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益穩(wěn)
多年前,在長江下游的蘇中靖江沿江一帶,紅燒長江雜魚只是一道不登大雅之堂的家常菜。而最近三四十年,這道傳統菜點單率超高,成為不少酒樓飯店的招牌菜、網紅菜。即使近幾年長江禁捕,對此也影響甚微,靖江滿眼溝汊河港潮漲潮落,潛藏其中的魚還都是正宗長江水滋潤的呀。這得歸功于靖江特殊的江域環(huán)境和人文因素。
何為江域環(huán)境?靖江是江蘇省擁有長江岸線最長的縣域,足足52公里,而且水質上佳。這就帶來了雜魚實在是多,實在是雜,實在是鮮美。單單我們常見的就有140余種:鳑鲏,羅漢兒,毛刀,沙塌皮,豬尾魚,喬丁,虎頭鯊,火眼,三角鳊,麥穗魚,小白條,璨魚,等等等等。此外,還有好多網上查不到、字典上讀不準的,雜得你眼花繚亂,雜得你目瞪口呆。江鮮大多是海江洄游一族,往返靖江江段時,正處于體內鹽分褪去、江水泡育的最佳階段。神奇的大自然將神奇的鮮度賦予刀魚、河豚等貴族階層的同時,也一視同仁地賦予了平民身份的雜魚們。
何為人文因素?大處說,大江大水的豪放與吳越文化的精致在此交匯交融,迫使靖江人抓大而不愿放小。小處說,靖江人捕雜魚、燒雜魚、吃雜魚的方法和技巧不斷淬煉,使得這道菜越來越好看,越來越好吃又好玩。
早些年,這些雜魚是不用來待客或賣給飯店的,主人有丟面子之嫌,大多是漁民作為尾貨留下自家打打牙祭,或三文不值二文賣給撿便宜的百姓。所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天中午,靖江江邊、城里臨收市的魚市上,總有陣陣 “雜魚哦,雜魚便宜哦”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燒魚前先把握種類搭配和洗魚。雖然不求品種齊全,但必須有喬丁、沙塌皮、璨魚、籽薺、昂刺等領 “鮮”品種,大小不論,比例越高越好。洗魚更加需要心靈手巧,甚至要練就絕活,稍大的小刀去除鱗腮和內臟,稍小的直接用手指甲掐擠。魚籽和魚鰾乃是特別添鮮劑,該留的留,該去的去。若夾雜幾只冒冒失失就擒的小蝦、小蟛蜞、螺螄頭,則算錦上添花。沖洗的學問大著哩,沖洗不凈,魚湯味鮮度肯定不純,沖洗過了頭,鮮味先流失。
老子說 “治大國若烹小鮮”,并不是指簡單、容易,而是要精心謹慎,恰到好處。作為前奏曲,作料的配置至關重要,這就各顯神通甚至各懷隱秘了,蔥段、生姜、蒜瓣、鹽糖自然少不了,還要有小茴香、椒類、香菜等秘密武器,以及老醬老醋何比例、何時加、怎樣加,都是燒出絕佳風味的命門。也有不加任何作料的,以魚攻魚自我調鮮,其秘方密不示人。如此日積月累,反復摸索總結和提升,哪個大廚鼓搗出這方面的獨門絕活,哪個離吃香喝辣就近在咫尺了。
俗話說 “大鍋飯,小鍋菜”。燒雜魚盡量用小鍋,以保證燜熱、燜氣、燜味,土灶、柴火最佳。熱鍋冷油,煎制時要慢要輕,鏟子動得越少越好,但又要確保魚身兩面均勻受熱。待魚身微黃,倒入料汁及適當清水,沒過魚的表面。“緊火魚,慢火肉”,燒至滾開咕嘟咕嘟片刻后不再大火,最好小火余火慢慢燜,待魚湯收緊變稠,雜魚充分入味兒再出鍋。誰要在整個過程中再舀湯或半途添水,那是要被大師傅敲頭的。
過去經濟條件有限,春夏期間,小雜魚配以涼拌土菜、三麥粥、韭菜燒餅等,秋冬時節(jié)凍成魚凍,魚凍是主角,搭酒下飯,快哉快哉。
先吃魚肉,再吃魚湯,這個先后順序不能錯。至于魚湯拌飯、魚湯拌面、魚湯蘸餅,那就聽便客官自由發(fā)揮了。至于見識身懷吃魚絕技的達人,筆者三十年來在靖江目睹過數十人次,無不令人嘖嘖稱贊。他們飛快夾起魚放到嘴里,雙唇麻利地只捋幾下,變戲法似的從嘴里抽出完好無損的魚骨來,如此反復,眨眼工夫一大盤雜魚見底,桌面上赫然一片壯觀的魚骨方陣。
這一幕幕,似乎就是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的生動寫照,也是靖江人思鄉(xiāng)懷土的實際行動。
“在雨中,她是風姿綽約的滑板姑娘”。這是筆者中學作文里的一個描寫,至今還為這個匠心獨運的比喻沾沾自喜。這個 “滑板姑娘”就是茨菇,它富有個性的枝葉造型確實性感而妖嬈,大面積的茨菇在風雨中嘩啦啦彎腰傾倒,又嘩啦啦昂頭挺胸,確實是一幅讓人心旌搖蕩的壯景。
南方的水面莊稼主要有水芹、茭白、芡實、菱角等,茨菇算是一員大將。查找資料方知,全國各地茨菇的外形和地下球果形狀相差無幾,品系卻有數十種之多,差別在顏色上。靖江處于里下河到長江過渡帶的最前沿,水質優(yōu)越,崇尚精耕細作,當是選擇品質最好、產量最低的 “蘇州黃”。靖江到處是水,堤塘河溝密布,有時就是百姓家前屋后一個水汪塘、一只殘缸破桶,也容得下茨菇展枝放葉,恣肆地開花結果。
著名作家兼美食家王干,生于長于水鄉(xiāng)興化,是汪曾祺大師的關門弟子,可以說吃遍天下茨菇。2012年他在靖江參加詩會,品嘗靖江茨菇后直呼過癮,認為球徑精小、粉而不黏,有優(yōu)質板栗的格調,與靖江香沙芋的糯、粉有一脈相承和異曲同工之妙。靖江餐桌上的茨菇即使不產于本土,大概率也是來自相鄰的蘇中平原,說是好吃,主要還是得益于靖江人的匠心手藝。
茨菇紅燒肉、茨菇黃芽菜、茨菇燒豆腐,或者干脆干燜茨菇,有關茨菇的傳統烹法林林總總,為什么茨菇大蒜炒咸肉在靖江獨領風騷?幾十年過去了,還有那么多老老少少念茲在茲,其中情緣自有深層原因。求教于若干老先生、老大廚,他們嗯嗯啊啊未必說得清,但有兩點與我趨于一致。一是紅燒肉粗獷豪放,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與靖江人的腔調有些格格不入;另外內心也暗藏貧困時期精打細算的精明,紅燒肉用肉量大呀。二是咸肉為滬幫菜、杭幫菜主要旗手,靖江人 “學趕蘇南”自覺性奇高,茨菇咸肉青蒜精巧搭配,一個 “咸”字四兩撥千斤。當然,咸肉一定要選肥肉多于廋肉的前夾五花肉,最好還是帶皮的;大蒜一定要是鮮新的本地紅梗土蒜,雞灰羊糞壅土的為頂級。
茨菇的苦澀味很濃重,食用前必須焯水。無論是刮茨菇,還是焯水過程中,茨菇嘴是萬萬不能碰壞碰掉的,正好與茨菇塊軟硬搭配。這與王干先生有關吃茨菇的美文有些出入,他說里下河地區(qū)茨菇嘴子一般棄之不用。這可是好東東,老中醫(yī)說它有止咳生津的功效。
火大得不可想象,素油燒得嗷嗷叫,一定是爆炒。必須先把咸肉里的油 “榨”出不少,然后茨菇、青蒜、作料依次下鍋,把肉片表面的油膩神奇地吸掉。青蒜、茨菇、咸肉互相攪合,互相吸附三者不同的香氣物質,肉韌勁、蒜青香、茨菇粉脆,綠肥紅瘦,油而不膩,百媚千態(tài)。做菜如作文,作料猶如這篇文章的末尾文眼,放糖、放高湯理所當然,竟然還有人敢再放鹽。無妨,只要你調得適中,調得恰到好處,調得別出心裁。
汪曾祺先生寫有一篇著名的《咸菜茨菇湯》,寫年少時因為家境緣故,在高郵吃膩了這碗清湯寡水的主兒,年老了遠在北京又想吃,想得兩眼發(fā)花。文末最后一句話是:“我想念家鄉(xiāng)的雪!”這分明是詩情畫意而又黯然神傷的鄉(xiāng)愁泛涌啊。
我估計,如果非要為靖江在外的游子排個鄉(xiāng)愁菜單,“茨菇大蒜炒咸肉”打頭應當當仁不讓吧。
這是一汪情調與情懷之湯。
改革開放以來,肚肺湯突然在靖江飯桌上走紅了三四十年。這是否受到上海風靡一時的吃豬內臟風氣帶動?靖江人不會正面回答,十有八九會心一笑。當蘇州河藥水弄、番瓜弄一帶,大批肚肺湯店霓虹閃爍、人頭攢動之時,靖江車站路、紡工公司附近一下子崛起好幾家肚肺湯店,家家顧客盈門,甚至通宵達旦仍應接不暇。
上海方言里,內臟的“臟”和骯臟的“臟”是兩個異音,但上海人偏偏咬成一個音。上海人膽小、愛干凈,但在本幫內臟菜面前奮不顧身,一膏饞吻,樂此不疲。受此影響,靖江流行肚肺湯的外因形成。而內因也是自然天成,歷史上靖江養(yǎng)豬多為優(yōu)質的太湖系豬種,豬內臟消費源遠流長,習性深厚,面廣量大?!毒附L俗大觀》中載述:百姓人家送 “月子禮”,多為紅糖、肚肺、雞蛋等土特營養(yǎng)品。為了親朋好友病體康復,送一副肚肺也絕對是份大禮。靖江美食界一幫人辛勤耕耘,百年名廚衣缽相傳,也出了多道諸如紅燒呼拉圈、醬爆腰花等內臟名菜。
肚肺湯實際上不光有肚、肺,還有心臟。上海,還有靖江周邊的泰興、如皋等地,還喜歡加入肉皮、蹄筋、豬鞭、膀胱等下腳料,有點雜亂。比較而言,靖江的肚肺湯層次清爽,主題凸顯,肚肺心三大件主角就是主角,至多加點筍絲、蘿卜、茨菇、山藥、菇類等點綴植物,以利葷素互吸味道與養(yǎng)分,也增添視覺美感。曾經在靖江沙上一帶流行的鱔段燉肚肺、蘿卜肚肺湯算是例外,一個加上高蛋白質的鱔段,一山二虎、鮮膩過頭,一個再以白蘿卜增白增稠湯汁,掌廚人雖費盡心思,但終究難成大氣候。
所有食材的處理需要超常的辛苦與耐心,這個生活法則特別適用于肚、肺的清理清洗上,必須全手工頑強而堅強地完成。肚子實際上就是豬胃球體,皺紋密布,內外都嵌滿黏液、臟物、血污,用小刀一遍遍地輕刮,輔以面粉和細鹽反復揉搓。這還不算,頑固處需用手反抓住在石壁一點一點地磨蹭。豬肺的灌洗則充滿了堅韌性、互動性,甚至娛樂性,肚在上、肺殼在下,掛于屋檐窗欞下,用針線巧妙將腸頭與食管連接成過水通道。那時自來水尚未普及,只能用河水或井水一瓢一瓢灌滴其中,一遍又一遍過水、拍打,直到血水流盡,肺泡內的毛細血管變得雪白。豬心的一遍遍剖洗,同樣需要細致入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誰家灌肚肺確實值得炫耀,常引得街巷、埭上孩童看游戲似的,嘰嘰喳喳扎堆嘻鬧。高質量完成以上三大程序,不累得腰酸背痛眼發(fā)花,沒有幾個小時的磨功肯定是不行的。
在此透露個獨門秘笈,這樣洗盡凈臊后,還需自來水細流沖漂一小時。噓,這可是大廚一般情況不會告訴任何人的秘密??!
一切收拾干凈,將其勻稱地切絲切片切塊,開水焯之,將姜蔥料酒醋等入鍋翻炒,聞香放水,大火燒開,文火慢慢地燉兩小時以上,直至湯白似乳汁。這時最大的忌諱就是放鹽,一放鹽,湯立馬變得清寡。所以,靖江大廚適當加些銀杏、山藥、茨菇等高淀粉素物,湯的黏稠檔次頃刻連升三級。在山東、四川吃肚肺湯,多半是加山椒、酸菜什么的,不能說人家味道不地道,但那湯像酸菜魚。
健康新理念處處引領新生活的當下,許多吃貨受制于醫(yī)生的警示,擔憂肚肺湯吃多了會發(fā)胖和導致 “三高”,傳統肚肺湯行情每況愈下。前幾次在上海、蘇南吃到沒豬肚、豬心的肚肺湯,充其量單純的肺殼湯,實在沒味沒勁,正應了一句老鄉(xiāng)諺:王小二賣肚肺,有肺沒心。
但餐桌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者眾,筆者基本認可一位靖江年輕女大廚的觀點,她說:“歐洲三大頂級食材,鵝肝、松露、魚子醬,其中兩樣都是動物內臟,關鍵是吃得有度、吃得有格局?!?/p>
所以說,上海也好靖江也罷,誰還愿意家宴上自制肚肺湯款待客人,飯店大廚還能原原本本保持肚肺湯傳統做法,不僅僅是克服苦臟累的問題,沒有一點情調和情懷看來真的不行。
童年記憶中的老電影里,審訊、用刑現場經常配一句臺詞:“剝你的皮,抽你的筋。”筆者童年還當真對剝皮抽筋的場景耳濡目染,不過那是在生豬屠宰場,觀賞屠夫給豬剝皮抽筋。場面頗有點夢幻色彩:活殺不久的豬們,頭下腳上高高吊起,被一根鋼釬從后腳插到前腳貫穿腹部。屠夫拼命從后腳豁口處往豬體內吹氣,直吹得自己青筋爆凸、滿臉潮紅。好玩的是,豬身一會兒竟氣球般漸漸膨脹起來,鼓成橢圓球狀,屠夫遂麻利地剝皮抽筋。那時物資匱乏,皮革緊張,皮比肉貴。蹄筋是從連著皮肉的腳彎處勾出的,而不像現在砍下蹄子抽筋。那時,三十多頭豬才出一斤干蹄筋,豬身上最昂貴的副產品非蹄筋莫屬。
豬蹄筋,即豬腳中連接關節(jié)的腱子,每豬四根,分前腳筋、后腳筋。這可是自古以來的好貨色,好比現代人們常說的 “掌中寶”“奶茶珍珠”,雪白似銀針,滑溜圓潤,煞是可愛。至今,腦海中過去大戶人家曬蹄筋的畫面常常浮現,令人大飽眼福而又垂涎欲滴,根根蹄筋串起來掛屋檐下或攤竹匾里,整齊劃一,陽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潤澤之感像美人腿玉雕似的,直接撩人心扉。
吾家祖代與豬有緣,父親曾是鄉(xiāng)供銷社屠宰場的小頭頭。所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筆者兒時一眼即分得清蹄筋之優(yōu)劣。可以想象,豬平時都是后腳發(fā)力前拱,所以后腳筋遠遠優(yōu)于前腳筋。真是幼記如漆啊!具體鑒別要領終身難忘:一頭圓、一頭扁者為后腳筋,兩頭皆扁者為前腳筋。所以請客送禮時,主家末了來一句“這可都是后腳筋哦!”飽含炫耀、恭維之意。
燴蹄筋歷史悠久,乃宴席上品,古代的《本草圖經》《隨息居飲食譜》等著作中均有明確記述。譯成白話文大意是:膠原蛋白和礦物質含量極高,不含膽固醇,能增強細胞代謝,對促進發(fā)育、強筋健骨、美容養(yǎng)顏、延年益壽功效明顯。在物資短缺年代,即使是在魚米之鄉(xiāng)的靖江,平時餐桌很難見其蹤影,只在過年、婚禮、上梁等重大宴席登臺亮相。因此,對于貧寒過來之人,這早已不是一道菜,而是溫暖的盼頭與記憶。
一個 “燴”字,概括了淮揚菜系的精髓。按理說,靖江菜基調當屬淮揚風格,可在燴蹄筋這道菜上靖江大廚們偏不照本宣科,而是去繁就簡,有時脾氣還犟得就是那么 “一根筋”,兩眼一閉堅決一路走到黑。還有誰比他們摸得透靖江老鄉(xiāng)的心態(tài)與口胃?
分述,靖江燴蹄筋以下 “大同里的不同”有點意思。
不是頭菜,勝似頭菜。流行于靖江老岸地區(qū)的頭菜分量極重,但打頭的硬扎貨太多,首推蹄筋,還有魚肚、海參、肉皮等替代品。配料更顯魚龍混雜,連大蒜、木耳、咸菜都下了鍋,而且串味厲害,高檔菜立馬品位驟降。燴蹄筋就不同了,頭牌只能是、永遠是蹄筋,看看主配方:蹄筋200克,青菜200克以下,其他小劑量云云。什么意思?它分量第一,老大就是老大。
不是雜燴,雜而有序。配料可以隨季節(jié)而變,但是清新、清純的原則不能變,只在筍片、青菜、蝦米、白果、百合等個位數食材中精挑。記住,青菜一定要選短壯的蘇州青、揚州青,碧綠水翠味鮮。其他味重之物一律棄用,如果像上海、東北、安徽菜什么都放,就變?yōu)樯虾R诲侕r、東北亂燉、徽菜一桶鮮了。
玩點噱頭,眼口同福。燴蹄筋各有技巧高下,放料順序,放什么湯水,勾芡程度,文火時間長短,蔥姜蒜顏形,都大有講究。為什么需要襯托?一盤燴蹄筋端上桌,紅白綠黃,水墨畫派,賞心悅目,湯清而鮮,稠而不膩,營養(yǎng)互濟,先養(yǎng)眼再養(yǎng)胃養(yǎng)心。
與幾位靖江大廚閑聊,關于蹄筋是水發(fā)、還是油發(fā),爭議頗大。要好吃,油發(fā)為宜;要健康,水發(fā)為佳。好在移民城市特質的人包容兼蓄,廚師食客都有隨性挑選之余地。
還有個甜的問題,愛恨交加。到周莊旅游,滿大街招搖過市的萬三蹄看上去油汪汪的,吃起來卻甜得要命。在無錫點了一道白湯蹄髈,白花花的湯呀,整整一盤山水甜得鉆心。同樣在靖江,無論百姓家宴還是酒店大餐,燴蹄筋若有敗筆,十有八九多是習慣性動作所致,手抖了又抖,糖放過頭了。
看來當下,吳文化對靖江菜肴的影響真是太大了,有點 “罄竹難書”的味道。
“家花不如野花香”,這句極富隱喻意味的口頭禪,大部分國人不予茍同,但 “家菜不如野菜香”這樣的認知和體會,個個敢于公開點贊。
靖江人有點稀奇,所稱的野菜只有一種,特指薺菜,其他的野菜該叫啥就叫啥,馬蘭就是馬蘭,枸杞就是枸杞,蘆蒿就是蘆蒿,分得清清爽爽。正像靖江話吳語調頭的每個韻母音,絕不含混。究其原因,靖江雖有個巴掌大的孤山,但百分之九十九不算山區(qū),野菜的品種本來就少,似乎沒必要宏大敘事。再者,縱觀靖江歷史變遷,靖江洪災饑荒、自然災害不斷,百姓窮苦到要靠野菜補充主食的時日有的是。但更多的時候,野菜的命運被靖江人玩弄于股掌之間,玩出的是人間煙火與市井氣息的花樣格式。
薺菜之所以脫穎而出,理應與靖江由長江沖積而成有關,那么多廣闊的荒灘野地、堤圩渠坡,為它的瘋長擴張?zhí)峁┝说锰飒毢竦慕^佳條件。靖江建縣短短五百余年,移民特征造就了靖江人喜愛追新立異、不按常規(guī)出牌的秉性,吃野菜這樣的 “野性”與生俱來,有板有眼,一往無前。越荒、越偏、越散的地方,薺菜才越野蠻、越肥壯、越茂盛。采摘高手往往像抓壯丁似的,盯著的是那些沾著泥漿和雞屎羊蛋的大家伙。
民諺 “三月不吃青,肚里冒金星”。每年春風暖又暖,春雨油又油,薺菜一茬一茬瘋長,活躍在靖江大地上一潮又一潮采薺菜大軍蔚為壯觀。據說從墳塋堆荒地里挑來的薺菜最香,母親一次帶我去挑,一場雷雨迅即轟隆隆壓在頭頂,暗無天日,陰風恐怖,信佛的她一邊念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邊手忙腳亂個不停,硬是堅持到采滿一大蛇皮袋。在物質匱乏時期,一個普通農村婦女對美食的追尋,尚且表現得如此虔誠而迸發(fā)出驚人的勇氣。
真正的野菜吃的是應時嘗新,過了端午基本就無人問津。近些年,對于那些失去了野性、大棚里調養(yǎng)得貌似碧翠的薺菜,嘴刁眼精的靖江人一眼就能識破,就連酒樓大廚、蒼蠅館子小老板、餛飩攤主大多也不買賬,更不買單。多次聽生祠鎮(zhèn)、馬橋鎮(zhèn)一帶種植大戶抱怨,引進大棚薺菜在靖江是最失敗的。
涼拌野菜、野菜春卷、野菜飯、野菜餛飩,此為靖江野菜系列的四大金剛??梢哉f,這幾個半個中國都有的統貨,經靖江人的心手磨礪,將靖江菜的精細精致體現得淋漓盡致。野薺菜皆含苦澀之味,葉脈又密布皺紋,需要不同程度的焯水。而最為關鍵的是,每道菜全不靠野菜單打獨斗,而是別出心裁地與其他食材混搭,烹制出蕩漾在眼尖、舌尖與心尖上的野性風味。
在此,只能一一贅述各自具體特色,別無它法說得清楚。
涼拌野菜:搭配的有馬蘭頭、花生末、碎香干、枸杞子、豆腐、蒲公英、金針菜、柳芽等十余種。去年吃到一次最絕的,盤子邊沿擺滿了野茅針,拱護著中間的野菜,思緒的野馬狂奔,來不及驚叫。酒席上涼拌野菜,碟子上壘起各種圓、方、尖造型,圖像千奇百怪,寓意美好吉祥,滿座那種 “臨吃推到”的感覺,鏡頭感、征服感、儀式感被升華得一塌糊涂,比汪曾祺描述的老家薺菜拌茶干復雜多了。
野菜春卷:將春天卷起來,多詩意!春寒料峭時就有家庭開始蠢蠢欲動,春卷上市好像比周邊地區(qū)早許多。靖江人做春卷重點解決兩個難題,一是考慮多層次口感取舍原料,舍得放肉類,二是加蛋清、粉芡促使餡料疏松,薺菜份額總體不能低于一半,才能霸住特別的“野味”。所以這種春卷是表皮焦脆,內囊粉糯,攪合著奇特菜香,野菜的土腥味、清香味是其他綠葉菜所無法取代的。
野菜飯:舊時靖江農村一般早晚喝粥,春天中午有時會吃野菜飯,以彌補主糧不足,“瓜菜代”混度青黃不接的春二三月。而如今在靖江這是道富貴飯,吃慣魚肉不礙想方設法佐足油水,以上佳肉絲和豬油標配。主角野菜比例百分之六七十,再在胡蘿卜、白蘿卜、扁豆、山芋、豌豆、芋頭、南瓜、蠶豆、葵花芋等雜蔬中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配角。
野菜餛飩:皮薄的程度絕對領跑全國;理應是受到湯包皮薄如蟬翼的啟發(fā),一碗餛飩端上來,憑目測皮子就能報出餡料品種。餛飩的餡兒和湯更是掏盡心思凸顯靖江特色,野菜攪合的餡兒千方百計翻花頭,什么蝦仁啊、家禽肉啊、三鮮啊,最近幾年甚至還發(fā)展到摻加甲魚裙邊、海參魚翅的,有點走火入魔。以名聞遐邇的馬橋野菜餛飩為例,最大亮點就是每只餛飩塞一只小蝦,半透明的皮內綠葉紅蝦若隱若現,一只只餛飩活像翡翠,讓人舍不得下口。靖江人吃餛飩似乎不愛眉毛胡子一把抓,湯料多為豬骨頭或江鮮提煉熬成,更喜歡蘸湯分開吃,故 “野菜干餛飩”在靖江永遠流行又時尚。
著名海派美食大家、《新民晚報》副刊主筆沈嘉祿先生,曾感慨,當下的野菜是沒有故鄉(xiāng)的。當然,他站在上海說話不腰疼。吾倒不以為然,無論城市化如何強勢推進,鋼筋水泥不可能完全覆蓋靖江,萬頃綠野永遠是食客和野菜拉鋸的好戰(zh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