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東是中國笛樂發(fā)展的代表流派——山東笛派的誕生地,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代表作品,形成了獨特的笛樂風格,山東笛派創(chuàng)始人曲祥先生的《運動場上》就是代表佳作之一,在我國笛樂乃至民樂的發(fā)展史上,有著非凡的地位和價值。
關鍵詞:山東笛派;演奏技巧;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J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36-00-03
山東笛派,是長居山東的笛樂人根據(jù)個人或團體對音樂的理解,創(chuàng)作出一批具有山東地域特點和藝術風格且相對穩(wěn)定、具有時代特征的音樂作品,它反映的是某個時代、某個笛樂人或笛樂團體的創(chuàng)作思維、演奏技巧、藝術風格、審美理念和精神氣質(zhì)的流派。山東笛派的形成,具備藝術流派產(chǎn)生的基本要素:一是藝術的積累,包括創(chuàng)作理念、演奏技巧和代表作品;二是獨特的藝術風格,音樂家通過學習、繼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形成了不同和與他人的獨特風格;三是得到業(yè)內(nèi)、業(yè)外廣泛的關注和認可;四是具有一代一代專業(yè)人的研習和傳承,國內(nèi)、國外有一批非專業(yè)的追隨者進行學習和仿效,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并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山東笛派具有豐厚的藝術積累。其代表人物有曲祥、曲廣義、郝益軍、王洪濤等,他們都有長期的藝術實踐,對笛樂的創(chuàng)作理念、演奏技巧、藝術審美和精神氣質(zhì)等形成了相對共性的認知,形成了山東笛派獨特的藝術風格,即南北兼容、笛聲嘹亮、氣息飽滿、氣度豪放、瀟灑飄逸、情感深沉。在笛聲的大開大合間體現(xiàn)了濃重的山東韻味、鮮明的時代精神,承載著真摯的思想感情,蘊含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展現(xiàn)著中華民族笛樂的魅力與活力。另外,作為非專業(yè)的群眾愛好者對山東笛派的代表作《沂河歡歌》《運動場上》等也是情有獨鐘、愛不釋手,成為非表演舞臺常聽到的聲音。
一、曲祥的簡介
曲祥,我國當代著名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指揮家、語言幽默家(林谷珍語),山東笛派創(chuàng)始人,中國第二代北派笛子代表,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一級尖子演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評委,文華獎獲得者。歷任山東歌舞劇院院長,山東音樂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山東民族樂團藝術總監(jiān),山東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濟南大學音樂學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山東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中國音協(xié)竹笛學會副會長等。
二、笛曲《運動場上》的創(chuàng)作背景
笛曲《運動場上》創(chuàng)作出版于1984年。20世紀80年代,曲祥先生的笛樂創(chuàng)作進入黃金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百廢待興,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下,出現(xiàn)了竹笛創(chuàng)作和演奏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曲祥先生的創(chuàng)作開始于1965年,當時看到前線工程兵辛勤勞作,隨即創(chuàng)作了笛子獨奏曲《推起小車運料忙》,歌頌中國人民子弟兵,后來在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時,為配合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把此曲改為《革命青年運肥忙》,最終取名《在田間》而流傳至今。曲祥先生的笛子作品創(chuàng)作黃金期集中在20世紀70-80年代,在此期間他的笛子獨奏曲曲風歡快、奔放,音樂形象鮮明。如《運動場上》就是其中的代表,曲祥先生巧妙地把《運動員進行曲》的音調(diào)融合在作品中,讓欣賞者感到既熟悉、親切,又新奇、陌生。在一次參加運動會的時候,曲祥先生看到運動場上人聲鼎沸、歡呼雀躍、你追我趕、爭先恐后、群情激昂、振奮人心的場面,備受感動。聯(lián)想到祖國經(jīng)過改革開放,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搞建設、求發(fā)展,大好事業(yè)蒸蒸日上,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靈感,于是《運動場上》應運而生[1]。
三、笛曲《運動場上》的演奏技巧與情感表達
笛曲《運動場上》是具有典型北方風格的作品,又是曲祥先生的代表作,使用的是純粹北方笛派的演奏技巧。中國竹笛北派的演奏技法十分豐富,可將演奏技法分為氣、 指、唇、舌四個方面。笛曲《運動場上》中使用的演奏技法有吐音(單吐、雙吐、三吐)、歷音、顫音、頓音、強音、倚音、連音等。曲中演奏技巧的運用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竹笛——山東笛派演奏技法在氣、指、唇、舌四個方面的高度配合以及技法巧妙運用對作品情感表達的影響。
(一)吐音
吐音,主要是指舌頭的運用技巧,也是中國竹笛北方流派的常用技巧。吐音通常包含單吐、雙吐、三吐三種類型,三種吐音的標記為:單吐為“T”、 雙吐為“TK”、三吐分為節(jié)奏為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兩種,分別用“TTK”或“TKT”區(qū)分。吐音在演奏北方竹笛曲目時運用較多,幾乎每首北方笛曲都有吐音的使用,吐音要求音頭清晰、聲音干凈利落、集中有力,顆粒性強。
曲祥先生的吐音,借鑒了西方長笛的吐音技法,中西結合,把吐音和氣息的連貫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演奏抒情段落的音調(diào)時,每個音既干凈、清晰,又保持了樂句的連貫性和聲音的柔和性,達到聲線的清晰和樂句連貫的完美結合,使樂思和意境達到完整呈現(xiàn)。例如《走進快活嶺》剛開始的第1-8小節(jié)(引子部分),使用了連續(xù)的六度、八度吐音,在使用吐音演奏這些大跳音程時,發(fā)聲輕快 靈活,短促有力,將攀登者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心情表達出來。
在此基礎上,配合三連音的演奏,改進了三吐技術,探索出三連音的吐音技術,如吐苦吐-苦吐苦-吐苦吐-苦吐苦……,發(fā)出的每一個音均勻有力,節(jié)奏穩(wěn)定,做到了顆粒性和連貫性的統(tǒng)一、力度和速度的統(tǒng)一、節(jié)拍和時值的統(tǒng)一,極富律動感。
笛曲《運動場上》的主題和再現(xiàn)段落,均是表現(xiàn)朝氣蓬勃的場面,其中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以及附點音符等部分,充分運用笛子的單吐、雙吐、三吐等吐音技法,增強了曲子的動感,將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的那種興奮、喜悅、歡欣鼓舞、你追我趕的歡快情緒表現(xiàn)得具體、生動、淋漓盡致、惟妙惟肖。特別是開始部分吐音加強奏,將整個運動場的熱鬧場面表現(xiàn)得更加激動人心、熱情奔放[2]。
作品中較為突出的吐音是中間段落四三節(jié)拍中十六分音符的雙吐連續(xù)使用。四三節(jié)拍善于表現(xiàn)抒情、完整的意境,旋律線多見于舒展,節(jié)奏松弛,多見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在快速的四三節(jié)拍中使用十六分音符較為罕見,這也是完美展示“曲祥式”吐音的代表段落,在三拍子“蹦擦擦”的律動中,每一個音清晰可見,形象地把運動場上的情緒推向高潮。
(二)歷音
歷音,是指由低音向高音或由高音向低音快速音階級進式吹奏的演奏技巧,有上歷音和下歷音兩種類型。曲祥先生的作品善于運用歷音技巧,在多部作品中均有體現(xiàn),如《沂河歡歌》《向往》《走進快活嶺》等作中不止一次地使用歷音演奏技巧。《運動場上》也不例外,多達10處,使用歷音演奏技巧可以烘托作品熱烈、豪放和粗獷的氛圍,增強旋律的跳躍感和靈活性,使得運動場上的歡快競賽場面更加生動、鮮活。
(三)顫音
顫音有的地方也稱“打點”,演奏方法是先發(fā)出本音,然后均勻、快速地開閉本音上方二度(指往上走一個音的音孔,即,比本音高二度的音),使本音與其上方二度音之間來回快速地不斷反復,其音響效果和弓弦樂器上的顫指相似。常用的顫音就是二度顫音。三度顫音(民間音樂中小三度顫音也多見)、四度顫音比較少見,顫音記號是在笛子曲譜上用“tr”或“tr……”來標記。
笛曲《運動場上》,在快速的進行中,音符之間出現(xiàn)的長時值音符多使用了顫音技巧,如切分節(jié)奏中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跨小節(jié)的長時值音符等,顫音的使用,人為地營造了一種在緊張、興奮的競賽之余,所表現(xiàn)出來的輕松、愉悅之情。
作品最后一個音使用了主音do的長音顫音加強收的處理,使樂曲充滿了奮進、喜悅的力量,恰當?shù)貙⒄麄€曲子做了總結性歸納,表現(xiàn)了作者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堅定的信念和執(zhí)著的追求,表達了作曲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追求及美好的情感表現(xiàn)[3]。
(四)倚音
顧名思義,倚音是指倚靠在主干音的音,在竹笛作品中十分常見,起裝飾作用,能使曲子韻味更足。吹奏倚音時,倚音占主干音的時值,一般要吹得很輕、很快。吹奏前單倚音時,小音符用吐奏,本音不用吐奏。如果前單倚音在強拍上,倚音符就要吹得強一些;吹奏前復倚音時,第一個小音符用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但要吹得連貫,因為幾個小音符只占本音時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吹得越快越好。如果復倚音在強拍上,則要把第一個倚音吹得強一些。
笛曲《運動場上》在最后轉(zhuǎn)回本調(diào)前的長音及其前面的一個音使用了前復倚音,使前面熱情、激動的情緒得到了充分的緩解,為樂曲回到本調(diào),意境回歸做了充分的準備;轉(zhuǎn)入本調(diào)后的第一個音也使用了前倚音,這個前倚音是單倚音,這是調(diào)性回歸本調(diào)后慢起的第一個音,前倚音的使用,使得旋律不突兀,豐富了藝術表現(xiàn)力。
(五)氣息
氣息是一切生命之源,更是吹管樂器——竹笛的根本。曲祥先生常說,笛子的基本功包括“氣、指、唇、舌”四部分,為什么單獨把“氣”放在第一位,正是說明了氣息在笛子演奏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氣息的訓練,先要找到氣息的正確位置,即丹田(通常所說的小腹部),使用面積相當于個人拳頭大小;找到氣息的位置,再訓練氣息的力量和持續(xù),使用吐音練習力量,使用長音和抒情旋律訓練力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為了旋律的連貫和流暢,換氣時間盡量縮短,也就是說,換氣時間越短越好。在竹笛界,流行胸腹式吸氣法,但是,這種吸氣方法的吸氣時間相對較長,在處理快速的樂曲時,因為換氣時間較短,如果換氣不佳,可能會導致吸氣不足,影響演奏效果。曲祥先生為解決這一難題,采用鼻、口同時吸氣的方法,吸氣時身體(主要是雙肩、兩肋)放松,同時將丹田(小腹部)向外頂,利用腹部的力量,把氣息快速地“抽”進去,這樣就保障了吸氣的速度和容量[4]。
笛曲《運動場上》是一首整體快速的作品,對氣息的速度和氣息的使用極為嚴格。開始音符標記強奏,要求氣息充足、有力量,樂句的整體連貫性還要求氣息具有強有力的持續(xù)使用。作品的句輻不大,每一個樂句的首音要堅定,之后該樂句的所有音都要在這個首音的音量、音色和感情色彩中流動,以保障樂句的完整性。
四三拍中連續(xù)的十六分音符長達16小節(jié),用一口氣很難完成,用南方笛派的循環(huán)換氣又達不到理想的藝術效果,這對吸氣的速度提出更為苛刻的要求,沒有長期、正確的氣息訓練,吹奏這一段是難以完成的。
四、演奏技巧與情感表達
竹笛演奏技巧是藝術表現(xiàn)的一種手段,它需要表演者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練習、加強和鞏固,把竹笛演奏技巧練至得心應手、爐火純青的程度,才能夠在表演時充分展示演奏技巧并通過演奏給欣賞者傳遞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表達,層次鮮明地推動笛樂作品內(nèi)容和情緒的展開。當前,中國竹笛普及性很高,在中國民族樂器中,中國竹笛是相當流行的,在各地各類學校以及各地娛樂場所經(jīng)常會有竹笛研習者的身影。同時,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竹笛作品被廣泛地傳播。竹笛演奏者只有融入了自身對作品的理解以及情緒,才能將竹笛的作品進行更好的演繹,才能和觀眾進行良性互動,取得高層次的藝術共鳴。
演奏技巧不僅僅是一種音樂演繹的手段、情感表達的媒介,更是情感表達的基礎和前提。演奏技巧的合理運用不僅可以傳遞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情感體驗,還可以增加音樂情感表達的力度,從而引發(fā)欣賞者在情感上的強烈共鳴;情感表達則是音樂表演的最終目的,真實的情感表達是建立在合理使用演奏技巧之上的,更是作品藝術魅力的保證。很難想象一場沒有情感表達,僅是技巧展示的“傀儡”表演;同樣,只想表達作品的真實情感而不努力演習演奏技巧,只是一個空想。
因此,演奏技巧的合理運用能使作品情感表現(xiàn)得更為豐富、多彩,作品情感的充分表達則能提升演奏者的舞臺信心和演奏能力。只有將二者巧妙地有機結合,才能使作品中的演奏技巧和作品所賦予的情感內(nèi)涵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和抒發(fā)。
參考文獻:
[1]郭洋.竹笛曲《沂河歡歌》演奏技法的運用及情感表現(xiàn)[J].戲劇之家,2023(28):102-104.
[2]董洋.“山東派”竹笛曲《向往》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D].青島大學,2023.
[3]楊敬雯,陳瑞泉.論曲祥笛樂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J].人民音樂,2021(11):19-23.
[4]李展.淺談笛曲《向往》的創(chuàng)作演奏及藝術表現(xiàn)特征[J].戲劇叢刊,2012(06):88-89.
作者簡介:張明藝(1999-),男,山東臨清人,碩士研究生,從事民族管弦樂表演(笛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