴州巡撫王杏的努力,朝廷終于在嘉靖十九年允許貴州單獨開科考試,使學子免于奔赴考試的辛勞,極大推動了貴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明朝清平衛(wèi)(今凱里)人孫應鰲,為明代四大理學家之一,在清平衛(wèi)城西筑“學孔精舍”“山甫書院”,潛心著書專心講學,為貴州文教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貴州歷代先賢心向中原文化,懷揣著自立自強的精神不畏群山阻隔外出求學,功業(yè)有成仍情系桑梓,不吝個人得失,不懼艱難險阻,致力于家鄉(xiāng)事業(yè)發(fā)展,正源于此,明清兩代的貴州取得七百進士、六千舉人乃至兩狀元一探花的好成績,被譽為“萬馬如龍出貴州”。身處艱苦環(huán)境不向命運低頭的堅毅品格,功成名就不忘故土的鄉(xiāng)土情懷,深深印刻在貴州人的精神譜系中,成為一代又一代貴州人的精神源泉。當下的貴州已經取得脫貧攻堅戰(zhàn)的全面勝利,正處于鄉(xiāng)村振興的加速期,這是貴州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全面推進鄉(xiāng)村產業(yè)、人才、文化、生態(tài)、組織振興,離不開全體貴州人的努力,個人的奮斗方向應扎根于鄉(xiāng)土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從歷史的貴州精神中凝聚新時代的貴州精神,跟隨先賢的腳步,迎難而上接續(xù)奮斗,抓住機遇投身新時代貴州建設事業(yè),是我們這代貴州人的使命。
隨著哲學社會科學與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日益深入,文獻學課程的基礎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日益凸顯,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掌握文獻學基礎知識和方法論,能夠為解決多元化復雜問題提供獨特思路和方法。網上曾有“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與“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爭論,因無法辨明引發(fā)了人們的惶恐和不安,在眾說紛紜、真假不分之際,想要求真求證,就需要借助文獻學方法論。同時,文獻學課程情景自帶深厚文化氛圍、強烈的課程思政育人導向,在人文情懷的潛移默化中,能夠正確塑造學生文化史觀、涵養(yǎng)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筆者在教學中主要選擇山東大學杜澤遜主編的《文獻學概要》作為主講教材,該教材是國內文獻學課程權威教材,受課時量限制,文獻與文獻學、文獻的載體、文獻的形成與流布、文獻的收藏與散佚、文獻的版本、文獻的???、文獻目錄、文獻的輯佚和辨?zhèn)蔚日鹿?jié)為詳講內容,類書與叢書、地方志與家譜、總集和別集等章節(jié)作專題學習。雖然教材知識體系完整全面,但教材實例主要以強勢的中原和江南漢族文化為主,貴州地方文化幾乎沒有介紹。有鑒于此,筆者拋磚引玉,認為可通過以下路徑,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資源,為現有知識骨架中填補思政元素血肉,既能促進課程知識內容體系重構,亦能提升文化育人實效。
文獻形成以后的流布方式,主要有講唱、鐫刻、抄寫、印刷、攝影、微機輸入和激光掃描等。[9]47在古代和現代社會發(fā)展緩慢的一些少數民族中,人民群眾的口頭創(chuàng)作是基于他們民族文化、區(qū)域文化而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自己歷史的具體體現。舉凡民族生活、風俗習慣、社會制度、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活動、民族遷徙經過,等等,都是口頭文學的內容,都借口頭文學代代相傳。[10]16在貴州,少數民族雜居共處,然而有文字的僅彝、水、布依等為數不多的幾個民族,沒有文字又需要達到文化的交流和傳承,人們就選擇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這也就使得講唱成為文獻重要的流布方式之一。在文獻的形成與流布章節(jié)教學中,引入貴州文獻講唱流布內容,例如苗族歷史文獻流布,他們的文化主要靠講唱形式來流傳,貴州黔東南麻山地區(qū)苗族就有當代重要的講唱文學整理成果《亞魯王》?!秮嗶斖酢酚?012 年正式出版,是苗族長篇英雄史詩,是當代講唱文學遺產搶救的重要成果。引導學生了解《亞魯王》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意義,認識到講唱和講唱人在苗族文獻流布中的歷史地位,進而推及其他民族講唱文學,從所講唱的歌詩中感受講述的民族文化歷史源流。理解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文獻流布特征和文化淵源,培育學生對于民間文學的敏感和嗅覺,對民間文學的觀察、聆聽,可以具體直觀的感受文獻的內涵,使其具備文化意識和自覺,具備挖掘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民歌的自覺意識,使學生形成搜集、整理、傳播和弘揚地方文化的理論先導。
清代學者整理古籍時秉承“實事求是”“無征不信”的治學原則,這種治學風氣也在貴州廣為流傳。明清時期,貴州編修了大量地方志。方志記錄了一地的歷史、政治、職官、科考、地理、經濟、民族、民俗知識,具有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是研究貴州的重要歷史資料。在地方志章節(jié)教學中,將這批古籍資料作為教學例證,其中較為優(yōu)秀的府志有清代道光年間編纂的《貴陽府志》《遵義府志》《大定府志》,咸豐時期編纂的《安順府志》《興義府志》;省志有任可澄、楊恩元撰修的民國《貴州通志》。《遵義府志》是被譽為“絕代一流”的“西南大儒”鄭珍和莫有芝編撰,《貴陽府志》《大定府志》《興義府志》《安順府志》則出自晚清著名方志學家鄒漢勛之手,幾部府志皆出自名家,其內容翔實、體例謹嚴,被列為清代著名方志;《中國方志大詞典》稱《大定府志》“搜羅廣泛,取材宏富,考訂精核,敘述謹嚴”,林則徐評價其“一名物必究其源,一措施必縷陳其得失,凡可以昭法守、示勸懲者,無不鄭重揭之,且每事必詳所出,不以己意為增損”[11]2。貴州地方志是明清時期貴州地方文化淵藪,是文史研究的珍貴寶庫,其文獻典范作用更不容忽視,帶領學生從中窺見古人扎實學風、謹嚴治學精神,樹立以先哲為范、以經典為師的治學態(tài)度,為學生將來開展文史學習、從事相關研究提供正確價值導向,于潛移默化中接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人格的塑造。
貴州文化不興,地方文獻沒有得到有效的搜集、整理和傳播,甚至在流傳過程中出現大量文獻亡佚的現象,于是本土文人有志于鄉(xiāng)邦文獻的收集和整理。在總集和別集章節(jié)中,可引入貴州典籍搜集名家事跡及作品。貴州最早對黔中文獻進行搜集和整理的是甕安傅玉書和傅汝懷,父子兩代人窮盡畢生心力搜集明代黔中文人作品,輯錄為《黔風舊聞錄》;搜集清代黔中文人作品,輯錄為《黔風鳴盛錄》。詩歌編撰遵循“以人存詩,以詩存人”的原則,保存了明清時期黔中詩人詩作,在貴州詩歌史上產生重要影響。另有西南大儒鄭珍、莫有芝亦致力于鄉(xiāng)邦文獻的搜集,鄭珍輯錄《播雅》,莫有芝輯錄《黔詩紀略》。傅玉書、傅汝懷、鄭珍、莫友芝等前輩先賢為貴州保存珍貴的歷史文獻,鄉(xiāng)邦文獻賴以不墜。地方院校應該成為“培養(yǎng)鄉(xiāng)村建設人才的基地,地方文化研究的中心”[4]67-69,教師要有意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增強其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青年學子以先賢為榜樣,主動承擔起學習地方文化、傳播地方文化、創(chuàng)造地方文化的歷史責任,身體力行成為振興地方文化的主要力量。
文獻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智慧的凝結,文獻的典藏讓智慧和文化得以保存和傳承。而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立根之本,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依托,是傳承民族精神和凝聚國民認同的重要支撐,也是一個地區(qū)人民的自信之基。貴州相對于江南和中原等文化發(fā)達之地,人文底蘊不深,一直被認為是文化不興、文獻稀缺之地。究其原因一是貴州建省較晚,著述不多;二是地方文獻沒有得到妥善的收集和保存。地方文獻是記載一地的歷史、政治、地理、軍事、經濟、教育、文化、文學、民族、民俗的資料。貴州歷代歷史文獻較少,亡佚頗多,例如明代貴州省志萬歷《貴州通志》僅在日本尊經閣有保存,嘉靖《貴州通志》僅在浙江寧波天一閣保存,這不得不說是為貴州文史界一大憾事;又如咸同時期,貴州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民族起義,戰(zhàn)火遍及大部分地區(qū),對貴州生產生活都造成極大破壞,黔西北地區(qū)的《大定府志》刻板也毀于戰(zhàn)火。百年時間,黔西北地區(qū)竟無人存有這部寶貴的書籍,這不得不使人痛心和遺憾。通過講授貴州文獻典藏事業(yè)演進歷史,分析貴州文獻典藏的歷史特征,讓學生了解和認識這些珍貴的鄉(xiāng)邦文獻,理解文獻保護和典藏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樹立“文獻保護,就是文化保護”的牢固意識,文獻與文化相互依存,保護好文獻才能保護文化,青年學子有了文化保護意識,整個社會才能重視文獻保護,文化傳承才不會斷絕。此外,還可以結合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貴州部分、以及利用地方民族文化研究院所典藏的少數民族珍稀文獻,從歷史、區(qū)域、民族等多個維度展開講解,培養(yǎng)學生重視地方文獻保護和保存的意識,激發(fā)保護地方文獻的意識自覺。
文獻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單純的理論學習不足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適當加入實踐活動以鞏固理論知識。例如,目錄章節(jié)教學目標要求掌握文獻的分類、目錄的基本結構和古代目錄書的類別,可以借助圖書館古籍資源,組織學生到圖書館實地考察,在圖書館文化氛圍中體會文獻學的歷史發(fā)展和實際應用。學生在圖書館觀摩古籍的形態(tài)、種類、分類,增強視覺感官體驗,讓古籍走出教材,理論知識不再抽象;了解特色館藏資源,并結合中圖法學習現代圖書的編目和分類方式,讓所學知識貼近實踐。同時,組織學生去搜集家鄉(xiāng)的地方文獻,并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分別運用六分法、七分法、四分法對文獻分類。此外,還可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嘗試對地方文獻撰寫提要,讓知識內化為能力。總之,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地方文化的歷史沉淀和人文魅力,使課程思政向著更廣更深的空間和時間維度發(fā)散開去。
網絡資源具有豐富性、共享性和碎片化特征,合理利用慕課、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知網、B站、網易公開課等網絡教學資源開展混合式教學,可以完善知識體系、補充研究前沿,彌補課堂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的不足。具體有兩種方式可以采用,一是利用網絡視頻、圖片等資源,拓寬學生知識眼界;二是發(fā)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引導學生關注學術前沿等。例如,我國古籍的裝幀形式主要經過了卷軸裝、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幾種方式,明清時期,書籍的裝幀形式已經發(fā)展到采用線裝的階段,貴州的古籍亦采用這一裝幀形式。一方面,單純的知識講授難以呈現古籍的裝幀形式演變過程和制作過程,采用播放微視頻的方式,兼具講解、動畫、圖像、錄像等多種素材,可以全方位展示貴州歷史文獻資源的形態(tài)發(fā)展,讓學生對古籍的裝幀有直觀的體驗,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圍繞古籍裝幀形式儀式感和美感等學術前沿,讓學生初步嘗試開展地方文獻的搜索和整理,在文獻研究中體驗古籍裝幀形式的藝術之美。
研討可以有效促進知識的整合、應用和創(chuàng)新,推動知識的淺層記憶向著深度學習轉化,提升辯證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版本章節(jié)教學目標強調讀書治學必求善本,學生需要學習版本的類型、善本的界定和版本的鑒定方法。文獻的版本信息都隱藏在書籍中,通過分組研討形式,要求組內每個學生先根據所學的文獻版本和文獻辨?zhèn)沃R,仔細分析老師所給定的地方文獻,按照閱讀序跋、認識版心和牌記、觀察版式和字體、明確其撰寫年代等方法進行版本鑒定,然后在組內進行“答辯”,互相“找茬”,在爭論中深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匯集團隊意見形成最終答案。讓學生在研討中,將版本鑒定和辨識偽書的知識、方法越辯越明,不再死記硬背。
地方文獻是地方文化的資源庫,學生要具備地方文獻保護的意識,更要思考如何創(chuàng)新文獻保護的方法和形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搜集鄉(xiāng)邦文獻,再將搜集到的地方文獻進行分類編目處理,組織學生將其利用OCR技術進行轉錄并建立數據庫。讓地方文獻突破空間的限制,以數字化形式延長地方文獻生命,促進地方文獻的傳播,方便師生和民眾閱讀和研究。在這樣的過程中,既能將新文科建設深層內涵融入課程創(chuàng)新實踐,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科交叉融合的魅力和前景所在,又能養(yǎng)成堅持問題導向,形成從學科交叉和相互滲透中尋找破題方案的能力。
貴州地處偏遠,文化教育起步較晚,文化弱勢,造成了貴州人長期以來的文化不自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阻礙了貴州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貴州地方文化起源于貴州大地,與當地民眾有著天然的、割不斷的情感聯系。新文科背景下,貴州高校應以增強文化自信為繩引,充分挖掘貴州地方文化育人元素并融入課程思政中,增強文化育人實效,提升文科人才培養(yǎng)質量?;谖墨I學課程教學實際,將地方文化的精神給養(yǎng)融入文獻學課程思政中,以課程知識體系為“骨”,以地方文化育人資源為“肉”,培育學生靈敏的文化嗅覺、嚴謹的治學意識,塑造振興地方文化的責任感和歷史文獻保護意識,引導大學生投身多彩貴州建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