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敏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基于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以“學習任務為導向”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實踐和研究的熱點話題。學習任務就是學生為了達成學習目標而開展的學習活動,學習任務設計是伴隨著學習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上課之前教師應結(jié)合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學習任務,課堂上依據(jù)“設計”而教,學生沿著“設計”而學,環(huán)環(huán)扣緊,方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初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的課文體裁各不相同,因而學習任務也要根據(jù)具體篇目設計。《春》是七年級上冊的首篇課文,作者朱自清以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描寫了草木萌發(fā)、萬物復蘇的景象,表達了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美好情感。這是一篇美得像詩歌一樣的寫景散文,學習這篇散文需要注重語言的品味,體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意,在教學中,教師不妨結(jié)合散文的特征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課前預習,初步熟悉課文
要學好語文,少不了課前的預習工作。如果沒有課前預習,學生對課文的寫作背景、主要內(nèi)容就不了解,思路就跟不上課堂學習的節(jié)奏,即使教師講得繪聲繪色,學生卻不知所云,導致聽課效果非常差。如果做好了課前預習的學習任務,學生對課堂上所學新知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會積極參與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等多項活動。因此,課前預習應成為學習任務設計的首要環(huán)節(jié)。
《春》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學生以前在語文教材中已經(jīng)接觸過他的作品《匆匆》,對他的寫作風格有所了解,進入初中以后,學生再次接觸到他的文章,心中肯定倍感親切,設計學習任務時可以勾連學生對朱自清留下的美好印象而展開。首先回憶《匆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回顧作者的寫作方法,接著把《春》這篇課文輕聲朗讀幾遍,遇到?jīng)]學過的生字新詞或以前雖然學過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所遺忘的字詞,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查找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給不會認讀的生字標注拼音,給還沒理解的詞語寫上注釋,給重點的字詞圈點標畫,給印象深刻的句子畫上橫線,給疑難的地方打上問號,以便上課的時候提醒自己注意把這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在初步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以后,還要對整篇文章進行考慮,想一想自己還有哪些想要弄明白的問題。比如,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什么?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表達什么情感?在表達的過程中,采用了哪些寫作方法?還有哪些作家也寫過關于“春天”的散文?由于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非常發(fā)達,學生都具備了上網(wǎng)搜索資料的本領,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這樣就為深入學習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落實課前預習任務,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教師可以事先設計好相應的學習單發(fā)給學生,學生根據(jù)提示“按圖索驥”完成學習任務,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二、創(chuàng)設情境,快速走進文本
初中語文教材選編的現(xiàn)代散文大多是名家名篇,行文流暢、語言優(yōu)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體裁,課堂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讀懂散文的內(nèi)容以外,更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感悟,讓學生循著作者的視線,探究散文的特征,體會字里行間傳達的美感。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學習任務可以圍繞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走進文本展開設計。
《春》這篇課文所描寫的景色是學生都熟悉的,學生通過預習,對課文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了初步了解,圈畫出喜歡的句段,例如:“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薄靶〔萃低档貜耐恋乩镢@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薄按禾煜駝偮涞氐耐尥?,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薄按禾煜裥」媚铮ㄖφ姓沟?,笑著走著?!痹趯氕h(huán)節(jié),教師出示春景圖片,讓學生讀一讀與畫面對應的句子,感受作家描摹的春的獨特魅力。再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在課前搜集的資料,如介紹朱自清創(chuàng)作這篇散文的背景:1933 年,朱自清剛從歐洲漫游回國與陳竹隱締結(jié)美滿姻緣并喜得貴子,歸國后他出任了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可謂生活事業(yè)雙豐收。讓學生代入角色:如果你是作家朱自清,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達此時的心情?
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任務設計,是結(jié)合課前學情分析,從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已有認知的角度出發(fā),這樣能快速引領學生接近作者,走進文本,生發(fā)出深入探究文本的學習動力。
三、朗讀品味,感悟文本特點
新課改倡導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文學科主要依托于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來完成這一目標,其中讀是悟的前提,讀是寫的基礎。語言美是散文的一大特色,如何引導學生體會這份美?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為了凸顯朗讀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jié)合教學目標設計學習任務。
《春》這篇課文被編入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該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四季美景”,語文要素是“重視朗讀,想象文中描繪的情境,領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連,感受漢語聲韻之美”“注意揣摩和品味語言,體會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根據(jù)編排要求,《春》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朗讀,品味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設計的學習任務是:細讀課文,思考作者在描繪春天的美景時,選取了哪幾個精美的畫面,你最喜歡哪一幅畫面?《春》的寫作脈絡非常清晰,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jié)合起來,全面細致地描繪春景,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頌春,贊美春天具有“新、美、力”的特點。朗讀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最佳學習方式,課堂上采用范讀、默讀、自由讀、領讀、反復讀、分組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學生很快就找出了“繪春”中的五個畫面:小草報春、鮮花爭春、輕風唱春、細雨潤春、人們迎春。學生的個性不同,對這些畫面的感受就不同,對課文的理解也不相同,朗讀的語調(diào)就各有特色。比如朗讀第2自然段,有的讀出了小草的調(diào)皮,有的讀出了小草的興奮,有的讀出了小草的嬌嫩;朗讀第3自然段,有的讀出了花朵的好奇,有的讀出了花朵的急切,有的讀出了花朵的旺盛……在交流自己喜歡的畫面時,學生都能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通過富有個性的朗讀,課文中原本無聲的文字就變成了曉暢樸實的語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透過字里行間欣賞到美麗的風景,跟著作者一起唱響春天的贊歌。
四、遷移寫作,拓展學習能力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是很多學生怕寫作文,主要原因在于不知從何下筆,不懂如何將心中的話語“巧妙”地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語文教材的編排以單元為體系進行系統(tǒng)安排,其中精讀課文便是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的最佳素材。在學習散文的時候,教師應抓住這一有利因素,積極引領學生進行遷移性訓練,及時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春》這篇課文中,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隨處可見,表達形象并不突兀,隨意而不松散,《春》的教學目標之二是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為了落實這個教學目標,可以這樣設計學習任務:模仿課文的寫作特色,運用修辭手法,寫一寫你眼中的春天。學生通讀課文,可以發(fā)現(xiàn)整篇文章的用詞都非??谡Z化,例如鮮花盛開的場景呈現(xiàn)在作者的筆下就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花兒相繼開放的場景呈現(xiàn)在作者的筆下就是“都開滿了花趕趟兒”,花兒開得茂密呈現(xiàn)在作者的筆下就是“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些句子簡短順暢,就如平常說話一般自然平實,毫無矯揉造作之態(tài),所用的修辭手法更是形象地寫出了鮮花的靈動,使人感覺它們會像孩子一般你爭我搶,爭先恐后,活潑調(diào)皮,春的美好和朝氣從書本上撲面而來。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還出示了描寫春花的古詩文“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與課文中的第三自然段進行比較,學生就發(fā)現(xiàn)作者眼里的“春”的各個景物都是“活動”的,如果去掉了這些描寫,剩下的景致就只是一幅靜止的畫面。遷移課文的寫法,學生就寫出了屬于自己的春景:大路旁,小河邊,桃花開了、梨花開了、杏花開了,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湊在一起說起了悄悄話。蝴蝶輕盈地在花叢間翻飛,一會兒跟這朵花照張相片,一會兒和那朵花合個影兒。輕柔的春風俏皮地貼著花兒打滾,帶走絲絲縷縷的香味,飄得好遠好遠;細密的春雨也不時來湊個熱鬧,頑皮地撲進花兒的懷里,又“哧溜”一下跳下去,鉆入泥土中不見了身影。
春天是歷代文人墨客爭相歌詠的美景,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順應教材編者的意圖,分析作者的寫法技巧,巧妙指導學生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仿寫,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就會主動吸收課文中的有益元素,進而拓展自身的寫作能力。
五、開展活動,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不僅體現(xiàn)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上,還體現(xiàn)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大文豪魯迅先生就曾說過,學習必須像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學習散文也是這樣,除了教材提供的資料以外,還可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來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從《春》這篇課文中積累了不少優(yōu)美詞句,領略了許多修辭手法的妙用,還學會了口語化的描摹方法,此時趁熱打鐵,以“春”為學習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將這股學習熱情延伸到課后,為此可以設計的學習任務有:
任務1:再讀《春》這篇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并圈點批注,從寫作手法、內(nèi)容特點、表達情感三個方面說出喜歡的理由,寫一篇讀后感。
任務2:從書本或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閱并理解描寫春的詩句,再進行比較,說說這些詩句在寫法上的共同點。
任務3:開展一次詩歌游藝會,采用“飛花令”的游戲方式比一比誰積累“春天的古詩”最多。
任務4:創(chuàng)作一幅春天的畫作,可以采用水彩、水粉、電腦繪畫等方式,通過顏色的變化把朱自清的散文轉(zhuǎn)換為視覺圖像。
任務5:找一找有關春天的歌曲,選擇自己喜歡的唱一唱。
以上這些學習任務看似有點復雜,其實學生帶著興趣去完成一點兒也不難。
學習任務設計既是一個機會,也是一種考驗,因而教師必須把原本教師教的任務轉(zhuǎn)化為學生學的任務,并鼓勵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開動腦筋,展現(xiàn)自己的聰明智慧,增長知識和技能。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