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榮
【真題回放】
以“威海味道”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定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校名、地名。
【名師題解】
從2018年的《高中,我來了》、2019年的《20年后的遇見》、2020年的《變了嗎》、2021年的《原來,這就是答案》、2022年的《竟然如此簡單》到2023年的《威海味道》,威海市中考一直是命題作文,考查形式未變,內(nèi)容卻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從關注自身成長、書寫自身經(jīng)歷、抒發(fā)自身感悟,到后來的引領考生擴大觀察視野、拓寬寫作空間。2023年的作文題目更是立足新課標,除了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體驗和思考外,還要求凸顯本土特色。
審題:“威?!笔且粋€表示地域的名詞,選材應突出地域特色;文體以記敘文、散文為宜;“味道”可實可虛——可以是具體可感的食物“味道”,也可以是人、物、事中展現(xiàn)出來的抽象“味道”。結構安排上,可以縱向展開事件敘述,多種記敘順序可靈活運用;可以采用排比段多維展示,讓文章內(nèi)容更加豐富。無論是哪一種寫法,都要緊扣中心取舍材料、安排詳略,不要忽略了“威?!倍?,單純寫成長中人與事的“味道”,偏離文題。
思路一:圍繞食物的“味道”展開??梢岳_時空感,寫游子、學子在回憶中重溫故鄉(xiāng)經(jīng)歷或感受,寄托對故土的情感,重溫“威海味道”;可以展現(xiàn)親情中的溫暖與關愛,體現(xiàn)濃濃親情、友情的“威海味道”。
思路二:可以圍繞當?shù)靥厣称坊蛭锲?,細致描寫,完整展現(xiàn)其制作過程,表達對“匠心”的贊嘆之情,比如豆瓣醬、棗餑餑、刺繡、糖瓜、鲅魚餃子、豆面條的制作過程,都可入文。
思路三:可以圍繞市容市貌,展現(xiàn)旅游所見的美麗風景或感人細節(jié),展現(xiàn)故鄉(xiāng)人特有的勤勞質(zhì)樸、熱心厚道、善良大方等品質(zhì),體現(xiàn)城市文明。
思路四:可以圍繞革命故事,回顧戰(zhàn)爭史實,展現(xiàn)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威海人展現(xiàn)出來的英勇不屈、誓死衛(wèi)國的精神,這也是一種“威海味道”。參觀劉公島憑吊民族英雄鄧世昌,參觀文登天福山起義紀念館,感悟并傳承其愛國精神。
【高分例文一】
威海味道
山東省威海市第九中學
王曉薇
在我的家鄉(xiāng)威海,有一條路以“世昌”命名,這是威海特有的“味道”。光陰更迭,這條路繁花似錦,車流如織——以這樣一種方式緬懷,讓英雄看到盛世繁華、國強民盛,正是對英雄的最好告慰。
“世昌”,寓意世代昌盛,但是,當你走進那段悲壯的歷史,重新回顧蕩氣回腸的歷史畫面,你才會清楚地知道,這條路的命名,來源于一個偉大而不朽的名字——鄧世昌。他的那種不畏生死、保家衛(wèi)國的精神,是世代威海人賡續(xù)相傳的威海精神,是威海特有的英雄“味道”。
讓我?guī)е銖囊环嬮_始回憶——
《致遠的最后時刻》是一幅畫,一幅令人觸目驚心的畫。不是因為畫面上沉重的硝煙,不是已經(jīng)傾斜的致遠艦,也不是破浪前進沖向對手的滿腔正義、義憤填膺,而是這樣一個細節(jié):“致遠”號上竟然沒有一艘救生艇,所有的吊艇鉤都空空如也!對此,《清末海軍史料》之中的記載是:鄧世昌在沖向敵艦之前,就已經(jīng)下令將所有的救生艇拋入大海——決死之戰(zhàn),不勝不歸!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其豪情壯志,怎不令人熱血沸騰!
全艦燃起大火,艦身傾斜三十度,大多數(shù)火炮都已經(jīng)無法使用,鄧世昌鼓勵全艦官兵同仇敵愾,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欲與敵同歸于盡!艦與艦相撞的剎那,該是何等驚天動地!
可是歷史終究是歷史,任誰都無法改寫。一發(fā)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fā)射管,“致遠”艦永遠沉沒在了深不見底的大海。
可是,我們永遠聽得見他感天動地的呼喊——
“吾輩從軍衛(wèi)國,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于海,義也,何求生為!”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壯哉,世昌!
從回憶中猛醒,你會發(fā)現(xiàn)你不再是剛剛的你,因為你洞察到一種精神,這就是威海人世代傳承的精神,也是一種特有的威?!拔兜馈?。我們在這種精神的影響和感召下,更好地理解了在祖國日益強盛的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這片天、這片海、這里的一沙一石,就像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士守衛(wèi)疆土那樣,寸土必爭,毫厘不讓……
一如當年的鄧世昌。
【高分例文二】
威海味道
山東省威海市第九中學 王欣雨
爺爺是個漁民,打了一輩子魚。從他那里,我真真切切理解了什么是威海味道。
爺爺眼中的鲅魚身上,有屬于威海的獨特味道。
爺爺給我講了太爺?shù)墓适?。太爺從小就喜好釣魚,夏末秋初,是釣鲅魚的好時節(jié)。白天忙完農(nóng)活,他會約了好友,帶上自制的釣線,坐了小舢板去“甩鲅魚”。魚鉤下水,釣者要不停地甩動釣線,嘴饞的鲅魚禁不住誘惑,也就咬鉤了。釣上來的多為圓頭鲅魚,不賣——大家都窮,賣不掉,也不包餃子——各家白面都很有限,斷不可這樣揮霍。切成一寸厚的片,放進壇子里逐層碼好,撒上鹽粒。漫漫長冬,夾出一塊,和蘿卜條一起蒸熟,上面會漂著一層油,是從魚身上下來的,嘴饞的孩子可以大快朵頤。太爺很羨慕那些能拉“老牛網(wǎng)”的,距海邊三百米處,漁人前一天晚上用木樁將網(wǎng)固定住,第二天一大早收網(wǎng)?!袄吓>W(wǎng)”肚大口小,魚進去就甭想出來,長頭鲅魚、圓頭鲅魚都有,家里老老少少就都跟著享福。講這些的時候,爺爺就會告訴我,祖祖輩輩的老威海人都能吃苦,很勤勞。我知道,這是老威海人身上的味道。
當我們開始熱愛一種食物,心里一定是慢慢地愛上了那里的某種文化。我心中的鲅魚餃子,有著濃濃的愛的味道。
每年四月,海里的新鮮鲅魚下來的時候,爺爺奶奶就開始忙活起來。兩位老人忙活一下午,等我們回家,桌上已是熱氣騰騰,特有的魚香在空中繚繞。圓桌上一圈兒排開四個青花瓷淺盤,兩個盤底繪有“連年有余”圖案的橢圓形大盤,盤中舒坦地臥著白花花的鲅魚餃子,皮薄、個大、肚皮溜圓。白瓷小碟子里有醬油白醋,還有紙一樣薄的蒜片、晶亮的香油,一看食欲就上來了。淋上佐料之后,夾在筷上細細地看,面皮滑潤,捏成丸的魚餡水潤潤、軟糯糯,白玉一般的魚肉和滴翠的韭菜你擁著我、我抱著你,團團圓圓。輕輕地咬下去,皮滑爽可口,餡軟糯鮮香,一點點在嘴里化開,一點點咽下喉嚨,美的就不只是眼、鼻、舌、喉嚨,五臟六腑都被鮮味包裹住。
那一刻,爺爺奶奶坐在一旁,笑得眼睛都瞇起來。這時候的味道,不只是鲅魚餃子的鮮美,更是濃濃的愛的味道。
是的,小小的鲅魚,承載了特殊的威海的味道。細細品味,每一個人都收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