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第二中學 袁天都
在“雙減”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教師要自覺完善化學教學的誘導性、主體性、能動性以及品質性,努力推動化學教學走向方法創(chuàng)新、過程提質、活動增效,建構優(yōu)良的育人環(huán)境。為了提升化學教學方法的實效性,教師開始以問題為中心探尋教學方法的集成性、引導性以及有效性,為高中生提供高價值的思維啟迪與方法誘導,助力高中生的高效認知與快樂成長。因此,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可以慢慢融入化學教學方法之中,以誘導性問題釋放高中生良好的主體能力,建構生本課堂。
第一,探究問題具有較強的集成性。探究問題來源于教師對教材內容的主觀處理與個性提取,將高中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以探究問題的形式展示出來,有效指引高中生的主體探究與自主思考,助力高中生開展獨立探究活動發(fā)展群體交互思維。因此,探究問題是教師對課程知識的集成處理,代表著教材探究方向。
第二,探究問題要有良好的交互性。探究問題首先是教師與教材內容之間的信息交互,要對課程知識進行整合。然后是師生之間的信息交互,指引高中生的主體探究。最后是高中生處理探究問題,與教材內容進行信息交互??梢娞骄繂栴}能夠加速化學課堂上的信息交互頻率,切實展示探究問題的指引價值。
第三,探究問題有較好的啟迪性。探究問題源于教師的教材處理與知識濃縮,代表著教師對課程知識的主觀處理結果,能夠在師生之間架構起思維交互與方向指導的信息媒介,產生較好的啟迪效果。所以,探究問題能夠啟迪高中生的認知思維,精準指引高中生的獨立思考與群體交流,優(yōu)化認知方向。
第四,探究問題含有突出的實效性。探究問題的存在價值在于指引高中生的知識學習與課程認知,將教師的教學意圖與指導信息間接傳遞給高中生,既實現(xiàn)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隱退,也實現(xiàn)了教師智慧指導的客觀存在??梢姡骄繂栴}承載著教師的主觀考量,能夠科學指導高中生的思維方向與認知層次。
第一,教師以探究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與主體能力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因為高中生受身心發(fā)展層次的支持,已經擁有較高的認知能力、交互能力以及整合能力,能夠在師生之間架構起信息交流和傳遞的橋梁。教師將高中生需要掌握的課程內容轉變?yōu)樘骄繂栴},高中生又以探究問題為思維導引進行知識學習,展示探究問題的指導價值,以此詮釋教師的教學智慧。所以,以探究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能夠充分展示高中生的主體能力。
第二,教師以探究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能夠滿足高中生的表現(xiàn)欲望與認知需求,幫助高中生獲得表現(xiàn)感與滿足感。高中生已經具備突出的自我意識、表現(xiàn)欲望以及榮譽觀念,渴望在教師與同學面前展示個人的主體才能,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以獲取他人的認可與贊譽??梢?,探究問題能夠給予高中生充足的認知空間、思維機會以及交流時間,確保高中生能夠順暢表達與快樂表現(xiàn)。所以,以探究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能夠為高中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機會,釋放主體活力。
教師是化學教學的研究者、設計者與實施者,直接決定著化學教學的探究層次、研究水平、認知方向、活動品質以及課堂效率,因而教師智慧必然要融入化學教學活動之中。然而,新課程改革卻要求教師淡出教學過程,為高中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探究空間、認知時間以及互助機會,因而探究問題就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管控的有力抓手,能夠間接控制教學過程的具體活動方向,科學指導高中生的課堂探究。因此,教師的積極隱退與探究問題的科學導引能夠相得益彰,將教師的智慧導引間接傳遞給高中生,滿足新課程改革對化學教學的實施要求。
高中生雖然已經具備較好的主體能力與思維素養(yǎng),但是,他們的認知經驗與知識基礎尚淺,還不能獨立完成課程探究任務,仍舊需要教師的智慧導引。所以,探究問題就成為教師助力高中生主體認知的最好選擇,承載著師生之間的思維交互與方法傳遞,教師以探究問題為信息媒介實時導引高中生的主體認知活動。這樣,教師智慧就會成為高中生釋放主體能力與群體合力的思維誘導,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的高中生成為化學課堂認知主人的實施要求??梢姡骄繂栴}是高中生進行認知進階的具體導向,也是教師助力高中生成為課堂主人的教學抓手。
因此,教師以探究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既能夠實現(xiàn)教師的積極隱退,也能夠實現(xiàn)間接導引化學教學,在一舉兩得中找到師生思維交互的信息媒介與傳輸通道,自然能夠達到新課程改革對化學教學的創(chuàng)設要求,也為高中生建構了良好的認知環(huán)境,能夠加速高中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效落實。
以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能夠為高中生創(chuàng)設有指導、主體化、交互性以及能動性的優(yōu)質探究環(huán)境,幫助高中生擁有充足的探究時間與整合空間,科學釋放高中生的認知熱情與表現(xiàn)激情??梢姡詥栴}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可推動高中生真正成為化學課堂的認知主人,充分展示他們良好的主體能力與思維素養(yǎng),在教師智慧的間接助力下表現(xiàn)出良好的實效性。因此,以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能夠凸顯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jié)撃?,打造科學高效的生本課堂。
以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能夠為教師踐行新課程改革理念提供新啟發(fā)、新思維與新途徑,幫助教師更好地界定師生關系、理順教學過程、豐富教學活動以及提升教學效果。以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能夠幫助教師盡可能少地占用教學時間,將工作重點放在課前準備與課堂觀察之中,也為高中生提供充足、自由、交互地探究時空,推動化學教學走向理念創(chuàng)新與提質增效。所以,以問題為中心設定教學方法能夠大幅度提升化學教學的品質性、能動性與實效性。
探究問題是教師主觀思維的智慧結晶,具有良好的指導功能與實用價值,因而能夠與多種教學方法相得益彰,科學建構優(yōu)質高效的生本課堂。
變式教學法是指教師將課程知識轉變?yōu)樘骄繂栴},并以探究問題科學指導高中生進行教材識讀、信息收集、知識提煉以及成果整合,教師的說教信息被一個個循序漸進的探究問題所代替??梢姡兪浇虒W法就是以探究問題為活動中心的教學方法,可充分挖掘探究問題的指導功能以及實效價值,借助探究問題將教師智慧源源不斷地輸送給高中生,展示教師的間接指導地位。因此,變式教學法能夠以探究問題為教學支點,有力推動高中生有序進行信息處理、知識感悟與能力訓練。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jié)“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的變式教學活動中,教師以“金屬化合物”為問題主線,設計出一系列探究問題,導引高中生的課程探究活動。例如,什么樣的金屬或金屬化合物在溫度不同的情況下其化學反應中生成物也發(fā)生變化?(如Na→Na2O,Na2O2);什么樣的金屬化合物在數(shù)量不同的情況下在化學反應中的生成物也發(fā)生變化?(如CO2+NaOH→NaHCO3,Na2CO3+H2O);什么樣的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能夠與強酸或強堿發(fā)生化學反應?(如Al與NaOH,Al與HCl);什么樣的金屬化合物能夠發(fā)生相互轉化的化學反應?(如NaHCO3?Na2CO3+CO2+H2O),等等。這樣,教師以金屬或金屬化合物為問題設定對象,有序引導高中生去探究金屬或金屬化合物所參與的不同化學反應,利用角度不斷變化的探究問題科學導引、全面感知金屬或金屬化合物的特殊化學性質,并實現(xiàn)高中生的深度學習與高效積累。所以,教師借助循序漸進、角度變換的探究問題能夠科學導引高中生的集體認知,實現(xiàn)高中生的積極思考、精準認知與高效整合。
討論教學法是指教師為高中生提供一系列探究內容,指引高中生的自由討論,提升高中生信息交互的針對性、水平性以及實效性,導引高中生集體探究方向??梢?,教師可以將探究問題融入高中生的集體討論內容,引導高中生以探究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自由交流與各抒己見整合群體智慧,科學處理探究問題。因此,教師能夠以問題為中心實施討論教學,以探究問題科學提升高中生集體討論的精準性以及有效性,以教師的智慧有序點撥高中生的認知思維。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節(jié)“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的討論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高中生設定一些探究問題,指引高中生的自由討論,提升課堂討論的目的性。例如,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是什么?現(xiàn)實生活中鐵合金以及銅合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現(xiàn)實生活中鐵合金以及銅合金的性能差別是什么?金屬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各是什么?金屬的分類、與物理通性各是什么?生活中常見合金還有什么?鋁合金與新型合金各有什么特點?這樣,高中生就會在探究問題的導引下有條不紊地開展知識探究活動,借助群體討論與團隊智慧整合出高品質、高效率的探究成果,惠及高中生的課程學習活動。而且,高中生不僅擁有良好的探究能力,還擁有較強的表現(xiàn)動機與榮譽訴求,自然能夠在集體討論中進行高水平的信息歸納。所以,探究問題能夠成為討論教學的信息導引標志,有效激發(fā)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科學高效地整合出高品質的能動結晶。
支架教學的支點是教師的知識簡述,以此引導高中生完成對課程知識的初次感悟,完成淺層次的知識探究,然后進行開放自由的主體探究與多維拓展,凸顯高中生的認知主體地位。由此可見,教師能夠將探究問題融入高中生的自由探究活動中,提升主體探究的方向性與層次性,為高中生的互助交流保駕護航,也實現(xiàn)教師對化學教學的直接指導與間接導引。因此,教師能夠借助探究問題提升支架教學中主體探究的設計性、過程性、能動性以及實效性,優(yōu)化主體探究的品質性。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節(jié)“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支架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簡述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幫助高中生初步感知本節(jié)課的課程知識。在高中生的自主互助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探究問題導引高中生的課堂認知活動。例如,硫的物理性質、還原性、氧化性各是什么?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可逆反應、氧化性、漂白性以及還原性各是什么?二氧化硫的實驗室制法是什么?二氧化硫對大氣的污染形式是什么?硫化氫的物理性質、可燃性、還原性與不穩(wěn)定性各是什么?等等。這樣,教師的簡略講解與探究問題的細致導引相得益彰,為高中生提供了不同導向的探究活動,在粗細結合中為高中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究機會,有助于釋放高中生較強的主觀能動性,為支架教學提供科學高效的主體能動過程。所以,探究問題能夠豐富支架教學中的誘導信息,指引高中生完成模塊性探究活動。
項目教學法是指教師為高中生創(chuàng)設一個高度獨立、開放自由、互助探究的人性化認知空間,推動高中生進行項目化探究活動,展示高中生較高主體能力的能動價值與教學優(yōu)勢。教師可以用探究問題優(yōu)化高中生的項目化探究,提升項目化探究的可控性、有序性以及合理性,優(yōu)化高中生群體能力的實效價值,夯實化學教學的主體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將探究問題融入項目教學法,將教師的教學智慧與主觀思維滲透到高中生的項目化探究之中,助力高中生的課程發(fā)展。
在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節(jié)“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項目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探究問題指引高中生開展較為獨立的項目化學習活動。例如,有機化合物的定義與組成各是什么?碳氫化合物的定義是什么?最簡單的碳氫化合物是什么?甲烷的物理性質、元素組成與空間結構各是什么?甲烷的化學性質是什么?烷烴的空間結構、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各是什么?同系物、同分異構現(xiàn)象與同分異構體各是什么?烷烴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原則是什么?這樣,教師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高中生的項目化學習活動,卻能夠借助探究問題有效干預與引導高中生的獨立探究與互助交流,能夠為高中生的主題探究活動助力加油。所以,探究問題能夠為項目教學中的主體認知活動提供良好的方向導引,為其保駕護航。
綜上所述,探究問題是化學教材內容的信息導引,能夠切實提升高中生知識探究的方向性、品質性以及有效性,實現(xiàn)教師智慧對高中生主體成長的隱形驅動。另外,探究問題還是師生之間進行靈感溝通、思維交互與方法啟迪的信息媒介,能夠在“心有靈犀一點通”中實現(xiàn)教師對高中生的間接指導與智慧推動。因此,教師自覺將探究問題作為指導信息載體,積極以問題為中心實施變式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支架教學法以及項目教學法,借助探究問題提升主體探究的精準性、層次性以及能動性,充分展示教師在高中生課程發(fā)展中的指導地位與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