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永坤,史國強
(1.濮陽市戚城文物景區(qū)管理處,河南 濮陽 457000;2.濮陽市龍文化研究會,河南 濮陽 457000)
漢武帝元光年間,黃河在瓠子堤決口,水淹16郡,方圓千里一片澤國,水災泛濫23年之久,給百姓造成了巨大災難。直到漢武帝東巡泰山歸來,發(fā)現水災異常嚴重,為害極大,才決心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趁著天氣干旱、雨水近無的有利時機,派將士10萬余人堵塞決口,使“此后直到漢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80多年中瓠子一帶再未發(fā)生黃河決口災害,梁楚之地民眾終于得以安居樂業(yè)”[1]17。漢武帝親率10萬之眾,命令將軍以下皆負土荷薪,堵塞瓠子決口,成為“中國水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黃河治理的一道分界線”[2]。“河決瓠子”是黃河下游地區(qū)最早、最大的一次水患,也是治黃史和黃河文化史上的一大壯舉。本文綜合文獻記載及實地考察分析,認為“河決瓠子”在今河南濮陽境內西南焦二寨、后寨、土壘頭一帶,并確指其地望所在。
考“瓠”字,甲骨卜辭中未見,最早見于《詩經·小雅·瓠葉》,其中有“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句,意思是把隨風飄動的瓠子瓜葉采摘下來,烹制成菜肴。此處的“亨”字即“烹”字,二字通用,《史記·淮陰侯列傳》有“狡兔死,獵狗亨”句,其意甚明。瓠子是一種瓜蔬類植物,濮陽地方俗稱瓠子、瓠蘆、瓠瓜。瓠子瓜作為一種菜蔬,其種植歷史悠久,中心區(qū)域在東周衛(wèi)國都城帝丘一帶,至遲在春秋時期,濮陽一帶就有廣泛種植和食用瓠子的習俗了。至今,濮陽民間仍世代因襲稱其為瓠蘆、瓠瓜、瓠子等。瓠子果期長,成果量大,食用廣泛,繁衍種植用瓠瓜籽粒點種,非常方便。
公元前497年冬,孔子離開魯國,自鄆邑入衛(wèi),開始了長達14年的“周游列國”。期間,孔子“居衛(wèi)十年”,在今濮陽一帶廣泛搜集民間歌謠,韋編三絕,成書《詩經》,采于衛(wèi)國地方的作品被稱為《衛(wèi)風》,其中《碩人》篇就有“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句。這里的“瓠犀”,說的即是瓠瓜的籽兒。瓠瓜籽兒潔白如齒,晶瑩似玉。如今濮陽民間稱女人漂亮的眼眉叫蛾眉,稱潔白整齊的牙齒“跟瓜籽兒一樣”,就是指的瓠瓜籽。這一比喻源于古老的習俗,春秋時期已經廣為流傳,一直延續(xù)至今。濮陽種植瓠子有兩三千年的歷史,據光緒《開州志·物產》記載,濮陽一帶自古種植的“菜蔬有芹、芥、蔥、韭……瓠”[3]188等。
濮陽一帶古來有用瓠子渾圓突兀的形象為堤防、山川命名的習慣。濮陽東有瓠子山,亦名瓠山,在今山東境內,與濮陽毗鄰?!稘h書》顏師古注:“報山,山名也,古作瓠字,為其形似瓠耳?!盵4]2083瓠子堤的命名或與此類似,且濮陽地方自古就廣泛流布有瓠子河、瓠子堤的傳說故事。
瓠子一詞專指河流、堤防初見于《史記·河渠書》,如:“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決于瓠子,東南注巨野,通于淮、泗”“自河決瓠子后二十余歲”“天子乃使汲仁、郭昌發(fā)卒數萬人塞瓠子決”“于是卒塞瓠子,筑宮其上,名曰宣房宮”[5]178?!稘h書·溝洫志》與《史記·河渠書》所述大體相同。
后人對于上述兩書有關“河決瓠子”的注釋,大都說在東郡濮陽、濮陽縣,或濮陽縣西南,只有東漢時人服虔、蘇林的注文稍有不同?!稘h書》服虔注曰:“瓠子,堤名也,在東郡白馬。”蘇林曰:“瓠子河在鄄城以南,濮陽以北?!盵6]193此處,服虔所說的白馬和蘇林所說的濮陽,都是漢東郡屬縣,兩縣壤土相交,都曾經有所遷徙,當時,東郡治所的所在地即在今濮陽縣。
服虔和蘇林都生活在東漢末年至三國曹魏初期。服虔是滎陽(今鄭州西)人,卒于漢獻帝建安初年;蘇林是外黃(今開封東)人,在服虔去世不久即出仕為官,也是在建安年間。漢獻帝被迫禪位于曹丕時,蘇林有功,他與王粲、應玚等人都深得魏王器重。按此,蘇林與服虔應是同時代人,服虔在注“瓠子,堤名也,在東郡白馬”后,蘇林特別注明“鄄城以南,濮陽以北為瓠子河,廣百步,深五丈”,與服虔看法不同。蘇林似乎對濮陽的地理更為清楚些,或者蘇林的家鄉(xiāng)在外黃,屬陳留郡,與東郡濮陽交界,而且是同在黃河東岸,相較于服虔的故里遠在滎陽(屬河南郡,治所在洛陽),還有黃河阻隔,蘇林的家鄉(xiāng)距離濮陽就近得多,他應當更了解濮陽與瓠子的關系,他和大多數學者一樣,也認定“河決瓠子”的具體位置在濮陽縣境內,說“濮陽以北為瓠子河”,其寬度、深度亦有明述。
蘇林所注是瓠子河、瓠子堤在濮陽的最早文獻,當時沒有瓠子在滑縣或其他地方的說法。瓠子河一名,最早見于《漢書》蘇林注,后來《水經注》亦有記載,大意與蘇林所云相同。
瓠子堤是沿著瓠子河修筑的。自古以來,通常都有以河名作為堤名的通例,即沿著什么河岸修筑的堤防就叫什么堤。如:衛(wèi)河兩岸的堤叫衛(wèi)河堤,漳河兩岸的堤叫漳河堤等,不一而足。如是,大河(漢武帝后不久稱黃河)兩岸的大堤理應稱為大河堤(黃河堤),瓠子河岸的堤理應叫瓠子堤。泱泱大河(黃河)岸邊的堤防為何取名瓠子堤?這應是因為其地有瓠子這個地名。
作為地名,瓠子在何處?
漢魏以來,在眾多的古文獻、地方志乘及不少學人的著述中,大都把瓠子、“河決瓠子”事件與濮陽緊密聯系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一條西漢元光年間“河決瓠子”發(fā)生在濮陽的證據鏈。這其中不斷交叉出現四個名詞,即瓠子河、瓠子堤、瓠子口和宣房宮。瓠子口即瓠子河決口。瓠子堤,最早出自《漢書·溝洫志》注:“瓠子,堤名也?!盵5]161至于瓠子堤的位置,因為它是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長堤,綿延百余里,所以在河南滑縣、濮陽,山東鄄城、鄆城等志乘上都有記述。由此可知,瓠子堤內的瓠子河亦應蜿蜒綿長,貫穿幾個縣域。但是,就河決瓠子、漢武帝塞決口事件發(fā)生在濮陽境內的看法,是諸多記述中的主流觀點,歧見鮮有,就連對河決瓠子持異議者也承認這一史實。
清代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六》說宣房宮“在(開州)城西南十七里瓠子堤上。漢武帝元封初塞決口,筑宣房宮于其上,即此”[7]733。清《開州志·卷一》:“漢武帝元光三年河決濮陽瓠子,為(開)州水患之始?!盵3]9
瓠子河的說法首見于《水經注》:“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北蔽横B道元注:“(濮陽)縣北十里即瓠子河口也?!盵8]844此二說與東漢末建安學者蘇林所說“鄄城以南,濮陽以北為瓠子河,廣百步,深五丈”同。北宋《寰宇記》記載稍異,說:“瓠子口在濮陽縣西南十七里,河津是也?!盵3]12對于宣房宮、瓠子口、黑龍?zhí)兜木唧w描述,首推明代《開州瑯琊王氏族譜》①,據其中“永思第五”記載,王氏“祖墳,在土壘頭村,左右宣房宮之原也。面列複嶺,背負崇崗,南稍西嶺下有淵,澄碧百仞,名黑龍?zhí)叮菫轲涌?。重崗之后,浩浩砂磧,黃河故道……”
按說,一個秉持禮儀孝道的封建官吏是不會把自己祖先墳墓四周的景物記錯的。明《開州瑯琊王氏族譜》所說的瓠子口、宣房宮、黑龍?zhí)?、黃河故道都在同一地方,就是在濮陽西南后寨、土壘頭一帶,也正是古籍記載中的“河決瓠子”之處。
瓠子河在王景治河以后,逐漸干涸淤積,慢慢就沒有水流了,“永平十二年,詔王景修治,景防遏沖要,疏決壅積,瓠子之水絕而不通”[7]731,僅剩下瓠子遺跡,而地名延續(xù)下來,稱為瓠子故渠、瓠子口或瓠子堤和瓠子堰等。
《讀史方輿紀要》開州條載:“瓠子故渠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漢元光中,河決瓠子,使汲仁、郭昌發(fā)卒數萬塞之,不成。元封元年,封禪還,自臨決河,塞之,筑宮其上,名曰宣房?!端涀ⅰ罚哄ш柋笔锛答ㄗ樱┖涌?,亦謂之瓠子堰,又為宣房堰。平帝以后,河水東浸,日月彌廣?!盵7]731文中說瓠子口有宣房宮,也稱為宣房堰,其地在開州(濮陽)境內西南不遠。
既然宣房宮建在瓠子堤上,二者必在一處。清咸豐《大名府志·卷之五》載:“宣房宮,在開州西南十七里瓠子堤上。漢武帝塞瓠子河,筑宮其上,一作宣防?!盵9]253光緒《開州志·古跡》也引舊志所載,說宣房宮“在州西十七里瓠子堤上”。
又,明《正德大名府志》記載更為詳細:“瓠子口,在(開)州西南二十五里,里名新惠。漢武帝元光元年河決濮陽瓠子,經鉅野通淮泗,泛十六郡……”[10]19考今濮陽西25里有新習鎮(zhèn),原名新惠,古稱新惠里。新習鎮(zhèn)南焦二寨一帶也確有瓠子決口遺跡,坊間關于瓠子堤的傳說廣為流傳,并且在決口處有一個很大的湖泊,叫黑龍?zhí)?,一名龍?zhí)?。據說,黑龍?zhí)妒俏鳚h元光中河決瓠子留下的黃河沖擊口,漢武帝親臨堵塞決口就在此處。《大名府志》載:“龍?zhí)?,在(開)州西南新惠里,周回十頃有余,其水淵深,四時不竭,幾亢旱禱輒應,即宣防之所。”[10]14咸豐《大名府志·卷之五》載:“黑龍?zhí)?,在開州西南,即瓠子河口。深不可測,雖大旱不竭。土人稱為龍湫。”清《開州志·山川》引舊志所載與上述大同,稱“黑龍?zhí)?,在州西南”,“瓠子河口大旱不竭,俗稱‘龍湫’”?!褒堜袩熡辍睘槊髑鍟r期濮陽的“八大景”之一。
按古籍志乘,濮陽、滑縣皆有瓠子堤,可知瓠子堤很長,絕非專指某一處的短短一段。據明《正德大名府志》,瓠子堤在“開州西十七里”,同時也說瓠子堤“在(滑縣城)西南三里”??芍拥虖幕h連接濮陽,綿亙東去,是一條百里長堤。值得注意的是,明《大名府志》滑縣條沒有滑縣瓠子堤上曾建有宣房宮的記載,而清楚記載元朝時滑縣人宋壽卿曾經在瓠子堤上建有亭臺,他的兒子宋訥擴大了范圍,建有房舍,取名“白云茅屋”,在滑縣瓠子堤條下記載:“元宋忠肅公嘗構西亭堤上,其子訥更筑白云茅屋?!毕喾?,在記述濮陽西南瓠子堤時,則明載其上建有宣房宮。
撮而述之,“河決瓠子”決口處在濮陽西南,其處有宣房宮。至于瓠子河“在縣北”之說,應是因為濮陽故城曾經遷徙。此后,大凡論此,皆眾口一詞,說瓠子決口在濮陽,沒有爭議。其地望方位,也一致說在濮陽縣城西南,雖有17里、20里、25里的差異,但瓠子決口處在今濮陽西南無一歧見。
對于西漢元光中“河決瓠子”的地望,多少年來不斷有人進行實地考察訪問,北宋以后,可謂代不乏人。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的1977年6—7月,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鄒逸麟等先生為從事歷史地圖的編繪和歷史地理的研究,親自在鄭州、滎陽、安陽、滑縣、濮陽、大名、邯鄲等地對黃河古道進行實地考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譚其驤、鄒逸麟先生一行的黃河古道考察,由鄒逸麟先生執(zhí)筆,寫了《古黃河道考察日記》。鄒先生去世后,由其子、復旦大學教授鄒振環(huán)先生整理,發(fā)表于《歷史地理研究》2021年第2期。文前編者按說:“這份日記對于見證譚先生一行對黃河古道的考察,了解歷史地理學者如何增加各自對黃河變遷的感性認識,有重要的學術意義?!盵11]139
《古黃河道考察日記》說:“6月20日(周一)上午10時至濮陽……宣防宮在劉堤口西南,焦二寨西黑龍?zhí)哆吷稀eш柨h志說在西南二十五里……”[11]146-147“6月22日(周三)上午八時由文化館宋立凱、師范王子南、某中蘇某、廖某(新華書店)去城南訪古(譚先生因腹瀉未去)。南出城即見一高地,為舊城墻……西南經別駕,西有一大片低洼地,由別駕往西南,地勢微有起伏。新習公社以南地勢高低不平。又西南,至焦二寨西南有一大片洼地,為黑龍?zhí)?,潭下挖深二樹梢深處仍是沙。焦二寨內水苦,寨外水不苦,地下無法打井,皆為流井。今已挖河排水,故尚無水,否則雨季積水一大片。我們看到有的地方才長了大片蘆葦。黑龍?zhí)洞诉吷嫌型辽骄祝數厝朔Q大王廟,傳說為武帝沉璧處,西南還有一土山咀,傳說宣房宮處,土山咀東西似過去連成一帶,山崖有靜水痕跡。”[11]148按此,譚、鄒先生根據實地考察,也認為西漢時期“河決瓠子”地望在濮陽,其地古遺跡尚存。
1995年初,國家黃河水利委員會批準了黃河博物館提出的分期調查黃河故道水利文物的建議,組成以老專家為指導,由黃河博物館、黃河檔案館和《黃河志》總編室為主要參加單位,以劉椿萱為組長的“黃河故道水利文物考察組”,于當年12月4日至8日在豫北以濮陽為重點,對??h、滑縣、濮陽地方開展了較詳細的綜合考察。當時,筆者與濮陽市博物館的朱振鵬先生曾協助調查。
調查組查閱了大量古籍文獻,掌握了必要的基本資料。對以瓠子堤、宣房宮遺跡為標志的河決瓠子處進行了重點考察。此前,我們也曾廣泛查閱資料,發(fā)現地方史志有很多珍貴資料。地方史志編纂單位作為當地政府專業(yè)機構,對地方實際情況熟悉,地方史志具有一定的參考線索和佐證價值。
清咸豐《大名府志》記載:“瓠子河故道在開州,”“漢元光中河決瓠子,……帝親臨塞之,筑宮其上,曰宣房宮。”“宣房宮,在開州西南十七里瓠子堤上。漢武帝塞瓠子河,筑宮其上,一作宣防。”《濮陽縣志》對此記載更為詳盡,說漢武帝率眾堵塞瓠子決口,功成以后在瓠子堤上建宣房宮,“遺址位于縣城西南28華里處,在后寨(焦二寨)村北地。遺址西側有瓠子堤遺跡,南面是黑龍?zhí)丁盵12]415。
考察組在今濮陽西南沿古堤遺跡進行了詳細考察,對焦二寨、盧寨、前后馬寨、土壘頭、李陵平、馬陵平、劉堤口、火廂頭等村莊有關黃河的遺跡進行實地調查,最后于1997年8月編寫成《河南故道文物重點考察報告》[13](以下簡稱《考察報告》),形成統一意見?,F摘錄有關內容如下:
“西漢瓠子堤決口:發(fā)生于西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五月,‘河決于瓠子,東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漢書·溝洫志》)。當年堵合未成,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自臨決河,沉白馬、玉璧于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寘決河’,才予堵合。漢武帝作《瓠子歌》稱頌,并在瓠子口上筑宮,名宣房宮。此為漢代堵口的一件大事。經多方考證,瓠子口位置大致在今濮陽市西南劉堤口、宋堤口、火廂頭一帶,這里的大堤至今保存較完整,劉堤口村西還有潭坑一處,當地人稱黃龍?zhí)?,有說即為當時決口遺留下的?!盵13]
《考察報告》在“對現存黃河水利文物古跡保護的意見”中說:“西漢濮陽瓠子堤,即西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瓠子決口之堤。瓠子決口,‘東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泛郡十六’(《史記·河渠書》);‘山東被河災,及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史記·平淮書》)。直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才得以堵塞。著名的《瓠子歌》就發(fā)生在這里,在治黃史上瓠子堵口稱得上重大事件了。經一些專家的考證,它的位置就在今濮陽市西南19里的劉堤口一帶。”并建議在濮陽西南瓠子決口處樹立《瓠子歌》碑[13]。
前文已述,瓠子堤綿亙百里,從滑縣境入濮陽,從盧寨、后寨北、土壘頭南東去,經李陵平、劉堤口、宋堤口、火廂頭而東北,迤邐數十里,有的地方還有大堤留存?!犊疾靾蟾妗氛f現存大堤“屬漢瓠子堤的一部分。該段大堤基本相連,斷面寬60米左右,背河高5—6米。臨河側1.5米左右”[13]。由文獻記載與實地考察可知,西漢元光中的“河決瓠子”事件非常重大,以致水淹16郡百余個縣,方圓千里一片洪澤,歷經23年一直是黃水滔滔,雖曾勠力堵塞,但沒有成功,直到漢武帝東巡歸來,才下決心堵塞瓠子決口,10萬人一齊上陣,可見決口之大,三五里的場面如何容得下10萬之眾?決口必然大得驚人。經國家黃河委員會專家考察組現場調查,認定西漢元光中“河決瓠子”就在今濮陽西南,而不是在其他地方。我們已知“劉堤口、宋堤口、火廂頭一帶,這里的大堤至今保存較完整”,“劉堤口至宋堤口今有故堤遺存,人稱金堤,也叫漢堤。堤高6米,臨背懸差3—4米。故堤形體高大,保護得比較好,村莊沿堤而建,蜿蜒數里”[13]。既然這些地方漢堤至今尚存,就不可能是當年瓠子決口之處,而真正元光中“河決于瓠子”的地方應在其西南焦二寨、后寨、土壘頭地方。那里漢堤已毀,地勢明顯低洼,清末民初還有水“深不可測,雖大旱不竭”的湖塘,人們稱之為黑龍?zhí)叮瑐鳛辄S河決口所致。人們在耕種勞作之時,不斷發(fā)現堵塞決口用的木樁(楗)、河工石、柴草、竹竿等。后寨村北至今還遺留一高大土堆,地方百姓稱為“冢子圪垯”。考察組分析,這可能是堵決口時的圈堤遺跡。
當代知名學者對“河決瓠子”發(fā)生在濮陽境內也有共識。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教授著《黃河與中華文明》(中華書局出版)一書“瓠子堵口”一節(jié)中說:“西漢開始,黃河的水災日益嚴重……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黃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陽縣西南)決口,向東南至今山東鄄城縣南沖出了一條新河,流入巨野澤,然后奪泗水入淮?!盵14]274首都師范大學考古學袁廣闊教授在《考古學視野下的黃河改道與文明變遷》一文中說:“漢武帝元光三年,河決瓠子(今濮陽西南),河患歷20余年不息。直到元封二年(前109),武帝親至瓠子,命從官督卒數萬人筑塞決口,才使其復禹之故跡?!盵15]135鄭州大學李民教授在《試探漢代黃河的一次大決口及其治理》一文中說:“黃河的水患由來已久,公元前132年(漢武帝元光三年),黃河在東郡瓠子大決口?!彼陴雍蠹幼ⅰ敖窈幽襄ш柧硟取盵15]91。江蘇師范大學姜明會在《再論漢武帝瓠子河決治理》一文中說:漢武帝元光三年“五月,黃河在濮陽境內的瓠子決口改道”[16]81。三位學者都堅持河決瓠子的地方在今濮陽縣西南。
其他論述多多,于此不再一一述及。
西漢元光年間“河決瓠子”,漢武帝率眾堵決口,司馬遷也曾參與其中“伐薪負沙”,其地址就在今濮陽縣境內西南焦二寨、土壘頭一帶,應無大錯。這一事件在中國黃河史上的影響及意義是顯而易見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研究黃河文化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在其中的影響和作用,對于實現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重大國家戰(zhàn)略至關重要。在黃河文化史上,漢武帝親自率眾在濮陽堵塞瓠子決口,彰顯了深刻的社會歷史價值,可以窺見西漢時期黃河下游地區(qū)人與自然關系的演進變化,對于研究探索集中社會力量治理災害,促進水利發(fā)展,探討黃河治理的經驗與教訓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與借鑒作用。
一是漢武帝排除干擾,傾國家財政之力,不惜一切代價堵塞瓠子決口,顯示了一代君王的博大胸懷。他“發(fā)卒數萬人塞瓠子決……還自臨決河,沉白馬、玉璧于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填決河”,可見其雄才大略。他繼承了大禹治水時“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的思路,為實現“盡力乎溝洫”的治水目的,使集體力量得到充分體現?!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當時,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鐵質工具在農耕生產中已經普遍使用,鐵器在10萬官兵庶民集中在濮陽堵塞瓠子決口的大會戰(zhàn)中廣泛運用,為工程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為堵塞瓠子河決,漢武帝除了動員官兵、百姓參與大會戰(zhàn)之外,還使用了當時所有可資利用的各種物質資源,當時為了集中柴草,曾導致濮陽地方百姓一度幾乎缺柴斷炊,但民心思定,為了長治久安,黎民百姓擁護漢武帝堵塞決口的壯舉。為堵塞決口,漢武帝還命令“斬淇園之竹木塞決河”,“塞瓠子決河,下淇園之竹以為楗”[5]161,就近取材,竹子也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利用竹子堵塞瓠子決口,還涉及竹木砍伐、加工整理、制作竹楗等工藝環(huán)節(jié)與技術措施,這與近代水利工程已經近似,具有較高的科技水平。漢武帝吸取了此前“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輒復壞”治河失敗的教訓,重新進行技術論證和工程設計,有計劃地實施堵塞決口工程。他指揮堵塞了黃河南岸決口,還“道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跡”,使堵塞瓠子決口成為當時一項集“堵塞決口和疏通河道”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工程,開中國水利史上的先河。濮陽堵塞瓠子決口工程取得了前無古人的巨大成就,意義重大。
三是在治河技術方面,堵塞瓠子決口時一定運用了工程測量、設計、施工、取材等多項關鍵技術措施,還使用了繩索串連鉆孔河工石、竹籠裝石塊等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方法。其中既有前代治河技術的繼承,又有在濮陽因地制宜的創(chuàng)新。這是漢武帝率領眾多官民在濮陽實施和取得的重大技術進步與科技成果。
西漢元光中濮陽堵塞瓠子決口的成功,標志著傳統科學技術對于黃河治理的有效作用,顯示了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中央集權體制對黃河治理的重要成就和廣大將士、官民堅韌不拔、不懈奮戰(zhàn)的精神與輝煌功業(yè)。漢武帝在濮陽成功堵塞瓠子決口的歷史事實說明,強大的國家力量與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和方法,取得廣大民眾的支持,任何災難都是可以戰(zhàn)勝的!
注釋:
①《開州瑯琊王氏族譜》為傳世手寫本,現藏濮陽市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