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黎
李大釗的月薪,依據(jù)的是1917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頒布的《國立大學職員任用及薪俸規(guī)程》:蔡元培是一級校長,月薪600元;陳獨秀是四級文學科學長,月薪300元。李大釗當時不在教員序列,他領取的是五級主任的月薪120元。
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期間,李大釗對北大圖書館進行了一系列整頓和改革,使得北大圖書館由一個封建藏書樓變成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圖書館。1918年10月,北大紅樓落成,圖書館也隨之遷入,幾乎占去整個一層樓。一樓東南角有兩間房連通,外間是圖書館會議室,里間則是李大釗的主任室。也就在這個月,經(jīng)楊昌濟介紹,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任助理員,和李大釗一起工作了4個多月。他后來回憶道:“我在李大釗手下當圖書館助理員的時候,就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fā)展?!?/p>
正是在李大釗指導下,1920年3月,北京大學進步學生鄧中夏、高君宇、羅章龍、何孟雄、黃日葵、王復生等19人秘密發(fā)起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個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并得到蔡元培校長的支持。
兩年的時間里,李大釗的聲譽日隆。魯迅曾回憶說,李大釗留給他的印象很好,“誠實,謙和,不多說話”。1920年7月8日,北京大學評議會特別會議,全體通過“圖書館添用助教,圖書館主任改為教授”。此后,李大釗便以北大教授的身份兼任圖書館主任,1920年為政治學系教授,1921年改聘為史學系教授。聘為教授以后,他的月薪也變成了200元。
當時的國立大學教員分為正教授、本科教授、預科教授和助教,一共4等,每等6級。原則上,教員連續(xù)工作滿一年就可以晉一級。
從1920年起,李大釗先后在北京大學史學系、政治學系開設了《唯物史觀》《史學思想史》《現(xiàn)代政治》《工人的國際運動》《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等課程,開啟了在中國大學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之先河。除北京大學之外,李大釗還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講授課程,當時是以講師身份計酬。講師,在當時是一個非常設的兼職工作崗位,只按授課鐘點給予酬勞,視難易程度從兩元至五元不等。受聘為教授之后僅幾個月,李大釗就入選了“商決校政最高機關”的北京大學評議會,成為評議員。從1920年至1923年,李大釗連續(xù)4年當選,且得票數(shù)逐年增加。
1922年12月,李大釗辭去圖書館主任職務,轉(zhuǎn)任校長辦公室秘書。1924年以后,李大釗專注黨的工作,只保留了北京大學教授的職位。此時,他的月薪已漲至280元。
中國國家博物館保存有李大釗在北京大學任教期間的三張薪俸收據(jù),每月280元的月薪都由夫人趙紉蘭代領,最晚的一張是1927年2月1日,此時距離李大釗英勇就義僅有兩個多月。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張工資條的拖欠時間基本上都超過了半年。1926年9月領取的薪俸是上一年3月的,1927年1月、2月領取的薪俸是上一年5月、6月的。其中,1927年2月1日領取的只是半薪,也就是280元的一半。
堂堂大學也會出現(xiàn)拖欠教職員薪俸的情況嗎?這是因為當時的軍閥政府為了爭權奪利,經(jīng)常推遲撥付教育經(jīng)費。馮友蘭回憶說:“有一個教授,同時在四個大學里教課,到了年節(jié),四個大學都發(fā)不出工資,當時稱為‘四大皆空?!痹缭?921年3月15日,北京國立八校就成立教職員代表聯(lián)席會議,決定聯(lián)合開展索薪斗爭。會議推選北大教授馬敘倫為主席,李大釗為新聞股干事。馬敘倫被軍警打傷后,李大釗代理主席,繼續(xù)領導斗爭一年多。這也是造成他沒有到上海參加中共一大的主要原因。
相當一段時間里,北京大學教職員的月薪都是在一個月以后分兩次發(fā)放,每次支付半額,且多以“現(xiàn)洋五成中票五成”發(fā)放。所謂“現(xiàn)洋五成中票五成”是指薪俸中一半以銀圓(即現(xiàn)大洋)支付,一半以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發(fā)行的鈔票(兌換券)支付。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是北洋軍閥政府的兩大金融支柱,它們發(fā)行的鈔票或兌換券(簡稱“中票”)在市場上貶值,很難兌現(xiàn)。
因此,李大釗前兩張薪俸收據(jù)上的280元應是足月工資,能一次領到較為難得,而第二張薪俸收據(jù)的140元,明顯只是半月之數(shù)。
李大釗生活儉樸,嚴于律己,很少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花錢。在北京大學任職之時,李大釗是出了名的樂善好施,他經(jīng)常傾家紓難,接濟貧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動,以致學校發(fā)薪水時不得不預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無以為繼。對此,趙紉蘭沒有任何怨言,將有限的生活費精打細算,讓丈夫沒有后顧之憂。
李大釗接濟過包括劉仁靜、曹靖華等人在內(nèi)的許多貧困學生,從保留下來的借薪收據(jù)中可見一斑。有一張印有“北京大學用箋”抬頭的信紙,“今借用大洋叁佰元”,兩張專用的“北京大學教職員借薪收據(jù)”,金額分別是63元和175元。最后一張的數(shù)額較大,是1924年6月5日,由同事于樹德代收的400元的借款單據(jù),幾乎等于李大釗一個半月工資。當時,正受到京師警察廳通緝的李大釗,接到黨中央派他率團去蘇聯(lián)參加共產(chǎn)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的通知。臨行前,他委托于樹德到北大借款400元,作為黨組織的活動經(jīng)費。
李大釗的公而忘私、舍己為人,真正達到了“忘我”的境地。1920年10月,李大釗在北大紅樓圖書館主任室秘密召集會議,成立北京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并當眾宣布每月從個人薪俸中捐出80元為開展各項活動的費用。很多時候,明明工資已經(jīng)捉襟見肘,李大釗還繼續(xù)寫借條讓人到北大會計室領取,發(fā)工資的時候再扣除。在已知的早期共產(chǎn)主義者中,李大釗是每月資助革命最多的人。
據(jù)資料記載,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學教授收入相當豐厚,而且北京的生活成本較低。一個小家庭如每月有100元,便是很好的生活了。本來,李大釗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拿著高工資在北大教書,過著富足的生活,但是,為了尋求真理,他偏偏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道路,用自己的苦難和動蕩為大眾爭取幸福和安穩(wěn)。
李大釗英勇就義后,中外記者到他租住的府右街朝陽里3號家中采訪時,震驚不已?!冻繄蟆贰毒﹫蟆返燃娂妶蟮溃袄罘蛉嘶丶液?,僅一元之生活費”,就連日本人主辦的《順天時報》也撰文稱:“李大釗平昔不事儲蓄,身后極為蕭條?!?/p>
李大釗就義之后,他的生前好友紛紛為趙紉蘭及孩子們捐款。這其中還包括北大同事沈尹默代領的兩張“北京大學教職員借薪收據(jù)”,時間是1927年5月30日和6月8日,金額分別是224元、264元。李大釗一生中的借款,從來都是慷慨地用于黨的事業(yè)和其他同志,這一次終于用在了自己的家人身上。
(摘自《人民政協(xié)報》)