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笑
由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創(chuàng)作于20 世紀70年代的《草原小姐妹》,是當代琵琶協(xié)奏曲中一首難得的佳作。作品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以中西融合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民族化的創(chuàng)作素材,塑造出了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歌頌了小姐妹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的高貴品格,也極大地促進了民族器樂創(chuàng)作和演奏的發(fā)展?;诖?,本文分析了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并結合個人演奏實踐就作品的演奏要點進行了總結,以期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并起到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1964 年2 月的一天,在內蒙古大草原上,12歲的龍梅和9 歲的妹妹玉榮正在放養(yǎng)公社的三百多只羊。不料暴風雪突來,羊群受驚后四散狂奔。為了保護集體財產,姐妹二人拼命追趕拉攏羊群,一夜間竟走出了三十多公里,將損失降低到了最低。而姐妹二人一個失去了左腳拇指,一個失去了雙腳。她們的英勇事跡被報道后,也被授予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光榮稱號。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正是根據上述真實故事改編,由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三位名家于1973 年創(chuàng)作完成。該曲采用協(xié)奏曲形式,這也是歷史上首次以琵琶為主奏樂器與西洋管樂隊協(xié)奏。作品通過草原放牧、暴風雪中、寒夜前進、銘記關懷和紅花盛開五個樂章,形象地再現了姐妹二人為了保護羊群與暴風雪抗爭的場景,塑造了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更表現出對姐妹二人的贊美與歌頌。因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跡早已家喻戶曉,所以該曲問世后,在短時間內便得到了迅速傳播,獲得了觀眾的普遍認可,直到今天仍廣泛奏響于各類舞臺上,展現出了長久與旺盛的生命力,堪稱中國琵琶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的一顆明珠。
結構是音樂作品的骨骼,對作品的音樂風格具有決定性影響。該曲在結構上最鮮明的特點莫過于中西合璧。一方面,作品分為引子和五個部分,這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多段體結構,通過起、承、轉、合進行敘事;另一方面,五個部分分別有著各自的標題,同時又分別對應著奏鳴曲式結構的呈示部、展開部、第一插部、第二插部和再現部。所以該作品的結構是匠心獨運的,實現了中西兩種音樂文化的巧妙融合。
在引子部分,作者采用了中國音樂常用的散板,速度緩慢,節(jié)奏自由,同時具有鮮明的蒙古族音樂風格,為主題的呈現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呈示部對應“草原放牧”部分,主題旋律選用了《草原贊歌》的素材,速度為小快板,并通過多次變奏和反復對其進行強化。節(jié)奏漸慢后平穩(wěn)連接至副部,速度也隨之轉為行板,樂隊和琵琶共同奏出蒙古族長調色彩的旋律,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展開部對應“暴風雪中”部分,該段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過轉調、模進、速度變換等方式,就引子部分的旋律進行重新演繹。第二部分則通過強弱轉換、節(jié)奏變化等方式,將《草原贊歌》的主旋律改編為進行曲風格,同時用琵琶的滑音技巧模擬呼嘯的狂風,突出了姐妹二人與暴風雪抗爭的英雄氣概。第一插部對應“寒夜前進”部分。作者先用琵琶的搖指模仿蒙古族代表性樂器——馬頭琴的音色,柔和的旋律營造出草原雪夜的朦朧感;隨后則以顆粒性的音色和上行旋律描繪出小姐妹堅定的步伐,以輪指和彈跳的穿插奏出了厚重的音色,表現出了姐妹二人誓死保衛(wèi)羊群的堅定信念。同時,結尾處由弱到強的馬蹄聲也意味著暴風雪已經結束,姐妹二人成功保護了羊群,也得到了及時的救治。第二插部對應“銘記關懷”部分,該部分主要通過對多首民歌和民樂素材的借鑒,表現出了對祖國的贊美與歌頌。再現部對應“紅花盛開”部分,先是通過對蒙古族樂器四胡的模仿營造出歡慶熱鬧的氣氛,在最后部分中,速度轉為急板,后通過一連串高難度的彈挑,將音樂推向最高潮。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作品將中西兩種音樂結構融為一體,實現了敘事性和音樂性的有機統(tǒng)一,不僅獲得了理想的表現效果,更對民樂與管弦樂的協(xié)奏方式進行了成功探索,形成了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作品講述的是發(fā)生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真實故事;另一方面,蒙古族音樂歷史悠久,類型豐富,風格獨特。所以基于上述兩點,創(chuàng)作者就地取材,大量借鑒和運用了蒙古族音樂素材。
一是對蒙古族民歌的運用。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長調和短調兩種類型,前者速度較慢,節(jié)奏自由,抒情性強;后者速度較快,節(jié)奏感突出。兩種類型的民歌均在該曲中得到了靈活運用。在該曲的引子部分,作者借鑒了長調的手法和風格,節(jié)奏舒緩,旋律悠長,將內蒙古大草原天蒼蒼野茫茫的景象生動展現在了觀眾面前。而該曲又一項重要素材——《草原贊歌》,則是典型的短調風格。樂句結構規(guī)整,上下兩句分為八個小節(jié),表現出了歡慶熱鬧的氛圍。二是對蒙古族民樂的運用。馬頭琴和四胡是蒙古族的代表性民樂器。馬頭琴音色圓潤,模仿性強。在該曲的呈示部中,作者便先后通過倚音、顫音和滑音,模仿了馬頭琴的音色,使作品的民族風格得到了強化。四胡又叫呼兀爾,不同形制的四胡音色豐富,被廣泛應用于蒙古族的各類演唱和演奏活動中。在該曲的再現部分中,由小提琴和中提琴對四胡音色進行了模仿,與琵琶演奏的主題旋律形成了默契的配合。三是對蒙古族音樂節(jié)奏的運用。蒙古族音樂節(jié)奏有兩大類型,一種無明顯的節(jié)奏型與節(jié)拍,速度較慢;一種節(jié)奏清晰規(guī)整,速度較快。這兩種節(jié)奏形式均在該曲中有著廣泛運用。例如,在“寒夜前進”一段中,作者雖然為旋律設置了固定的速度,但是裝飾音采用自由速度演奏,固定速度是為了配合樂隊與指揮,而自由速度則借鑒了蒙古族音樂節(jié)奏特點,旨在使寒夜奔襲的畫面得到凸顯與強化。在“草原放牧”部分中,兩個規(guī)整的樂句采用了近乎相同的節(jié)奏組合,都是從前十六后八與兩個八分音符連接的部分,同時改變節(jié)奏重音位置,這正是對蒙古族音樂另一種節(jié)奏形式的借鑒。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充分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表現內容,對蒙古族音樂進行全面的借鑒,也使作品呈現出了鮮明的民族化風格。
《草原小姐妹》是中國音樂史上首部以琵琶為主奏樂器的協(xié)奏曲,所以配器是該曲創(chuàng)作的重中之重。而創(chuàng)作者則通過對管弦樂隊形制、音色的全面把握,結合主題表現需要,獲得了良好效果。
第一部分“草原放牧”,先由圓號開場,給人厚重質樸之感;隨后相繼引入了弦樂和木管組,實現了音色上的豐富。之后則由主奏樂器琵琶奏出輕巧靈動的旋律,與樂隊厚重、豐富的色彩形成了鮮明對比。第二部分“暴風雪中”,先由弦樂組奏出長音,烘托出暴風雪即將到來的緊張氣氛;隨后是樂隊的齊奏,氣勢恢宏,意味著漫天的暴風雪已然到來;然后由琵琶奏出顆粒性的音色,以此表現出姐妹倆緊張和忐忑的心情;而在該部分的尾聲處,還加入了一段琵琶華彩,虛按、絞弦、滑音無所不包,同時配以快速變化的節(jié)奏,一方面獲得了配器的平衡,另一方面則塑造出鮮活的音樂形象。第三部分“寒夜前進”,亮點在于先是由弦樂組對馬頭琴的音色進行模仿,同時與琵琶一唱一和;然后是長笛對長調的模仿,旋律舒展流暢,素材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民歌,所以也引發(fā)了觀眾的共鳴。第四部分“銘記關懷”,先是由琵琶演奏主旋律;隨后是木管組、打擊樂和豎琴的加入,共同將樂曲推向高潮。最后一部分“紅花盛開”,通過琵琶和樂隊對四胡的模仿,豐富了音響效果;隨后各個樂器的逐步加入,使全曲最終以齊奏的形式在澎湃激昂的氛圍中結束。由此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充分考慮到了中西樂器音色平衡的問題,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配器運用,獲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琵琶演奏是一項二度創(chuàng)作活動,并且以一度創(chuàng)作為基礎,所以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指演奏者要對作品的來龍去脈、表現內容等進行全面了解,包含創(chuàng)作者的信息、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品表現的主要內容等。具體到這部作品,可以概括為首次以琵琶協(xié)奏曲的形式,對草原小姐妹暴風雪中保護羊群的情景予以再現,表現出了對小姐妹精神和品質的贊美。二是音樂分析。音樂分析是指按照樂段—樂句—樂音的順序對作品進行剖析,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把握作品的結構特點。這首曲目在結構上實現了中西融合。同時,因為該曲是一首協(xié)奏曲,還需要在音樂分析過程中對琵琶和樂隊的關系進行初步把握,并在腦海中形成理想的演奏效果。三是嘗試演奏。在進行了文本和音樂分析后,可以嘗試演奏,該階段的演奏重點是要驗證之前的分析和體驗是否正確和到位,并做出有針對性的完善。
《草原小姐妹》篇幅較長,加之體裁為協(xié)奏曲,所以具有較高的演奏難度。演奏技法不僅囊括了已有的傳統(tǒng)技法,演奏者還要根據表現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第一段“草原放牧”,主要用到了右手的彈挑技法,要點在于要突出節(jié)奏的韻律感,展示出小姐妹天真活潑的形象。同時,在主題重復的演奏中,演奏者可以適當增強力度,使主題形象得到強調。第二段“暴風雪中”,需要先用快速的彈挑演奏連續(xù)的下行音階,表現出小姐妹二人內心的不安;隨后用輪指虛滑模仿呼嘯的狂風,同時把握好左手按弦力度與右手輪指的強弱規(guī)律。隨后則要用摭彈技法表現出姐妹二人誓死保護羊群的堅定信念。對此,演奏者可以適當加大食指的演奏力度,突出一種堅定感。第三段“寒夜前行”,要求用三指搖的技法演奏與長笛對位的主題旋律,之所以使用改編的搖指,是因為傳統(tǒng)的中指搖音色過于明亮,而三指搖的音色則與馬頭琴的音色更為接近,同時也可以更加形象地描繪出寒風呼嘯的場景。第四段“銘記關懷”,主要運用大量的長輪技法,這對演奏者的基本功是一個巨大考驗,演奏時要尤其注意對連貫性的把握。第五段“紅花盛開”,需要有針對性地練習急板部分的快速彈挑,提升準確度,演奏時要一氣呵成。最后則要用右手摭分法再次模仿馬頭琴的音色,實現首尾呼應。
《草原小姐妹》是一首協(xié)奏曲,演奏者要通過對作品的深入分析,體會作品在對話、對比、烘托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表現,并在此基礎上與樂隊形成默契配合。第一段“草原放牧”中出現了琵琶和大提琴的交替演奏,好像是兩姐妹之間的對話,深情而融洽。但是因為大提琴模仿的是馬頭琴的音色,加之本身的音色較為厚重,而琵琶旋律則在高音區(qū),且音色清脆明亮,因此在演奏時就要適當減弱力度和速度,呈現出和而不同的效果。第二段“暴風雪中”,在樂隊齊奏的狀態(tài)下,琵琶顯得勢單力薄,所以演奏時要鏗鏘有力,展示出小姐妹面對危機時的堅定信念。第三段“寒夜前行”中,由長笛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給人以溫情之感。琵琶演奏要與長笛融為一體,表現出小姐妹在雪地里蹣跚的步伐,呈現出一幅情景交融的畫面。第四段“銘記關懷”中,作者使用了卡農的手法,并由圓號演奏,琵琶配合要點在于要精準把握時值,不能出現節(jié)奏偏差。最后一段“紅花盛開”中,為了配合樂隊的齊奏,可以在保持音樂律動的同時將速度拉寬,同時做好力度方面的準備,與樂隊齊奏,在輝煌的氣勢中結束全曲。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的發(fā)展要植根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同時積極借鑒西方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技法,在此基礎上展示出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與價值追求。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所提供的經驗和啟示是永不過時的。當代琵琶和民樂創(chuàng)演者也必須充分重視這部作品,通過對作品創(chuàng)作與演奏的研究獲得深刻的認知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