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從牙牙學語的孩童,成長為獨立自主的少年;從襁褓之中的嬰兒,成長為自信自強的青年,我們關注并目睹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熟,為他們的成長擊掌喝彩,也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堅強勇敢由衷感到欣慰。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成長路上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挫敗、每一次戰(zhàn)勝自我、每一次迎難而上,都是生命最好的禮物,這一點一滴的經(jīng)歷熔鑄成了孩子的性格,堅定地指引孩子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孩子的成長是世界贈予父母的珍貴禮物。所有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獨特”之處有時會讓父母倍感欣喜,有時也會讓父母覺得焦慮無奈,究其根本,正是這些“獨特”的品質(zhì)讓孩子真正成為了自己。作為父母,我們教育的方式與態(tài)度,會對孩子究竟能夠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產(chǎn)生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功成名就”,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揚名立萬”,還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成為造福于國家與社會的棟梁之才,但是究其根本,無論我們給孩子預設了多么光明的前路,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先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個性,是上天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只有擁抱孩子的“獨特”,接受孩子的個性,才能幫助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將孩子的“個性”視為淘氣與叛逆,不僅不加以保護,反而還加以遏制。有的父母認為女孩子要“文靜”,所以給開朗活潑的女兒處處設限,讓她變成了一個文靜的“乖乖女”;有的父母認為男孩子要“大方”,所以讓內(nèi)向害羞的兒子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廣交朋友,在父母的引導與“慫恿”下,這些孩子或許會放棄自己的個性,成為大人眼中的“完美小孩”,但是他們并非是先天如此,而是被塑造成這樣,他們依然無法成為自己眼中“完美的自己。”
否定孩子的“個性”,就是在否定孩子本身,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難以磨滅的打擊與傷害,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家長日復一日地打壓著孩子的個性,卻并不自知——你的孩子有穿衣自由嗎?你的孩子能夠自主選擇興趣班嗎?你的孩子有權(quán)利在高中選科上遵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嗎?你的孩子對他自己的人生有“決定權(quán)”嗎?在家長的一次次否定中,孩子的個性被無情地打壓,他們的成長離夢想中的自己越來越遠。
教育孩子,不是要將孩子視作自己人生的“附屬品”,而是要盡自己所能讓孩子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過上屬于自己的人生。當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個性,強調(diào)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時,孩子才能夠樹立起自信,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從而更加尊重和愛護自己。強調(diào)孩子的個性發(fā)展,能夠讓孩子用一顆寬容的心看待周圍的人、事、物,家長對孩子個性的尊重將引導孩子以同樣的接受程度去擁抱他人的不同之處。
尊重孩子的“獨特”,能夠讓孩子坦然地面對人生的選擇,作出遵從內(nèi)心的決定,真正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而不是人云亦云、遺憾地度過一生。
這個世界紛繁復雜,人潮涌動,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說要磨平孩子的棱角,但是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趨同的,那么這樣的世界還有什么樂趣?人與人不同的個性宛若絢麗的色彩,讓這個世界變得五彩繽紛。
沒有父母是不愛孩子的,但愛絕對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鼓勵孩子在多彩的人生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讓他們成為最好的、最真實的自己,并讓他們在個性的引領下過上幸福、堅強而有意義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