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衛(wèi)知喚
自20世紀60年代以賽亞·伯林的著名文章《政治理論還存在嗎?》提出政治理論(政治哲學)的合法性危機以來,作為規(guī)范研究的政治哲學在看似繁榮中潛藏著危機。具體而言,政治哲學的學科價值受到以下兩個挑戰(zhàn):其一,就其自身而言,政治哲學的根據發(fā)生了動搖,例如傳統(tǒng)自由主義所依賴的自然法傳統(tǒng);其二,就其競爭者——政治科學而言,在取代原來由政治哲學所承擔的工作。
解答伯林問題不僅需要回答“政治哲學何以可能”,還需要回答“政治哲學學科何以可能”的問題。為完成這一任務,本文首先回顧二戰(zhàn)以來西方學界對“什么是政治哲學”的幾個流行回答,并指出這些理論回答與學術實踐不能有效回應“伯林問題”的原因是它們試圖用各自特定的哲學觀念去思考政治,只能陷入形而上學的爭吵之中。其次,本文試圖通過考察“政治”的概念來確定政治哲學的研究對象而與其他規(guī)范學科相區(qū)別,從考察“哲學”的思考方式入手來明確不同于政治科學的政治哲學研究范式。最后,通過在政治哲學內部劃分“元政治哲學”“規(guī)范政治哲學”和“應用政治哲學”的方式進一步明確,政治哲學的核心是規(guī)范政治哲學,以及從學科機制上說明政治哲學學科是如何回應“伯林問題”的。
深受奧斯汀言語行為理論影響的劍橋思想史學派體現出強烈的“反政治哲學”的傾向。斯金納就認為“哲學與意識形態(tài)之間沒有一種絕對的分別……所有的哲學文本都是一種朝向公共領域的社會行動”。波考克認為政治哲學的學術價值僅僅體現為對經典政治哲學家的非歷史解讀,缺乏學術正當性。他試圖將政治哲學轉化為政治思想,再轉化為政治語言學。從探求歷史上真實政治觀念的學術目的出發(fā),劍橋學派對于傳統(tǒng)政治哲學史的批評是成立的,但這并不能構成否認政治哲學存在的理由。
首先,劍橋學派對政治哲學的看法是建立在這一學派對“政治”的極為特殊的理解之上,“與政治科學不同,政治并非一種解決問題的活動,其中伴隨著非常錯綜復雜的溝通結構”。這就把政治沖突、制度安排等關鍵性的政治議程排除出政治哲學的研究范圍,從而回避了對政治價值“對錯”的判斷。其次,不能把“政治話語”的結構分析當作哲學分析的全部,政治哲學固然有其社會價值和社會效果,但其首先和基礎的任務仍然是“闡明事理”而非“影響眾人”。僅僅試圖通過政治言語分析替代政治哲學論證,進而宣告政治哲學已死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信奉古典哲學的哲學家施特勞斯則堅定地給出了“有且僅有唯一的政治哲學”的鮮明主張。然而,施特勞斯無論是對政治還是對哲學的定義都秉承了一種“前現代”的觀點:政治判斷與倫理判斷是合一的,因為政治的本質抑或社會的本質是追求“共同善”,并且這種共同善是唯一的。由于施特勞斯把古典政治社會與古代哲學當作克服政治科學的方式,這就導致對古典政治哲學的認同成為政治哲學得以成立的條件。換言之,如果不認可古典政治哲學,就無法解決當代政治哲學的危機。在這個意義上,施特勞斯與其說是捍衛(wèi)了政治哲學,不如說是重申了對古典政治哲學的信仰。
戰(zhàn)后激進主義構成了當代政治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該學派的思想家更注重具體討論政治問題而缺少對政治哲學定義的正面闡述。
激進主義政治哲學并沒有如他們宣稱的那樣完全脫離經典意義上的政治哲學,畢竟激進主義政治哲學文本仍需要訴諸公共學術話語,而非激進主義宣傳手冊。但它依然被歸于“政治哲學”的名目之下,并對政治哲學學科做出兩個方面的重要貢獻:其一,補充了規(guī)范政治哲學之外“規(guī)范何以產生、如何變化”這樣的“前規(guī)范”維度的研究;其二,引入了精神分析、文化分析、后結構主義、存在主義等學理資源,大大發(fā)展了規(guī)范政治哲學中激進主義主張。如果說施特勞斯這樣的保守主義者是把政治哲學成立的條件歸結為古典主義的復歸,那么激進主義者則讓政治哲學學科消弭于激進的政治實踐,這顯然也解決不了問題。
第四種解決方案則是以羅爾斯為代表的,繼承了啟蒙以來理性主義哲學家提出的“建構主義”方案。羅爾斯繼承了伯林關于政治理論成立條件的論斷,認為政治哲學出現的背景是社會在某些基本問題上深刻而尖銳的沖突。因此,政治哲學的首要作用是它的“實踐作用”,即圍繞社會激烈爭論的問題,尋找哲學道德上觀點一致的基礎,或者縮小由政治分裂所導致的在哲學和道德觀點方面的分歧。
羅爾斯無論是在研究范式還是研究主題上都在某種程度上“挽救”了政治哲學。從研究范式上說,羅爾斯借鑒了分析哲學的方法,推進了政治哲學研究方法的理論化、模型化和分析化。但是也應看到,羅爾斯對政治哲學使命的回答實際上是一種外部解釋,即回答了政治哲學的社會功能。這就意味著其對政治哲學的定位與特殊的政治哲學規(guī)范主張緊密勾連。換言之,如果我們不同意羅爾斯對“自由平等公民組成的世代合作體系”的基本界定,那就無法在政治哲學的定位上達成共識。這也就可能把主張沖突論、多元論的政治哲學家排除出政治哲學。
以上列舉了戰(zhàn)后西方對“有無政治哲學”的四種可能性回答,但這些回答除了有各自的內在缺陷,也無法在外延上很好地概括所有的政治哲學研究,而且缺乏推動在這一問題上達成共識的學理基礎,走入了一種“獨斷論”的死胡同。所謂政治哲學就是探尋政治的理想形態(tài),即用外在的倫理規(guī)則來“規(guī)范”政治的學科。政治和哲學成為標志兩個學科的名詞,政治哲學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理想的“哲學”與現實的“政治”之間搞調和。這一研究范式造成兩個直接后果:第一,政治哲學作為對現實政治的“反思”學科,脫離了研究現實政治的“政治科學”與政治史學,喪失了不斷發(fā)展的現實源泉,政治哲學研究成為對以往哲學家的注解;第二,由于研究者各自的規(guī)范選擇與價值偏好觀念不同,在學術共同體內部很難確定一個相對客觀的學科評價標準,政治哲學研究很容易淪為意識形態(tài)辯論的工具。
僅僅從政治哲學的內部分析是無法找到其合適的學科定位的。當我們把視線轉向外部,就可以在比較中明確政治哲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式,進而確立政治哲學在現代學科體系的地位,澄清其基本任務和主要功能,從而初步回答“伯林問題”。
本文并不欲求在經驗層面上為“政治”尋找一個恰切的定義,而是為探求“政治哲學學科”的學科定位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對于現代社會而言,一個突出的現象是社會組織的分化,政治組織與企業(yè)組織、倫理組織、社群組織、軍事組織的分離造就了政治學獨立于經濟學、倫理學、社會學和軍事學而成為現代社會科學的基礎性學科之一。因此,從描述現代政治的特性入手定義政治哲學,乃是一條恰切的路徑。
政治組織是具有封閉性、暴力性、意義性的社會組織,政治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法律規(guī)范等其他社會規(guī)范顯示出較大區(qū)別。理解政治概念的特殊性,明確政治哲學的獨特價值,需要做出兩個區(qū)分。第一,區(qū)分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政治與一般社會道德的區(qū)別就在于其有強制性和暴力性,是一個充滿沖突的領域,因此,將任何探討關于社會公共事務規(guī)范的研究都稱之為政治哲學就會使研究失去焦點。第二,區(qū)分政治哲學與公共輿論。政治觀點并不能直接當作政治關系得以建立的資源,而需要政治哲學家通過分析、組合、解釋、建構等技巧,依靠“契約論”“階級論”“功能論”等理論模型,形成特定的“論證體系”。
政治哲學學科的獨特價值不僅表現在研究對象的獨特性上,而且還體現在研究方法的獨特性上。如果說準確闡明“政治”的概念確定了政治哲學研究的對象,那么“哲學”則規(guī)定了政治哲學研究的方式。
政治科學作為社會科學的一種,關注的對象乃是政治行為、政治觀念與政治后果,致力于研究其內在機制。政治哲學作為規(guī)范研究的一類,研究的對象乃是政治行為、政治結構的正當性問題,致力于對一般政治現象進行規(guī)范性判斷。
政治的哲學研究方式也不同于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式。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象絕不僅僅是政治哲學家理論體系的發(fā)展史,它至少還包括各時代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觀念的流變,政治觀念與其時代政治發(fā)展的關系。政治哲學與政治思想史研究處于不同的學術位階:政治哲學是面對現實政治反思的“一階研究”,而政治思想史則是對思想家反思之反思的“二階研究”。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結論歸根到底是經驗導向的,即我們可以通過發(fā)現新的歷史材料以擴充文本的范圍,革新研究 方法以提供不同的背景知識,轉化不同的研究視角來推進對特定思想家、思想觀念的理解。其判斷優(yōu)劣的標準首先是這些解讀是否闡釋出作品的意義,是否有助于讀者對特定時代政治的理解。
由上可知,一方面,政治哲學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歷史上若干思想家提供的“理論模型”基礎上。沒有完全脫離思想史前輩所提供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工具之外的純粹“政治哲學”。另一方面,政治哲學要建立有效的規(guī)范,還依賴于政治科學和政治史學等實證研究提供的政治經驗和政治事實。
在說明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政治思想史的區(qū)分之后,我們明白了政治哲學的核心是“政治規(guī)范”。接下來,我們需要轉入政治哲學內部,進一步圍繞政治規(guī)范的奠基、建構和應用,將政治哲學分為元政治哲學、規(guī)范政治哲學與應用政治哲學。
所謂元政治哲學,就是將“政治規(guī)范”作為一個整體,作為哲學反思的對象,解決“政治哲學如何可能”的奠基性問題。因此,政治哲學應至少包括對以下幾類問題的回答:第一,對政治規(guī)范本質的說明,即政治規(guī)范是什么(what)。第二,政治規(guī)范的判斷標準問題,即為什么選擇該政治規(guī)范(why)。面對形形色色的政治規(guī)范,是否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標準?如果沒有,政治規(guī)范的現狀是否就是如伯林所說的“諸神之爭”狀態(tài)?如果有,我們還需要試圖回答當代學者應該如何發(fā)展政治哲學、政治哲學發(fā)展的學理標準是什么等問題。第三,政治規(guī)范的產生機制和表達方式,即我們如何得到政治規(guī)范(how)。知道什么是“好”的政治規(guī)范,還需要知道政治哲學家如何得到這些好的規(guī)范?;仡櫿握軐W的經典作品,我們發(fā)現,規(guī)范政治哲學的“應當”是建立在政治科學對“事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之上。政治哲學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政治科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實證性社會科學提供的研究基礎。研究者如果不理解當下或歷史上真實的政治發(fā)生機制,就難以提供適當的政治規(guī)范。
規(guī)范政治哲學的主要工作在于政治規(guī)范本身的提出、反駁和論證。規(guī)范政治哲學的任務如下:首先,力求在多元社會中尋求確定性的政治規(guī)范,要求“做哲學”,而非簡單附和先前政治哲學家的觀點,不能因為價值多元的復雜和困難,就逃避政治哲學家的責任,把價值判斷的責任交給社會和歷史。其次,政治規(guī)范作為一種內生規(guī)范,不應被理解為用一套外在的標準和價值去規(guī)范政治。規(guī)范作為名詞是規(guī)范政治哲學研究的結論,而不是推演政治哲學的前提。道德規(guī)范、法律規(guī)范不能直接當作政治規(guī)范使用。同樣,學習研讀經典政治哲學的價值不在于提供形形色色的“政治教條”,而在于提供應對某一典型危機的“經典案例”。
應用政治哲學尋求對具體政治問題,特別是非傳統(tǒng)政治問題進行哲學解釋,提出應對方案。近年來,不少學者呼吁政治哲學應以回歸問題為中心,實際上就是在應用政治哲學的層面談問題,這與政治哲學追求普遍化的訴求并不矛盾。它是政治哲學聯系現實政治的橋梁,解決政治哲學有什么用的問題。一方面,它提供了規(guī)范政治哲學如何進入政治現實的路徑,提供了政治哲學反思的路徑。在這個意義上它與規(guī)范政治哲學的關系可以比作部門規(guī)范和司法操作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應用哲學也為反思和發(fā)展現有成熟的規(guī)范體系提供了可能。分析方法引入政治哲學之后,政治哲學的整體發(fā)展不再像近代政治哲學那樣表現為體系化更替、立場性對立。在“諸神之爭”的多元化時代,政治哲學的推進更多依賴對具體案例的討論,特別是一些非傳統(tǒng)政治價值的討論,進而帶動了經典理論的發(fā)展。
總之,將當代政治哲學劃分為元政治哲學、規(guī)范政治哲學和應用政治哲學三個部分,可以圍繞“政治規(guī)范”這一核心,更加清晰地回答如何認識和獲得政治規(guī)范、政治規(guī)范的內容是什么,以及政治規(guī)范如何運用于政治實踐這三個問題,最終從學科結構上回答“為什么需要政治規(guī)范”這一根本問題。
正是因為研究對象——政治具有獨特性,我們有必要從政治的觀點而非哲學的視角看待政治哲學?!罢握軐W就是對政治進行規(guī)范研究,進而得出政治規(guī)范”,這一學科定位厘清了政治哲學的跨學科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