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王 飛,宋 強 綜述 高成杰 審校
創(chuàng)傷、手術、各類疾病產生的胸部疼痛可引發(fā)肺不張、感染、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1];還可使患者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及心肌肌鈣蛋白Ⅰ釋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臨床常用的鎮(zhèn)痛方法主要有口服藥物、肌注嗎啡等阿片類藥物及局部麻醉浸潤等[3],但效果不穩(wěn)定、不良反應多,患者滿意度較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硬膜外給藥和椎旁神經阻滯(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鎮(zhèn)痛效果較好,但操作難度大、并發(fā)癥多[4,5]。Prats[6]首次提出了前鋸肌平面阻滯(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證明其可使T2-T9皮膚節(jié)段感覺消失,目前已被廣泛用于心胸外科、乳腺等胸部手術的疼痛管理[7]。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超聲引導下SAPB具有可視化、定位精確、安全性高的特點,相較于TPVB等技術學習曲線短[8],更便于臨床應用。另外,日間手術的發(fā)展也推動了SAPB等區(qū)域麻醉技術的進一步研究[9]。本文對超聲引導下SAPB對于胸部鎮(zhèn)痛的臨床進展進行綜述,旨在為臨床診治提供借鑒。
1.1 解剖基礎 前鋸肌起源于1~9肋骨外側表面,止于肩胛骨上、下角和內側緣。位于肩胛骨和胸肌深部,在胸大肌和背闊肌之間易觸及。前鋸肌平面是前鋸肌與胸大肌、胸小肌之間或前鋸肌與肋間肌之間的連續(xù)筋膜間隙,超聲下在腋中線4~5肋間可清晰顯示前鋸肌平面高回聲影像。在腋窩區(qū),前鋸肌淺面為背闊肌,深面為肋間肌和壁層胸膜。涉及SAPB的神經包括以下幾支[10]:(1)胸長神經,在臂叢后方斜向外下入腋窩,分布于前鋸肌和乳房外側。(2)胸背神經,發(fā)自臂叢后束,支配背闊肌,并在前鋸肌和背闊肌之間形成神經叢。(3)肋間神經,走行在肋骨下緣,與肋間血管伴行,位于肋間內外肌之間,在腋中線穿過肋間外肌和前鋸肌發(fā)出外側皮支,分布于前外側胸壁。
1.2 技術路線
1.2.1 淺層前鋸肌平面阻滯(superficial 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SAPB) 患者仰臥或側臥,將超聲探頭以矢狀位方向放置在鎖骨中線水平,在腋動靜脈處定位第2肋,向下外側移動探頭計數(shù)肋骨直到腋中線第4~5肋水平,識別背闊肌和前鋸肌,用22 G神經穿刺針采取平面內進針法直到背闊肌和前鋸肌之間,注入局麻藥20 ml,30 min后針刺試驗測試感覺阻滯范圍為T2-T9,該范圍可阻滯胸長神經和肋間神經外側皮支[11]。需注意因胸長神經阻滯而引起的翼狀肩。
1.2.2 深層前鋸肌平面阻滯(deep 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DSAPB) 2016年由Gdz[12]首先提出DSAPB?;颊呷⊙雠P或側臥位,將超聲探頭放置在鎖骨中點下方,向下、外側移動以計數(shù)肋骨直到腋中線第5肋水平,在此水平可看到大圓肌、背闊肌和前鋸肌,采用平面內進針法,穿刺針到達前鋸肌深部和肋間肌或肋骨淺部時注入局麻藥,此處為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剛穿出肋間外肌的部位[6]。有研究發(fā)現(xiàn),20 ml局麻藥可擴散到4個肋間水平,而40 ml局麻藥可擴散到4~7個肋間水平,在第3肋水平注射時可擴散到腋窩和第1、2肋節(jié)段[13]。
1.2.3 改良的前鋸肌平面阻滯 改良SAPB由Sanjit[14]在2016年提出,患者取側臥位,首先將超聲探頭斜放在第2肋,向下外側移動探頭計數(shù)肋骨至腋后線第6肋水平,識別背闊肌和前鋸肌,采用平面內進針法,當穿刺針到達背闊肌與前鋸肌之間,回抽無血、氣后先注射2 ml生理鹽水觀察平面擴散情況并確定針尖位置,然后注入局麻藥20 ml,此處穿刺應注意避免損傷胸背動脈。
以上三種前鋸肌平面阻滯方法各有利弊:有學者認為,淺層SAPB作用時間可持續(xù)12 h,DSAPB僅持續(xù)6 h[6];而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對乳房切除術后疼痛綜合征(post 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患者行DSAPB比SSAPB更有效;而改良的SAPB可更好地阻滯胸背神經[15]。
1.3 藥物濃度和容量 Michiaki[16]將SSAPB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發(fā)現(xiàn)應用0.375%羅哌卡因40 ml組比20 ml組阻滯范圍更廣,在首次補救鎮(zhèn)痛時間、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上無差異。Jianping[17]對乳房手術患者行DSAPB,發(fā)現(xiàn)阻滯節(jié)段隨容量增加而增加,鎮(zhèn)痛方面20 ml和30 ml組鎮(zhèn)痛效果相近,均優(yōu)于10 ml組。我們認為DSAPB用于乳腺手術20 ml局麻藥組更有優(yōu)勢。一項研究表明,SAPB阻滯范圍與藥物容量成正比,40 ml容量比20 ml擴散面積加倍,且更易向前胸壁及頭尾側擴散。在第3肋水平注射時可擴散至腋窩[13]。
Kejian[18]在超聲引導下使用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對60例乳腺手術患者行SAPB,結果發(fā)現(xiàn)0.5%和0.75%羅哌卡因組比較,術后鎮(zhèn)痛效果相當,均優(yōu)于0.375%羅哌卡因組,而且較高濃度的羅哌卡因SAPB阻滯時間延長,證明大容量、高濃度局麻藥可使SAPB阻滯范圍增加、時間延長,但最佳藥物濃度和容量仍需更多大樣本、多中心研究來證實。同時需注意局麻藥使用極量,防止藥物中毒以提高安全性。
2.1 乳腺手術 Didier[19]對4例乳房切除術后PMPS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SSAPB治療,3例治療后疼痛充分緩解。Qian等[20]對198例18~65歲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術前行SAPB可顯著降低術后急性疼痛評分及術后慢性疼痛發(fā)生率。Jianping[17]在超聲引導下為6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行不同藥物容量DSAPB,鎮(zhèn)痛效果滿意,并認為注射0.5%羅哌卡因的20 ml是最佳劑量。Sanjit[14]將改良SAPB(腋后線第6肋間水平)用于行背闊肌皮瓣乳房重建手術的患者也得到了良好效果。Jajur和Manickam[21]報道1例70歲老年女性因乳腺癌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且合并主動脈瓣置換及冠脈搭橋術后嚴重肺部疾病的患者,采取腋中線第3肋水平實施SSAPB(1%利多卡因10 ml與0.75%羅哌卡因10 ml混合液)取得滿意麻醉鎮(zhèn)痛效果并成功完成手術。表明超聲引導下SAPB用于乳腺手術患者,不但鎮(zhèn)痛效果顯著,還可減少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引起的并發(fā)癥,特別對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的危重患者安全有效。
2.2 開胸及胸腔鏡手術 有學者進行了一項對超聲引導下SAPB應用于心胸手術的回顧性分析,通過檢索多個數(shù)據(jù)庫分析了51項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單次SAPB可有效降低心胸外科和胸部創(chuàng)傷術后疼痛評分和止痛藥物使用量,其作用時間為6~12h,長于肋間神經阻滯(intercostal nerve block,ICNB)的時間,但較胸椎旁神經阻滯(TPVB)作用時間短[22]。持續(xù)留置導管可延長阻滯時間,鎮(zhèn)痛效果與胸段硬膜外阻滯(thoracic epidural block,TEA)相當,且血流動力學波動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小。Patel等[23]比較了50例開胸肺部手術患者,隨機分為2組分別行TPVB和連續(xù)置管SAPB,結果顯示兩組在術后靜息及運動疼痛評分、術后慢性疼痛發(fā)生率基本一致,但超聲引導下SAPB操作簡單易行,對于使用抗凝藥或肥胖患者,TEA、TPVB穿刺禁忌或困難時,SAPB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Ciara 等[24]的一項研究對腔鏡輔助胸外科手術患者行連續(xù)置管TPVB和連續(xù)置管SAPB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兩組疼痛評分、阿片類藥物不良反應、住院時間和患者滿意度方面無差異,但連續(xù)置管SAPB對患者意識狀態(tài)、呼吸循環(huán)影響更小,對于高?;颊逽APB同樣安全有效,值得更大范圍的臨床研究和推廣。
2.3 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患者因骨折產生的劇烈疼痛可導致患者肋骨移動受限、潮氣量減小、咳嗽不充分,致肺不張和黏液清除異常[25,26]。Wca[26]報道1例高處墜落傷致多發(fā)肋骨骨折患者,超聲引導下在第4~5肋間腋中線注射0.25%羅哌卡因40 ml行SSAPB并置管,給予0.2%布比卡因10 ml/h至術后第4天?;颊咴赟APB置管后呼吸疼痛明顯緩解,疼痛評分由7分降至0分。Cristiano[27]報道了1例肋骨骨折行DSAPB并置管患者,取仰臥位,超聲引導下在第4肋水平采用平面內進針法,0.375%左旋布比卡30 ml行DSAPB并向頭側置入導管,并連續(xù)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15 min后,針刺試驗觀察到T2-T8出現(xiàn)麻醉感覺,隨后在第4肋處行胸腔閉式引流呼吸癥狀好轉,疼痛緩解;10 d后停用局麻藥,未使用非甾體類或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持續(xù)鎮(zhèn)痛效果良好。
肋骨骨折患者發(fā)生肺炎、呼吸衰竭和死亡的風險增加,病死率為4%~20%。使用阿片類藥物治療此類疼痛,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可導致譫妄和呼吸抑制。TEA和TPVB鎮(zhèn)痛效果確切,但需患者取坐位、側臥或俯臥位,操作不便且可能會因體位變動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超聲引導SAPB可用于仰臥位患者,且不受限于肥胖和使用抗凝劑,操作簡單、快捷,可作為肋骨骨折鎮(zhèn)痛的良好選擇。
2.4 胸部燒傷 Nagdev[28]為1例72歲前胸壁局部深度燒傷男性患者在超聲引導下行第3肋水平雙側SSAPB,每側注射1%羅哌卡因+1%利多卡因+腎上腺素的混合液15 ml,5 min后疼痛緩解,20 min后可舒適入睡,鎮(zhèn)痛持續(xù)時間達15~18 h,并且靜脈鎮(zhèn)痛藥物用量較少。
2.5 帶狀皰疹 有學者報道了1例男性66歲合并高血壓、高脂血癥的帶狀皰疹患者,急診室用傳統(tǒng)止痛方法無效,選擇行超聲引導下SSAPB,患者疼痛評分在20 min內從10分降至2分,鎮(zhèn)痛效果良好且未再復合其他治療[29]。Lin等[30]報告了1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壓的78歲女性帶狀皰疹患者,在T5-T8皮節(jié)分布區(qū)的外側胸部疼痛劇烈,疼痛評分10分,超聲引導下采用0.5%布比卡因與60 mg甲潑尼龍混合液20 ml行SSAPB后,疼痛明顯緩解,未用其他止痛藥。出院后,繼續(xù)服用加巴噴丁100 mg,3次/d,未再復診。
胸部疼痛是疾病、創(chuàng)傷、手術等給患者帶來的嚴重危害,可導致患者呼吸、心血管系統(tǒng)并發(fā)癥和慢性疼痛的發(fā)生,增加康復周期和醫(yī)療費用。目前,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發(fā)展日益成熟,良好的圍術期鎮(zhèn)痛更多的被臨床醫(yī)師重視。這些理念延伸到急診室,使得患者在入院后即得到良好的疼痛控制,減少了并發(fā)癥,提高了患者的臨床獲益。超聲等可視化技術不斷進步,使得SAPB等區(qū)域神經阻滯技術更加簡單易行、學習曲線短且并發(fā)癥少,在患者胸部疼痛的管理中具有較大應用價值。超聲引導下SAPB的最佳入路、藥物濃度、容量選擇、鎮(zhèn)痛效果評價及潛在并發(fā)癥分析仍需更多大樣本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